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各有所学

四更刚过,天还没有亮,睡在外间的阿莲便悄悄起床了,天气太热,她实在睡不着,她是一个月前搬到杨元庆的寝房外间,又在二十天前的一个晚上,她成为了杨元庆名副其实的贴身侍女,身有所属,从此她服侍更加尽心。

七月的涿郡虽是秋老虎发威的时节,但今年的天气格外酷热,和往年相比十分反常,老人们都说,这是兵灾之相,死亡之人太多,怨魂积累,便使天气变得反常。

阿莲来到楼下水房,脱去衣裙,从桶中舀一瓢凉水,浇在自己羊脂白玉般的娇躯上,将浑身的暑气冲去。

这时,门却被推开了,阿莲吓了一大跳,连忙躲在木柱后,当她看清进来的是杨元庆时,一颗心放下,娇嗔道:“你不说一声就进来,要吓死人的。”

杨元庆脱去衣服,也有些抱怨道:“这个鬼天气,一会儿就是一身汗,实在睡不着。”

他坐在胡凳上,指指后背,“你替我浇两飘水!”

阿莲走到他身后,舀了两瓢水从他脖颈浇下,冰凉的井水使杨元庆舒畅得浑身一颤。

“阿莲,最近城市井里有什么说法吗?”

阿莲常去买菜,给杨元庆带来了不少消息,她柔滑的小手轻轻抚摸着杨元庆的后背,低低笑道:“大家都抱怨你把城门关得太久,还有姜汤喝腻了,家里都是刺鼻的石灰味,让人受不了,还有就是骂这个该死的鬼天气,其实大家都很感激你,那么严重的疫病,幽州居然躲过了。”

“那你感激我吗?”杨元庆笑着搂住她纤细的腰。

“公子!”

阿莲脸一红,她轻轻挣了两下,却没有挣开,只得由他了,杨元庆抚摸着她光滑的肌肤,嗅着她身上淡淡的体香,小心地将她抱坐在自己怀中......

黑暗中传来了阿莲低低的喘息声。

.........

辽东爆发的疫病在四月时传到幽州,最近出现疫情的是北平郡,大量从辽东逃来的民夫聚集在北平郡,他们中有很多人发病,死在北平郡境内,北平郡太守韦云起紧急向总管杨元庆求援。

杨元庆立刻发布了紧急状态令,命幽州各郡城外之民悉数迁入城内,城内以石灰铺地,民众日饮姜汤,不准喝生水,同时派兵两万驻守北平郡北,扼守角山隘口,这是从辽东进入幽州的必经之路。

幽州军在角山隘口外设立了数百顶大帐,每一个从辽东逃回的民夫都在这里住上十天,确实无病才发放粮米,准他们回家,而发热病人则被隔离。

尽管如此,但还是大量思乡似箭的民夫翻山越岭进入幽州,令幽州军防不胜防,杨元庆只得派出一百支巡逻军队,在幽州地界巡逻,随时抓捕可疑之人。

天已经亮了,杨元庆开完例会,便骑马来到相距不远处的郡衙,他要找李渊商量一下开城门之事。

此时郡衙尚未开始办公,只有旁边的校场小门开启着,里面隐隐传来喝喊声,似乎有人在练武。

校场是衙役们的练武之处,占地很小,只有一亩左右,里面有箭靶和石锁等器材,平时校场门关闭,不准闲杂人进去。

杨元庆有些好奇地走到小门前,几名少年在练习射箭,虽然只是背影,但杨元庆还是一眼认出,正是李渊的几个儿子,世民、玄霸和元吉,正躲在这里练习箭术。

杨元庆信步走了进去,脚步声惊动了众人,众人回头见是杨元庆,连忙上前施礼,“参见杨总管!”

李世民是他们三人中的老大,今年十四岁,他少年老成,颇有几分成年人模样,已经能帮父亲处理一些简单的文书,也有自己的见识,他是一个月前才来到涿郡。

少年时代他是最崇拜杨元庆,但随着他渐渐长大,他已经不再崇拜任何人,对杨元庆更多是一种敬重。

“杨总管可是来找我父亲?”

杨元庆笑着点点头,“你父亲还没来吗?”

“爹爹今天拉肚子!”旁边李玄霸瓮声瓮气插口道。

李世民回头瞪了他一眼,吓得李玄霸低下头,李世民歉然道:“父亲平时来得都很早,今天身体不适,可能会晚一点,如果杨总管有急事,我马上去找他。”

杨元庆暗赞一声,不愧是李世民,应对从容,言语得当,便微微一笑,“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一些小事,我等等无妨。”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李元吉,笑问他道:“听说你去找了苏烈将军比箭?”

