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原来如此

田蒙、曾班因为韩安国热情照待而继续滞留在渔阳城,师必贤的六千乌恒铁骑则始终被放置在城外,在符合了多个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才被放入城入参观,这些胡人都是哪里见过汉朝这花花世界,以致个个都对汉地的富庶羡慕不己。这也是韩安国本来算计好的,要是能将这虎狼之师收为己用可保渔阳郡边关安宁,百姓太平,同时也可为韩廷增加一支对抗匈奴人的力量,所以用各种手段来留下这些胡骑。

在这些日子里长安的信使以及从辽东信使在相继到达了渔阳。长安的信使带来的消息是对田蒙、曾班、师必贤的嘉奖,以及对上京辽王术赤的嘉奖。同时命令渔阳平向北紧密的注意北方匈奴的动向。至于辽东方面的信使则是要求田蒙领着师必紧六千铁骑以及曾班三千汉军至辽东待命。而韩安国从朝廷的小道消息已探知四路齐出车骑将军卫青这一路迟迟未归,而且从北方传回来的消息显示匈奴人在大规模调动骑兵。

如果说谁更加适合去北方打探匈奴的情况非上京部,现在最适合的就要数师必贤的六千胡骑莫属。当下就召见在渔阳城内的田蒙、曾班以及胡人师必贤商讨大事。

“今日请三位将军至此是有重要军情相告。”

国蒙抱拳行礼道:“不知将军有何事指教。”

韩安国叹息道:“不久前皇上派遣车骑将军卫青自上谷郡出兵,骑将军公孙敖自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自云中郡出兵,材官将军李息从雁门郡出兵,各自率领一万骑兵四路进击,但是时至今日只有三路得归,一路被困,皇上欲派兵接应,但不是此路人马在何处所以命末将多加注意北方的大势。本将军思虑再三认为师将军骑下铁骑均为胡人且又是上京部主力,北上助朝廷探得此路动向,接应回汉地,不知师将军意下如何。”

田蒙立即起身道:“此乃本将份内之事末将必依将令行事。”

曾班道:“末将也一同北上接应。”

韩安国对田蒙这一表态十分的满意,不过曾班这一路。“曾将军心意本将军领了,不过曾将军旗下均为兵军且均为汉人出入匈奴多有不便。”说着看着一直没有表态的师必贤。

师必贤起身道:“将军的心意末将领了,不过末将恐无能为力,王爷急命我部至辽东必有要事,王爷之令末将不敢不从。”

田蒙起身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本将督导三军,师必贤听令,本将命你部即日北上打探消息,接应汉军。”

师必贤冷笑道:“田将军,王爷虽让你节制三军,但此次南下我部的主要任务驰援渔阳,现渔阳之围已解,我部因北上而还。就算要去接应此路汉军,也要等到回辽东报知王爷。如果将军非要去接应,我自率本部去辽东。”

曾班起身抽刀怒道:“师必贤安敢不听将军调遣。”

师必贤冷笑道:“曾将军好是威武,即便你杀了本将军,你认为你能调动了城外我部铁骑吗?你就算杀了本将调动了本部铁骑,我军迟迟未归辽东,看你如何向王爷交待。”

田蒙马上拦下了曾班。这个术赤并不是善男信女,师必贤实际上就是这个监军。“韩将军看来我部不便北上,不过末将一面派探马报知上京,一面回辽东亲自报王爷。”韩安国也看出来一些,田蒙虽为三军统领实际指挥不了这支胡骑,至于班还勉强听他的将令。既然如此也不在一味强求。当下设宴招待三位将军。

北方匈奴草原,自伊稚斜赤膊亲自上阵后,开始在草原上划分责任区,由各个亲王和部族首领负担一个责任区,并用探马来相互传达消息。在伊稚斜指挥下匈奴人正在进行着地毯式的大搜查,为这这个大搜查征用的人力已超二十余万,自设立行营以来数日内还未到境内汉骑动向。而从自雁门出塞的一支汉军万骑仍在匈奴铁骑的严密布探之中。向上京退却的这种可能性伊稚斜也有想过,所以立即命令人至经棚督战,从上京反馈回来的消息看尚未发现有汉骑在上京附近出现过的踪迹。

却说滞留在匈奴营帐内的卫青正在大帐内仔细查看着地图,询问着身边的向导。卫青观察着这位胡人向导问道:“你是胡人?”

