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一章 纷至沓来

天下怎么越来越乱?不是旱灾、水灾,就是叛乱!鲜卑人进了北方五郡,蚁贼叛乱、羌人叛乱,杀了一批又有一批,怎么就杀不干净?朕这个皇帝怎么就这么倒霉?没睡一个安稳觉?每日提心吊胆,一帮大臣只知道报忧,怎么就没人帮朕分忧解难?

刘宏靠着龙塌,看着下面的大臣,思绪联翩。

“蚁贼又叛乱了?上次皇甫爱卿和朱爱卿不是把他们都杀光了吗?刚过一年又闹腾起来了?难道就杀不完?各位爱卿有何良策?”

“启奏皇上,皇上不必惊慌!十几万流民,乌合之众,等西凉叛乱平息,派一位将军率一万北军出京,就能平息荆州叛逆!”大将军何进出列奏道。

大将军统帅天下兵马,位列三公之上。

何进,字遂高,南阳宛县(现河南南阳)人,五十岁左右,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皮肤白净,一双深邃的大眼,绛色官府,佩大将军金印、紫色绶带。

何家世代为屠户,家境富裕。何进从小聪明伶俐,父亲何真想让他出人头地,重金聘请名师授教;何进文武双修,名声远近闻名,但因出生不好,快四十岁了还不得为官,郁郁寡欢。后来,灵帝刘宏选天下良家美女入宫。中常侍郭胜是何家的同乡,主持当年的选妃、本朝称为“算人”的工作。何父奉上一千金,恳请把何进同父异母的妹妹何沁选送入宫,郭胜答应了。何沁十六岁,身高七尺一寸,容貌美艳无比,肌肤如雪,婷婷玉立,入宫后深得灵帝宠爱,夜夜临幸。熹平五年(一七六年),何沁为刘宏生下一子,天子大喜,为皇子取名“辨”;从此更加宠爱何沁,册封为何贵人。拜何进为郎中,再升虎贲中郎将,出任颍川太守、侍中、将作大匠和河南尹。

光和三年(一八零年)册立何贵人为皇后。

在宫中,何皇后还有一个更为坚硬的后台,那便是中常侍张让!因为何皇后的小妹何蕊嫁给了张让的养子张勤。

追封已故的父亲何真为车骑将军,封母亲为舞阳君。

中平元年(一八四年)二月,大贤良师张角的党羽马元义阴谋起兵洛阳,何进发现了他的奸计,率部抓捕。马元义铤而走险,刺杀刘宏失败,受伤被俘,车裂而死!受牵连者上千人!何进因抓捕有功被封为慎侯!张角一看事情败露,不得不提前在冀州举事,八州并发,天下震动!

刘宏拜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驻扎都亭,修理器械,保卫京师。在函谷、太谷等八个险隘要冲设置八关都尉,以加强洛阳外围的防御;下诏解除党禁……

“启奏皇上,万万不可轻视那些贱民,贼首张牛角和褚飞燕妖言惑众!北方夏季大旱,秋粮颗粒无收,流民增多,蚁贼会越聚越多,冀州大乱进而会影响幽州,鲜卑人和乌桓人在边境虎视眈眈!微臣奏请皇上应早日派兵进剿!”

尚书令皇甫蒿,字义真,五十多岁,高大魁梧,浓眉大眼、高鼻梁、厚嘴唇,三绺花白长须。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皇甫规的哥哥皇甫节的儿子。皇甫节曾为雁门太守。皇甫蒿从小读《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接连征辟他进京为官,他都以各种借口谢绝。后来,刘宏公车征他为议郎,迁北地太守。

去年,平息黄巾叛逆有功,拜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

今年春,北宫伯玉等侵扰三辅,朝廷派他征讨,一直到六月没有结果。

皇甫嵩去年征讨张角途经邺城时,看见城中中常侍赵忠的豪家大大超过标准,上奏皇上没收了他的房子。去年中,中常侍张让私下向他要钱五千万,皇甫嵩没给。

七月,赵忠、张让上奏,皇甫嵩连战没有功劳、浪费钱粮;天子大怒,召回皇甫嵩,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食二千户。

后出任尚书令,为天子刘宏出谋划策。

“皇甫爱卿说得有理,平叛宜早不宜迟!何爱卿,你看应派何人前往平叛?”

