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二)

月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时,而琉璃阁的人却一个个面露难色,刺杀苏青,这比玩笑还玩笑,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苏青是什么人,名震天下的明鉴司老大,护卫强度不弱于蒙琰这样的三军主帅,且不说自己能不能完成任务,怕是近身都难,明鉴司的人可不是傻子。

“大人,我们真的要去吗?”一个人忍不住率先质问道。

阮锋为难般的说道:“王爷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娶了苏青的人头,王命不可违啊!”

“大人,不如我们再去宫里向陛下说明?”阮锋的近卫的试探的问道,一般来说阮锋的近卫如同哑巴一般的存在,现在这样问话却是从来不曾有过。

连阮锋的近侍都这么说了,一时间大家都有话了,场面一下子出现了失控了。

阮锋怒视的看着近侍,不过嘴角的闪过的一丝微笑却难掩心中喜悦,他对近侍的表现很满意,众人的反应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挑起众人对诸葛氏的不满陛下才有机会,自己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一炷香的时间足够了,阮锋咳了咳嗓子,非常为难的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想,罢了,我就拼着触怒王爷也要进宫走一遭。”说罢,对近侍使了个眼神匆匆离开。

两人走出去以后趁着夜色并没有向宫城走去,而是直接出城去了阆中方向。

川南越嶲是西川的南大门,不过越嶲一向是为了防御朱沐氏的存在,兵力布防一向不多不精,而且多年来与朱沐氏相安无事,甚至通商通婚越发的多了,商业的价值已经远远大于军事的价值。

诸葛星澜是诸葛星辰的弟弟和诸葛星宇的哥哥,不过他这个哥哥是丫鬟所生,即便是武脉的天赋不差于诸葛星宇,文脉的聪慧也不弱于诸葛星辰,但依然得不到家族的重视,只因为他是丫鬟的儿子,是上一任家主酒后所致的产物。虽说众人当面尊称一声二爷,而背后的指指点点从他出生时就没有停止过。

无法得到最好的文脉教育,也没有权力修习家传武学的最高心法,诸葛星辰表面是对自己很是信任,说什么越嶲是川南重镇,需要最为重要的人驻防才能放心,而实际上越嶲兵不过四万,还尽是些无能之辈。

更让诸葛星澜气愤的是在与成都相连的嘉州和平羌诸葛星辰布防了近八万人,美其名曰屯田练兵,实际上的心思人尽皆知,即便川北现在正遭到南辰西府的猛烈攻击,诸葛星辰对自己也只是一封不咸不淡的书信让他闭关守门。

“二爷,贼兵已经攻破会州了,咱们该怎么办?”诸葛星辰派给自己的副将毫不尊重的说道。

“成将军,会州失守你不在德昌前线,回来做什么?!”诸葛星澜的语气一改往日变得异常严厉,他对眼前的这个比自己权力都要大的副将恨不得立刻杀了他,他负责驻防会州、德昌,在两州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强抢民女,罪行罄竹难书,诸葛星澜不是没有和诸葛星辰说过,只是诸葛星辰更愿意相信他是想取得川南兵权而污蔑成亮。

“二爷这是什么意思!你可是越嶲刺史,会州失守好像是你的责任。”成亮并不惧怕诸葛星澜,一个丫鬟子的身份,在诸葛氏中就是个笑话般的存在,可偏偏长相剑眉星目,几乎是完全负责了上任家主年轻时的风采,这也就是他还能被人称作“二爷”的原因。

诸葛星澜冷笑着说道:“成将军说的是,既然你承认我是越嶲刺史,那现在把半阙兵符交给我吧。”

成亮像是受了刺激一般腾的一下起身说道:“这半阙兵符是王爷交给我的,你只不过是越嶲刺史,难道是在质疑王爷的决定吗?!”

诸葛星澜双手一摊,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说道:“既然成将军不愿意交出兵符,那就请回吧,你说的对,我只不过是个越嶲刺史,越嶲才是我的职责。”

成亮被诸葛星澜怼回去憋的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过了好一会儿才威胁般的说道:“二爷的意思就是不管了,我立刻上书王爷,二爷不要后悔才是!”

