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

辰朝北定二年正月初七,石柱指挥使顾希风悍然对万州顾言风所部发起强攻,强攻后不久开州杨博对万州形成夹击状态,顾言风抵挡了三日后,在正月初十晚撤出万州,退到夷陵清江郡,夷陵刺史涂山轶元亲自迎接。

万州的事情在三日内得到解决,顾希风受到了曹隶和远在洛辰城的袁昌黎一致好评,袁昌黎毫不吝啬的赐顾希风为万城县侯,这让没能把握住机会的杨博懊恼不已,大家的焦点一下子又被吸引到东川来,至于牂牁血战的事情不过是小事一桩,谁也没太放在心上,当然,更没有人关注复夺万州的时候其实顾言风并未伤亡多少兵马。

牂牁州治镇宁城中顾清风扮作平常中原女子带着蒙婉姝在城中闲逛,蒙琰和蒙焕跟在后面说这话,小姑娘很是兴奋,顾清风在后面气喘吁吁的追着,小丫头体力实在太好。

“七哥,前天我与路平交接的时候我看他很不爽啊!”蒙焕缩了缩脖子说道。

“他不适合在这里掌兵,只追求战功,不顾惜兵士的生命,我们西府不需要这样的没有仁心的将领。”蒙琰淡淡的说道,但眼睛从未离开过前面的顾清风和蒙婉姝。

“靳将军今日就要返回夜陵,您不再嘱咐两句?”蒙焕试探的问道,路平的不忿,靳骞的忧虑他都看在眼里了,只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好奇心驱使他问道。

“你后日就要出征了,管那么闲事做什么!”蒙琰皱着眉头说道,看到蒙焕失望的神情,还是不忍心,说道:“靳骞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我已经和他谈过了,怎么样,第一次独立领军有没有信心?”

蒙焕自信满满的说道:“七哥放心,定然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最担心的就是你这个态度,朱沐氏与我西府兵比起来并不差,他们常年在高山密林中生存,地势比你们熟悉,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蒙琰不满的说道。

蒙焕看到蒙琰不满的神色,立即紧张起来,说道:“七哥,我并非轻敌,明鉴司的探报我与顾晟将军进行过白板推敲才制定的作战计划,朱提看似兵力占优势,但朱提守将景逸是中原后裔,根本不受朱沐氏信任,所以这一路主要是攻心,我已经拜托清风姑娘帮忙了。”

蒙琰大致了解他们的计划,蒙焕能主动做事,主动沟通协作是好事,“纳雍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纳雍是这一仗的关键所在,我和靳侯谈过,只要他能让播州不敢南窥,我的后顾之忧就没了,顾晟将军准备随靳侯回夜陵城,我自牂牁出兵,经普定、织金;他自夜陵出兵,经卫城、纳东,交叉进攻,而后汇合在纳雍城下。”

“分兵时兵家大忌,你就不怕纳雍主动出击切断你们的联系?”蒙琰有了考教的心思。

“七哥,我敢这么做是因为我研究过明鉴司的通报,朱沐氏在纳雍一向是防守姿态,纳雍守将兀突良是个不错的防守型将领,但在进攻方面就有明显的短板,就算是朱沐氏反应过来,我们已经兵抵城下,换将是来不及的,这一路主要是速战速决。”蒙焕将计划和盘托出。

蒙琰点点头,表示认可他们的计划,而后补充提醒道:“朱提那边我会替你盯着,景逸这个人尽可能的不要伤他,朱沐氏的中原人大多都在他庇佑下生存,也算他为中原出了一番力气了。”

蒙焕尴尬一笑,看来顾清风都已经告诉他了,对于景逸他确实做了第二手打算,就是在劝降不成的时候进行刺杀。

“十一郎,你要记住,我们征伐不是为了满足心里的私欲,而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免遭世家酷吏的迫害和不再有被奴役的中原人,永远要记得以战止战才是目的。”蒙琰在给蒙焕灌输正确理念。

蒙焕陷入沉思,蒙琰不再管他,这些东西不是一时能明白的,让他自己慢慢消化,强行左右他的思想会让他有抵抗情绪的,蒙琰加快脚步走上前去追顾清风。

“殿下说通了?”顾清风转身看了看在后面一边走一边想的蒙焕说道。

“不知道,该教的我都已经教了,参透到什么程度那就得看他自己了,你告诉明鉴司的人对景逸,我要活的。”

“早就安排下去了,知道您惜才。”顾清风对蒙琰的态度越来越自在了,尤其是在得到顾希风秘密归附的消息后。

“朱提、纳雍拿下后,你带着姝儿回长沙吧。”看到顾清风想要拒绝,抬手制止,接着说道:“别忙着拒绝,你回长沙是有事情要办的,一是大都督府军情司要暂时迁到东川,政务司要迁到鹤州做准备,各路管员将领都要安排;二是,涂山轶元的态度很明确,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苏青和石英去处理夷陵和熙州的交界,你要坐镇江夏监督,不要让这件事有意外;还有你总是要见见你的兄长的,顾晟这次带来的希风和言风的书信你真的不打算回复?”