“启奏皇上,荆州蚁贼人数不多!派长沙都尉孙坚、豫章都尉周力和桂阳都尉周明率所部人马前往平叛!北方张牛角叛乱,人数众多,应选派一员大将,调二万北军前往,统领冀州各郡兵马;微臣举荐尚书令皇甫大人领兵平叛。”大将军何进奏道。

皇甫嵩任冀州牧时,奏请朝廷免除冀州一年的田租,休养生息,天子准许。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朕准奏,拜皇甫蒿为左将军,假节,领北军二万出京,统领冀州各郡兵马。”

“微臣遵旨!”

迁宗正刘虞为尚书令。

鉴于西汉末年皇帝失权,强臣(王莽)窃命的教训,光武帝刘秀上台之始起,采取了“政不由下”的治国方略,即奖赏功臣爵位和封地,不给予实权;撤消了西汉有实权的丞相,改为三公(太尉、司徒和司空);虽置三公,但事归尚书台,总理国政,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署任官吏。

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主领台内一切公务;尚书仆射一人,秩六百石,职署尚书事,尚书令不在时代领公务;尚书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录文书期会,佐令、仆治事,上朝设独座。

尚书令居丹樨之地,极为显耀。

迁卫尉刘廷为宗正。

宗正为九卿之一,掌管皇族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的男女姻亲嫡庶关系都有记载,藏于宗正府,均由刘氏宗室成员担任。

迁侍中刘弘为卫尉。

迁知州刺史丁宫为侍中。

拜尚书朱符为知州刺史。

“王爱卿,这两处平叛又需耗费多少钱粮?”刘宏担心的问道。

“以三月为限,需耗费钱粮二十亿钱。”大司农王翰走出一步奏道,一脸愁容。

大司农掌管国家租税钱谷、财政收支,以及粮仓、屯田、盐铁和商业等事务。

“国库还剩多少钱?”刘宏着急的问道。

赋钱主要来自朝廷按法定丁、口常制征收算赋、口钱和更赋,供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

税钱主要来自田税,每三十抽一,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微臣回禀皇上,今年冀州免除了一年税赋,还有几个郡县受灾,年末只收上赋钱三十四亿、税钱三十亿!除去还给上月向少府借的二十亿,赋钱只剩下十四亿。”王翰答道。

少府掌管皇室财经事务,为宫廷服务,其收入为全国山海池泽和工商业税收,地位特殊,皇帝禁中侍从、中常侍、黄门令等也属少府。

少府每年能收上三十亿左右,以给宫室供养诸赏赐。

冬十一,车骑将军张温率军西上三辅平叛,大司农府因赋钱耗尽,只好从少府借钱二十亿,等各地赋钱交上来再还。

---------

郴县。

“禀报大人,禀假掾史鲜大人求见!”帐外传来韩丰的喊声。

他们学得很快,刘靖赶紧正襟危坐。

“有请鲜假军司马!”习惯就好了,刘靖在学习语言方面有些天赋。

“回禀大人,据斥候快马来报,叛贼已到耒水,正在搜集船只准备渡河。耒水离郴县城六十里,末将估计,明日午后叛贼可到达城下。”

“鲜假军司马,军中情况如何?”

“禀报大人,士气高涨,还没发现扰民和违反军规的事件!”

“这就好,本官就放心了,鲜假军司马要多多费心。”

“末将遵令!行校尉大人要是没有别的事,末将就告辞了。”

“好,鲜假军司马去忙吧!”

“末将遵令!”

“禀报大人,兵曹掾史韩大人求见!”

“有请韩假军司马!”

“回禀大人,整个军营共有新老士卒八千零一十七人。武库中的军械加上新兵自带的,每个士卒都有了一件武器!但还差盔甲四千三百七十五套、木盾三千七百三十二具、军服四千五百六十四套、军靴四千七百八十五双。末将请求大人赶紧派人日夜打造!”

