第39章 齐府隐忧

东都宜人坊,太子杨昭去世后,杨广对他唯一的独子愈加宠爱,重新给他修建了齐王,新齐王府位于宜人坊,阔别宫殿,占地八百余亩,竟占据了宜人坊一半的面积。

府内主殿气宇森严,各种精美的楼台亭阁密布花木从中,鎏金叠翠,盛加雕饰,朱楼绮阁,一时胜绝,又有山池别院,山谷亏蔽,势若自然,仅其中一面人工湖水便占地两百亩,湖中也有神山仙岛。

这么一座气势巍然的齐王府,府中有着罗绮者数千人,京城百姓都戏称为‘显贵宫’,暗以显仁宫相比,意思是齐王有僭越之嫌。

时间已到了四更时分,齐王府周围民居里依然是一片寂静,但齐王府前却人影憧憧,刀光剑影,暗藏杀机,两千名东宫左卫士兵在韩师鄂的率领下,以保护齐王府为名,将这种占地八百亩的府邸团团围困起来。

府邸太大,两千人也无法完全包围,军队主要堵住了三个大门,并有骑兵队在漫长的围墙外来回巡逻,严禁外人接近齐王府,当然,也不准人随意出去,要接受严格的盘查。

此时齐王杨暕已是一夜未眠,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身处险境,如果没有父皇的暗许,杨元庆是绝对不敢如此嚣张,也不敢对自己的如此无礼,很可能父皇已经决定立皇长孙了。

越想越有这种可能,杨暕心中开始惶恐起来,他对杨元庆的态度也从刚刚回府时的暴怒而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从仁寿四年他们便交手,每一次他都被杨元庆打得灰头土脸,甚至他即将到手的东宫之位,也因为杨元庆的缘故而失去,而这一次,杨元庆出手更加凶狠,使杨暕有一种从脚底升起的寒意。

房间里,杨暕躺在一张竹藤春床上,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感将他浑身笼罩,他困得一闭眼就无法睁开,但偏偏他就是睡不着,内心的恐惧感像刀一样插在他心脏上,使他紧张得喘不过起来。

皇甫诩就坐在他不远处,就像一个给病人治病的心理医生,小心翼翼地慰藉杨暕内心的恐惧。

“殿下也不必过于害怕,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候,卑职估计这次杨元庆被派来平息京城之乱,并非是因为殿下犯了什么大逆不道之罪,而是因为殿下处理流民不力,令圣上有些不满,或者是圣上对殿下有些失望。”

“所以父皇决定废我!”杨暕无力地接口道。

皇甫诩笑了起来,“殿下,没有立何谈废?只是圣上心中的失望,会使他对殿下的期待降低,他会把注意力放到皇孙身上,卑职认为仅此而已。”

“那父皇会立皇太孙吗?”

皇甫诩摇摇头,“我认为不会,如果没有幼子杲,或许有这个可能,因为圣上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殿下,要么是皇长孙,可现在多了一个幼子杲,圣上就有了第三个选择,一般而言,能立子则不立孙,所以立皇太孙的可能性并不大,最多只有五成。”

“那又会怎样呢?”杨暕有气无力地问:“和我有什么关系?”

皇甫诩见杨暕着实愚钝,竟然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心中不由暗叹一口气,又耐着性子道:“和殿下有很大的关系,有幼子杲和皇长孙之间的选择,圣上就不会轻易定下储君,那么殿下就还有希望,刚才我也说了,现在只是圣上对殿下略有些失望,殿下并没有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等这件事过去后,随着时间推移,殿下就有重新获得信赖的机会,当初不就是这样吗?”

在皇甫诩循循善诱下,杨暕的精神又渐渐振作起来,信心又重新回到他心中,驱散了他内心的寒意和恐惧,现在,他真的感到疲惫了,竟不知不觉睡着了。

皇甫诩见杨暕已经睡着了,知道他心中的恐惧已去,不过他还有一些重要的话没有说,比如现在该怎么办?

皇甫诩一路想了很久,他终于悟通一个道理,杨元庆其实是圣上派来试探齐王的一颗棋子,如果现在齐王憋狠了心要和杨元庆较量,那最后他非但不是杨元庆的对手,最后还会丧失扳回本钱的一线希望,使圣上最终看透他。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学会承认眼前的失败,要向杨元庆认输,要把目光放长远,而不是眼前和杨元庆的一味揪斗,甚至要全力配合杨元庆解决流民问题,这才是明智之举。

他想好好再劝一劝齐王,怎奈他已经睡着了,皇甫诩无奈,只得过几天再说此事,他旁边的侍女点点头,便起身离去了,回自己的房间。

.......