此人对道:“末将赵信本是匈奴一部仰慕天朝特携部族来降,能跟随大将军出征是末将的荣幸。”卫青看了看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可知现在军人有多少为胡人。”卫青问道

赵信对道:“原我部中人多在军中,现在军人应有胡人近千余人,现在均在帐外听令,不知大将军有何调遣。”

卫青现在正考虑着如何使用这千余人的胡人。现在草原之上匈奴铁骑来去频繁,现在的营地就有几波匈探马来此,不过庆幸的是这些匈奴的警惕性太差根本就没有发现异常,路过的探马反而严令赵信注意这一地区的动向。现在卫青也不得不暗暗佩服上京的术赤。卫青看着地图比划了一下点了点头,现在凭自己的这支万骑剩的黑夜杀回汉境也不是没有可能,从此地至汉境不过数百里路程,即便有匈奴铁骑阻拦二、三天之内就能杀回汉地,如果边关汉军接应说不定半天就飞到汉境。但是现在不是考虑回不回汉境的事,而是要考虑如何应付围捕自己的这些匈奴铁骑。

卫青问道:“各位对我部现在所处的情况有何见解。”

这个问题刚被抛出去有人便道:“大将军,我部距边关不过数百里依我军行军来看,即便有匈奴铁骑阻拦一、二日之内也必能回到汉地。”

身边马上就有人跟着附和道:“正是如此,大将军我部可乘夜撤回汉境。”接着又有一帮子人附和之声个个争着要当这个先锋。

听到这些的话卫青摇了摇了头。此时赵信起身道:“大将军末将有言。”在得到卫青的首肯道便道:“末部认为我部铁骑在大将军调教之下,已习得匈奴铁骑之精髓,日行千里,来去如风,有如神助,半天之内就可以杀几个回来,回汉境更是不再话下。但末将认为匈奴因对我部突袭茏城而被激怒,调重军围捕我部,我部可引兵至汉境,然后将匈奴精锐尽数消灭,此等绝世大功非将军莫属。”

卫青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赵信。思虑现在之所处境况,如果匈奴铁骑追击的铁骑一同南下少则灭之,多了怎么办呢,自己这一路肯定是吃不了,那就考虑一下在边关饱受饥寒的汉军兄弟们,想到这样卫青低头不语。卫青现在考虑如何能摆脱这些盯着自己不放,而且有可能会被自己引到汉地的匈奴铁骑,如果汉地早就准备的话就可以打一个小小伏击,但是现在汉地的情况根本不了解,这样做太有风险了。卫青在思考着是否先行撤回汉境,不知是谁在大帐喊了一声“匈奴人”所有的人全部隐藏在大帐左右,待这支十数人的匈奴人。

“你们这里谁是族长。”赵信闻言马上走出大帐笑脸而迎道:“我是族长,不知有何事。”

使者看了看道:“奉王爷将军,各部尽出壮丁去汉雁门郡集结,听候调遣。”

赵信从怀中掏出一块金子塞把使者的手中道:“上差,不知边知有发生何事。”

使者收起金了道:“兄弟,左谷蠡王统领大军欲取长安现征调军马至汉界待命。”在卫青在大帐内的一听迷着眼眼看着周围的人。

使者转身便要走赵信连忙相送,行走当间使者不慎一脚踏到马粪上,然让低着头看着地上的马粪,然而蹲下身子,把手伸进马粪之中,不知将何物放入嘴中。赵信观后差点没有吐出来,虽说自己也是来自匈奴腹地,但是从马粪中取食还未有过,并且入汉多年,看今日之情形,肠胃顿时翻腾。

使者起身看了看赵信,然后看了看周围的这群奴隶,连退数步翻身上马大声道:“汉军,汉军……。”

赵信一听从腰间抽出弯刀飞掷,其他汉骑士卒举弩便射,这些匈奴人来不及冲出大营就全数被射杀。卫青走出大帐道:“赵信,刚才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此时正学着匈奴使者的样子蹲在地上手指之间在拨弄的马粪,众人以鄙视的眼光看着赵信,赵信回头看着卫青笑呵呵的道:“原来如此……”

伊稚斜看着空空荡荡的皮夹子,但到现在没有找到卫青。深夜中有人常常听空气中回荡者鬼哭神嚎之声,使得满营士卒都不敢夜间出门,发泄后伊稚斜收拾好自己心情,现在怎么也不能被卫青被憋死,遂再次召开会议,大会上伊稚斜发表了对汉军进行最后一击的演讲,博得了广大匈奴士卒的热烈掌声,掌声已毕,伊稚斜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心道:想我手中集结着近二十余万的匈奴铁骑,何必为一个汉军万骑而苦闷,干脆把拉到汉地打打秋风,充实一下自己的皮夹子。以造福广大匈奴贵族为宗旨,伊稚斜命令全军向汉界推进,先消灭接应的李息部。

李息自受命以来寝食难安出塞以来更是如此,伸入匈奴境负百里未发生一支匈铁骑连在这一带放牧的匈奴牧民都一个没有看见,这让李息更加小心谨慎的行军,不过派出探马打探,但是仍一无所获,就连匈奴铁骑的踪迹也没有,在行军的胡人向导的劝说下退回至汉镜四十里处安营,同时继续不断的派探马打探。李息暗骂这卫青行军太诡秘了,去接应怎么接应,根本就不知他在何方。