韩遂说完,双手递上名册。

“韩假军司马,士卒没有盔甲和盾牌,伤亡会很大,马上命令军械坊里日夜打造,另外以太守府的名义向城中的铁匠铺、衣匠铺、鞋匠铺定制,不怕花钱!另外给本官留一百套铁盔、铁甲装备神箭营之用!请韩假军司马派人把军械坊的管事叫来,本官要见他!”

“末将遵令!”

韩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把军械都发到士兵的手上,缺什么?多少?心中有数,最重要的是,他还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领导最喜欢这种下属),说明他能力出众,但在三国演义里连名字都没有,也许一场仗就命丧沙场,一点表现的机会都不给!

刘靖给他提供舞台,也许会出一个张昭。

“禀报大人,都尉周大人、别部军司马黄大人求见!”

“有请赵都尉、黄别部军司马!”

“禀报大人,按大人的吩咐,组建了三部、六曲、三十屯,辎重营、刺奸营、斥候营、神箭营和义从营共十屯。”

“回禀大人,遵照大人命令带来了新征募的工匠和能人义士,有木匠二十七人、铁匠二十六人、蔑匠二十三人、皮匠十五人、石匠二十五人、衣匠二十二人、鞋匠二十五人、郎中十六人、文人二十五人、侠客二十八人,共计二百五十二人,这些人都已带到帐外等候,请大人训示,这是名册。末将回禀大人,末将还发现闻名天下的华神医和四位弟子也在里面!”黄忠说完,双手恭敬的递上名册。

“可是华元化、华神医?”刘靖欣喜的问道。

“回禀行校尉大人,正是!”

运气太好了!刚一出道就见到了五位名人:刘表、黄忠、蔡瑁、张允和华佗。

“两位辛苦了,随本官去迎接华神医!”

“末将遵令!”

华佗、华元化被后人奉为外科鼻祖。

华佗虽在民间鼎鼎大名,但在东汉上流社会,士农工商巫(医),商人和郎中都没有地位,不受人尊重。

华佗,五十多岁,身材矮小,瘦脸剑眉,白发银须,精神矍铄,麻衣、草鞋,步履矫健。

身后站立四位弟子,二-三十岁,饱经风霜,神态坚毅,眼睛炯炯有神,麻衣、草鞋。

刘靖上前几步,深鞠一躬。

“华神医远道而来帮助郴县百姓,本官有失远迎,请见谅。”

“庶民乃一布衣,怎劳大人行此大礼。”华佗见状,急忙还礼。

“本官久闻华神医救苦救难,哪里有战乱?哪里出瘟疫?哪里就能见到神医的身影,深得天下百姓的爱戴!本官昨日也是一位庶民,今天承蒙太守大人和城中父老的拥戴,拜为行校尉。本官敬仰神医,无缘见面,今日能见到神医,本官当行此礼!”

“大人太客气了!”

“请华神医到军帐说话。”

“大人请!”

宾主分两旁坐下,四位弟子站立身后。

张成、韩段端上茶。

Wωω✿t t k a n✿C〇

进营帐时,周明和黄忠告辞走了,他们还有许多重要事情要办。

“华神医,一向可好!”

“多谢行校尉大人关心!庶民今天碰巧路过郴县,看了大人的告示,就来到军中,想为城中百姓和灾民出点力,帮点忙!行校尉大人现在已奉为郴县百姓和灾民的救星!”华佗也赶紧还礼。

“神医夸奖了,本官受此重任,惶恐不安,有神医在此,郴城无忧了!”

“大人太瞧得起庶民了。”

“神医怎样看待这次黄巾叛乱?”

“回禀大人,恕庶民直言,当今民怨极大,但庶民不赞成他们起事,苦的还是天下百姓。”

“神医宅心仁厚,这次黄灾不知又要死伤多少士卒和百姓?不知神医是否愿意留在郴县帮助本官?为了城中十五万百姓和灾民!本官承诺,等桂阳郡叛乱平息后,为神医在郴县东南西北四门和辕门建五家医馆,让神医和四位弟子在城内行医,开门授徒,传授医术,为天下更多的百姓治病!本官承诺每年出资十万为医馆购买草药,供神医和四位高徒免费诊治城内外贫穷的百姓!神医看如何?”

