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

“储大人,一路走来,幽冀大地很是贫苦啊!”陈卓一副悯人忧天的说道。

“陈大人,先帝驾崩,逆贼权朗和东海妖后祸乱幽冀,我家陛下接手的时候已是满目疮痍,这几年举国都在恢复民生,谁曾想权朗这个逆贼勾结外族企图祸乱中原。”言及此处储诚满身的怒火。

“所以,我来了,大宁来了,只要贵主同意,大宁兵马可以立刻前来。”陈卓直击主题。

“陈大人,我家陛下乃是天潢贵胄,让幽都归附大宁,实在是有悖伦常。”储诚在心里已经默认了自己的劣势,但还是想挣扎一下。

“哈哈哈!天潢贵胄?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权氏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原霸主了,储大人,您若是这么聊咱们很难继续下去。”陈卓一阵狂笑,这笑意里尽是嘲笑。

“你陈氏也是皇族旧臣,当年陈氏能够崛起也是因为皇族才有了世家的称号,现在这么做就不怕九泉之下难见祖宗吗?”被人嘲笑总是不高兴的,储诚的言辞也很激烈。

“储大人,您这么说就是强词夺理了,当年陈氏始祖尊权氏为尊,我陈氏对权氏也是有回报的,试问中原万年历经多少朝代,难道只有权氏才是正统吗?!”陈卓咄咄逼人。

“陈大人····”储诚还想继续争辩,只见陈卓直接制止,陈卓抓住了储诚话语的犹疑和不自信:“储大人,今日我们在这谈论正统一事实属笑话,本官是大宁的官吏只为大宁尽心,如今幽都正在遭受苦难,我只问一句你们想做中原的罪人吗?想要遗臭万年吗?!”

“陈大人,既然大宁是在为幽都打算,敢问滕寒的大军开赴九曲是什么意思?”储诚还在奋力挣扎。

“滕大将军出兵山东道不过是为了出海出击东海,当然是否出击,什么时候出击,选择权在你们,在你家贵主的一念之间而已。”已经占据主动权了,陈卓说话语调略显随意。

就在储诚还想争论的时候,一个内侍过来向储诚低声耳语一番后,储诚的脸色立刻变得苍白。

“陈大人,我家陛下的意思是如果大宁能够缓解太原的压力,我们是可以让步的,如果大同有失,北慕铁骑进入中原,这对你我来说都不是好事情,毕竟天下人都知道你我两朝正在和谈。”虽是服软,但言词中带有一丝威胁。

你大宁不是说我们不低头会是中原罪人,遗臭万年吗?那问题现在摆在你面前,大同已经岌岌可危了,谁是罪人还不一定呢?

陈卓皱着眉头,心中大骂仲柔萱目光短浅,这个时候出兵太原简直就是在给大宁找麻烦,关键的问题是大宁现在根本无力出兵牵制仲柔萱,于庆武在主持鄱阳战事,颍州、熙州留守的兵马只能做好对大宣的防御。

“储大人,你这是威胁大宁吗?”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储诚也是玩弄政治的高手,他看得出来陈卓有点着相了,他也明白让大宁出兵牵制辰京,确实是有些为难了。

“陈大人,老夫说的都是事实,霍州龙庭飞与闻喜公在沁阳决战,双方战况胶着,已经抽调不出一兵一卒支援大同了,最多二十天,二十天以后大同在谁手中,谁也不知道。”储诚再一步进逼陈卓。

双方的谈判进入了第一阶段的僵持之中,看似储诚占了上风,实际是他们也只是强弩之末了,权熙血红的眼睛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山海关已经进行了十余轮的战斗,士兵的状态已经到了极限,大同的事情储诚没有撒谎,大同外围三镇都已经失守,现在只能依托大同坚守待援。

“储相,英爵那边传回来消息没有?”权熙急切的问道,他为了不让外族进入中原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右相王并在西京求助,英爵在汉中等待面见蒙琰,能够牵制辰京的不止有大宁,还有大宣。

“没有,安定侯前日传来的消息说是大宣汉中郡王接待了他,态度还算不错,但是出兵的事情他做不了主。”

“储相觉得成都会出兵相助吗?蒙昭的事情没过去太久啊!”权熙有些担心,蒙氏是和权氏有仇的,而且是新仇旧恨混在一起的,他对成都出兵相助完全没有信心。

“应该没问题,当年顾氏对蒙氏的屠杀他蒙琰都能忍受,顾氏女甚至已经是他蒙氏主母了,顾氏兄弟更是受到重用,老夫以为蒙氏会出兵的。”

蒙昭对储诚有半师之谊,他相信作为先生继承人的蒙琰会做出最顾全大局的选择,如果蒙琰是锱铢必较的人他也不会有今日西南霸主的地位。

“但愿如您所想吧,不过如果三天内没有任何结果,我们就只能放弃太原,坚守晋北地带了,仲柔萱这个女人还真的是会痛打落水狗。”权熙自嘲道。

“陛下,和金陵的谈判现在已经暂停了,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他们的条件太苛刻了,老夫以为陛下绝不可立刻幽都!”

