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

蒙琰在江夏做完安排以后没有过多停留,太子在内卫的护送下从陆路直奔成都接管朝政,公主蒙婉姝则是留在江夏,名义上是整顿明鉴司事务,实际上则是待嫁。

而蒙琰则是与皇后溯江而上,不过有意思的是言澜这次独立承担了禁卫的责任,而薛宸突然消失不见了。

“大哥一连写了五封信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您为婉瑜做主了,他不高兴。”顾清风无奈的说道。

“大哥这人忒没意思,都说了我朝讲究男女同等,婚配自由,就大哥还是老思想,讲什么门当户对,嫌弃霍幼疾的出身不好。”蒙琰一副懒得理会的样子。

“大哥心思重,一直以来对您的各项国策都不是很满意,他总觉得皇家要有皇家的尊严和特殊性。”顾清风安慰道,卢崇宗的态度虽说是停留在过去,但是太不讲究也不好,皇家毕竟是天家,该有的威严还是要有的,这一点她也不是很赞同蒙琰的想法。

“皇家也是人,婉瑜、婉姝两姐妹与那两个小子明摆着郎有情妾有意,干嘛要讲究那些虚礼!”一说到这个蒙琰就不高兴,他最为反感的就是门第之见。

顾清风不说话了,她没法说下去了,蒙靖言的婚事早就该摆上日程了,作为老子的他一直说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有好事者上书希望太子迎娶衡阳郡公嫡女,吓得顾言风连夜请旨降罪。

顾氏一脉能保留至今已是不易,居然还要谋求太子妃,如果蒙琰是传统的帝王,就凭这个顾氏一族连个渣都剩不下,连远在阆中的顾希风知晓后也是家信给顾清风反对这门婚事,最后这件事在蒙琰的一句话中解决了所有的担忧,“衡阳公之女确实不错,虽与皇后为亲族,但并不在五服中,若太子有意,朕无心阻拦,太子虽为储君,但婚配之事还是要自愿的才好,朕推行新国策至今,诸君心中还怀有门第旧冤之疑惑,是朕的不是了,着三台、内阁及大都督府向百姓和军中重申大宣国策。”

蒙琰顺利的将这件解不开的死结变成了国策推行不力的责罚,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顾言风因国策推行缓慢的责罚都受的甘之如饴。

蒙琰看出顾清风的忧心,上前搂住她的腰小声说道:“有些肉了,不像前几年瘦的只剩骨头了。”

顾清风脸一红,儿女都已经谈婚论嫁了,蒙琰还是这副没正经的样子,按照女书上来说都已经到了半夜数豆子熬过去的年纪了,虽说一直对自己宠爱,但终究不合礼仪。

于是顾清风没好气的说道:“您别没正形了,女儿都要出嫁了,再这样让人看笑话了,皇家的脸面还是要的!”

蒙琰听完干脆一头栽在顾清风丰腴的大腿上毫不在意的说道:“一个老婆娶回家才用了不到了二十年太亏了!”突然一个起身,色眯眯的说道:“不如我们再努力一下给他们再生个妹妹弟弟,怎么样?”

这就怒了,老蚌生珠这事儿若是发生在皇后身上简直就是贻笑大方的事情,不过蒙琰那里会给她机会生气,顾清风瞬间就被剥光了,不一会儿的功夫船舱中就香艳一片。

言澜一身甲胄屹立在船头上好不威风,舱的事情他不管,整个内船舱都只有皇帝夫妇两人,言澜只让人在外船舱驻守,陛下的寝室上挂了“勿扰”二字,想必陛下和皇后在里面有秘密相谈,作为内卫统领把握好安全就行了。

这不龙头舰外围已经停了十多艘船了,都是等着面圣的,尤其是明鉴司的人都已经破口大骂了,而言澜依旧是不为所动的站着,只有一句“陛下有令,暂不见客!”

明鉴司随行的是已经晋升为容郡侯的叶南,叶南是明鉴司组建时的三人组之一,地位连公爵都要礼让三分,言澜一个降臣之子居然敢阻扰自己,太气了,哪怕是说两句好听都行,可这小子偏偏一句好话都不说。

“言澜!本侯有要事禀告陛下!明鉴司的事情你也敢拦!不要命了吗?!”叶南气急败坏的吼道,只因为他看到言澜已经命人将船上对付敌人的火炮架了起来。

“容侯,此处乃陛下的行在,若有人胆敢擅自闯入,依制末将会开炮,无论敌友!”言澜毫不客气的回应。

叶南心中一颤,这个时候认怂就丢人,所以与叶南保持了一个安全距离,两人就这么对峙了起来。

在临近洞庭的时候,蒙琰一身爽利的从里面出来,至于顾清风已经散架了,赤裸裸的躺在里面不打算动了,岁月不饶人。

“你们两个这是在做什么?”蒙琰笑盈盈的说道。

叶南率先奏报,但绝口未提他与言澜矛盾的事情,在大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要去找陛下评理,不然陛下会一杆子将他们支到内院,东川郡王可不是好招惹的,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私下解决,或者去找皇后娘娘评理。

“嗯,通知涂山西元吧,上次的事情他做的不错,让他接驾吧,”而后疑惑的看着眼睛里冒火的两人说道:“你们两个真没事吧?”