高官厚禄对华佗这种人没用,实现他为百姓免费看病治病的凤愿,也许更有效。

“大人体恤百姓,庶民愿尽薄力。”

“庶民愿尽薄力。”四个弟子欣喜的喊道。

“大人,这是庶民的大弟子吴无疾(吴普),二弟子樊无病(樊阿),三弟子李无灾(李当之),四弟子曹无祸(曹行),他们都跟庶民都十年了,早就能行医了,但庶民四处奔波,生活穷困,让他们跟庶民受苦了。”

“弟子愿跟随师傅受苦。”

“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无疾、无病、无灾、无祸,好名字!本官也略懂医术,等战打完了,好好向神医请教医理。”刘靖也懂些中医知识!

“大人也学过医术?”华佗有些疑惑,天下士人瞧不起医,把医和巫划成一类。

“神医见笑了,本官只是略知一二。”刘靖也谦虚。

史书记载,神医华佗在一个地方只待二、三天,来去无踪,他真的愿意留下来?先用一个官职捆住他。

“拜华元化为桂阳郡虎豹营郎中掾,司军候职!吴无疾、樊无病、李无灾、曹无祸为虎豹营郎中属,司队率职。”

“叩谢大人。”五人跪地谢恩。

“华军侯,帐外的十一位郎中归你统管,职位由军侯做主,只要把名册报于本官就行。”

“属下遵令!”

“无风,你带华军侯和郎中们去找韩大人,让韩大人派人在城中找几间大房,按华军候的要求,派人在城内药铺大量购置外伤的药材,把华军侯和众郎中安置妥当!”

“末将遵令!”韩丰带华佗走了,刘靖亲自送到辕门外。

刘靖拿起名册,顺着看了一遍,发现一位名士:孙嵩!

北海孙嵩,字宾硕,早年因反对宦官集团独霸朝廷,和北海同乡儒学大师郑玄同遭朝廷禁锢;去年朝廷下旨解除了禁锢,可以为官了,他怎么来到这里?

孙宾硕还是东汉有名的侠客!在急难中冒死救过遭受宦官迫害、隐姓埋名的逃犯赵岐。做过刘表的宾客,三国时做过青州的刺史。

“快随本官迎接孙宾硕。”

孙嵩,四十多岁,高大健硕,皮肤稍黑,一双深邃的大眼,素袍,纶巾,黑皮靴,腰挎长剑。

“庶民孙宾硕拜见大人。”

“北海孙宾硕?你就是救太仆赵岐、赵大人的侠士?”

“正是庶民,侠士之名过也!”

“孙侠士,如今大汉国日渐衰落,外蛮欺凌,蚁贼叛乱,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本官邀请孙侠士帮助本官平息叛乱,救助城中十五万百姓和灾民,不知侠士意下如何?”

刘靖把话一下子说满了,你不参加都不行!

“庶民愿为大人效力!”

“孙宾硕听令!”

“末将在!”

“拜孙嵩、孙宾硕为军侯,统率二十七名侠士,组建一支特种队,专门侦查敌情、刺杀敌将,所有侠士为什长,归本官直接统领。”

特种部队的雏形,国安局!刘靖这个现代人应该给这时代带点新的东西!

“末将遵令!”

“叩见大人!”二十七个高大威武的汉子跪地喊道。

“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我大汉的将士!这次是你们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良机,本官亲自统帅你们上阵杀敌!”

“末将遵令!”众人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选了二个队率:李强、邹新,二个假队率:李金、薛中。

李强、李金是兄弟俩,一对孤儿。

韩丰带着工匠们去找韩琦。

王俭带领特种队去领盔甲,他们身上都带有武器。

二十五名文人,被请进军帐歇息,正在思考交给谁统领?这些士人饱读经书,舞剑、弓射样样精通,要以为他们手无缚鸡之力,那就大错特错!大多人都腰挎宝剑,一般百姓不是他们的对手!