尽管李渊家教很严,不准李元吉去找杨元庆的手下比箭,但李元吉在忍了几个月后,还是偷偷地瞒着父亲去了军营,找苏烈比箭,结果大败在苏烈箭下。

李元吉羞愧地低下头,和苏烈比完箭,他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他实在差得太远,估计杨元庆的弓他都拉不弓,更不要提找杨元庆比箭,杨元庆笑眯眯的问话使李元吉心中受到刺激,他抬起头,注视着杨元庆道:“我还有时间练习,五年后,我再找总管比箭,那时望总管成全。”

“有志气!”

杨元庆对他竖起大拇指,这时,李玄霸将他的弓箭递给杨元庆,“杨总管,能不能教我们一招箭术?”

杨元庆的箭术名震天下,他们三人都没有见过,连李世民眼中也露出一丝向往之色。

“好吧!”

杨元庆笑着接过弓箭,李玄霸用的是步弓兵箭,这是练习射箭的基础,弓不错,是一石弓,他看了一眼李世民,便欣然答应,“那我教你们用骑弓的方法来射步箭,就是六个字‘心到、眼到、手到!不用瞄准,一样用骑弓之术。”

杨元庆忽然弓箭向天空一举,众人还没有明白,长箭便脱弦而出,箭力强劲,和骑弓射法完全一样,只听一声哀鸣,长箭从天空坠下,一只鸽子被射穿了脖子。

李玄霸和李元吉长大了嘴,并不是说杨元庆的神箭,而是杨元庆根本就没有抬头,他怎么知道天上有鸽子,难道头顶上长了眼睛不成?

李世民也动容道:“好箭法!只是....杨总管怎么知道天上有鸽子?”

杨元庆将弓箭还给李玄霸,对李世民淡淡笑道:“我刚才用的是帅箭,而不是将箭,你明白吗?”

李世民躬身道:“何为帅箭,何为将箭,请明公指教世民!”

“所谓将箭就是事到临头才想对策,四处寻找目标,而所谓帅箭则是料敌在先,我刚才进门之前就知道你们要找我射箭,那时我便把目标找好了,所以我不抬头,便知道头上有鸽子在盘旋。”

‘料敌在先!’李世民一点便透,他默默记住了帅箭的核心。

杨元庆又对三人笑道:“练箭不要连步弓,要练骑射,这里场地太小,你们可以去总管府校场练习,告诉守门士兵,是我让你们去的。”

兄弟三人大喜,一起躬身施礼,“多谢杨总管!”

“杨总管是来找我吗?”

身后传来李渊的笑声,杨元庆回头,只见李渊身着紫袍,头戴乌纱帽,快步走了进来,向杨元庆拱拱手歉然道:“今天身体不适,让杨总管久等了。”

“无妨,我在和几位公子切磋箭法。”

李渊呵呵一笑,问三个儿子道:“你们学到了什么?”

李元吉和李玄霸一起答道:“我们学会了用步弓射骑箭。”

“那你呢?”李渊又笑着向次子李世民望去。

李世民点点头,“我学会了帅箭!”

“既然你们都有所学,那谢过杨总管没有?”

三兄弟慌忙给杨元庆长身行礼,“多谢杨总管赐教!”

“不用客气了,你们去军营练武吧!”

杨元庆对李渊笑道:“李使君,想找你商量一下开城之事。”

“杨总管请到郡衙一叙。”

“请!”

两人来到郡衙,在李渊的办公房坐下,一名小童端来两杯刚刚煮沸的茶,李渊笑道:“这几个月一直在喝煮沸的热水,已经习惯了,昨晚太热,我便忍不住喝了一杯深井水祛暑,结果肚子就不行了,看来生活习惯从此得改。”

“是啊!瘟疫一旦爆发,几乎就无药可救,宁可麻烦一点,小心一点,也不能有半点大意,好在幽州城没有发现一例疫情,令我颇为欣慰。”

“这是杨总管的功劳,当初杨总管勒令所有人进城,关闭城门,不准民众进出,我还记得当初怨声载道,现在再回想起来,若不这样做,肯定会有感染疫病者混进城,幽州城就不知会死多少人,杨总管,大家都很感激你的铁腕。”

说到这,李渊感叹一声,这件事令他由衷地佩服杨元庆。

杨元庆笑了笑又道:“当初我下令是闭城三个月,再过几天就到期了,我想和李使君商量一下,闭城再延期两个月。”

李渊眉头微微一皱,“杨总管认为还有疫情吗?”

杨元庆点了点头,“我今天一早得到北平郡消息,有大量的士兵逃来,一天之内就有数万人,他们中很多人都感染了疫病,有士兵说,隋军在萨水大败。”

李渊大吃一惊,“高丽之战败了吗?”

杨元庆苦笑一下,“败不败我不知道,但疫病爆发,士兵大量逃亡,估计前景不妙。”

就在这时,有人在门口禀报,“杨总管,辽东有消息来了。”

杨元庆连忙起身,向郡衙外走去,李渊也跟了出去,只见台阶前站着一名报信兵,他见杨元庆出来,连忙单膝跪下施礼道:“卑职是北平郡而来,向总管禀报辽东战报。”

“辽东情况如何?”

