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屈突良言

..霍邑县扼守在河东中部的官道上,两边山势连绵数百里,使霍邑县成为北上太原的必经之路,也是太原的咽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每一次争夺河东的战争中,霍邑都是一个绕不去的坎,对于普通民众,或许可以寻找山间小路绕过霍邑县,但对于携带辎重的军队,霍邑县便是他们不得不面临的坚堡。

此时霍邑县被丰州隋军占领,有五千驻军,由鹰扬郎将崔破军统帅,崔破军年约二十余岁,出身博陵崔氏,他的祖父便是前涿郡太守崔弘升,崔破军自幼读书习武,深得杨元庆器重,将扼守霍邑县的重任交给了他,他也没有让杨元庆失望,将霍邑防御得跟铁桶一般。

霍邑县城本身不大,周长只有十余里,常住人口两万余人,但商业却十分发达,三条大街上各种店铺林立,商人便有上千人之多,鱼龙混杂。

这天上午,在县城后街一家客栈前,崔破军亲自率领数百士兵将客栈团团围住,士兵们手执盾牌,慢慢靠近客栈,不时从客栈内射出一支支冷箭。

“里面人出来投降,饶你们一命!”几名士兵在反复大声叫喊。

一大早崔破军接到县尉禀报,有人发现这家客栈内躲着二十几名来历不明之人,带着刀,也不出门,崔破军立刻猜到,这很可能是敌军探子,便亲自带人来抓捕。

“崔将军,里面不肯投降!”一名军官上前禀报。

崔破军眼中露出恼怒之色,立刻下令:“点火烧房,不出来就烧死在里面!”

县令吓了一跳,连忙上前道:“可是将军,客栈掌柜和几名商人也在里面,被他们抓为人质了。”

“放火!”崔破军冷冷下令。

一支支火把扔进客栈,客栈内浓烟滚滚,火舌迅速蔓延,过了片刻。终于有二十几人拿刀冲出了出来,喊叫着向四周军士杀去,四周数百军士乱箭齐发,惨叫声一片,片刻时间,将二十几人全部射倒在地。

士兵们又将火势扑灭,在客栈中搜查了片刻,找到了十几名已写好尚未寄出的情报。呈给崔破军。“禀报将军,这是搜到的情报。”

崔破军打开情报看了一遍,顿时勃然大怒。“昨天谁守南门?”

一名校尉战战兢兢上前,“昨晚是卑职当值守南门。”

崔破军怒斥他道:“昨晚有人竟能从西南角翻墙入城,这是你的失职。推下去,重打一百军棍!”

十几名士兵将校尉拖了下去,崔破军感觉守城还是存在漏洞,尤其是夜间,如果李世民的军队是在夜间偷袭,那就危险了,他必须要堵住所有的漏洞。

他当即令道:“命所有校尉以上军官前去军衙议事!”

三天后,李世民率七万大军抵达了霍邑县,七万大军中除了从关中带来的五万军队外。其余全部是河东各郡的军队,李世民吸取了李叔良军队被各个击破的教训,不再分兵北上,而是集中兵力北上太原。

李世民军队的大营在霍邑县以南三里外扎下,一顶顶帐篷整齐有致,延绵数里,中军大帐内。李世民正在和副将屈突通、军师房玄龄、行军司马长孙无忌以及粮草辎重总管武士彟等四人商量北上太原的计划。

李世民有些忧心忡忡,背着手在大帐来回踱步,他刚刚接到探子禀报,霍邑县已将城门关闭,在城门口悬挂着二十几颗人头。正是他派去埋伏在霍邑县的斥候,不幸的是。他还得到了另一个消息。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我刚刚得到探子的另一个消息,高壁岭那条小路已经被丰州军用巨石封死,现在我们除了硬攻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能拿下霍邑县。”

他又看了一眼副将屈突通,见他一直沉思不语,便笑道:“屈突老将军,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屈突通进河东以来便一直比较沉默,河东的旧日景物令他伤感,才短短数月,他便感觉自己已经到了下辈子,往事竟离他那么遥远,他也明白李渊表面信任他,但实际还是对他有防备,所以他尽量低调,不参与决策。

而现在是李世民主动问他,让他不能不回答,屈突通犹豫一下便道:“我再考虑太原之事,以我对杨元庆的了解,他现在应该已经拿下太原,我们北上,是否能夺回太原?”

几个人都愣了一下,李世民连忙问他,“何以见得太原已经失守?”