一般军侯统领他们,会认为被侮辱,不能冷落了他们的心,给他们一个什么职位?

士卒来报,辕门外有位公子带十名随从求见大人。

“各位先歇息一会,本官先去看看。”

“大人有请!”

辕门外,十个彪悍的青年人,腰挎铁刀,牵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二十多辆牛车,赶车人矗立车旁,一名英俊的公子微笑着快步朝刘靖走来。

“庶民蒯鹏举叩见大人!”年轻公子带众人急忙跪地三叩九拜。

“快快请起!”刘靖上前搀扶起年轻公子,从他身上飘出一股檀香。

“多谢大人!”

蒯明,字鹏举,二十多岁,瘦长,白净,一脸笑容,纶巾、锦袍,软地皮靴,腰带上系紫色玉佩,挎一柄青紫色皮套的宝剑。

十一匹凉州马,蒯明不是寻常人!

“近日庶民正在郴县做买卖,看见四门突然紧闭,看了大人的告示才知道蚁贼来了!大人说得好,大家只有齐心协力,守住城池,才有活路!庶民就带着随从和这二十车的粮食来见行校尉大人,庶民把这些粮食捐献给军营,尽微薄之力,望大人笑纳!同时也来看大人还差不差人?”

又捐粮、又从军!

蒯姓少见,南郡宜城有蒯良、蒯越两兄弟,但应该四、五十岁了!是不是他们的儿子?史书中没提过他们的儿子,说明后人出息不大。

“公子是否认识南郡宜城名士蒯子柔(蒯良)、蒯异度(蒯越)两位先生?”

“回禀大人,蒯子柔是庶民的家父,蒯异度是庶民的叔父。”公子的脸上露出笑容。

原来是荆州第一豪门蒯家的公子!宝贝!不管他本人是否有才?也是个重要的人力资源,蒯家就是一个大财团,刘表当年就靠蒯家和蔡家雄霸荆州二十年!

想不到蔡家和蒯家的公子都出现了,看来两家和刘靖有缘。

“原来是蒯公子,里面请!”

“大人请!”

一行人进入军帐坐下。

王密、万里和站立门口的十名义从想将蒯公子的十位随从挡在帐外,刘靖使个眼色,他们会意,放他们进入。

会不会是蚁贼派来的杀手?

王密、万里的警惕性比韩丰他们高。

“久闻蒯公子文武双全,为了城中十五万百姓和灾民,是否屈就在桂阳郡军中助本官一臂之力?!”

“庶民求之不得!庶民从小就想从军,家父一直说庶民还小,说以后会有机会;要庶民勤练武艺,今日碰见行校尉大人招募,这下可以了却庶民的凤愿了!”

“蒯明、蒯鹏举听令!”

“末将在!”

“拜蒯明、蒯鹏举为虎豹营帐下主薄,司军侯职!”

“叩谢大人!属下愿誓死跟随大人驰骋沙场!”众人跪地谢恩。

蒯明的十个随从,蒯武和蒯东是兄弟俩,武艺最高,蔡晟是管家,程进、刘沙为记事(账)。

二十五名文人就交给了蒯明,接管辎重营的军费,成立财务营和谋士营,两营管事由蒯明任命,司屯长职,文人都领队率职。

蒯明只带走了蒯武、刘沙,一个武功高强,一个会算账;把马匹和其余八人留给了刘靖。

给蒯明、蒯武和刘沙配了三匹马,其余的留在义从营使用。拜蒯武为假队率,其余七人为什长,编入义从营左屯万里和王俭手下。

钱权分开,避免腐败,这是后人的经验教训!

