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阴阳·变(三)

“我等拜见虎帅!”靳辅率先向余赓行半跪之礼,这是尊敬而不是旧礼,方、袁二人也赶紧随着下拜。

余赓中气十足的爽朗大笑,这些年是老了,看着这些年轻的娃娃就高兴,笑道:“起来吧,陛下这次启用你们老夫本是不愿意的,不是怕你们办不好,都是朝廷未来的肱骨,折在这老夫没法交代。”

“虎帅言重了,大宣男儿上阵杀敌是本分,家父在世时常说此生无悔入大宣,陛下对他有知遇之恩,简拔于微末,可惜自己走错了路。”靳辅毫不遮拦的回应,对于父亲走错路他一清二楚。

提到靳骞,余赓有些伤感,当年一起征讨天下,不过二十年的功夫他就先走了,当年大家是那样的意气风发。

伤感一时就够了,整理了下表情,说道:“既然来了,袁州这边就给你们了,陛下派了左右虎贲过来足见陛下对你们的信心,要知道我大宣这些年一直在裁军,能留在内卫的都是百战之师,爱惜着点。”

“末将谨遵帅令!”余赓发令了,那必须得遵守军礼。

“嗯,老夫马上启程去九江,你们好好准备吧,有什么事情直接通报长沙,邓昂在长沙。”最后一句话余赓特意加重。

余赓一向雷厉风行,没有再管袁州的事情,既然要做戏,戏码就得做足,他亲自赶往九江,明面上是接替霍幼疾指挥,实则是告诉宁、楚两军,余赓就在九江。

袁怀英的反应是快的,在品味了余赓的话语后说道:“靳将军,虎帅的意思希望咱们和长沙建立联络通道,长沙的襄阳侯与将军自幼一起长大,如果得到他的支持,咱们出了袁州以后,后继不会乏力。”

靳辅笑道:“怀英说的是,咱们在袁州也待不了几天了,时间耗得越久,咱们暴露的可能性越大,怀英你负责和长沙、九江保持联系,今晚咱们得确定行军方向。”

方克明从余赓走后一直看国安院和白衣祠送来的情报,听着靳辅和袁怀英说话,而后冷不丁的说道:“据情报来看,楚军已经开始向北移动了,同时宁军也在向南增兵,目的估计是饶州。”

两人听后一惊,迅速走到地理图前研究起来,靳辅说道:“我们怕是一天都不能耽搁了,楚军棠远部的先头部队已经快抵近峡江了,如果我们不能赶在他们之前越过峡江,咱们这趟就白出来了!”

袁怀英在地图前沉默了,仅凭自己这些人即便是快速拿下抚州也经不起来自杜衡、棠远甚至是宁军的压力,原有的计划是在宁、楚两军没有防备的情况进行的,但如今看来不管是否是大宣的动作出了纰漏还是他们也有此想都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意图了,得重新制定计划。

靳辅绞尽脑汁想着怎么隐蔽的抵达抚州,只见袁怀英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说道:“二位,我有三个办法你们且听听如何?”

方克明知道袁怀英平日里虽然吊儿郎当,但遇到正事从不玩笑,“袁谋”可不是随口说说。

见两人没有反对,袁怀英指着地理图上的崇仁镇说道:“我的第一个办法就是这里,只要我们快速抵达崇仁镇,占据后立即坚守十天以上,襄阳侯的大军就可以快速向抚州进发,但这一个办法的关键问题是袁州就空虚了,只要棠远不纠结这边的战斗,他必然会向袁州进军。”

说完后看向两人,靳辅紧锁眉头说道:“老袁,这太冒险了,且不论棠远是否会进军袁州,长沙还有多少能调动的兵马都很难说,襄阳侯是否接受我的建议也很难说。”

而后袁怀英接着说道:“第二个办法,我们今夜出发,沿途快速行军,但大军的行进一定会暴露我们的意图,我们只有和宁军、楚军抢时间,拿下抚州后全力坚守待援。”

“如果抚州我们不能顺利拿下,我们岂不是要被合围?”靳辅明显对这个办法也有忧虑。

“第三个办法就是我们不去抚州,放弃既定的路线,明日整备大军直接打出进军抚州的样子,营造出一副拿下抚州的假象,而我们主力军马直奔豫章,配合虎帅和楚郡侯拿下豫章,但同时袁州空虚,我们依然要腹背受敌。”袁怀英没有对靳辅的疑问解答,只是将心中想出来的三个办法说了出来。

靳辅头都快炸了,第一次领军就遇到这样的危机,真是命不好,三个办法其实都是死局,只要他们现在一出袁州,无论怎么选择袁州一定都是空虚的。

三人再次陷入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方克明说道:“靳将军、怀英,我以为我们应该走第三条路,当日朝廷果断拿下袁州也是为了攻打豫章做铺垫,现在让我们出兵拿下抚州,目的还是为了豫章,既然如此我们直接去豫章给杜衡背后一击就是现在最优的选择。”

靳辅愕然,这番言论直接切中要害,但是也真的是要害人了,靳辅一时间不能决定,转头看向袁怀英,袁怀英撇了撇嘴,他提出了办法,但是执行上他却无能为力。

眼看入夜了,方克明大声道:“靳将军,战机一瞬即逝,还请快快决定!”

