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

权熙自从继位以来没有像最近这些日子一样看过自己治下的子民和土地,他手捧一柸土使劲的闻了闻,很香甜,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身后的储诚和陈卓跟他保持了一段的距离,谁也不想去打扰权熙,因为谁也不知道权熙现在的心情如何,萧彧最后的通牒已经下达,如果权熙再不做出选择,大宁不介意北上。

权熙知道这个消息后没有任何的气愤,只是微微一笑希望他们两个陪他出去走走,再看看幽都周围的风土。

这一天下来权熙好似心情不错,又是吃街边,又是看农桑,政务上的事情一概不问,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权熙一点要回城的意思都没有。

“储大人,贵主是什么意思?非得打吗?”陈卓有点急了,他不希望开战,一旦开战对双方都不好,对幽都来说是致命的,对大宁来说也是一场完全没有必要的损失,间接来说等同于消耗自己的实力。

“陈大人,很快就要同朝为臣了,嘴上积德吧,你以为陈氏还是当年的世家豪门吗?!”储诚很反感陈卓的行为,当然他也不怕与陈卓或者说与陈氏为敌,因为他明白萧彧并不希望世家复苏,与陈氏不和或许是他最后能为权氏尽力的地方了。

“储大人,说话留神!”陈卓很生气,但却无言以对。

两人没有再继续斗嘴,只是互相不再理会,这样的对峙即将开启大宁的一场旷日持久的不和。

太阳终究是落山了,夜幕降临在幽冀大地上,权熙拍了拍手,转身笑着说道:“陈大人,请转告大宁皇帝陛下,权熙愿率幽冀、太原及辽东文武百官及五十万将士归附大宁,此生无悔!”

权熙很平静,平静让人有些担心,储诚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直到回到城内,储诚害怕权熙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就要走到宫门的时候权熙突然停住,笑着说道:“储相,不用担心,我不会做傻事的,我想明白了,权氏对于百姓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家族而已,权氏在中原这么多年的统治确实不得民心了,降便降了,我只希望能为中原守住边疆,请你转告陈卓,我最后的要求是驻守辽东,保卫这一方安宁。”

储诚老泪纵横,双膝下跪泣道:“老臣遵旨!老臣愿陪陛下驻守辽东!”

权熙摇摇头说道:“储相,您是相才,权氏已经给不了您施展才华的机会了,去金陵吧,那里才是您应该待的地方,以后不要称我陛下了,你我以后也是同朝为臣了。”

储诚久久不能起身,权熙踏入宫门的那一刻再次停住,说道:“储大人,我知道你与成都有交情,最后一次替我送句话给蒙琰,告诉他,我谢谢他了,未来之事我会尽力守好边疆,余下不再过问。”说完自己动手把宫门关上。

权熙的要求很快就传回了金陵,萧彧摇着手上的纸冲着萧寒和端木阳说道:“这权熙还是想得开,你们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权熙所求是想东山再起,决不能答应他,我们可以给他至高的位置,哪怕是个亲王也无所谓。”萧寒坚决反对权熙继续带兵。

“王爷说的有理,但是这个时候是不是要缓一缓,甘铭将军可为权熙副将,臣举荐牧云杰为幽冀大将军府长史,主持政务。”端木阳按照事先与萧彧商量好的说了出来。

“牧云杰?”萧寒有点意外,这个牧云杰他是知道的,刚刚调上来做他副手的,在吏部这些天工作算不上多出彩,但是交给他办的事情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不过刚从地方上来不久就再派任封疆,似乎不太妥当,于是接着说道:“相爷,牧云大人刚刚就职吏部,很多事情还没有理顺,是不是换一个人更合适些?”

“王爷,幽都形势复杂,河东裴、太原王等世家盘踞多年,若是派了不得力人过去很难解决,而幽都原有的班底也要大部分调过来重新洗牌的,纵观朝堂上除了王爷亲至,也就只有这个牧云杰还算可用。”端木阳说的头头是道。

萧寒刚想说从南边调人,但一想到与楚国战事就闭嘴了,想了想也是,朝中诸君中能在幽都稳定下来的也就明面上的几个人物了,自己刚接手吏部,皇兄必是不会放自己去幽都的,突然有点羡慕早早培养人才的蒙琰了。

这几年接触下来他发现了不管宣国那边经历过什么,总能在危急的时刻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例如宣松、狄信甚或是霍幼疾这样的年轻将领。

萧寒想开了,拱手道:“是我孟浪了,还是相爷思虑周全,牧云杰确实是不二人选。”

萧彧轻舒一口气,这个堂弟脑子活络,想要在他面前演戏还得是端木配合的好。

“那就这么定了,吏部选调一些人随牧云杰前去接收幽都,政事堂拟旨封权熙为幽都大将军,赐燕王爵,专司北慕事务,甘铭调任幽都副大将军,牧云杰调任幽都大将军府长史,幽都留守,处理幽都五道政务,幽都大将军府下辖五道行军总管你们两个有没有意见?”