“隋军在萨水大败,三十万军逃亡殆尽,仅二千七百人回营,圣上已下旨班师!”

.........

第65章 北市买珠第8章 暗斗不息第16章 内部决裂第24章 李渊之忧第16章 危机前夜第28章 暗箭难防第28章 二次谈判第48章 攻破大营第22章 背后较量(下)第3章 烽燧血战第4章 反客为主第30章 关中应对第114章 关内空虚第29章 情理之中第61章 南阳事件第13章 李密特使第6章 战前会议第6章 西秦霸王第36章 楚王亲书第57章 药到病除第26章 杨素归来第20章 背后较量(上)第11章 瀚海奇兵第3章 小妹何名第68章 罗艺之虑第54章 把水搅浑第16章 军心不稳第29章 出尔反尔第79章 南郡两事第31章 新的靠山第15章 更深之秘第27章 监察御史第49章 西陉关前第34章 两面三刀第26章 咬金争功第37章 一招险计第27章 垄断漕运第14章 内部奸细第26章 一战成名第24章 会宁战起第41章 意外情况第11章 雪后归程第2章 意外收获第4章 威逼利诱第15章 少年双猛第28章 二次谈判第36章 连夜撤军第47章 意外溃营第13章 胜利逃亡第3章 透露底线第30章 祸福相倚第38章 亲情如水第20章 以诈对诈第26章 迎头痛击(上)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1章 野心渐露第49章 重甲破术第41章 意外情况第15章 杨家喜忧第9章 贸易之利第34章 知己知彼第84章 隋唐大战(十四)第8章 赎回尸体第137章 严厉警告第1章 齐郡大战第12章 北巡讯至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4章 死地后生第31章 重磅加码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4章 临战增帅第15章 首鼠两端第30章 丹阳来客第29章 引蛇出洞第47章 关陇暗箭第17章 收网之时第9章 朝局悄变第24章 各有所学第30章 骄将争功第11章 新官上任第57章 药到病除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1章 矛盾激化第5章 深藏不露第77章 杨氏希望第31章 野心渐露第10章 通风报信第9章 敌后战线第46章 棋输一着第24章 河边误认第3章 唐魏结盟第140章 萧梁烈女第16章 资源危机第8章 临战前夜第12章 先锋玄霸第4章 江淮伏威第27章 垄断漕运第43章 催风助火第34章 威震突厥(下)
第65章 北市买珠第8章 暗斗不息第16章 内部决裂第24章 李渊之忧第16章 危机前夜第28章 暗箭难防第28章 二次谈判第48章 攻破大营第22章 背后较量(下)第3章 烽燧血战第4章 反客为主第30章 关中应对第114章 关内空虚第29章 情理之中第61章 南阳事件第13章 李密特使第6章 战前会议第6章 西秦霸王第36章 楚王亲书第57章 药到病除第26章 杨素归来第20章 背后较量(上)第11章 瀚海奇兵第3章 小妹何名第68章 罗艺之虑第54章 把水搅浑第16章 军心不稳第29章 出尔反尔第79章 南郡两事第31章 新的靠山第15章 更深之秘第27章 监察御史第49章 西陉关前第34章 两面三刀第26章 咬金争功第37章 一招险计第27章 垄断漕运第14章 内部奸细第26章 一战成名第24章 会宁战起第41章 意外情况第11章 雪后归程第2章 意外收获第4章 威逼利诱第15章 少年双猛第28章 二次谈判第36章 连夜撤军第47章 意外溃营第13章 胜利逃亡第3章 透露底线第30章 祸福相倚第38章 亲情如水第20章 以诈对诈第26章 迎头痛击(上)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1章 野心渐露第49章 重甲破术第41章 意外情况第15章 杨家喜忧第9章 贸易之利第34章 知己知彼第84章 隋唐大战(十四)第8章 赎回尸体第137章 严厉警告第1章 齐郡大战第12章 北巡讯至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4章 死地后生第31章 重磅加码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4章 临战增帅第15章 首鼠两端第30章 丹阳来客第29章 引蛇出洞第47章 关陇暗箭第17章 收网之时第9章 朝局悄变第24章 各有所学第30章 骄将争功第11章 新官上任第57章 药到病除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1章 矛盾激化第5章 深藏不露第77章 杨氏希望第31章 野心渐露第10章 通风报信第9章 敌后战线第46章 棋输一着第24章 河边误认第3章 唐魏结盟第140章 萧梁烈女第16章 资源危机第8章 临战前夜第12章 先锋玄霸第4章 江淮伏威第27章 垄断漕运第43章 催风助火第34章 威震突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