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

顾清风秘密返回的事情没有通知成都的任何人,直到銮驾到了城门口的时候才把整套的銮仪拿出来,让值守的巡防营吓了一大跳,赶紧使人去通报卓公。

谁料到他这样的一个习惯性的举动却要在成都掀起一阵腥风,蒙氏夫妇并不是霸权的人,但是皇后回京居然要先通知卓公,且不说对皇后是否尊重,进一年以来的成都留守可是蜀王蒙靖恪,四大辅臣里可没有他卓白陵。

顾清风压着性子进了城,顾言风为首的辅臣带着文武百官匆匆前来迎驾,看到摇摇晃晃走路的蒙靖恪心中多少有点觉得对不住这孩子。

“顾中堂,英帅,澄侯,言令君,辛苦你们了,陛下在还在大江上,命本宫暂摄朝政!”说罢,立刻从怀中拿出金丝楠木令,这是大宣皇帝的象征。

顾言风看到顾清风这样的举动,顿时觉得头大,以妹妹的性格即便是暂摄朝政也不会如此的张扬,看来陛下对成都城中的有些人不满了,大宣朝堂也许要地震了。

顾言风多年来一直恪守本职,从来不敢逾矩,即便是陛下对他信任他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以为这是臣子的本分,虽然蒙琰与历代帝王不同,但有件事不能忘,再怎么不一样他也是君。

顾言风和言澜是最敏感的,降臣嘛总是会多在意一些东西,尤其是苏青从九江赶回接替邓昂为辅臣,他们两人就嗅到了危险的感觉,朝堂上的派系在帝后巡查的这一年中越发的明显了,估计让这些派系浮出水面也是帝后故意为之。

“谨遵娘娘懿旨!”言澜率先反应过来,赶紧回应。

顾清风扫视接驾人群中果然没有卓白陵的身影,冷哼一声道:“各安其职吧,澄侯随本宫入城,英帅,劳驾您将蜀王送到青羊书院中修习。”

简单的安排,却有着不一样的味道,每个人都心怀鬼胎,但每个人都猜到了皇后娘娘这次回来的气氛不对。

成都的气氛与东川的氛围大体相似,余赓刚入涪陵城,一群从旧辰起家的老兄弟们接连上门希望宴请这位大宣朝唯一一位还在外领军的大帅。

宴请虎帅无非就是两个缘由,一是多年情谊在,到了涪陵不聚一下说不过去;二是家里的孩子骄纵惯了,当文官肯定是不愿意的,看看能不能在虎帅帐下某个一官半职的。

余赓虽是笑呵呵的参加了所有宴请,不过眼神越发的凌厉了,痛恨和惋惜并存,余赓很是失望,都是老北斗的兄弟,陛下对他们已经算是优待了,最没有出息的现在也是驻守一县的都尉了,可谓恩情之厚,可他们呢?骄奢淫逸已经是赞美了,强抢民女,逼良为娼,能触犯的军规基本是一条也没拉下,勾结商人控制市场,闹的涪陵百姓有怒不敢言,在百姓心中他们都身负从龙之功,不管做什么,陛下都会网开一面的。

“虎帅,所有人的情况都已经摸清了,他们在朝中多与卓公、叶帅联系,该怎么处置他们?”安粲面无表情的说道。

余赓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刚到巴郡,你先封锁涪陵城吧,等陛下的旨意吧,”而后犹豫了一下说道:“都是‘北斗’的老兄弟了,你不可以太过于羞辱他们,即便让他们去死,也该有个体面的死法!”

安粲缓缓眨眼,而后冷言道:“虎帅,末将只是辅助您控制涪陵,他们的生死不再末将的职责内,能不能活到陛下旨意来的那天,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安粲!你不要以为老夫不敢杀你!”余赓非常讨厌安粲这样冷漠的话语。

“虎帅当然可以杀我,不过您要给他们体面,他们可曾给过涪陵乃至整个东川百姓体面?”安粲平静的说道。

“你!····”余赓突然止住了,安粲说的有道理,更重要的是这或许是陛下的意思,陛下从还是辰国旧臣的时候就是为百姓自由而战,如今鱼肉百姓的这些人在陛下心中恐怕就是冢中枯骨了。

“虎帅若是没有别的吩咐,末将就下去封城了!”安粲故意重重的说道,安粲的苦衷或许只有言澜能懂,常年执掌内卫、禁军,是陛下心腹中的心腹,他不能也不可以有任何态度,陛下的态度就是他的态度,他明白余赓面对这些老人的情感,但是他不能有感情。

封城的事情必须要快,一旦这些人精反应过来送信去成都,陛下和娘娘的计划就功亏一篑了,薛宸作为内卫中第三号人物突然的失踪就很能说明陛下坚定的决心。

安粲看着西边的将要落下的太阳,喃喃道:“薛宸啊!薛宸!你可千万不要自作聪明!”

一路伪装前行的薛宸连续打了数个喷嚏,抬头看了看月光的幽冷,裹了裹身上的袍子说道:“兄弟们,快点!日出之前我们必须要接管南充大营!”

