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固若金汤”

苏泽出镇徐州的消息,直接刊登在东南的报纸上。

在山东的李成梁接到消息,立刻一改之前嚣张的态度,开始紧张备战起来。

在带领新军扑灭了梁山的起义之后,李成梁在山东很是嚣张了一段时间。

山东士绅那点不满,在明廷三镇新军的火枪和火炮之下,也只能暂时收着。

那些不满于李成梁的山东文武官员,也对这位新军大臣恭顺起来。

接着李成梁又带着部队在山东犁了一圈,剿灭了不少路霸土匪,山东的治安竟然好了一些。

除此之外,李成梁还响应张居正的号召,积极在山东筹办新式工坊。

山东经历了各地流民起义,客观上人口减少了一些,减轻了土地的压力。

而李成梁兴办的工坊也吸收了一些人口,山东的紧张局势竟然缓解了。

一时之间,就连山东的文官也不敢反抗李成梁,开始称赞这位新军大臣文武兼备,也是经营地方的能臣。

不过李成梁还是有一块心结,那就是被东南占据的登州。

现在无论南北,都知道海港的好处。

但并不是任何海边的城市,都适合成为海港的。

深水港需要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就算山东拥有很长的海岸线,适合用来做港口的地方也不多。

登州就是整个胶东半岛最好的天然良港,如今却被东南的水师占了。

李成梁也不是没想过武力夺回登州港,但是东南军方在登州附近修建了很多棱堡,李成梁看到这些棱堡就胆战心惊,始终也不敢攻打登州。

既然登州打不下来,李成梁选择建造新的港口。

他发现李舜臣东渡朝鲜的莱州,也是一个适合建造港口的地方。

虽然不如登州港口条件好,但是李舜臣用渔船都能前往东渡朝鲜,在莱州建造船只通航朝鲜还是很方便的。

李成梁奏请明廷在莱州建造海港,并且训练水师,在这里和朝鲜通航。

张居正很快批准了李成梁的请求,而莱州在唐宋的时候就是港口,在旧港的基础上进行了整饬后,勉强也能够和朝鲜通航。

李成梁依靠莱州港,展开了对朝鲜的贸易。

但是很快李成梁就发现,朝鲜是个穷国。

朝鲜唯一能够出口明廷的货物就是粮食,还有一些高丽参珍珠之类的奢侈品,这个国家就和没有实行新政前的明廷一样,封闭又落后,内部斗争还很激烈。

但是李成梁很快发现,虽然朝鲜是个穷国,但是比朝鲜更远的倭国,是个很好的交易对象。

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倭国内各大名展开了血腥的厮杀,对于武器非常渴求。

而且倭国发现了石见银矿,手里的白银非常多。

这么说起来,当年苏泽在福建起兵,第一桶金就是利用琉球朝贡的皮,在琉球和倭国搞贸易赚到的。

而通往倭国的航线,除了从琉球登陆东南的南方航线,还有一条就是沿着朝鲜前往山东的北方航线。

其实在明廷的商队抵达朝鲜之前,朝鲜就已经在和倭国做生意了。

朝鲜国和倭国通商的口岸,就是釜山。

釜山是距离倭国最近的港口,当年蒙元从朝鲜征讨倭国的时候,就是从釜山渡海登陆对马岛,然后遭遇了“神风”而失败的。

朝鲜在十五世纪就在釜山设置了倭馆,在釜山和倭国做生意,趁着倭国内乱也赚了一笔。

只是后来整个东亚海域兴起了倭寇,大明这个爹能抢,朝鲜这个儿子倭寇也要抢。

釜山成了倭寇经常光顾的城市,朝鲜在釜山设置了水师都护府,封闭釜山港口防倭。

李成梁通过了朝鲜商人得知了釜山港之后,立刻以明廷新军大臣的命令,命令朝鲜国主开放釜山港,作为明廷和倭国贸易的中转港口。

理所当然的,李成梁将山东的老旧武器搜刮了一番,一股脑儿的运到了釜山,卖给了倭国大名的商人。

接着张居正又让李成梁在山东筹办火枪工坊和炮厂,那些质量差的火器也被李成梁卖给了倭国。

靠着这条贸易,李成梁截留了不少利润,再作为赏金发放给新军的中低层军官,牢牢的将三镇新军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原本李成梁在山东作威作福,日子过得好不舒服,但是他从报纸上听到了苏泽亲自前往徐州的消息,吓得立刻带兵从济州城中带兵出来,前往山东南部布置防线。

这些日子,李成梁在山东除了民政上的作为之外,也在山东南部修建了一些类似大沽棱堡的建筑。

将明廷笨重的火炮塞进棱堡中,这些棱堡虽然比不上大沽棱堡,但是依靠着棱堡的防御力,也能挡住东南的进军。

李成梁在徐州对面建造了二十多座棱堡,这些棱堡犬牙交错,扼守住了东南新军北上的道路。

苏泽抵达徐州之后,陈璘将明廷的一系列布置讲述给苏泽,看完了李成梁在山东的布防,随苏泽前来的参谋部的年轻参谋们都皱起了眉头。

陈璘苦着脸说道:“大都督,这李成梁是铁了心要当缩头乌龟。”

苏泽看着明廷的防线,反倒是笑着说道:

“这不是好事吗?李成梁若不是怕了我们,能缩进龟壳里去吗?”

