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孝亲本性 恒常道德

什么是孝?什么是经?邢昺的注解序文说:“孝者,事亲之名;经者,常行之典。???所以,孝就是奉事父母双亲;经就是要恒常力行的典籍,也就是真理。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根据不同的环境产生变化,就不能称为经典。譬如现在的法律、规章、制度,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有法律,企业有规章制度,这些都是要根据时代进行调整修订的,就不能称为经。经是永恒不变、古今不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叫真理,所以不是所有的典籍都能称为经。儒家的十三经,是学者们必读的,但不是每一部都称为经。《易经》是经,《孝经》也是经,然如《周礼》、《仪礼》、《礼记》就不是经,因为这些礼根据时代的不同会有变化,而经所说的义理是不能改变的。

经就是“道”、“德”,古人讲“道德”。道,它是德的体,本体就是道。“道”,不是人为创造的,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宇宙自从生成开始,道就存在了。甚至说宇宙还没有生成以前,道就存在了,道不随宇宙生灭而生灭。

邢昺序文:“道常在心,尽其色养,中情悦好,承顺无怠之义也。”

这是解释“孝”字的含义。首先讲“道常在心”,说明道是本来就有的,正如《三字经》开篇所讲:“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人刚出生的时候,真正的意思,人之初是讲人的本来面目,在父母还没生我们之前的本来面目,即“性本善”。“性”就是讲我们的心性,本善即本来是善,纯善无恶,这是我们的本性,这就是道。

所以道常在。常在是不生不灭,亘古至今都没有中断过,它不会被破坏,不会动摇。我们现在学习圣贤之道,心里要存着道,存着道就是跟本性本善相应,所以“道常在心”。心里常有道,表现出来的必定是孝顺,因为孝也是本性的本善。孝的体就是道,就是本善,是我们现代人讲的爱心。每个人本有的爱心对父母表现出来了,必定是后面所讲的“尽其色养”。

色是表情、脸色,我们对父母,外表一定是真诚,毕恭毕敬,对父母以纯净的孝心去供养、孝敬,“尽”是毫无保留,没有夹杂。内心里面没有丝毫的不善、不敬、不诚,这叫“尽其色养”。

“中情悦好”就是要让父母生欢喜心,让父母高兴。悦亲,是讲孝敬父母不是只拿点钱供养父母,不仅是买点吃的用的,那固然可以说是孝,但是孝的层次太浅了。真正的行孝,是色养,即对父母恭敬,这是孝父母之心;买点吃用之物,是孝父母之身。“承顺无怠”,承,承欢于膝下,顺从父母的意思,绝对不会跟父母起对立、起冲突,孝敬父母毫不懈怠,绝无倦色。这是本性使然,不是造作出来的,如果造作出来的就会有懈怠的时候,如果是他本性的流露,本来就该如此,就不会有懈怠。因为已经习惯,不这样做反而会怪怪的,不舒服。“承”,还有承传之意,承传父母的志向,即养亲之志。父母的期望,我们要竭力做到。祖先的志愿,我们要帮助他们实现。孝包含了三层含义: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这样,孝才能够称为圆满。

