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

天气越来越冷,涂山胤元肥硕的身体在马上摇摇晃晃,寒风吹来让他把自己的狐裘裹得越来越紧了,不过他心里却是一团火热,当年还是民商司侍郎的时候一时贪念被一撸到底,连爵位都被自己作没了,在都江堰治理河道一直勤勤恳恳,好在陛下心软,这次又重新启用自己为民商司尚书,还给了自己一个商县侯的爵位,这是莫大的恩宠。

这次陛下在长沙下旨让自己陪公主到汉中,让自己将西域商道打开,哪里敢不尽心尽力。

“大人,前面就是定军山寨了,咱们要不要进去,这进了汉中实在是太冷了。”亲随埋怨的问道。

“公主殿下没有发话估计是不想在这停留,让兄弟们辛苦一下,争取今夜之前到达汉中城。”涂山胤元打着哆嗦说道,虽然自己也冷,但公主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自己怎么着也得扛过去。

“大人,公主殿下这是着急见驸马吧?”亲随小声的嘀咕道。

“慎言!这种话不要乱说,公主还没有下嫁,即使已经下嫁西乡侯,汉中还有太子殿下和汉中王。”涂山胤元小声斥道,领教过大宣的法治,也学会了谨言慎行。

主仆之间正说着,公主的侍女款款而来,恭敬的说道:“商侯,公主殿下说让大家抓紧赶路,今夜在汉中修整。”

汉中城的周策如坐针毡,不停的在堂中来回徘徊,而堂上的三位大佬级人物却是很悠闲的喝茶。

“十一叔,你看看咱们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西乡侯快要急死了,也不知道他是欢迎皇姐还是不欢迎?”蒙靖言调侃般的说道。

“周策这是在怕,婉姝的脾气整个大宣谁人不知,陛下这一手高,您说呢,北川公?”蒙焕笑呵呵的说道。

“王爷,我看您这部下快疯了,不过眼看着要下雪了,咱们是不是给周策一个机会?”顾希风也是难得轻松。

“哦?舅父有好办法?”

“也不是什么好办法,刚才定军山寨的信鸽回来说是公主已经过了定军山了,大雪要来了,周策作为准驸马是不是应该去迎接一下?”顾希风一脸的坏笑。

三人相视一眼,而后哈哈大笑,尤其是蒙靖言笑的直揉肚子,上气不接下气冲着顾希风竖起大拇指,笑道:“舅父,好!太好了!”

三人几乎是带着强迫性质对周策下达出城迎接的命令,周策耷拉着脑袋出了城。

周策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三人午饭以后,顾希风率先说道:“太子,汉中王,咱们的人在西京的布局已经完成了,不过庆帅那边还没有回话,是不是要催促一下?”

蒙焕摆摆手说道:“北川公,不用着急,陛下先前就有过旨意关于西京的事情由庆帅主导,也许庆帅还在等什么。”

“无非是开封的问题,庆帅的心结在河内,他在犹豫要不要对河内动兵。”蒙焕严肃的说道。

“河内我是不建议打的,这个时候去招惹滕寒和龙庭飞没有任何意义,西京与我们现在关系还是友盟,一旦出兵河内,两家之间就有了隔阂。”顾希风对进军河内是拒绝的。

“本王同意,我们的战线现在拉的太长了,没必要把西京和金陵逼到一起。”蒙焕表示赞同。

一时间气氛变得冷了起来,突然蒙靖言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的前研究起来,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蒙靖言转身冲着两人一拱手说道:“十一叔,舅父,我以为河内必须打下来!”

两人有些惊讶,蒙靖言虽是太子,但在军中从来都不会主动献策,蒙琰让他来军中也是随着老将们历练。

“十一叔,舅父,你们想过没有我们现在费尽心思就是要西京起内乱,权晴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大局的掌控,一旦发动政变,我们两家之间还会向以前一样吗?”

坐着的两人听完后也坐不住了,都陷入了沉思,蒙靖言说的没错啊!他们这一大帮人费尽心思不就是为了让陵朝内部乱起来吗?既然选择了权晴就要做好两家撕破脸的准备,一旦两家翻脸河洛的局势又是另一个样子了。

见两人在思考,蒙靖言接着说道:“如果我们在河内把水搅浑了,说不定可以趁机拿下河内,这样我们在大河、大江以及淮水上都有了立足之地,这样我们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想庆帅的谋划是有道理的。”

都是军中宿将,关键环节找到了,事情也就通透了,顾希风说道:“太子说的有道理,看来河内这一仗还必须要打,至于怎么打就值得思考了。”

“北川公,河内一战很关键,但能左右战局的可能不在河内,而在汉中,在九江。”蒙焕若有所思道。

“十一叔,说来听听,这一点我不太懂。”蒙靖言一副求教的态度。

蒙焕对蒙靖言的态度很满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有因为他是太子就摆架子,这是最为难得品质,同时对于他们这些军中宿将也是一种良好的信号,至少不会因为老将的功高震主而有个不好的晚年。

