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

萧胡利病情越发的严重,终究是等不到桑农草的到来,枯木大师已经给萧胡利的生命下了最后的通牒,辰城的气氛逐渐便的诡异起来,卢崇宗在萧胡利的授权下接手了整个辰城的防务,包括宫城内外的防务,不过即便卢崇宗再努力也挡不住辰城的暗流涌动。

萧胡利如今躺在龙床上神色枯槁,毫无血色,大口的喘着粗气,好像是一口气上不来人就完了,仲柔凝满脸的泪痕陪坐在床旁,一旁的侍女不停的安抚着怀中哭泣的太子,卢崇宗持剑立在阶下神情紧张,右手紧紧的握住剑柄。

“海生,大家都到了吗?”萧胡利费力的张嘴说道。

卢崇宗听到萧胡利的召唤赶紧回道:“陛下,苍舒先生还未到,其他人都在殿外恭候了。”

等了好一会儿才听到萧胡利奄奄一息的微弱声音,“让他们进来吧。”

卢崇宗领命后立刻看向殿门口的侍卫,没过一会儿就听到侍卫朗声道:“皇上有令!卸甲!除剑!进殿!”

不多大功夫辰朝三品以上的官吏将领徐徐进殿,众人站好班次后,卢崇宗上阶小声告知萧胡利,只见萧胡利艰难从枕头上拿出诏书,并且拒绝了仲柔凝的帮忙,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诏书递给卢崇宗,而后示意仲柔凝将他扶起来。

卢崇宗双手捧着诏书恭恭敬敬的送到中书令耿惆手中,耿惆郑重的接下诏书后看了萧胡利一眼,此刻的萧胡利半倚在仲柔凝身上缓缓的抬起手示意耿惆宣读。

耿惆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气,打开诏书读道:“朕自承天命称帝,德庶绩始尔,今中国未定朕体不支,登极以来朕治犹劳,不敢怠,民亦安堵,今辰朝已定矣,我乃不可与争。今太子博年幼,尚未治事,朕愿诸人多顾新君,戮力新君定天下,皇后仲氏赞朕开国,深居内宫难兼顾朝堂,以苍舒凉为太傅,与皇后共教太子直亲政。特命耿惆、萧彧、仲珏、蒙琰、卢崇宗、崇启、夏侯明为辅政大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讬。其勉矢忠荩,保翊冲主,佐理政务。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众人三呼以后,耿惆又宣读的第二道封爵的旨意,有意思的是只晋封三人的爵位,分别是豫章王萧彧晋封为吴王,蒙琰为锦城郡王,耿惆为闵国公,其余重臣皆未晋封。

而后萧胡利让众臣退下,只留下刚到的苍舒凉和七位辅政大臣,便是皇后仲柔凝也让她去了后宫。

卢崇宗扶着萧胡利坐起来,说他现在的样子是油尽灯枯也不为过,他强撑着安排着未来征战的方向,极力的安抚萧彧等人的情绪,这是他最后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所有人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发作,因为大家都在等着萧胡利最后的讯息,萧彧在府中已经砸完了所有的瓷器,胸膛起伏不定,“想不到叔父这么狠心!”

“殿下,要准备了吗?”甘铭冷冷的说道。

“通知大家动起来吧,五日内我要看到结果!”萧彧下定决心的说道。

甘铭犹豫了一下,说道:“殿下,两衙的讯息传来说征西府和安东府都有动作,我们的人在少南关见到了聂桓,而且衡阳节度使余赓的大军也在向南倾斜,安东府那边也在向南倾斜,对我九江形成夹击的姿态。”

“哼!我这对结义的兄妹看来早就有安排了,告诉大家不要管两府的人,蒙琰和三娘还在辰城里,他们不会有太大的动作。”萧彧摆摆手说道。

甘铭退出去后,夏侯明缓缓从后堂走出来,阴沉着脸说道:“殿下,卢崇宗你打算怎么解决,这辰城中还有他的十万麾下,不管怎样都绕不开他。”

“我与崇启已经达成协议了,今夜崇启就会返回邕州,然后会立刻开启对南越的征伐,卢崇宗最多还能待两天。”

“崇启?他应该对你恨之入骨吧?他竟然和你合作了?”夏侯明惊讶道。

“我和他只是利益交换,他助我调出卢崇宗,留给我一个干净的辰城,我这边得手之后要帮他拿下越山北四州。”萧彧捻着手指说道。

“殿下打算怎么处置太子和娘娘?”夏侯明迫切的想得到萧彧更详细的计划。

萧彧眼睛变得凌厉起来,站起身来冰冷的说道:“岳父大人,太子是新君,自然是尊崇新君的,至于娘娘若是合作她还可以继续做她的太后,不然的话··· ”

萧彧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夏侯明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杀意,他并不赞成对仲柔凝动手,毕竟她是皇后,占有大义,不过看着萧彧浑身散发的狂戾之气,还是忍下了。

宫城里的仲柔凝还算的上稳定,萧胡利的安排对她来说是有利的,不过看着面色凝重的仲柔兰,还是忍不住问道:“三娘在担心什么?”