在齐王府庞大的后花园里,有一座不大的道观,这里便是杨暕专门给上仙潘诞修建的一座修仙参道之处。

此时,在一座清幽的道房内,杨暕派来服侍潘诞的八名侍女已经替潘诞洗净了身子,并给他的伤口换了药,潘诞惨遭毒打,肋骨被踢断一根,一名老命几乎丧在杨元庆手中。

这可以说是潘诞的奇耻大辱,使潘诞心中对杨元庆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杀死杨元庆,将他挫骨扬灰,但他是一个出家人,他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寄希望在齐王的身上。

八名侍女小心地服侍着他,尽管八名侍女个个千娇百媚,但现在身上的伤痛和心中的仇恨使潘诞今晚对她们没有兴趣,他摆了摆手,“你们下去!”

八名侍女施一礼,慢慢退下去了,潘诞又对他的大徒弟招了招手,大徒弟名叫清风,是一个极为精明能干的中年道士,深得潘诞的信赖,同时他颇有武艺,也是所有徒弟中没有受伤的两人之一。

清风跪在师傅面前,“师傅,有什么指示吗?”

“你刚才去齐王那里,他怎么不来做道场?”

“回禀师傅,齐王在书房里和皇甫先生密谈,他的侍卫把守住院门,不准徒儿进去。”

“皇甫诩!”

潘诞听到这个名字,心中就涌起一种恨意,这个皇甫诩不止一次劝齐王不要理睬自己,要不是他道法高明,他早就被齐王冷落了,这个皇甫诩就是挡他富贵路上的一座大山。

现在齐王和皇甫诩密谈,竟然连晚上的道场都不来参加了,而中午时,他明明答应得好好的,难道又是因为皇甫诩的劝说而改变主意了吗?

“这个该死的皇甫诩,竟要对我落井下石吗?”

潘诞恨得一阵咬牙切齿,清风连忙劝他,“师傅,还是先养好伤病,再和齐王做法事,也不晚啊!”

“你懂个屁!”

潘诞狠狠骂了徒弟一句,“这些达官贵人都是喜新厌旧之辈,若等我养好伤,他早就把我忘了,还替我们报什么仇,必须要及时笼络住他,不能让他听了皇甫诩的谗言。”

“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

“谁说我们没有办法,等齐王派去五台山的人回来,办法不就有了吗?”

潘诞眼睛里闪烁着得意的神色,他又有点不放心问:“五台山那边布置好了吗?”

“明月带了十几个师弟去,师叔应该会很配合。”

潘诞一颗心放下,他眼珠忽地一转,心中有了一条妙计,便对清风道:“你附耳过来,我有一计,要先去布置!”

他对徒弟低语几句,清风点点头,快步走了。

......

天渐渐亮了,洛阳上东门外出现了一片壮观的景象,在京城以东辽阔的旷野里,密密麻麻的帐篷一眼望不见边际,一顶挨着一顶,足有数万顶之多。

几天前圣旨到来,命令在上东门外建立一处流民营,尽管留守京城官员们搭建了上万顶帐篷,但因为赈济不得力,住在流民营无粮可食,使得流民们都不愿住在这里,又纷纷返回了京城内。

而昨天晚上,参与北市抢劫常平仓的十几万流民被强行安置在流民营中,他们手中有了几万石粮食,心中都安定了很多,不再急于返回京城。

天还没有大亮,一万五千余名东宫军又开始驱赶聚集在洛水以南街坊里的另外十几万流民,在驱赶的同时,也承诺给他们粮食。

士兵们从五更时分开始行动,一群群、一队队的流民扶老携幼,被凶狠的士兵们向城外驱赶,哭声震天,青壮若敢反抗,便被棒打鞭抽,若反抗得厉害,甚至会被抓起来,丢掉性命。

但也有令流民们稍稍慰藉之处,在上东城门处,搭建了十几个粥棚,每个灾民,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得到两个馒头,一碗浓粥,更令他们意外的是,每个流民还能领到一张羊皮,尽管羊皮很粗糙陈旧,但在夜晚却能给他们保暖。

这是杨元庆从左藏领出二十万张老羊皮子,暂时只发给洛水南面街坊的流民,他考虑得很周到,从北市出来的十几万流民,几乎家家都有五六十斤粮食,而南面的流民什么都没有,心中会不平衡,便发给他们一张老羊皮作为安抚。

正是强硬的驱赶和及时安抚使流民们的情绪都渐渐稳定下来,服从官府的引导,前往流民营居住。

天色已经大亮,杨元庆带着百余骑兵在流民营外视察,他也是一夜未睡,但精神依然抖擞,望着流民营内混乱的人群,衙役们正在忙碌地安排各个宗族的住处,杨元庆一颗心也稍稍松下。

最初的混乱是难免,只要官府安置得力,他们很快就会安定下来,流民的具体安排自然有他们的宗族长老来考虑,不用他们操心,这会给他们省下很大的精力。

“将军你看,那边来了一队牛车!”