“且不说河内,就说大河地带有三股势力,陵朝龙庭飞,宁朝滕寒,还有我朝的宣松,这三个都不是名震天下的名将,三家争起来,谁都不会占了便宜,而我们在汉中要将权晴和权博的注意力转移到我们的身上,而陛下在长沙巡视,其实就在给萧彧压力,只要陛下在长沙一天于庆武就不能动,萧彧的关注点就会在长沙,所以汉中和九江才是关键,而且我想庆帅的要求不会太高,只要拿下开封以北的汲郡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蒙焕详尽的分析道。

“王爷,想必滕寒现在也在看着汲郡呐!”顾希风担忧的说道。

“所以淮侯的大军一直驻扎在开封没有动,如果庆帅对汲郡有想法的话,估计这两天军令就会过来,不知道是召您还是召我去驻守南阳,汉中和南阳连成一线,权博怕是要睡不着觉了。”蒙焕基本断定了陈之庆的想法。

“王爷的意思是庆帅要亲自指挥汲郡之战吗?”顾希风有点激动,陈之庆自从襄阳一战之后就鲜有亲自指挥作战了,如果这次他亲自上场,必定会是又一个经典的战例。

“那个,两位长辈,我能去开封吗?”蒙靖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太兴奋了,大宣军中最被人向往的就是叶伯怀和陈之庆的指挥作战,叶伯怀对于蒙靖言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是神话般的存在了,而陈之庆一直还在执掌军务,而且他指挥的战例早就被白泽武院的师生奉为经典。

两人相视一笑,蒙焕笑着说道:“你不归我管,你得问问宣松,他才是你的上官。”

蒙焕基本上猜测的没有错,晚饭时间的时候陈之庆的帅令就到了,不过与他们之前的设想有所不同,一是让蒙焕坐镇汉中,适度的可以向陈仓方向移动,二是让顾希风出镇南阳,暂领南阳军务,适时向汝阳移动,三是让宣松在年前跨河出击汲郡,值得玩味的是第四道帅令,让周策重回蔡州,主动袭扰大宁。

周策在亥时两刻左右迎着蒙婉姝的车驾到了汉中,蒙焕作为汉中王在礼仪上必须要亲自出迎。

“十一叔,这大半夜您出来干嘛?”蒙婉姝匆匆下车说道,而后看到在蒙焕身后的蒙靖言和顾希风,她直接略过傻乐的蒙靖言,对顾希风款款施礼道:“怎么舅父也出来了?”

一脸尴尬的蒙靖言咳了两声并没有得到回应,顾希风为了避免尴尬,赶紧说道:“公主殿下,咱们快进城吧,这雪越下越大了。”

一帮人匆匆进城,只留周策陪着蒙靖言在雪夜中发呆,周策无奈的看着蒙靖言,说道:“太子殿下,咱们也进城吧?”

“叔父,舅父,此番我受陛下旨意而来重组汉中和两川的明鉴司,咱们都是一家人也不用客套,事情进行到哪一步了?”蒙婉姝刚坐下就立即问道。

“西京方面的部署已经没有问题就等着最后的发动了。”

蒙焕郑重其事的说道。

“嗯,庆帅那边决定了没有?”蒙婉姝急迫的问道。

蒙焕看了一眼顾希风,顾希风立即从怀中将刚捂热的帅令文书递给蒙婉姝,蒙婉姝先是皱着眉头,而后逐渐舒展开来,最后兴奋的说道:“庆帅要亲临一线指挥了,这件事必定会有个好结局,咱们也能过个好年了!”

“咳咳咳!皇姐可曾记得您还有个弟弟?”蒙靖言忍不了被忽视的感觉,不过他这一咳嗽却给旁边藏着的周策吓了一跳,隐形人不好吗?非得招惹她?

“周将军?你要去蔡州了,是不是很开心?”蒙婉姝继续选择无视蒙靖言,反倒是冲着周策来了。

从定军山接到车驾到汉中城这一段路上周策被说落了一路,连涂山胤元都忍不住偷偷的笑,好没面子。

“既有帅令,末将就下去准备了。”周策只想赶紧逃离这里,虽然他心里很明白这辈子都逃不出蒙婉姝的手掌心了,但是有机会逃离还是比较心急。

除了胸膛起伏不定的蒙靖言以外堂上所有人都因为周策的窘态而大笑。

这场愉快的谈话最终还是在蒙靖言的吼叫声中结束了。

“皇姐!能不能理理我!”

此话一出,现场在蒙焕的主持下大家都非常有秩序的退出去,作为汉中王执掌军务,商道打开自然是过问,蒙焕一脸姨母笑的拉着涂山胤元去商讨他们的赚钱大计了,而顾希风则是以准备出发南阳的借口而故意避开,周策倒是想走,蒙靖言死死的拽着他不放他,吼是吼了,该怂的时候也得怂,周策嘛是个挡灾的,未来姐夫也是姐夫,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道理还是和上座的姐姐学的。

“你好大胆子,竟然跟我吼?!”人都走蒙婉姝也没必要端着了。

“嘿嘿,皇姐,这不是你一直不理会我嘛!”

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三章 乱世风华·国宴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六章 七雄并立·大婚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四章 兄弟阋墙·三生万物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军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七章 南北对峙·会盟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四章 兄弟阋墙·三生万物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
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三章 乱世风华·国宴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六章 七雄并立·大婚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四章 兄弟阋墙·三生万物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军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七章 南北对峙·会盟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四章 兄弟阋墙·三生万物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