众人随着苏泽哈哈大笑起来,但是笑完之后苏泽也看起地图思考起来。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苏泽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徐州指挥第五旅,是为了在秋收的时候给明廷压力。

这场秋季攻势并不是为了占领多少地方,而是为了通过战争的压力,打乱张居正的部署,将张居正压制的明廷问题再次翻出来。

不得不说,张居正确实能力不凡。

比起刚直脾气暴躁的高拱,张居正执政手腕更圆滑。

实际上张居正比高拱对朝局的控制更严,但他的手段高超,群臣反而不像厌恶高拱那样厌恶他,张居正对明廷中枢控制力更强。除此之外,张居正也给予明廷地方督抚一些权利,让他们支持自己的新政,而不是和高拱那样只在京师附近创办新务。

这也是张居正执掌明廷之后,短期就压下了明廷内部反对的声音,并在变法上取得一定成果的原因。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执政者就是挥舞一把双刃剑,在杀敌的时候也有可能伤到自己。

张居正为了控制中枢,提拔任用了很多投靠他的私党,这些私党并不是因为赞同张居正的理念而投奔他的,大部分是为了功名利禄为张居正办事。

这就是颇有些当年王安石变法,围绕在王安石身边的北宋新党的感觉了。

这些私党结党营私,为了个人利益急功近利,还有些人干脆就是为了捞钱。

而张居正为了明廷中枢的控制力,纵容这些私党,短期内是强化了明廷中枢的力量,实际上等于埋下了更多的雷。

一群有能力折腾的贪官酷吏,远比庸碌的官员更可怕。

毕竟明廷已经有成熟的官僚体制了,大部分时候都能自我运行。

大明这个虚弱的病人,一剂猛药下去,说定更快的嗝屁。

此外张居正笼络地方,牺牲了中枢的权威,这让明廷地方督抚都支持新政,但是也制造了一群割据地方的势力。

其中最大的就是山东的李成梁。

这些问题,都在东南这个强大的敌人面前暂时压制了下去。

张居正需要李成梁在山东挡住东南,给他时间继续给明廷续命。

李成梁也需要张居正掌控明廷,给他一个稳定的后勤补给。

张居正也忌惮李成梁在山东的势力膨胀,却因为前线局势只能支持李成梁。

李成梁对明廷中枢权力也有野心,也忌惮张居正的影响力不敢有所行动。

可以说是东南的压力,将明廷各方势力团结了起来。

但是苏泽很清楚,这种平衡是极其脆弱的。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张居正去世不到半年,他所创办的新法就被推翻,虽然一条鞭法保留了下来,但是最核心的考成法却立刻被废。

实际上一条鞭法不过是增加财政收入的财政政策,考成法才是张居正进行吏治改革的变法核心。

没有张居正强硬的推进考成法,一条鞭法也只是暂时解决了财政问题。

果然在张居正死后,明廷的吏治更快的滑落,仅仅是财政收入的增加,反而是加重了朝廷对百姓的盘剥。

甚至没有了张居正的限制,他积攒的这点家底很快就被败完。

大明这名虚胖的病人,苏泽只需要要让他跑起来,他很快就能力竭倒下。

苏泽微笑着看着地图说道:

“我这次来徐州,不是要打下多少地方,而是要让李成梁动起来。”

苏泽抵达徐州之后,先是检阅了第五旅,紧接着又多次发表演说,激励第五旅士气,造成要进行北伐的动向。

李成梁虽然不相信苏泽就靠着第五旅就要北伐,但是在大沽之战中被打怕了的他,还是谨慎的拉着明廷新军开始布防。

李成梁在山东南部建造的防线,主要集中在邹县到鱼台县这一段。

鱼台县和沛县相望,邹县则是徐州北上的要道,李成梁在这条防线上建立了诸多的棱堡,并且建立了一路烽火台。

李成梁亲自前往鱼台,巡视了鱼台的棱堡之后,又在鱼台召开了会议。

“大统制!我三镇新军都已经布置到位了!”

李成梁执掌三镇新军之后,也不避讳提拔自己的儿子,他也仿效东南设置参谋处,将自己的儿子李如松调任到身边,担任参谋处长。

而李成梁的职位是明廷的新军大臣,兵部尚书,都督山东军政诸事。

如今三镇新军的军官,在公众场合都称呼他为“大统制”。

李成梁检阅了前线,心中十分的满意,东南在秋天发动的攻势必定不会持久,只要撑到了冬天就能挡下这一波攻击。

靠着和朝鲜倭国贸易,李成梁也囤积了不少粮食和物资,他自认为撑到冬季没什么问题。

李成梁高兴的说道:

“我军防线固若金汤,诸位再坚持一下,只要守到冬季,就可以回济州城过年了!”