见靳辅还在犹豫,方克明厉声道:“将军!我们手中有大宣最优秀士兵,只要我们够快,万人可破敌!”

靳辅被方克明吓了一跳,在地理图前来回踱步,不停的看着豫章和抚州的位置,最后一个拳头重重的砸向豫章的位置说道:“克明言之有理,明日清晨出兵豫章!”

袁怀英突然想到什么说道:“虎帅应该还没走多远,派人向虎帅说明情况吧,我们现在要对袁州还有疑兵安排一下。”

靳辅恍然大悟,改变作战计划这事儿呈报朝廷已经来不及了,但是余赓刚刚离开,他是猛虎帅府的主帅,也是豫章战事的指挥者,有临机决断的权力。

靳辅微微思考了一下说道:“克明,劳烦你快速追上虎帅和他老人家说清楚,我这边也派人回成都向陛下说明此事。”而后停顿了一下说道:“你返回后我们可能已经出发了,我给你留三千人驻守袁州,能守就守,实在守不住就····”

方克明没有拒绝,表情坚毅的说道:“将军放心,克明不是死板的人,如果袁州之事不可违,我会做出最优的选择,三千人加上袁州巡防营和武威营的人至少可以坚持十日。”

袁怀英点点头说道:“十日内,襄阳侯的援兵也能到,再说了,我们直扑抚州而后转道豫章,棠远不一定会注意到袁州,你们也不必过于悲观。”

“嗯,怀英说的有道理,我先出发了,各位,保重!”方克明说完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看着方克明的背影,靳辅说道:“怀英,现在看我们的了,怎么行军才能牵制棠远的视线,我们不能让克明承受太多的压力。”

袁怀英笑了一下,有些无奈,说道:“克明骨头硬,不好啃,我信他,至于咱们压力的确不小。”

靳辅敷衍的附和笑了笑,他知道袁怀英不过是在安慰,而后专注于地理图确定行军路线。

走崇仁,这个念头立即被否定了,能吸引棠远的注意,但是急行军到豫章就太远了;走丰城镇,也不行,距离豫章太近,只要棠远不是傻子,就能看出来他们的目标是豫章,当然棠远一定不是个傻子。

正犹豫不决的时候,袁怀英指着地理图上的一个不起眼的点说道:“将军,如果我们走这里呢?”

顺着袁怀英的手指看去,靳辅陷入了迷茫,临川,这个地方更靠近抚州地界,距离豫章至少要三日的功夫,怎么走也不会选择这里啊!

袁怀英见靳辅疑惑,说道:“将军看这里,”说着指着临川镇旁边的一个码头,接着说道:“我们一路冲向临川,向让棠远的目光转到抚州这边来,而后我们从桐原码头直接走水路北上。”

靳辅还是不明白,桐原码头是抚河上的一个码头,是鄱阳的分支水脉,北上是逆流啊!

“怀英,不是我质疑你的办法,这样走我们至少多耗了两天的时间,得不偿失啊!”

袁怀英笑道:“将军,我们是轻骑,而棠远可是大部队,只要我们将棠远引到抚州的方向上,他们想掉头去豫章也会耗时间的。”

靳辅恍然大悟,思路立刻就打开了,盯着地理图说道:“如果我们在临川布下一支疑兵也能延缓楚军的行进速度,这样虽然我们多耗了两天,楚军的时间也不够。”

“将军好计策!”袁怀英见靳辅明白其中的关键很是欣慰,这个办法实在是曲折的很。

没过多久靳辅转身决定道:“今夜就出发,我虎贲右卫先行出发,拿下临川镇,怀英你安排后留守袁州的人之后,向长沙派人求援,而后迅速向桐原码头前行,准备船只。”

这是军令,袁怀英拱手道:“将军放心,你拿下临川镇之时,就是大军北上之日。”

靳辅匆匆向门外走去,快出门的时候转身冲着袁怀英一拱手说道:“怀英,珍重!我们临川见!”

袁怀英倒是不紧张,笑道:“将军,全军之命系于你一身,袁怀英定当不负所托。”

方克明追上余赓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了,这老家伙速度太快,连方克明这样谨言慎行的人都不得感叹余赓的老当益壮,老家伙已经带人快到双溪镇了。

简明扼要的和余赓说完他们的计策,老家伙没有太多的惊讶,只是想了一下说道:“你们既然已经决定了就去做吧,老夫到九江后会调整对豫章的策略。”

“谢虎帅!”方克明恭敬的说道。

余赓按住方克明的肩膀郑重的说道:“孩子,前方路途艰险,谨慎而行,若事不可为切记要以生命为先,我大宣以人为本,知道吗?”

“多谢虎帅关心,我等定会尽力而行,不让大宣百姓失望!”方克明深知余赓话中的含义。

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亲情与时务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火烧谷山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会盟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刺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
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亲情与时务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五章 问鼎中原·星棋罗布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火烧谷山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会盟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刺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