“呵呵,他给我选择的机会吗?燕王,朕乃是权氏黄金血胤,居然要被一个逆贼子弟侮辱到这种地步,还真是讽刺。”

“陛下,不可!即便是低头,我们也争一争,幽冀之地还是带甲将士数十万,只要陛下不离开幽都,我们就还有机会!”储诚痛哭而言,心中的悲伤忍不住了。

看到储诚落泪,权熙抬头仰望大殿穹顶,喃喃道:“储相,我是不是很失败?做不了一个合格的主君,或许将来无颜面见祖宗的是我。”

“陛下,老臣会为您争取最大的权益,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萧氏也好,蒙氏也罢,当年都几乎被灭族也有今日的景象,权氏是正朔。”

“没用的,储相,您不用安慰我了,权氏在中原百姓中早已没有往日的威严,甚至不少百姓是痛恨权氏的,是权氏对不起天下百姓,失了民心。”权熙这些天想的很透彻,心境也不同往日了,他的锐气在消逝。

储诚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是权熙没有给他机会,接着说道:“储相,明日请陈大人到宫里来吧,我与他见见。”

汉中农田里蒙焕正带着汉中将士们劳作,一副农人打扮,裤腿挽到膝盖处,汗液早就浸湿了衣衫,估计是做的太久了,直起身来捶了捶腰眼说道:“陛下的意思让我们做主,太子怎么看?”

“十一叔,出兵不是不可以,出兵到什么程度,怎么出兵才至关重要吧?”

在蒙焕隔壁一垄地上忙活的蒙靖言一边说着一边继续耕作,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仲柔萱这个女人我还是了解的,能力出众,虽然比不上他的幼妹,但是想要把她打疼也是挺难的。”蒙焕若有所思的说道。

“所以说啊!十一叔,咱们至少得让她疼,咱们还不能太过火,不然大家面子上都不好过,重启战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您说呢?”

“太子的意思是双管齐下,又拉又打?”蒙焕大概明白了蒙靖言的意思。

“是,不过这个尺度还需要十一叔来把控,小侄还不行。”蒙靖言起身笑道。

“行了,你小子,把锄头放下吧,英爵现在估计快要疯了,你是大宣太子,也该用用这个身份了,你去召见他,我来对付仲柔萱,这个鬼女人。”

“十一叔打算怎么对付她?洛辰那边可算得上对我们恨之入骨啊!”

“谁说一定要对付仲柔萱,我打算邀请宣松两路整军在上庸练兵,举行一场军中演武,大约出动共计五十万人,太子以为如何?”

蒙靖言立即竖起大拇指,坏笑道:“十一叔,您这招使得好,仲柔萱要是知道上庸屯兵五十万,毛都得炸了!好计策!”

“唉,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若不是避免外族进入中原,何必这样大费周章,我们帮了幽都权熙,但是他却给不了我们任何回报,倒是便宜金陵。”蒙焕略有不甘的说道。

“十一叔,也不一定,上庸演武不一定只是演武,您说呢?咱们面对还有达奚谦弼这个大冤种。”蒙靖言突然提及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

说达奚谦弼是个大冤种这没有错,三姓家奴已经形容不了他的,先为权氏效力,再为袁昌黎所用,而后大河权氏上位后他又投靠了,仲柔萱闹政变的时候他再一次选择顺从,不过这次的选择可能有些问题,也许是仲柔萱对他这种墙头草并不感冒,虽然给了很高的爵位和职位,依然让他执掌南阳大营,不过对大营的限制增加了很多,达奚谦弼这日子过得有些艰难。

“哈哈哈!达奚谦弼若是再选择投奔我们大宣,别说,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和陛下说这事,怕是陛下也头疼该怎么安置这位大爷。”蒙焕挠了挠头说道。

蒙靖言给蒙焕递过来一壶水,自己要从腰间解下来水一饮而尽后说道:“达奚谦弼多次秘密派人和我们接触,他早就有了归附的心思了,但苦于被仲柔萱监视着,这次或许是个机会,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当世名将,多年与我们对峙也不曾吃过什么亏。”

蒙焕没有立即喝水,而是替蒙靖言拨开杂乱的头发,说道:“嗯,上庸演武顺利的话能让仲柔萱撤回三晋的兵马,也有机会让达奚谦弼全身而退,只要他不过分留恋他的南阳大营。”

事情的转机来的很快,但却不奇怪,大宣突然在上庸演武,这一举动的确让仲柔萱投鼠忌器,龙庭飞都已经打到了祁县还是收手了。

这一来让裴信松了一口气,立即将前线兵马尽数调往大同,再加上西京的配合,总算是缓解了大同的危机,北慕左贤王见无利可图,便回转兵马向山海关开赴,这样一来,山海关压力倍增,权熙的危机依然还在。

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杨伯禽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军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三章 乱世风华·国宴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三章 乱世风华·刺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四章 兄弟阋墙·三生万物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四)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
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杨伯禽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军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三章 乱世风华·国宴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三章 乱世风华·刺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四章 兄弟阋墙·三生万物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四)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