“在河东郡时,秦公告诉我,杨元庆对太原引而不打,我心中就有些不安,因为杨元庆是谋定而后动之人,从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之中,他不可能不知道我们北上,既然如此,他还不慌不忙,对太原城引而不打,我便感觉他其实已经有攻下城池的把握,只是在等时机。”

大帐里的人都沉默了,众人不得不承认屈突通说得有道理,长孙无忌又道:“屈突将军只是说杨元庆有拿下太原的把握,但并不代表他现在就已经拿下太原城。”

屈突通苦笑了一下,“如果我们用一天的时间拿下霍邑县,骑兵最快只要两天便能赶到太原城,那么我们有可能在三天内赶到太原,杨元庆也明白这一点,他还需要控制住太原,进行应战准备,三天时间对他太紧迫了,他不会让自己这样被动,所以我认为他此时已经拿下太原,正在积极备战之中。”

李世民走到地图前,凝视着地图,他觉得屈突通说的是对的,其实屈突通心里什么都明白,他应该多和屈突通沟通,这一路来冷淡了他,是自己的最大失误。

想到这,李世民又回头柔声问屈突通道:“我想请教老将军,如果我们继续北上太原,老将军认为我们胜机有几成?”

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回答,沉思良久,屈突通才缓缓道:“我说两件事吧!第一件事是在大业九年,杨元庆势力南扩关北六郡,我奉圣上之命率五万军回击杨元庆的南侵。当时圣上全权委托我,我甚至可以伺机夺回丰州,但我却一直驻兵延安郡,始终没有和杨元庆发生交战,因为我知道我的后勤跟不上,如果开战我必败无疑,与其大败,不如给圣上保留五万军队实力。所以我隐忍两年。最后证明我的是对的,我的五万军成为了洛阳主力。”

屈突通说得很含蓄,他其实就是告诉李世民。如果是他,他不会和杨元庆打这一仗,而是会把军队保留下来。

李世民明白屈突通的意思。沉吟片刻他又问:“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我要给秦公看一样东西。”

屈突通走到帐门口,吩咐士兵几句,士兵立刻向他的营帐奔去,片刻屈突通的亲兵捧着一样东西走来,像是一个盘子,三尺宽窄,上面盖着一块布。

亲兵小心翼翼地将物品摆放在桌上,众人都围了上来,屈突通掀开盖在上面的布。众人顿时一片惊呼,竟然是一个地形盘,上面山川地形和城池都是用泥塑而成,惟妙惟肖,房玄龄看了半晌,忽然认出来,“这是河东郡吧!”

屈突通点了点头。“这是我自己亲手制作,做得很粗糙,但我认为这种地图比普通纸地图更有军事意义,他能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如何行军打仗,如果用这种泥塑地图作战。取胜的把握就大得多。”

李世民目光紧紧盯着地图,良久他轻轻叹息一声道:“我知道东汉马援曾撮米为山。但从未见过实物,今天开眼界了。”

他又看了一眼屈突通问:“这是屈将军想到的妙法吗?”

屈突通摇了摇头,“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件事,这是杨元庆的军中之物,我曾抓到一名丰州军斥候,他告诉我,在杨元庆的中军大帐中,就有完整的河东、关中、河北的泥塑地图,长有三丈,宽两丈,杨元庆从来就是用这个地图部署战局。”

大帐内再次沉默了,屈突通还是没有明说,依然含蓄地告诉大家,杨元庆不仅有高明的作战地图,更重要是,他早就着手准备谋取河东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有预谋、有准备,实力强大的敌人。

战还是不战?

众人都退了下去,中军大帐内只剩下李世民和房玄龄两人,房玄龄是被李世民叫住。

李世民长长叹了口气道:“我从小最崇拜之人就是杨元庆,我还依稀记得第一次见他是仁寿四年,在咸阳一家酒肆里,那时我才六岁,我对他的兵器很感兴趣,那时他才十五岁,他的破天槊就有一百多斤,他说他最厉害的不是兵器,我当时以为他是说弓箭,长大后,我才明白,他最厉害的不是器,而是兵,统千军万马之兵。”

一缕阳光透过帐顶的油瓦照进大帐,照在李世民脸上,他仿佛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之中,房玄龄没有打断的思路,坐在一旁静静听他述说。

“几年前在涿郡,他曾告诉我什么叫帅箭,帅者,谋定而后动,一切在掌握之中,我当时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可实际上做起来却很难,比如这一次,父亲逼我出征,不给我时间从容部署,使我出兵进军都很仓促,前几天刚派去霍邑郡的斥候被斩杀,如果能早一个月部署,那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动。”

李世民目光转向房玄龄,目光里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我是匆促应战,而杨元庆是从容部署,不瞒先生说,我心中一点战胜他的把握都没有。”

【看完投一张推荐票!!】..