这很关键,端木阳一时间也不敢轻易回复,倒是萧寒胸有成竹的说道:“陛下,长孙冀可任太原道行军总管,成济可调回金陵。”

萧彧点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年轻就是好,脑子转的快,长孙冀在宁国腹地身份颇为尴尬,长孙氏族人不愿与他深交,各路将军都是对他讳莫如深,如说他是个庸才也就算了,可偏偏长孙冀是个不可多得的将领。

“嗯,长孙可用,成济暂时调回金陵充任兵部尚书吧,刚好有个空缺。”萧彧突然觉得自己也有用人发愁的一天了,这是好事也是头疼啊。

“幽都的班底主要就是‘六老四少’,储诚进政事堂,英爵入职锦衣麒麟,成济晋位兵部尚书,王并、公孙羽、裴信这三老,还有郁清、王子凌、徐道宗、羊霆宇四人的安排也是个问题。”端木阳意味深长的说道。

“端木,我们刚好重组了六部,吏部、礼部、兵部都有尚书了,幽都余下三老就好办了,王并出自太原王氏,出任工部尚书可以,裴信是河东裴,执掌户部也说的过去,至于公孙羽暂时执掌工部吧,日后有合适的再调整,先安定人心。”萧彧迅速做着安排。

“陛下英明,此安排甚好,政事堂现在刚好三个人,有一个幽都方面的人,六部中有四个出自幽都方面,他们不会不满的。”端木阳对萧彧的手笔很是佩服。

“郁清等四人,你们两个看着安排吧,不要轻待了他们,也不要寒了咱们自己将士的心。”难缠的都安排好了,其他的四个人萧彧不好也不愿意去做安排,毕竟平衡才是最重要的,让吏部和政事堂争去吧。

眼看就要入冬了,幽都的事情总算是快要告一段落了,陈卓看着窗外的雨夹雪裹了裹身上皮裘,打了个寒颤,幽冷的说道:“储大人,贵主可还满意?”

前天金陵将所有的人员安排和对权熙希望的事情都有了结果,这结果出乎了储诚和权熙的意料,本来权熙只想驻守辽东,谁曾想萧彧胆魄如此,直接让他执掌幽都大将军府,可谓是军方第一人,表面看起来已经超越了于庆武和滕寒的辖区和势力。

储诚实在是无话可说,回道:“陛下决议腊月初十亲赴金陵谢恩。”

“哈哈哈!储大人以后说话也谨慎些了,您口中的陛下不是幽都宫中的那位,应该在金陵才是。”陈卓的话听起来是善意的提醒,而实际上是一种警告。

“陈大人,你我日后在政事堂共事,还请多多指教!”储诚也不示弱,你是政事堂宰相,我也是政事堂宰相,谁也不比谁弱,以陈氏在萧彧心里的地位并不比自己要高。

陈卓尴尬的一笑,他知道储诚不好对付,他也明白萧彧为什么坚持要让储诚进政事堂为宰相,平衡,帝王心术。

储诚对大家的安排没有太大的意外,唯一觉得有意思的是长孙冀的安排,长孙氏,江东世家,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这个长孙冀还能受到萧彧的信任执掌太原军务,确实不一般,要知道长孙氏可是蒙琰的母族。

腊月初八,权熙正式宣布归附大宁,陈卓当即宣布圣旨,以权熙为燕王,幽冀大将军,其余原权氏旧臣皆有安排。

随后权熙这个新出炉的幽冀大将军命人更换王旗,这个举动就是宣告着权氏在幽冀的统治结束了,史称“幽冀易帜”。

当日就在宫城内,也是幽冀大将军府内举办了盛大晚宴,双方人马各怀心思,各有鬼胎的相互恭维着,储诚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长孙冀身上,他觉得这个人或许会是左右宁、宣的关键人物,但目前看起来长孙冀还是忠心于萧彧的,但储诚不相信长孙氏会忘了“秦淮血夜”,会不记得蒙氏的亲情。

“长孙将军,储诚有礼了。”储诚主动搭讪。

“哦,储相,恭喜储相出任政事堂宰相。”长孙冀赶紧起身恭贺,不过动作上有些局促,明显是没有反应过来会有人和自己主动搭讪。

“长孙将军,太原三面环敌,北有北慕,南有辰京,西有西京,都不是善于之辈。”

长孙冀有些不明所以,这储诚这个时候跟自己说这个有什么意思,太奇怪了,但是长孙冀是经历过屠杀的,当年家主投靠萧彧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并不同意,在心里上他们更愿意接受远在成都的蒙琰,之后家主父子被杀,萧彧逼自己出来站台,这一举动让长孙氏余下的族人几乎不和自己来往,其他人也因为长孙二字也避而远之,这时候储诚主动贴上来当然得接着,不管怎么说储诚都是政事堂宰相。

“多谢储相提醒,末将知晓了,若有不济之时还请储相多多相顾。”

“哈哈哈!好说好说,不过将军还记得蒙氏吗?”

长孙冀脸色大变,正准备发火的时候储诚用手按住长孙冀小声说道:“将军勿怒,本相曾受教于蒙珙先生,固有此问,你我是一家人,不是吗?”

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八章 新旧·陈氏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火烧谷山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七)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四章 兄弟阋墙·辰阳郡主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八章 新旧·陈氏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二)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八章 新旧·打一架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
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八章 新旧·陈氏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火烧谷山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三年休养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七)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四章 兄弟阋墙·辰阳郡主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八章 新旧·陈氏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二)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八章 新旧·打一架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开拔了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