诸葛星澜一个“请”的姿势,不再说话。

气急败坏的成亮走后,诸葛星澜对着空荡荡的大厅说道:“诸葛氏气数已尽,转告先生,诸葛星澜愿助一臂之力。”

门外突然闪过一个身影而后消失了,诸葛星澜对诸葛氏的恨意越来越浓厚了,当成都第二世家的厉氏找上来的时候他没有立即拒绝,诸葛氏的生死他并不在意,自己与母亲才是最重要的,他都已经决定等诸葛氏覆灭的那一天他立即改随母姓言。

厉氏起家并不光彩,祖上本是山匪,练就了一身非常恶毒的大搜魂手,后来陵朝太祖皇帝平定两川的时候,厉氏主动投效,一跃成为了豪门,虽说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厉氏已经是真正的名门,连大搜魂手经过多代家主的努力都变得没有那么恶毒,但依然不妨碍被传承上千年的诸葛氏打压和鄙视。

厉氏这代家主厉正谦更是负有雄才伟略,当时诸葛氏推举权博继位的时候,厉正谦在家族中更是力排众议配合诸葛氏支持权博,也因此厉正谦受封为梁国公,执掌北衙,妥妥的西川第二家族。

厉正谦给诸葛星澜开出的条件还是很丰厚的,事情成功以后让他执掌北衙,不过被诸葛星澜拒绝了,诸葛星澜只有一个要求,带着母亲离开两川。

这个要求回复给厉正谦后,厉正谦犹豫了很久才去和权博商谈,商谈的中心思想就是尽可能的留下诸葛星澜,以诸葛星澜的本事若是为他人所用对自己的将来也许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不过也不好太强求,最终厉正谦与诸葛星澜顺利达成一致,诸葛星澜在事成之后可以带着目前去西域之地游历,选一合适的地方居住,朝中依然会为他保留北衙大将军的位置。

想到此处诸葛星澜面露嘲笑,厉正谦以为自己足够精明,却永远算不到自己,被人忽视和看不起有时候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伪装,他结交的人也从不受人重视,因为只有那些身份普通甚至低微的人才会愿意与他交往,譬如十年前一同在暗夜卫同时受训的蒙琰,当日在暗夜卫蒙琰作为杨伯禽的亲传弟子自然是受人瞩目的,而自己不过是世家为了敷衍朝廷送过来的质子罢了。

哪怕是质子,身份和地位也是天差地别的般的存在,自己的身份是公开的,被欺负是必然的,只不过总是有个好心的神秘人在自己即将被痛揍的时候甩出几颗石子解救他,顺便在他的居所总有一碗香喷喷的肉丝面,这让自己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好奇心的驱使让自己探查这个神秘人究竟是谁,可是一无所知,就在自己要返回成都的时候,他才注意到那个神采飞扬的蒙琰拇指和中指之间习惯性而又细微的动作,那是长期练习投石所致。

后来听说蒙琰的真实身份,他虽有心想要帮助蒙琰,但尴尬的身份连母亲都不能保护,何谈保护蒙琰,这个念头也就打消了。

不过数年间的功夫蒙琰已经是威震一方的人物,在蒙琰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也想过去蒙琰那里讨生活,只不过对家族还存有一丝的希望让自己放弃了,如今二人的地位更是天壤地别。

厉正谦找上门的时候正是诸葛星澜对家族彻底失望的时刻,不过诸葛星澜一样看不好权博这帮人的前程,他更偏向蒙琰在治地的所作所为,那是真是的公平,没有氏族家门的成见,那里才是最向往的一方净土,所以蒙琰大军北上越嶲治下四州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去提醒成亮。

会州失守,德昌失守也不会远,越嶲、越西、冕山三州自己还能掌控,诸葛星澜一直在犹豫的是要不要和蒙琰接触,本想趁着会州失守可以收回成亮的军权,顺便可以正常光明的与蒙琰接触,但目前看样子还是急了些。

同时琉璃阁的人一直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哪怕琉璃阁现在的投靠了权博也依然没有放松监视的力度,毕竟不管对于哪一方来说他都是不稳定因素。

成都自己是不打算回去了,厉正谦承诺会让人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来,这样也好,而且听说主持南边的战事的是西府副大都督靳骞,靳骞的情况自己通过琉璃阁的通报多少了解一些,出身一般,但胜在领军思路另辟蹊径,从南辰第二次出征北上以来此人一直是独立领一路偏师,大小战事无数,最值得一提则是四次关键战斗,一战临武,败了顾曲风;二战武冈,有点曲折,对邵陵之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战醴陵,让顾氏直接陷入包围;四战夜陵,逼得“华”朝名将冯幽只能防御,给蒙琰大军征伐朱沐氏争取了时间和缓解了压力,蒙琰自然也是给予回报,让他成了西府的核心人物。

这次西川之战,蒙琰似乎是投入了所有的兵力,只要德昌失守,诸葛星澜认为时机也就成熟了,刚好这段时间厉正谦也会为了拉拢自己顺利将母亲送来,到那时越嶲的局势就不是他们所能控制了,只是不知道蒙琰对自己还有多少印象。

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三章 乱世风华·论道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九章 阴阳·险境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刺杀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
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三章 乱世风华·论道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九章 阴阳·险境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刺杀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