“二姐,前日苍舒皓月约我和夏侯颖聚过,虽然没有提及,但是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征西府不想参与其中,而萧彧的今天明显是对陛下的安排不满。”仲柔兰担忧的说道。

“三娘想说什么?”仲柔凝突然感觉到有危险的味道。

“萧彧可能会在陛下殡天之后有所动作,我来辰城之前已经做了一些安排,但若是萧彧发起狠来,我的安排对他来说影响不大。”仲柔兰越想越害怕,但是越想越不明白。

“三娘的意思是萧彧会造反?!”仲柔凝紧张了,但转念一想迅速平静下来,说道:“三娘你是不是想多了,辰城有卢崇宗十万大军,萧彧最近的大军也在赣州驻守,他能翻起来什么花?”

仲柔兰摇摇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仲珏,仲柔凝的眼睛也转到仲珏的身上,过了一会儿,仲珏开口道:“三娘怀疑的不是没有道理,你们两姐妹还记得上一次五羊之变吧?当日你们是怎么翻身的?萧彧在其中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你们两个应该很清楚吧。”

突然提到“五羊之变”,仲柔凝顿时又紧张了起来,父亲说的不错,当时崇盛的大军在五羊城也是有绝对的实力,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全天下人都知道,辰朝建立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陛下的意思很清楚,也算是用心良苦了,你是听政,苍舒凉是太傅是为了牵制你的,他不想你做大,甚或说他不想我们仲氏做大,而七大辅政大臣更有意思,耿惆为首辅,萧彧次之,而夏侯明却排在了最末位,明显的有意打压萧彧。”仲珏分析道。

“父亲,萧彧从来都不是甘居人下的,对于陛下的尊重不过是亲情的羁绊,陛下不在他心中那头猛虎一定会冲出牢笼的,这就是我为什么确认他会有动作,只是现在我想不清楚他的底气在哪?”仲柔兰说道。

“蒙琰中立,卢崇宗效忠陛下,萧彧能动用的也只有夏侯明的人马,除非卢崇宗坐视不理,不然就凭夏侯的那点力量很难在辰城翻起花来,三娘说的对,萧彧的底气在哪才是关键所在。”仲珏赞同的说道。

仲柔凝上前拉住仲珏的胳膊哀求般的说道:“父亲,绝对不让萧彧得逞,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都要博儿坐稳皇位!”

仲珏见状给了仲柔兰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而后安抚道:“凝儿放心,为父在一日就会保证你母子的安全,保险起见你给三娘开个口子,放开南港!”

仲柔凝突然松开手,疑惑的看着父亲和仲柔兰,忽然镇定下来略带冷漠的说道:“父亲,放开南港?您的意思是让东府的兵马入辰城吗?”

“凝儿!这是最稳妥的办法,我是在为你好。”仲珏闪过一丝紧张的神色赶紧解释道。

“呵呵!父亲刚才也说了蒙琰保持中立的态度,如果我去找他告诉他我将少南关和银清道全部开放给他,您说他会不会心动?”仲柔凝闻到了阴谋的味道,让她寒心的是这阴谋竟然来自于自己的父亲与妹妹。

“他不会心动,蒙琰做事向来喜欢留一手,他在出发返京的时候就已经在少南关布置了人马,这支人马并不多,但是保证他和家人的安全是足够的,二姐,你现在只能选择相信我。”仲柔兰忽然变得冷漠了,本来她并不想为难姐姐,不过姐姐揭开了她的面纱,再否认也没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仲柔凝听到仲柔兰的话更加确认了她和父亲的目的并不单纯。

“不为什么?只是想为天下的女子做一些事情而已。”仲柔兰神态自若的答道。

“天色晚了,本宫累了,”仲柔凝下了逐客令,接着说道:“南港不会开放,少南关和银清道也不会放开,郡主明日就启程回徽州吧。”

“二姐,于情于理你也只能依靠我和父亲了,难道你甘愿让萧彧控制吗?”仲柔兰并不甘心。

“那就不用三娘操心了,与狼共舞也好,与虎谋皮也罢,我身为辰国皇后,不管什么样的结果我自己担着就好,不劳烦仲氏操心了。”仲柔凝的态度很坚决。

仲珏与仲柔兰一路无语直到出宫,仲珏先开口道:“三娘,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逼迫你二姐?”

“这个时候表明态度,未来还有一丝亲情可言,若是等到我们控制朝堂的时候,我们仲氏与二姐就只能决裂了。”仲柔兰无奈的说道。

仲珏赞赏的点点头,而后说道:“南港那边你安排好了吗?”

“二十七艘运兵船以布防的名义已经抵达了南港海域,长孙紫阳那边做好了伪装,只要我们这边够快,能够赶在东海人反应过来之前返回。”仲柔兰自信的说道。

“兰儿,你这次多少有些冒险了,尽起东府精锐,若是萧彧入侵我们毫无招架之力。”仲珏忧心道。

“我在赌,只要蒙琰不掺和,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两府互换罢了,但至少朝廷和大义在我们手中,这不也是陛下所希望的吗?”仲柔凝轻吐一口长气。

“既然决定了就去做吧,兰儿你的布局不错,把长孙和萧彧都装进来了,这个布局中的变数只可能在蒙琰身上,只要他不食言就好。”

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七)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第八章 新旧·打一架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军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国宴
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七)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第八章 新旧·打一架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军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