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分忧之臣

大业八年,大隋皇帝杨广所发动的第一次高丽战争以一种虎头蛇尾似的方式结束了。

九支大军共二十余万人渡过鸭渌水向高丽都城平壤进发,在渡萨水时,因为粮食断绝而不得不仓惶撤军,隋军军心瓦解,大军溃败,士兵们各自逃生,渡辽河时的九路大军,共计三十万五千人,最后逃回军营仅两千七百人,其余士兵除了战死之外,全部逃亡。

不仅是作战之军逃亡,驻扎在辽水以东的近七十万大军中也爆发了严重的疫病,病死者十之三四,杨广在无比震怒后,最终也无可奈何,将九路大军主帅全部拘押,下旨班师,结束了第一次高丽战争。

耗时一年半准备,几乎耗尽了大半国力,死亡数百万人的战争,最后仅仅只占据了辽水东岸的几座城池,就这样近乎草率地匆匆结束了。

一百一十万大军出征高丽,最后撤回到涿郡时,只剩下五十万,损失了六十万人,这是一笔难以算清的糊涂帐,多少人战死、多少人逃亡、多少人病死,谁也说不清楚,但结局却是明摆着,不能因为占领辽东城便可改变,隋军东征高丽失败了。

隋军大败,震惊天下,杨广也知道无法向天下人交代,他以受降使违背他的旨意为由,下令将尚书右丞刘士龙斩首,以谢罪天下,同时将战败的罪责推到于仲文身上,于仲文身为主帅,懈怠不力,以致隋军大败,下旨罢免他的一切官职爵位,收监关押,于仲文悲愤成疾,不久便病死。

临朔宫内,杨广背着手在御书中来回踱步,他有些心烦意乱,他的策略只能说成功了一半,依然有五十万人跟他撤回了涿郡,而且大部分都是关陇贵族子弟率领的军队,这令他心中极为恼火。

另一方面,高丽之战的失败也极大地削了他的颜面,使他感到十分难堪,虽然他有心理准备,但事情真的发生时,这种失败的压力还是让他有点难以承受,杨广对自己的所拟定策略也开始有些动摇了,利用高丽之战来削弱关陇贵族的策略是否得不偿失?

“陛下,杨总管来了。”门口传来宦官的禀报。

杨元庆的到来令他精神一振,现在他急需有一个人来替他分忧,他尽管更相信宇文述一点,但宇文述的眼光和思略都不如杨元庆,这个时候,他还是更需要杨元庆。

“宣他觐见!”

片刻,杨元庆匆匆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臣杨元庆参见陛下!”

“杨爱卿免礼。”

此时杨元庆的出现使杨广心中感到格外亲切,他虽然对杨元庆这个人不是很信任,但他却非常信任杨元庆的能力,他交给杨元庆的任何事情,杨元庆都没有让自己失望,正是这种‘杨元庆从无失败’的心理暗示,使杨广在潜意识里对杨元庆有了一丝依赖,这种依赖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杨广立刻对旁边宦官吩咐道:“赐座!”

一名宦官端来一只软薄的坐垫,替杨元庆铺好。

“谢陛下赐座。”

杨元庆行一礼,坐了下来,他欠身笑道:“见到陛下平安归来,臣不胜欣喜。”

杨元庆这句话说得很诚恳,令杨广心中感到一丝暖意,他微微一叹,“朕也没有想到这场战役输得如此之惨,如此狼狈,令朕难以向天下人交代。”

杨元庆很理解杨广此时的心情,患得患失,那种既实现了计划但丢尽了颜面的纠结,他也知道杨广找自己来,就是希望自己替他解开这个结。

杨元庆笑了一笑,“恕臣直言,其实臣在五月时便已经意识到这次高丽之战很可能要失败。”

杨广一愣,“爱卿这是何意?”

“陛下,五月时有大量民夫南逃,很多人都患了疫病,臣便知道辽东爆发了疫病,臣便意识到,这场辽东战役恐怕凶多吉少,自古以来,没有哪场战役在爆发疫病的情况下能获胜,臣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这一点,这就像开皇十八年先帝征高丽虽失败,却没有人抱怨先帝一样。”

шшш _TTκan _CO

杨元庆的一席话,就像在杨广心中搬开了一块沉重的大石,杨广的心顿时轻松了很多,是啊!疫病爆发,又岂是他杨广所能控制,这场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疫病。

杨广赞许地笑道:“杨爱卿说得不错,而且做得也很好,疫病防治得力,使幽州没有被疫病侵害,朕一定要好好嘉奖爱卿,并要让天下人知道你的功绩。”

“多谢陛下!“杨元庆能感受到杨广心中的愉快,知道杨广已经解开了心中的纠结,杨元庆又笑着劝他道:“陛下,仅微臣和陛下知道这个原因还不够,必须要让天下人都了解高丽战败的真正原因是疫病。”