接着李成梁又说了几句勉励士气的话,就让手下立刻前往各地驻防。

等到众人散去,李如松这才说道:

“父帅,河南那边?”

李成梁阴阳怪气的说道:“我这个新军大臣只是都督山东,河南与我何干?”

李如松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自从李成梁出任山东之后,就和转任河南巡抚陈以勤不对付。

陈以勤这个山东总督,也可以说是被李成梁挤走的,而现在明廷新军的粮食调拨,都要从湖广取道河南,陈以勤虽然没有故意拖延,但是也经常不能按期将粮食送到。

除此之外,陈以勤到任河南之后,也开始编练河南的新军,这自然也要和李成梁争夺物资。

徐州北上还有一条路线,那就是沿着泗水向西,突入河南地界。

很显然李成梁是不愿意管河南死活的,如果陈以勤挡不住东南,那他这个新军大臣也不介意再多管一个河南之地。

前提自然是明廷撤去陈以勤这个河南巡抚,让他李成梁总领河南军民两政。

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106章 红阳教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122章 鞋带定理,买文第169章 过年,县试报名开始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398章 你的方案还是太保守了!第524章 连根拔起第665章 海参崴第611章 如司马懿故事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308章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第531章 歌舞团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觉中招了,今天请假欠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434章 铁路公债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260章 高拱张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57章 骑兵还未退场第075章 治本经第117章 办报打擂台第399章 改道黄河之志第439章 统一市场和国家第377章 景王带不动第667章 政治仗7月12日 早上这章中午十一点发第059章 新兵构想(加更)第484章 狂热和克制第683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第437章 当世文宗的威力第554章 李成梁的手段第236章 秘传真传第019章 科举技能第325章 高拱献策第062章 三角贸易第248章 新学派,紫色被动第433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第514章 “皆大欢喜”第658章 少爷第245章 李时珍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第205章 医术被动,打飓风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326章 铁疯子和钢疯子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为倭第287章 放弃劝谏情结,尊重大明命运(卷末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422章 制宪会议开幕第98章 大明文坛(求月票啊!)第510章 列强的时代第224章 徐渭第237章 水战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324章 转进如风第151章 数学,机械和航海第549章 拆迁问题第313章 从“贼”者们(三更)第407章 夸父号升天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441章 大人说的对!第212章 杀倭使!(求月票)第682章 最后一战第544章 有线电报第449章 威权主义第663章 神圣感第526章 橡胶种植园第464章 驾崩第445章 致进步者的演讲第566章 睢阳第017章 卫学第137章 分基地,宝山第293章 照明推动启蒙第221章 五星连珠第004章 龍王第222章 双金色被动第208章 疯狂的龙涎香第364章 三经新注第274章 送技能的陆二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贼了(三更,一万二!第227章 收税要靠兵第592章 曼陀罗花第060章 吃饱饭第337章 风起于福州之滨第555章 关税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677章 毫无诚意第217章 朱熹王阳明都错了!第525章 分产令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618章 舍不得第403章 于二公子的风险投资(三)
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106章 红阳教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122章 鞋带定理,买文第169章 过年,县试报名开始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398章 你的方案还是太保守了!第524章 连根拔起第665章 海参崴第611章 如司马懿故事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308章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第531章 歌舞团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觉中招了,今天请假欠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434章 铁路公债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260章 高拱张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57章 骑兵还未退场第075章 治本经第117章 办报打擂台第399章 改道黄河之志第439章 统一市场和国家第377章 景王带不动第667章 政治仗7月12日 早上这章中午十一点发第059章 新兵构想(加更)第484章 狂热和克制第683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第437章 当世文宗的威力第554章 李成梁的手段第236章 秘传真传第019章 科举技能第325章 高拱献策第062章 三角贸易第248章 新学派,紫色被动第433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第514章 “皆大欢喜”第658章 少爷第245章 李时珍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第205章 医术被动,打飓风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326章 铁疯子和钢疯子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为倭第287章 放弃劝谏情结,尊重大明命运(卷末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422章 制宪会议开幕第98章 大明文坛(求月票啊!)第510章 列强的时代第224章 徐渭第237章 水战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324章 转进如风第151章 数学,机械和航海第549章 拆迁问题第313章 从“贼”者们(三更)第407章 夸父号升天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441章 大人说的对!第212章 杀倭使!(求月票)第682章 最后一战第544章 有线电报第449章 威权主义第663章 神圣感第526章 橡胶种植园第464章 驾崩第445章 致进步者的演讲第566章 睢阳第017章 卫学第137章 分基地,宝山第293章 照明推动启蒙第221章 五星连珠第004章 龍王第222章 双金色被动第208章 疯狂的龙涎香第364章 三经新注第274章 送技能的陆二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贼了(三更,一万二!第227章 收税要靠兵第592章 曼陀罗花第060章 吃饱饭第337章 风起于福州之滨第555章 关税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677章 毫无诚意第217章 朱熹王阳明都错了!第525章 分产令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618章 舍不得第403章 于二公子的风险投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