顾言风还好,顾希风就有些为难了,顾清风还没想好怎么面对兄长,心里乱的很。

这时候突然一个温暖的大手牵起自己冰冷的手,顾清风下意识的想要挣脱,但蒙琰的力气哪是她能挣开的,她定睛看着蒙琰,蒙琰的眼中满是柔情,顾清风顿时小鹿乱撞起来,脸更是烫的很,结结巴巴说道:“殿下,你,我,哎呀!这么多人看着呢。”

“清风,我不想回避什么,我们终究是面对的。”蒙琰柔声说道。

“可是,我····”顾清风喘着粗气,语无伦次。

“我不瞒你,皓月在我心中的位置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你对我的感情我都看在眼里,我不是石头,明白吗?”蒙琰毫不隐瞒的说道。

提到苍舒皓月,顾清风一咯噔,虽说是有些不舒服,但自己不就是喜欢这样的蒙琰吗,敢做敢言,不回避也不逃避,想定之后,坚定的说道:“夫人永远是夫人,我从未想过取代夫人,我是我,我是顾清风。”

这是两人第一次直面感情,没有太多的温柔细语,倒是能够感受到一股金戈铁马的味道,如果说苍舒皓月是蒙琰那一抹白月光,高高挂起在心间,而顾清风则就是蒙琰心底的一汪清泉,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波澜壮阔,永远陪伴着蒙琰左右。

“你还不愿意面见你的兄长吗?”蒙琰轻声问道。

“朱提那边有结果之后我就出发去长沙,大量的人员搬迁要有周密的计划才是。”

蒙琰笑了,顾清风很少会正面回应,不管对待感情还是对待公务都是如此。

“对了,殿下,济阳城传回来消息,赵先生被权汉良囚禁在死牢中,我们的人很难得手。”顾清风恢复情绪的速度很快,立刻转变到明鉴司的角色中去。

蒙琰愣住了,脸色变得很苦恼,说道:“清风,我不瞒你,这个赵先生是我的父亲,就是当年被顾氏追杀的蒙昭。”

“呃,”这回轮到顾清风苦恼了,她想破脑袋也没想到这蒙昭居然还活着,竟然出现在崔氏那里。

“没事,你不用紧张,我从未见过他,与他的书信往来之前一向是皓月负责的,现在只能交给你了,尽力救他吧。”

“伯父是被长孙氏救下来的?”顾清风问道。

蒙琰惊讶了,这么短的时间,少量的信息,立即就能判断出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不难,我听父亲说过,当年老家主将伯父一行人诛杀后并没有发现伯父的尸体,而当时有能耐有胆量敢接受伯父的除了您的母族长孙氏怕是没人敢了,之前您的表兄在出现在九曲过,而后开始与东府有过接触,现在您的表兄摇身一变成了辰朝兖州侯,很明显长孙氏为了利益将伯父出卖了,这没什么难理解的,大家族总是以利益为先。”顾清风淡淡的说着,她出身大家族,又是家主的独女,这些事情她见过太多了。

“你的意思是他的身份其实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了?”蒙琰突然想起什么,有些紧张。

“是,伯父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除非权汉良想彻底跟我们翻脸,但是救出来我还要重新谋划。”

“朱提的事情交给我来办,你明日就回长沙,立刻将长沙腾出来交给南府,一刻也不能耽误!”蒙琰紧张的情绪越来越严重。

顾清风不解看着蒙琰,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卢崇宗是我二哥!亲二哥!”

顾清风傻了,这是什么复杂的关系,“禺公是您二哥?”

“不错,他年幼流落到南境被先帝收养在侧,我当时刚出生不久,杨伯禽动了恻隐之心将我收留了。”蒙琰无奈的说着,他其实有时候也不愿意相信自己这么曲折的身世。

顾清风现在对于蒙琰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首先蒙琰不是孤儿,他父亲和兄长都在世,其次造成他们这种分离的状况是顾氏,是自己的家族,再次,她完全理解为什么当日借助卢崇宗的府邸出辰城这么顺利,感情人家是亲兄弟。

“殿下,您应该先给禺公快马传书,先到我们的势力范围才是。”顾清风提示道。

“我知道,叶帅和石英在江夏防着萧彧,卓帅在宝庆协调各路军马粮草,庆帅和顾言风在东川前线,靳骞在夜陵,我们能够调动的机动力量只有余赓了,我给你一道手书,让余赓配合你做好来自辰城和东府的防御,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对我们来说都将是灭顶之灾!”蒙琰突然觉得危机四伏。

顾清风深吸一口气,知道这事儿的重要性,“我今晚就走,先去林城,让快马带着你的手书去衡阳,时间紧迫,只要有人点火,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我不能出面,家里的事情你临机决断,保证卢崇宗的安全,稳住家里。”

“放心,你的家就是我的家,不是吗?”顾清风难得的回应给他一个俏皮的神色。

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七)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大婚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辰阳郡主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八章 新旧·阴阳(三)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九章 阴阳·故人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三章 乱世风华·论道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
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七)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大婚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辰阳郡主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八章 新旧·阴阳(三)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九章 阴阳·故人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三章 乱世风华·论道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