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章 敌人的弱点第一零二章 收复东冶(上)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住刘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九章 战略反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七章 责任重大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二章 战事重启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七五章 杀死袁绍 上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二章 盛情挽留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五章 天眼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章 黄忠斩张济第九零章 灭顶之灾(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晋阳之战(一)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四章 罪该万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章 挥手话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三章 吴县顾元叹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章 张辽立功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九章 围猎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九章 封锁河岸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甫鸿和段毅走了第四十六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章 除恶务尽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二章 清理物品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六章 筑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乐业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三章 鹬蚌相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六十八章 不死不休(五)第五十一章 送粮草辎重的车队走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六章 南阳张仲景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二章 赵云的师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七章 鱼死网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袁绍撤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章 勇士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过年第二百三十章 调走刘靖的兵马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七章刘备溜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八章 浪子回头一百八十三章 攻防转移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三章 南阳太守秦颉第五十七章 谯县决战(二)第六十四章 不死不休(一)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章 命中注定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九章 乐在其中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章 命中注定第一零零章 曹操和吕布跑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章文公连弩第二百零九章 货币战(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生入死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九章 占领广牧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五章 奉陪到底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六章 接应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章 命案破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三章 吴县顾元叹第二百二十八章 赵云大战张合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七章 朔方郡收复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四章 登陆受阻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八章 拓跋力微溜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章 张灯结彩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五章 匈奴叛乱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势所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图河渡口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三章 两不误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五章 裸游馆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四章 第三天第二百零一章 趋于平静第五十七章 谯县决战(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九章 铲除中常侍(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五章 围点打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七章 头等大事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五章 杀杀管亥的锐气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章 命中注定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弘农归附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零美女白桦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包围了徐庶和曹昂第二百零二章 收复卢龙塞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得东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一章 遗诏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战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阵第五十五章 秋后算账(二)第九九章 孙策突围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五章 生离死别第八一章 幽州战场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四十七章 假小子黄彦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五章 生离死别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三章 小试牛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六章 强敌出现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乱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章 一触即溃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一章 抓住了徐庶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靖到了云中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三章 两不误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马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章 颜良的同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九章 封锁河岸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七章 粮草先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
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章 敌人的弱点第一零二章 收复东冶(上)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住刘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九章 战略反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七章 责任重大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二章 战事重启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八章 步步紧逼第七五章 杀死袁绍 上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二章 盛情挽留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五章 天眼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章 黄忠斩张济第九零章 灭顶之灾(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晋阳之战(一)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十四章 罪该万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章 挥手话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三章 吴县顾元叹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章 张辽立功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九章 围猎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九章 封锁河岸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甫鸿和段毅走了第四十六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章 除恶务尽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二章 清理物品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六章 筑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乐业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三章 鹬蚌相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六十八章 不死不休(五)第五十一章 送粮草辎重的车队走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六章 南阳张仲景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二章 赵云的师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七章 鱼死网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袁绍撤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章 勇士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过年第二百三十章 调走刘靖的兵马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七章刘备溜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八章 浪子回头一百八十三章 攻防转移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三章 南阳太守秦颉第五十七章 谯县决战(二)第六十四章 不死不休(一)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章 命中注定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九章 乐在其中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章 命中注定第一零零章 曹操和吕布跑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章文公连弩第二百零九章 货币战(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生入死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九章 占领广牧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五章 奉陪到底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六章 接应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章 命案破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三章 吴县顾元叹第二百二十八章 赵云大战张合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七章 朔方郡收复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四章 登陆受阻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八章 拓跋力微溜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章 张灯结彩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五章 匈奴叛乱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势所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二章 都斯图河渡口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三章 两不误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五章 裸游馆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四章 第三天第二百零一章 趋于平静第五十七章 谯县决战(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九章 铲除中常侍(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五章 围点打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七章 头等大事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五章 杀杀管亥的锐气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章 命中注定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弘农归附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零美女白桦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包围了徐庶和曹昂第二百零二章 收复卢龙塞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得东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一章 遗诏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战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阵第五十五章 秋后算账(二)第九九章 孙策突围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五章 生离死别第八一章 幽州战场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四十七章 假小子黄彦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五章 生离死别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三章 小试牛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六章 强敌出现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乱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章 一触即溃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一章 抓住了徐庶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靖到了云中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三章 两不误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马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章 颜良的同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九章 封锁河岸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七章 粮草先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