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亲无二第61章 爱敬己亲 推及天下第195章 网络教化 众生受益第138章 榜样示范 德教推行第73章 骄奢淫逸 富贵难保第51章 天子博爱 苍生如己第237章 觉悟生死 毁不灭性第95章 尊师敬道 安亲立身第43章 孝无始末 终身奉行第21章 三才孝纲 大小不二第87章 士第69章 诸侯第47章 天子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第245章 千经万论 孝为行门第213章 至诚有孝 通晓天地第224章 进而事君 当思忠节第26章 本经深义 解行并重第197章 师长慈光 至德化人第83章 礼法道德 约束媒体第106章 缴税利国 庶民有责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谐第29章 曾子大孝 与母感通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141章 慈母亲爱 有礼有节第97章 蔡顺拾椹 孝感盗贼第246章 点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4章 孝亲本性 恒常道德第160章 孝女至诚 哑父讲话第154章 孝顺亲心 是谓有敬第27章 诸学总汇 六艺之根第94章 博士重孝 节俭舍受第99章 孝子刘霆 背母上学第71章 基金如子 报恩不溢第6章 和谐之道 以孝贯通第146章 悖德悖礼 招感灾殃第235章 丧亲哀戚 真情无伪第44章 孝亲爱民 殉职垂范第58章 媒体工作 治乱攸关第35章 领袖德教 爱民大孝第90章 忠于职分 天地护佑第65章 领导修德 人民有福第125章 上行下效 贵在力行第104章 节用爱亲 同胞一体第243章 孝无终始 人初一体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隐微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隐微第92章 岳飞秦桧 果报迥异第103章 谨身守节 不辱其亲第216章 礼敬自然 顺应天地第37章 身德并重 扬名显亲第206章 怡色柔声 敬劳不怨第104章 节用爱亲 同胞一体第54章 汉文尝药 孝感天下第70章 孝德诚信 事业有成第60章 地方领导 孝亲爱民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亲无二第40章 为母捐肾 感动中国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233章 闻乐不乐 悲哀在心第208章 谦益满损 受谏养德第109章 地位有异 孝心无别第166章 在丑不争 和顺从众第7章 宇宙本体 自性为道第199章 中华文化 家教为根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72章 恢复古寺 养亲之志第20章 历代帝王 首重《孝经》第165章 为下不乱 恭谨事上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204章 谏诤第198章 广扬名第174章 亲权处分 治罪不孝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诚神助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应道交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贵第26章 本经深义 解行并重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养孝道第125章 上行下效 贵在力行第24章 曾子请益 夫子述作第180章 广要道第210章 太宗魏征 君臣佳话第123章 领导博爱 员工爱亲第210章 太宗魏征 君臣佳话第166章 在丑不争 和顺从众第114章 圣德不远 我欲斯至第67章 哀悼国难 亲安鬼享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绵延第90章 忠于职分 天地护佑第116章 三才(2)第172章 贤母慈悲 捐献独子第21章 三才孝纲 大小不二第195章 网络教化 众生受益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圆满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亲第45章 九旬资教 爱心永存第169章 处众争斗 招致祸患第181章 媒体同仁 推广孝道
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亲无二第61章 爱敬己亲 推及天下第195章 网络教化 众生受益第138章 榜样示范 德教推行第73章 骄奢淫逸 富贵难保第51章 天子博爱 苍生如己第237章 觉悟生死 毁不灭性第95章 尊师敬道 安亲立身第43章 孝无始末 终身奉行第21章 三才孝纲 大小不二第87章 士第69章 诸侯第47章 天子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第245章 千经万论 孝为行门第213章 至诚有孝 通晓天地第224章 进而事君 当思忠节第26章 本经深义 解行并重第197章 师长慈光 至德化人第83章 礼法道德 约束媒体第106章 缴税利国 庶民有责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谐第29章 曾子大孝 与母感通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141章 慈母亲爱 有礼有节第97章 蔡顺拾椹 孝感盗贼第246章 点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4章 孝亲本性 恒常道德第160章 孝女至诚 哑父讲话第154章 孝顺亲心 是谓有敬第27章 诸学总汇 六艺之根第94章 博士重孝 节俭舍受第99章 孝子刘霆 背母上学第71章 基金如子 报恩不溢第6章 和谐之道 以孝贯通第146章 悖德悖礼 招感灾殃第235章 丧亲哀戚 真情无伪第44章 孝亲爱民 殉职垂范第58章 媒体工作 治乱攸关第35章 领袖德教 爱民大孝第90章 忠于职分 天地护佑第65章 领导修德 人民有福第125章 上行下效 贵在力行第104章 节用爱亲 同胞一体第243章 孝无终始 人初一体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隐微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隐微第92章 岳飞秦桧 果报迥异第103章 谨身守节 不辱其亲第216章 礼敬自然 顺应天地第37章 身德并重 扬名显亲第206章 怡色柔声 敬劳不怨第104章 节用爱亲 同胞一体第54章 汉文尝药 孝感天下第70章 孝德诚信 事业有成第60章 地方领导 孝亲爱民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亲无二第40章 为母捐肾 感动中国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233章 闻乐不乐 悲哀在心第208章 谦益满损 受谏养德第109章 地位有异 孝心无别第166章 在丑不争 和顺从众第7章 宇宙本体 自性为道第199章 中华文化 家教为根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72章 恢复古寺 养亲之志第20章 历代帝王 首重《孝经》第165章 为下不乱 恭谨事上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圣贤第204章 谏诤第198章 广扬名第174章 亲权处分 治罪不孝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诚神助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应道交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贵第26章 本经深义 解行并重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养孝道第125章 上行下效 贵在力行第24章 曾子请益 夫子述作第180章 广要道第210章 太宗魏征 君臣佳话第123章 领导博爱 员工爱亲第210章 太宗魏征 君臣佳话第166章 在丑不争 和顺从众第114章 圣德不远 我欲斯至第67章 哀悼国难 亲安鬼享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绵延第90章 忠于职分 天地护佑第116章 三才(2)第172章 贤母慈悲 捐献独子第21章 三才孝纲 大小不二第195章 网络教化 众生受益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圆满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亲第45章 九旬资教 爱心永存第169章 处众争斗 招致祸患第181章 媒体同仁 推广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