杨广点点头,“爱卿说得有道理,朕打算下诏书,将这个原因颁布天下。”

“臣有个建议,不如选一些能言善说的大臣和军士组成一个宣讲团,让他们巡游天下,去各郡县的官学讲演,讲述这次高丽战争的始末,讲述高丽对大隋的威胁,让天下人明白攻打高丽的必要,同时又能切身感受到疫病的惨烈,臣相信这样做,一定会让天下人理解,为何要发动高丽之战,也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是陛下的责任,而是和开皇十八年一样,病魔肆虐。”

杨元庆的建议使杨广眼睛一亮,尽管这种方法他闻所未闻,但细细一想,却又十分在理,虽然他很不愿意低下高贵的头颅,但他也明白,这次高丽之战的失败对他名声影响很大,杨元庆的这个建议对维护他帝王的尊严会非常有效。

杨广沉思良久,终于点了点头,“诚如爱卿所言,这个建议朕接受了。”

失败的阴影在杨广心中渐渐淡去,他的思路又转到了关陇贵族的身上,杨广站起身,背着手走到窗前,他微微叹了口气,“元庆,这次高丽之战朕没有完全达到目的,朕还想再一次进攻高丽,你觉得如何?”

杨元庆已经掌握了杨广的一个规律,只要他称呼自己名字,而不是叫自己杨爱卿,那十有八九就是和关陇贵族有关。

其实杨元庆也并不希望第二次高丽战争发生,因为历史上,他的父亲杨玄感应该就是在第二次高丽战争时造反,虽然杨玄感已经被罢免尚书之职,但他的野心还在,他的造反极可能还会如期发生,无论如何,他不能让历史再按原来的轨迹行走,尤其他杨元庆已经掌握了改变历史的能力。

杨元庆陷入沉思之中,杨广转过头望着他,“元庆,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杨元庆轻轻叹息一声,“陛下,臣以为这次高丽战役后,很多人的心态都会改变,很多人都会有想法,臣建议陛下暂时不要做出决定,先观察几个月,再考虑对策。”

杨广点了点头,不愧是自己对付关陇贵族的得力干将,每一个建议都能说到点子上,杨元庆这个建议深谙张弛之道,刚刚打完高丽之战,确实需要松弛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关陇贵族的动向。

杨广看了一眼杨元庆,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他微微笑道:“现在是八月下旬,朕明天就要启程回京了,你把幽州之事安排好后,你也进京,朕还有很多倚重你之处。”

“臣遵旨!”

.........八月,杨广下旨令五十万大军各自归府,他在涿郡休整几曰后,便乘龙舟返回京城,九月中旬,杨广即将抵达京城时,他又下达了旨意,以剿匪和防治疫病有功,加封幽州总管杨元庆为金紫光禄大夫,升爵位为丰国公,同时追封为国阵亡的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为宿国公,准其长子继承爵位。

总管宅邸内,杨元庆的亲兵们正在忙碌地收拾物品,准备返回京城,杨元庆回京需要一个理由,杨广便在快抵达京城时给他创造了这个机会,他必须回京受封并谢恩。

杨元庆的东西不多,除了给妻女买的礼物外,其余便是他的书籍,另外还有亲兵们自己的东西,这一次他也准备乘船回京,幽州总管府有三艘两千石的官船。

“总管,李使君来了!”

杨元庆一回头,只见李渊走进了大门,李渊拱手笑道:“大门敞开,无人看守,我只好不请自进了。”

“李使君不必客气,找我有事吗?”

“有件事想麻烦使君。”

李渊笑道:“我打算让三个犬子回京,总管是否方便让他们搭船?”

杨元庆微微一笑,“这是小事一桩,李使君说一声就是了,何必亲自上门?”

“其实我还有一事想拜请杨总官帮忙!”

李渊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对杨元庆道:“我次子世民想拜李司马为师,学习兵法,但李司马没有回应,杨总管能不能替我说一说?”

杨元庆吓了一跳,李世民居然想拜李靖为师,学习兵法,这怎么行,虽然他教元吉和玄霸步弓射骑箭,又教李世民了解什么是帅箭,那不过是捣捣浆糊,官场上惯用的花枪罢了,听起来好像不错,可真的想学,就会发现他教的东西没有任何实际内容。

但李世民要跟李靖学兵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莫说李靖没有答应,就算李靖答应了,他也不准。

杨元庆打了个哈哈笑道:“难得世民有这个兴趣,我当然会成全,我去找李司马说说,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这毕竟不是公事,勉强不来,李司马若实在不肯答应,我也没有办法。”

李渊大喜,只要杨元庆肯去说情,那就有八分的把握了,李渊也发现了,李靖确实是大才,如果世民能拜他为师,将来他必为自己所用。

“那就拜托杨总管了!”

