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

吕清晨是文人出身,而后掌兵,文人的特性是生在骨子里的,他以为三国使者找他谈判就不会异动,但他忘了战争从来都是讲究时机的,恰好宣松抓住了这个机会。

如今兵临城下,吕清晨不得不尽快做出选择,豫章使者已经放弃了,事实摆在面前,豫章已经没有机会了,而金陵使者还在坚持,毕竟他们的大军也快到了。

吕清晨的幕僚向他建议请龙庭飞出兵相助,但被吕清晨拒绝了,龙庭飞就算有心也是无力。

现在看起来大宣占有上风,但吕清晨依然在犹豫,从内心来讲他更偏向与萧氏,萧彧对士大夫的依赖和尊敬是有目共睹的,而大宣虽然对士大夫保持足够的尊重,但并不依赖,他们更依赖于自己培养的人才,寒门士子与豪门勋贵在大宣是同样的待遇。

吕清晨是个传统的人,他认为大宣这样的做法是破坏了千年固有的制度,在他的认知中士大夫才是统治中原的最为重要的支柱力量,而百姓就是百姓,种好田打好粮才是他们的本分。

“报!大将军,敌军已经开始攻城了!”

城门外的急报让吕清晨没有给吕清晨继续犹豫的时间,他整理好盔甲起身大步走向城楼。

城下的兵马非常健壮,虽然面露疲惫,但精气神很高亢。

宣松和谭忌立马在前遥指城楼,面色轻松愉快。

“辅帅,今日一战我大宣离一统中原指日可待!”谭忌兴奋的说道。

“老谭,陛下为了中原一统费尽心思二十年有余,如今终于能够踏进大河以北,你我二人能尾随陛下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实属我辈之幸!”宣松看着古老残破的城墙一舒胸中隐藏多年的沉闷之气,当年蒙昭的死一直压着他。

“是啊!陛下此番是下了大决心的,太子,汉中王,庆帅,北川公,再加上你我二人,半朝的武将都到了,若是拿不下着开封我谭纪可是无脸面见陛下的知遇之恩。”谭纪感慨道。

宣松用力的点点头表示认可,而后说道:“老谭,合围吧,不要给吕清晨机会,尽快拿下开封,不然滕寒可就到了。”

谭忌不再说话,只是一拱手,拨马便走,宣松坐镇中军,谭忌指挥合围开封,这是决心更是强大的表现。

就在合围开封的时候,西京中权晴秘密召见了厉躬。

“厉公子,令尊想通了?”权晴媚眼一挑,风情无限。

厉躬一下子沉迷到其中,突然一个激灵,赶紧俯首道:“家父说会全力支持殿下成事,陇右那边厉靖也基本控制住了,陛下回鸾之日就是成事之时。”

“哈哈哈!”银铃般的笑声对厉躬来说很是刺挠,太诱惑了,权晴的身段,一颦一笑太勾人了,只听她说道:“那就替本宫多谢厉相支持。”

“不敢,厉氏一族会竭尽全力。”厉躬不知不觉已经是满头大汗了,这个女人太磨人了。

好不容易搞定这个女人,厉躬从宫中出来,服侍的小厮赶紧迎上来。

厉躬涨红着脸说道:“你去把春风楼的五娘弄回府里去,爷今天火气大,伺候好了爷有大赏!”

陪他长大的小厮立即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一溜烟的就跑没影了。

蒙琰在成都又待不住了,正在和顾清风闹脾气,桌上的废纸已经撒的满地都是,每一张纸上都有三个颇有风骨的大字“我要走”,同时也有三个娟秀小楷的三个字“不同意”。

顾清风非常有耐心,蒙琰写一张她签一张,这样的反复动作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了,殿外只有言阙一个人在值守,从蒙琰开始闹脾气的时候言阙就早早的把人打发走了。

蒙琰终于是率先投降了,把笔一扔,仰躺在椅子上不动了,顾清风眉毛轻轻一挑把笔捡起来放回原位,细声说道:“陛下,是累了吗?要是累了咱就歇一会儿,等会儿继续?”

“说吧,什么条件才能放我出去?”蒙琰一副公鸡斗败的样子。

“您就别想了,即便臣妾同意,朝臣们也不会允许,我朝名将众多,仅河洛战场就有多名重臣为您办事,您自己说哪里需要您?”顾清风有些得意的说道。

“我出去巡视行不行?西川那边是不是还在找诸葛星辰?我去帮忙总行吧?”蒙琰退而求其次的商议道。

“您去了让他们四个怎么自处?”顾清风反驳道。

蒙琰蹭的一下子站起来,而后又坐下去耍性子的说道:“我不管,我就是要出成都,再不出去我要憋死了!”

顾清风思索了一下说道:“可以,臣妾陪您去峨眉山走走?”

这就是敷衍,蒙琰如同尸体一样硬挺在椅子上不动了,任由顾清风挑逗也不行,就是没反应,顾清风颇为无奈,说道:“言阙,去请太医,陛下病了!”