杨元庆回头望去,只见城门口出现了数十辆牛车,车上满载着粮食包,正向这边缓缓驶来,车队最前面是一辆轻便的马车,望着这辆马车,杨元庆忽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

第24章 各有所学第20章 声先夺势第34章 知己知彼第34章 知己知彼第9章 利益之争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14章 得罪小人第15章 更深之秘第40章 三管齐下第21章 危机重重第5章 意外来客第7章 杨府贵客第6章 阴山可汗第9章 临危下船第34章 断然拒绝第43章 血战平壤(上)第13章 深巷小宅第27章 监察御史第47章 匪乱再起第22章 战略撤退第25章 狭路相逢第30章 巡视考场第8章 太原募兵第27章 李思杨虑第150章 独孤之悟第3章 风雨前夜第18章 调兵遣将第22章 南压李渊第45章 送君高招第46章 攻克平壤第33章 兄弟生隙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4章 内部奸细第7章 杨广之忧第12章 裴阀老谋第3章 两猛相斗第37章 一招险计第36章 太原之变第15章 杨家喜忧第40章 敏秋赈灾第43章 孰敌孰友第16章 仁寿宫变(八)第25章 不速之客第96章 举国兵策第44章 江陵萧氏第24章 汾阳宫监第27章 夺取河阳第9章 利益之争第2章 一言九鼎第7章 秋风至杨第30章 巡视考场第64章 予民厚礼第59章 兄弟反目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9章 东巡长城第40章 痛苦抉择第9章 朝局悄变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8章 尔虞我诈第9章 舌灿莲花第77章 隋唐大战(七)第78章 隋唐大战(八)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41章 弟高一筹第35章 越境事件第26章 商业繁荣第8章 趁乱突围第34章 微服私访第43章 西秦内讧第23章 都市买礼第24章 添把小乱第40章 敏秋赈灾第17章 参军之谜第11章 发现主力第46章 断臂之仇第13章 胜利逃亡第17章 两强对阵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38章 两个时辰第7章 贺若之怒第10章 一路追杀第24章 真假使者第129章 漫天开价第38章 八方酒肆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49章 平阳郡主第73章 银钱危机第3章 盂兰灯会第48章 家族之弊第16章 伴君如虎第5章 元家造反第149章 争夺棋子第23章 世充求救第56章 双相辞呈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4章 水势渐深(下)第20章 声先夺势第5章 上兵伐谋第32章 秀才造反第9章 攻心为上
第24章 各有所学第20章 声先夺势第34章 知己知彼第34章 知己知彼第9章 利益之争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14章 得罪小人第15章 更深之秘第40章 三管齐下第21章 危机重重第5章 意外来客第7章 杨府贵客第6章 阴山可汗第9章 临危下船第34章 断然拒绝第43章 血战平壤(上)第13章 深巷小宅第27章 监察御史第47章 匪乱再起第22章 战略撤退第25章 狭路相逢第30章 巡视考场第8章 太原募兵第27章 李思杨虑第150章 独孤之悟第3章 风雨前夜第18章 调兵遣将第22章 南压李渊第45章 送君高招第46章 攻克平壤第33章 兄弟生隙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4章 内部奸细第7章 杨广之忧第12章 裴阀老谋第3章 两猛相斗第37章 一招险计第36章 太原之变第15章 杨家喜忧第40章 敏秋赈灾第43章 孰敌孰友第16章 仁寿宫变(八)第25章 不速之客第96章 举国兵策第44章 江陵萧氏第24章 汾阳宫监第27章 夺取河阳第9章 利益之争第2章 一言九鼎第7章 秋风至杨第30章 巡视考场第64章 予民厚礼第59章 兄弟反目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9章 东巡长城第40章 痛苦抉择第9章 朝局悄变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8章 尔虞我诈第9章 舌灿莲花第77章 隋唐大战(七)第78章 隋唐大战(八)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41章 弟高一筹第35章 越境事件第26章 商业繁荣第8章 趁乱突围第34章 微服私访第43章 西秦内讧第23章 都市买礼第24章 添把小乱第40章 敏秋赈灾第17章 参军之谜第11章 发现主力第46章 断臂之仇第13章 胜利逃亡第17章 两强对阵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38章 两个时辰第7章 贺若之怒第10章 一路追杀第24章 真假使者第129章 漫天开价第38章 八方酒肆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49章 平阳郡主第73章 银钱危机第3章 盂兰灯会第48章 家族之弊第16章 伴君如虎第5章 元家造反第149章 争夺棋子第23章 世充求救第56章 双相辞呈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4章 水势渐深(下)第20章 声先夺势第5章 上兵伐谋第32章 秀才造反第9章 攻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