“好吧!我今晚就去找他,如果李司马答应,那么世民就不用跟我回京了。”

“那是自然,多谢了。”

李渊施一礼,便告辞走了,杨元庆望着李渊的背影,眯眼笑了起来,李渊想得挺美,居然要挖自己墙角,做梦吧!

()

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0章 饮恨弘农第38章 兵分两路第12章 引君入瓮第35章 激战尉氏第106章 雪夜踏关第41章 兄弟争功第49章 江都惊魂(下)第11章 夜袭仓城第31章 重磅加码第28章 俏语解忧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52章 密见独孤第8章 怒极生誓第21章 匪夷所思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7章 会宁换帅第45章 血战平壤(下)第49章 西陉关前第39章 夜袭江城第97章 伪汉毒计第26章 杨素归来第19章 夜审出尘第27章 关中之变第26章 咬金争功第10章 仁寿宫变(二)第13章 棒打长孙第14章 府门遭遇第19章 李氏父子第28章 暗箭难防第28章 捉奸在床第9章 攻心为上第90章 大战悄至第8章 斩断后路第31章 以刀代令第50章 局势渐变第13章 收复齐郡第42章 不臣之心第2章 家法伺候第1章 齐郡大战第154章 夫人郑氏第5章 两个使者第26章 少女悯秋第26章 一战成名第4章 露出破绽第91章 突厥庆功第37章 一记反抽第19章 势力扩张第31章 清河崔氏第24章 河边误认第43章 苛刻条件第26章 另有深意第40章 釜底抽薪第24章 公主寿宴第135章 泄露天机第20章 以诈对诈第10章 矛盾激化第86章 隋唐大战(十六)第24章 临战增帅第13章 棒打长孙第63章 北地迎归第9章 底线突破第3章 盗马风波第32章 千金一箭第35章 夜访封宅第40章 祸水东引第13章 河底练刀第29章 侧翼布局第30章 蛇蝎毒心第7章 义成公主第70章 突破缺口第31章 被迫受命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29章 寻找军资第26章 柴绍心机第28章 暗箭难防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51章 范阳卢氏第53章 唇枪舌剑第48章 独孤家主第6章 阴山可汗第7章 战略对抗第25章 反夺虎牢第40章 祸水东引第51章 将星陨落第33章 拜弥勒教第11章 月圆之夜第21章 谁为主将第1章 返回太原第18章 契苾助力第14章 战争索赔第1章 中元前夕第6章 发现端倪第15章 首鼠两端第24章 临战增帅第3章 意外相遇第19章 严厉警告第23章 杨家祸根第23章 夜袭飞狐第11章 双雄火并
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0章 饮恨弘农第38章 兵分两路第12章 引君入瓮第35章 激战尉氏第106章 雪夜踏关第41章 兄弟争功第49章 江都惊魂(下)第11章 夜袭仓城第31章 重磅加码第28章 俏语解忧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52章 密见独孤第8章 怒极生誓第21章 匪夷所思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7章 会宁换帅第45章 血战平壤(下)第49章 西陉关前第39章 夜袭江城第97章 伪汉毒计第26章 杨素归来第19章 夜审出尘第27章 关中之变第26章 咬金争功第10章 仁寿宫变(二)第13章 棒打长孙第14章 府门遭遇第19章 李氏父子第28章 暗箭难防第28章 捉奸在床第9章 攻心为上第90章 大战悄至第8章 斩断后路第31章 以刀代令第50章 局势渐变第13章 收复齐郡第42章 不臣之心第2章 家法伺候第1章 齐郡大战第154章 夫人郑氏第5章 两个使者第26章 少女悯秋第26章 一战成名第4章 露出破绽第91章 突厥庆功第37章 一记反抽第19章 势力扩张第31章 清河崔氏第24章 河边误认第43章 苛刻条件第26章 另有深意第40章 釜底抽薪第24章 公主寿宴第135章 泄露天机第20章 以诈对诈第10章 矛盾激化第86章 隋唐大战(十六)第24章 临战增帅第13章 棒打长孙第63章 北地迎归第9章 底线突破第3章 盗马风波第32章 千金一箭第35章 夜访封宅第40章 祸水东引第13章 河底练刀第29章 侧翼布局第30章 蛇蝎毒心第7章 义成公主第70章 突破缺口第31章 被迫受命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29章 寻找军资第26章 柴绍心机第28章 暗箭难防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51章 范阳卢氏第53章 唇枪舌剑第48章 独孤家主第6章 阴山可汗第7章 战略对抗第25章 反夺虎牢第40章 祸水东引第51章 将星陨落第33章 拜弥勒教第11章 月圆之夜第21章 谁为主将第1章 返回太原第18章 契苾助力第14章 战争索赔第1章 中元前夕第6章 发现端倪第15章 首鼠两端第24章 临战增帅第3章 意外相遇第19章 严厉警告第23章 杨家祸根第23章 夜袭飞狐第11章 双雄火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