“臣遵旨!”言阙的回答倒是不折不扣的。

只见蒙琰腾的一下起身喊道:“言阙,你回来!听话听音懂不懂啊?”

言阙半跪在地上也不说话,顾清风站出来说道:“言将军,不要理会陛下,你去准备准备吧,銮驾出行不是小事儿。”

言阙一板一眼的回复后立即出宫,不过细心的顾清风还是发现言阙偷偷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蒙琰突然跳过来将顾清风环抱起来转了一圈高兴的说道:“就知道你早就安排好了,说咱们去哪?”

顾清风被吓了一跳,轻轻拍着蒙琰的肩膀说道:“快放我下来!”

蒙琰抱得更紧了,顾清风无奈了,都这么大年纪了这样的小儿女的行为实在害羞,但是蒙琰可从来不管这些,于是无奈的说道:“咱们先去九江,而后转去江夏。”

虽然不满意,但好歹能出去了,这就算不错了,于是慢慢的将顾清风放下来说道:“你的意思是要准备两个姑娘的婚事了?”

“有这个意思,姑娘们都大了,周策和霍幼疾的态度很重要,我朝没有赐婚的做法,还是要了解一下他们的心态,当然去九江和江夏也是为了给萧彧和仲柔兰一些压力。”

蒙琰摊摊手说道:“明白,不然你怎么会大张旗鼓的准备銮驾,这么招摇扰民的事情你还是很少做的。”

“准备銮驾出行的事情是臣妾的本分,但是留守成都的事情和随行的事情还得您来定。”顾清风从不越界。

蒙琰想了一下,说道:“雍王留守,湘王、东川郡王、卓公、叶伯怀随行,顾言风、言澜、石英、邓昂辅政。”

顾清风眉头一皱,不解的问道:“邓昂辅政合适吗?他在成养病,但是他父亲邓公也在成都,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卓公他们这一帮人老人也该歇歇了,邓昂这帮人也该锻炼锻炼了,本想将石英也带走的,不过现在的轮值大都督是达奚谦弼,我还是有点担心。”蒙琰想的很开。

“您是想让言澜接管尚书台?”顾清风从字里行间中发现了蒙琰的意图。

蒙琰没打算隐瞒,直接说道:“都是老人,谁来执掌尚书台都会被情分所羁绊,言澜不一样,他更合适,而且这几年内阁的人成长不错,只需要经历一下战场氛围就可以大用了,这次刚好是个机会。”

“行,您既然有安排臣妾就不再赘言了,不过让翊儿留守臣妾有意见。”顾清风语气坚定。

“你在担心什么?他们兄弟两个事情是我们故意为之的。”蒙琰歪着头反问。

“不是因为这个,也不是担心翊儿会怎么样,如果想要让那些跳出来臣妾以为不如给他们留一个看起来漏洞百出的成都。”

蒙琰陷入沉思,来回踱步,好一会儿才说道:“你说的不错,那就让恪儿做成都留守,让翊儿去西川历练。”

在河洛大乱的时候,宣帝携皇后及多位重臣对大宣各地进行巡视,令人意外的是成都留守竟然是刚刚会走路的蜀王蒙靖恪。

銮驾离开后第四天,邓昂等辅政大臣全都聚集在两院衙门发愁。

邓昂还是年轻没有忍住,率先开口道:“中堂大人,诏南的匪患已经多年了,我建议直接重兵出击,剿灭他们。”言语中尽是对景逸的不满。

“英帅,言令君你们二位有什么意见?”顾言风没有去理会邓昂,这小子太不知趣,四人里以他地位最低,说话却从不遮拦。

石英和言澜经历过小孤山事件,两人已经是非常熟稔了,两人相视一眼后,言澜冲着顾言风一拱手说道:“中堂,我以为现在不宜大规模动兵,景大将军在诏南经营多年,既然没有向朝廷求援,说明一切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这就是直接怼了邓昂,就在邓昂想要反驳的时候,言澜接着说道:“不过邓将军说的也有道理,诏南匪患多年,一直不能对川西形成支持,而且川南的兵力大多都被两地抽空了,我以为应该尽快充实川南预备军。”

“令君此举甚好,如今陛下和娘娘銮驾出巡,太子和雍王在分别在汉中和川西督战,虎帅和九江地带也必须保证兵马常备,本帅以为现在重点是加强预备军,至于诏南匪患待开封之战结束后可以一举歼灭。”石英接着言澜的话说道。

顾言风看了邓昂一眼,看他胸膛起伏的幅度很大,说道:“邓将军,英帅在大都督府事情比较繁忙,充实预备军的事情不如由你来做?”

邓昂哪里愿意,但是三双眼睛都在盯着他,又都是老前辈,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这个在他眼里无聊的事情。

随意的一拱手说道:“末将遵命!”

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三章 乱世风华·苏青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二章 旧世界·鸳鸯谱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
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三章 乱世风华·苏青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二章 旧世界·鸳鸯谱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