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以孝著称,对父母可谓纯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想把曾参赶快唤回,于是就咬自己的手指,十指连心,母亲指痛,山上曾参忽觉心痛,担心母亲有事,赶紧回家,才知有客来访。曾参纯孝至极,才跟母亲有此感应。
这种感应胜过手机,手机还要有电磁信号,深山里面,电磁信号不灵,而且还有辐射,有副作用。古人完全是用真诚之心来感应。
曾子大孝,才有纯孝的感应。因此孔老夫子讲《孝经》,当然要对他来讲。所以,这是假借曾子作为对象,用问答的方式来陈说孝道。
夫子讲自己的字号,说“仲尼居”,夫子自己写文章,写“仲尼居”。曾参,“参”是名字。古人对男子尊重就用“子”,老师对学生也是很尊重的,他用“曾子”,不用曾参,所以用“曾子侍”。曾子是夫子的传人,学识也非常的渊博,他每天都用反省的功夫,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跟人家一起共事有没有忠诚,跟朋友在一起交往有没有讲信用,老师的教诲有没有真正去落实,“习”就是落实。“吾日三省”最后成就圣贤,所以后人把他尊为宗圣,尤其在孝道方面,他是夫子的传人。夫子对曾子讲《孝经》,是因为他已经做到了纯孝、至孝。虽然他行孝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对道理的明了还没有达到圆满,所以夫子跟他讲《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