最近李息有点累,也有点烦,因为自入匈奴境内后始终无法与卫青部联系上,只好继续留在匈奴境内,伺机而动,当李息在大帐内喝着闷酒时。惊惶的卫兵冲了过来大声道:“将军…不好…不好。”李息心道:不好个屁啊,最近老子一直不好,那个卫青鸟人一万铁骑自己杀回来不就得了,为什么非我去接应。大吼道:“不好,不好,本将军天天心情都不好。”卫兵喘着大气道:“匈奴人…不好…。”李息怒道:“匈奴人当然不好,如果匈奴好,还用得着老子出塞。”卫兵吸了一口气大声道:“将军匈奴人来了。”李息起身道:“匈奴人来了就来了,用得着这么大声吗?”卫兵盯着李息。李息一脚踹开桌案,抽出宝剑道:“傻站着干什么,给本将军备马迎击。”

黑夜中火光点点,李息一看心中一寒,这到底有多少人啊!此时杀声震动天地,李息再看看自己手下这些兵个个脸露惧色。有卫兵至李息近前道:“将军有数万匈奴铁骑将要包围我部了。”李息抓着卫兵的衣领着怒道:“为什么不早报。”

“末将领着众将士刚刚才杀出重围。”李息看看了那些气喘吁吁汉骑,个个精神疲惫混身是血。大声道:“各部随本将且战且退,返回汉境。”

伊稚斜与诸部亲王立在山坡之上看着李息部所率领的汉骑仓皇逃窜,大笑道:“汉军不过如此,他们乘我部不备烧我龙城,我们现去就去烧那小皇帝的长安。”

第69章 斗(七)第48章 怒(一)第5章 同盟第99章 江南行(二)第82章 狩猎第38章 阻碍第40章 羊皮书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第69章 斗(七)第39章 进程第46章 踪迹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31章 走私第83章 围捕第94章 徐乐何人第57章 三军第8章 战马邑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5章 同盟第81章 返京第44章 战辽东(一)第36章 思后第60章 突出部战斗(二)第3章 聂壹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序三王子第24章 冬(上)第69章 斗(七)第92章 王庭(二)第28章 雪夜袭王庭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4章 外援第25章 冬(中)第一 卷结语第80章 商团第27章 备战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5章 同盟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81章 返京第112章 梦幻与真实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20章 统一战线第96章 决定第36章 思后第69章 斗(七)第58章 试点第1章 幸福生活第97章 出航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49章 怒(二)第50章 怒(三)致歉信第70章 和(一)第41章 进攻第8章 战马邑第28章 雪夜袭王庭第14章 慕容氏第85章 出兵第36章 思后第73章 和(三)第66章 斗(四)第71章 和(二)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66章 斗(四)第54章 辽北风云(二)第68章 斗(六)第36章 思后第86章 增援序三王子第48章 怒(一)第90章 原来如此第42章 双辽营地第47章 招募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14章 慕容氏第一 卷结语第82章 狩猎第35章 绩优股第69章 斗(七)第58章 试点第52章 怒(五)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44章 战辽东(一)第90章 原来如此第29章 上京第69章 斗(七)第35章 绩优股第21章 妹妹第21章 妹妹第89章 斗争第64章 斗(二)第45章 战辽东(二)致歉信第69章 斗(七)第31章 走私第28章 雪夜袭王庭后记第21章 妹妹第54章 辽北风云(二)
第69章 斗(七)第48章 怒(一)第5章 同盟第99章 江南行(二)第82章 狩猎第38章 阻碍第40章 羊皮书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第69章 斗(七)第39章 进程第46章 踪迹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31章 走私第83章 围捕第94章 徐乐何人第57章 三军第8章 战马邑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5章 同盟第81章 返京第44章 战辽东(一)第36章 思后第60章 突出部战斗(二)第3章 聂壹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序三王子第24章 冬(上)第69章 斗(七)第92章 王庭(二)第28章 雪夜袭王庭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4章 外援第25章 冬(中)第一 卷结语第80章 商团第27章 备战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5章 同盟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81章 返京第112章 梦幻与真实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20章 统一战线第96章 决定第36章 思后第69章 斗(七)第58章 试点第1章 幸福生活第97章 出航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49章 怒(二)第50章 怒(三)致歉信第70章 和(一)第41章 进攻第8章 战马邑第28章 雪夜袭王庭第14章 慕容氏第85章 出兵第36章 思后第73章 和(三)第66章 斗(四)第71章 和(二)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66章 斗(四)第54章 辽北风云(二)第68章 斗(六)第36章 思后第86章 增援序三王子第48章 怒(一)第90章 原来如此第42章 双辽营地第47章 招募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14章 慕容氏第一 卷结语第82章 狩猎第35章 绩优股第69章 斗(七)第58章 试点第52章 怒(五)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44章 战辽东(一)第90章 原来如此第29章 上京第69章 斗(七)第35章 绩优股第21章 妹妹第21章 妹妹第89章 斗争第64章 斗(二)第45章 战辽东(二)致歉信第69章 斗(七)第31章 走私第28章 雪夜袭王庭后记第21章 妹妹第54章 辽北风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