第16章 红影惊现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9章 势力扩张第8章 太原募兵第13章 河底练刀第73章 隋唐大战(三)第56章 下婿催妆第4章 天下大变第38章 关键小贼第25章 反夺虎牢第40章 釜底抽薪第19章 夜审出尘第38章 抛出诱饵第28章 交换战俘第11章 铁腕夺位第44章 当局者迷第39章 妥协援兵第3章 情报暗战第40章 轩然大波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1章 意外相逢第39章 重要情报第23章 奸佞之计第10章 谁是刺客?第18章 隋胡大战(下)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0章 夜入武房第5章 重返大利第12章 练武第20章 仓曹参军第50章 夜营危机第37章 疑兵之计第42章 不臣之心第26章 少女悯秋第50章 平定幽州第62章 交换条件第4章 威逼利诱第3章 意外相遇第88章 争锋相对第8章 临战前夜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9章 泄露天机第13章 御房嘉奖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6章 漏网之鱼第29章 金刀赎奴第25章 初有收获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27章 接风酒宴第94章 新朝开启第69章 道高一丈第14章 死地后生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8章 微服私访第38章 抛出诱饵第6章 小事化大第9章 仁寿宫变(一)第36章 斗智斗狠第108章 两线反击第5章 敏秋心事第20章 一夜军变第43章 阶下之囚第43章 孰敌孰友第43章 关键人物第13章 走私线索第37章 欲加之罪第36章 各有选择第58章 稳住李唐第34章 泊舟九江第42章 人弃我用第61章 南阳事件第23章 都市买礼第36章 朝会危机第32章 围魏救赵第42章 暗流汹涌第10章 一路追杀第5章 公主请客第8章 怒极生誓第27章 李思杨虑第24章 河边误认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章 意外收获第11章 双雄火并第16章 伴君如虎第39章 承天广场第39章 西路使者第36章 驾临江夏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8章 江都惊魂(中)第69章 一触即发第14章 得罪小人第6章 梳理上谷第43章 催风助火第35章 隔墙有耳第52章 请君入瓮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章 盗马风波第6章 战前会议第26章 宿将抉择
第16章 红影惊现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9章 势力扩张第8章 太原募兵第13章 河底练刀第73章 隋唐大战(三)第56章 下婿催妆第4章 天下大变第38章 关键小贼第25章 反夺虎牢第40章 釜底抽薪第19章 夜审出尘第38章 抛出诱饵第28章 交换战俘第11章 铁腕夺位第44章 当局者迷第39章 妥协援兵第3章 情报暗战第40章 轩然大波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1章 意外相逢第39章 重要情报第23章 奸佞之计第10章 谁是刺客?第18章 隋胡大战(下)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0章 夜入武房第5章 重返大利第12章 练武第20章 仓曹参军第50章 夜营危机第37章 疑兵之计第42章 不臣之心第26章 少女悯秋第50章 平定幽州第62章 交换条件第4章 威逼利诱第3章 意外相遇第88章 争锋相对第8章 临战前夜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9章 泄露天机第13章 御房嘉奖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6章 漏网之鱼第29章 金刀赎奴第25章 初有收获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27章 接风酒宴第94章 新朝开启第69章 道高一丈第14章 死地后生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8章 微服私访第38章 抛出诱饵第6章 小事化大第9章 仁寿宫变(一)第36章 斗智斗狠第108章 两线反击第5章 敏秋心事第20章 一夜军变第43章 阶下之囚第43章 孰敌孰友第43章 关键人物第13章 走私线索第37章 欲加之罪第36章 各有选择第58章 稳住李唐第34章 泊舟九江第42章 人弃我用第61章 南阳事件第23章 都市买礼第36章 朝会危机第32章 围魏救赵第42章 暗流汹涌第10章 一路追杀第5章 公主请客第8章 怒极生誓第27章 李思杨虑第24章 河边误认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章 意外收获第11章 双雄火并第16章 伴君如虎第39章 承天广场第39章 西路使者第36章 驾临江夏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8章 江都惊魂(中)第69章 一触即发第14章 得罪小人第6章 梳理上谷第43章 催风助火第35章 隔墙有耳第52章 请君入瓮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章 盗马风波第6章 战前会议第26章 宿将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