薛宸接受蒙琰的密令一路西进接收沿江零散州郡的军权,现在就差南充大营一地了,这也是最后一座重点大营,南充大营中不少都是卓白陵和叶伯怀的老部下,还有一些从星潭转过来的湘王的老部下,南充大营一直以来都是大都督府最头疼的,三方势力胶着的厉害,但是南充大营却又是预备营中战力经验乃是指挥独立上最优秀的军马。

薛震一边加速前行,一边掂量着怀中的军符令牌,心里想着走之前言澜和他说的话,“小子,一点别的心思都不要有,你也不要告诉我,你只记住一点,你是陛下的内卫统领之一,你的心中和眼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陛下。”

想到这不禁打个寒蝉,薛宸善于交际,但他不是缺心眼,言澜这话听着简单,实则内涵深厚,再摸了摸怀中的军符令牌更加坚信陛下已经动了杀人的念头了,自从立国以来陛下从未有过大规模的杀头,甚至是尽可能的避免慎刑司秋后处决的人数。

就在所有人都在紧张的时候,蒙琰却在巴郡享受着山涧的清泉,他一身单衣静坐在潺潺溪水中,一旁石头上的瓜果应有尽有,另一旁的清茶还是微微的冒着热气。

不过在他身侧侍立的人就有点让人摸不清头脑了,太子说是回成都,但是一直却没有出现,谁曾想他竟然在巴郡一直候着,不远处烧烤的人更是让人吃惊,按理说他应该在川西随军剿匪,但现在这个聪慧的雍王殿下却在烤着羊。

父子三人也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一阵微风吹起,蒙琰才睁看眼睛,缓缓张嘴道:“老二,你这手艺不行啊!到现在还没有闻到香味,你在川西是白待了这么久!”

“父皇,这巴郡的羊没有草原上的好,您就凑合吧,哪天您和大哥到草原上再试试我的手艺。”蒙靖翊略带不满的说道,他觉得这巴郡的羊是糟蹋了他的手艺,烤全羊他可是向狄信请教了好久。

“老二,行了吧你,父皇的嘴巴多刁,我在军中多年手艺比你好太多了,但前些天也被父皇奚落的不轻,父皇啊!”蒙靖言微微看了一眼蒙琰接着说道:“父皇的嘴巴只认为母后做出来的才是美味!”

兄弟相视一眼,而后大笑,突然觉得四周压力巨大,立刻就感觉喘不过来气,兄弟两人毫不犹豫扑通一跪向蒙琰求饶,九宸功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求饶才是正途。

“臭小子!敢取笑你们老子,皮痒痒了是吧?这几年在外面玩野了我看是!”蒙琰笑骂道。

父子三人的亲密时光就是一通狼吞虎咽,三人酒足饭饱之后同样的姿势抚摸着自己的肚皮,一看就是遗传。

“老二,川西那几位你觉得怎么样?”太子蒙靖言打着饱嗝问道。

“他们都还挺好,算是老实本分的那一类,不过有一说一,他们对朝政可谓是避而远之,尤其是朝群和狄信。”蒙靖翊对川西的评价就是如此。

蒙靖言也不是随便问问,毕竟雪狼帅府名义上的大帅是叶伯怀,这次父皇整治的对象就有叶伯怀。

“朝群也算是顾氏出身,母妃和两位舅舅也很关照他,但是他心里总有一道跨不过去的坎,没办法,这一点和舅公就不同。”蒙靖言叹道。

“舅公?他的名声在成都臭不可闻,内卫府的坏名声基本上就是因为他老人家。”蒙靖翊对顾晟是一点都看不起,这声舅公不知道远了多少人。

突然蒙靖翊头上挨了蒙琰一个栗子,只听蒙琰懒洋洋的说道:“你们懂什么,顾晟才是最聪明的那个,坏名声不见得是坏事,你们回想一下他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赌钱输了砸赌坊,逛青楼喝多了带兵围了青楼,看起来尽是荒唐事但你们细想一下他真的做错了吗?”

两兄弟相视一眼,点点头,蒙靖翊问道:“所以父皇,每次您保他不是因为他是顾氏?”

“算你开窍,顾晟常年做安粲的副手,对于俗事安粲是处理不来的,顾晟处理这种事就比较得心应手,不然你因为就以顾晟的品行,安粲会因为朕而容忍下去?”

“对了,父皇,我们父子三人都在巴郡,成都留给母后会不会有点不地道啊?”蒙靖翊转了个话题问道。

蒙琰先是奇怪的看了蒙靖翊一眼,而后踹了他一脚,笑骂道:“你是觉得父皇不厚道还是觉得你母后没能力?!”

蒙靖言一边扶起弟弟,一边说道:“母后处理政务更得心应手,只要我们这边稳定住所有的军方,成都城中的母后才会快速处理,你没发现现在成都权力最大的是顾氏吗?”

蒙琰满意的点点头,太子的思维还是不错的,他将安粲等人全部调出来,整个成都权力最大的是顾氏,掌兵最多的石英夫妇,还有言澜居中策应,即便是叶伯怀、卓白陵这样的人也不敢轻易言胜。

突然蒙琰脸色骤变,太子的话有问题,他是在挖苦他老子不懂得处理朝政,是个甩手掌柜,刚抬起脚,就发现两兄弟互相搀扶着已经逃到密林之外了,伴着的还有两兄弟的大笑。

蒙琰摇摇头,真是孩子大了····

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十)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二章 旧世界·鸳鸯谱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四章 兄弟阋墙·三生万物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西域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八章 新旧·陈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
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夏侯颖的选择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七章 南北对峙·雪狼旗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十)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二章 旧世界·鸳鸯谱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四章 兄弟阋墙·三生万物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西域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言风之举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八章 新旧·陈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