“劳烦陛下关心,末将与容侯公务上有所争执,已经处理了。”言澜尽可能的隐晦说道。

“不用朕下旨交付内院?”蒙琰一脸的怀疑,坏笑着问道,一路上除了和顾清风打情骂俏以外确实无聊。

两人匆匆跪下,交付内院不死都脱层皮,还是赶紧请罪吧。

蒙琰没再调侃两人,正准备回舱房,想着是不是提枪再战,突然想起什么转头说道:“虎帅通知了没?”

言澜立刻答道:“陛下,虎帅在长沙督战袁州战事,若是陛下有召,末将派内卫通知。”

蒙琰想了一下说道:“让他来吧,好久没见他了,有点想他了,多年在外坐镇边陲,他算是最辛苦的了。”

说完就进去了,毕竟造人也很重要,进去之前飘了一句,晚上洞庭湖吃鱼就算是下旨了。

言澜也不管和自己对峙的叶南,立即下令放下快舟让一队内卫上岸通知余赓,而后加速行船速度,陛下说了晚上要在洞庭湖吃鱼,至于是不是推翻了叶南的小船自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圣旨在前即便是王爷也无可奈何。

顾清风彻底举白旗了,六次了,腿都抬不起来了,更别提下床走路,她打定主意今天死也不出去了,皇后娘娘偶感风寒这个借口也是可以用的。

看着一旁松木桶中的蒙琰就来气,打是打不过了,只能在嘴上占点便宜,故作恶狠狠的说道:“若是这次再有了我就给您选秀女,太欺负了!”

蒙琰连眼皮都懒得抬,说道:“你敢选我就敢不回宫,去舅哥、大哥还有其他人的府邸打秋风,到时候看咱俩谁想认栽。”

顾清风一时语塞,这事儿他还真能做的出来,到时候难看是自己,皇后才是掌控婚姻大事的人,算了,又败了,顾清风直挺挺的躺在床上挺尸,顺手拉过来一床被子搭在关键处也不说话了。

抛锚下去的声音依次传到蒙琰的耳中,看来洞庭湖到了,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财神爷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接驾,毕竟自己是临时通知的。

蒙琰亲吻了一下挺尸的顾清风,而后神清气爽的走了出去,还能听到他和言澜交待:“娘娘偶感风寒,再加之在船上不适应需要静养,这次岳州的女性就不接待了,你去传下去不要伤了人心。”

顾清风裹了裹被子,她知道蒙琰这是心疼她,巡查天下中往往最累的是接待管家女眷和百姓女子,家长里短远远要比国家大事难应对多了。

蒙琰自己冲了一壶茶,在喝到第三遍的时候他才走上船头,看到接驾的景象蒙琰觉得这个涂山西元有些本事,短时间内能够聚集百姓和让商家自愿在码头摆放新鲜花盆的说明他的官声不错。

百姓的脸是骗不了人的,他们对皇帝的到来是高兴的,一眼看过去接连码头的街头拥挤繁荣,这岳州城的商贸看来已经不容小觑了,这也是他为什么要第一站选择岳州的原因。

岳州都督升迁到长沙总管府任慎刑官以后岳州都督一职就空缺了,蒙琰特意留下来看看涂山西元的本事如何,最近交办的几件事他做的还不错,岳州都督给他了。

“臣岳州民政官涂山西元恭迎陛下、娘娘巡查岳州!”涂山西元恭敬的拜道。

蒙琰轻咳了几声装出一帝王姿态一副压迫感的声音说道:“平身吧,你兄长重掌民商司,看得出来你也用心了,不错!”

涂山西元赶紧叩首泣道:“多谢陛下抬爱,臣等必为国效死!”

蒙琰制止了这种没有营养的吹捧,而后说道:“娘娘偶感风寒,就不下床了,你找两个得力的女郎中过去伺候着,你该忙你的忙你的,朕自己逛逛就行了。”

涂山西元想要否定这个方案,但是看到言澜的眼神立刻就咽了回去,陛下的行踪确实不是自己这样的能够探听的。

见涂山西元欲言又止,蒙琰笑着说道:“让你去忙就去忙!接管岳州都督府以后与民政官不同,无论民、商都要用心,而且岳州都督本就兼职长沙大将军府参将,岳州指挥司的事情也要学习处理,你哪里有时间陪朕?”

这话一出涂山西元还不傻,虽然自己已经接管岳州事务许久了,但始终名不正言不顺,这次好了,陛下这么说就是明确让自己接任岳州都督。

“多谢陛下,娘娘身体不适不如下船静养,内子也习过医术,可以照顾娘娘。”

这就是商人的本性,顺杆爬,对于这样的人蒙琰虽然反感,但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一个字“滚!”,听得涂山西元满身舒坦。

“朕最多待三天,多待一天就是扰民,明白吗?”

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七章 南北对峙·西域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二章 旧世界·鸳鸯谱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二)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九章 阴阳·险境第三章 乱世风华·苏青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
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七章 南北对峙·西域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二章 旧世界·鸳鸯谱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二)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九章 阴阳·险境第三章 乱世风华·苏青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