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

“邓指使,这么早?”

成都城外三十里已经到了资阳郡境内了,自蒙昭被刺已经过了五年,这五年间成都城不断的扩大,原来内外城现在变成内三城:宫城、政城、内卫城;外三城:青羊城、白泽城、驻军城;共计六城,可想而知有多大,现在基本出了成都城就到了外地。

邓昂已经升任白泽卫指挥使,今天是陈之庆奉命从阆中返回的日子,邓昂受命在此迎接。

“安大将军早就在内卫城等了,我岂敢不早?再说,庆帅回来,便是王爷也要在宫城外迎接。”邓昂郑重的说道。

提到安大将军那个说话侍卫缩了缩脑袋,安粲两年前就任内卫大将军,统管成都防务,对付话多的下属只有一个办法,送到武院改造,武院是什么地方?西府军士的噩梦,谁去了都得脱成皮。

“你们也别闲着,在川西征讨诸葛氏和羌人的大军今日也要返回,两边都不能怠慢。”邓昂略显紧张。

邓昂回想着这五年西府的变化,在新一代的基层军士中庆帅是西府高级将领中最为神秘的存在,他的事迹已经是传说,是西府五帅中最为神秘的存在,更是西府三大军旗之一的白衣军,其实也怪不得陈之庆,他常年驻守阆中,这些年与洛辰虽无大战,但是摩擦不断,北川的大军已经是西府最为强盛的一支,庆帅作为最高统率更是鲜少出现在人前。

五帅之中大家最熟悉的还是执掌大都督令的叶伯怀,他为人随和,经常拎着酒壶在武院教授学业,不单是军士对他熟悉,成都的百姓更是熟悉,他的身影几乎在成都大大小小的酒馆中都出现过,喝完酒不付钱,欠条的欠款人写的是内府,刚开始大家都当吃了哑巴亏,后来有胆子大的就去扣了宫门,别说内府的人虽说不高兴,但是一笔酒钱都没欠。

再有就是靳骞,靳帅,他忙,忙得很,各处练兵,巡查各地防务,一年到头在成都也出现不了几次,不过地方上与他很相熟。

余赓,人称虎帅,他的豪爽和大度,是西府每个从军人都希望跟随的大帅,大口喝酒,大秤分金,这几年在川西草原征伐诸葛氏和羌人,北定八年的时候因为击杀了诸葛星宇,雍王亲自赐旗猛虎军,因为以虎头为军旗,因故被称为虎帅。

石英,人称英帅,他常年驻守江夏,身处各府的包围之中,却游刃有余,北定七年,洛辰城派龙骧卫大将军曹隶和襄阳刺史涂山锦元的配合下共计十万大军对西府发起进攻,石英率四万部众在京山设伏,大破曹隶,顺带将涂山锦元的一条腿废了,活活的让洛辰的南征变成了襄阳保卫战,战损不足百人,之后被雍王亲赐神鹰军,刚好他的名字有个“英”字,因此被称为英帅。

五帅是军方的领袖和灵魂,那么四中堂就是政务上的主导和柱石,四中堂第一中堂就是顾言风,为了避免引起众人的称呼上的麻烦,选士取士的中堂在北定六年改名为两院府,因为掌管着西府军政人员的培养和升迁,顾言风因此被称为西府第一中堂。

余下三大中堂分别是以御史台为班底成立的督查院,由原民商司尚书邓岗改任督查院中堂官,负责监督文武百官;北定七年的时候在尚书台的帮助下成立了客院,主司与各府和各国的来往,由原政务司尚书薛震任客院中堂官。

最后一个中堂本是个临时机构,北定六年的时候明鉴司、慎刑司、御史台与白衣祠之间因为监督探查和情报交换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了处理此事蒙琰建议在民情院监督下临时设立一个处理矛盾的机构,后来大家都习惯于出了矛盾就找这个机构,尚书令卓白陵和大都督令叶伯怀建议干脆常设此机构,称内务院,中堂官出奇般的落在蒙烬的头上,刚开始大家对他还不甚看得起,后来经他处理的事情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大家也就认可他这个中堂官。

北定六年底的时候因为政务混乱,军务不清,在雍王的主持下一次性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地方设六大中书总管与成都令,与各司尚书同级,主管地方民政,分别是北川总管,驻地阆中,辖北川七州之地;东川总管,驻地巴郡,辖东川六州之地;两湖总管,驻地江夏,辖荆湘八州;南川总管,驻地越嶲,辖南川六州;夜陵总管,驻地夜陵城,辖黔地八州;诏南总管,驻地建宁,辖诏南七州;成都令,辖成都周围五州,共计四十七州。

而后根据行政划分在各州置军府,七大总管对应的则是七大将军府,北川大将军顾希风,东川大将军蒙焕,两湖大将军佟严,南川大将军安魁,夜陵大将军朝群,诏南大将军景逸,内卫大将军安粲。

七大将军府除内卫府以外分属三帅府,白衣帅府驻阆中,统管北川、东川两大将军府,由陈之庆节制共计四十万大军;神鹰帅府驻江夏,只辖制两湖大将军府,由石英节制共计三十万大军;猛虎帅府驻平羌,下辖南川、夜陵和诏南大将军府,由余赓辖制共计三十万大军,内卫府常驻成都周边,内卫府共计四十万人马,分成九卫,白泽卫、内卫、成都卫、宫城卫、虎贲左卫、虎贲右卫、左翊卫、右翊卫、羽林卫,内卫府实际上只辖制内卫和羽林卫八万人,其余各卫只听命于王府。

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将邓昂拉回了现实,急忙看过去,陈之庆回来了。

邓昂赶紧翻身下马恭敬的说道:“白泽卫指挥使邓昂奉雍王命在此恭迎庆帅!”

陈之庆笑呵呵的下马说道:“邓昂,好小子,几年的功夫不见都做到了白泽卫指挥使了。”

邓昂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庆帅说笑了,我多想跟您一起征战沙场。”

“沙场有沙场的难处,守卫有守卫的责任,分工不同而已,王爷安好?你父亲安好?”

“王爷安好,知道您今天回来王爷一大早就在宫城外等着了,我父亲挺好,”突然神秘说道:“自从到了督查院跟人吵架少了。”

“哈哈哈!小子,敢取笑你老子,小心家法伺候!”

邓昂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我才不怕他,去年我就搬到宫城住了,他管不着我。”

“行了,别卖乖了,赶紧进城,别让大家等急了。”说完陈之庆上马扬鞭。

一行人快到内卫城的时候只见安粲匆匆迎上来,恭敬的表现不下于邓昂,“庆帅,虎帅的刚刚从西门入城,就等您了。”

“呵!这余老虎挺快的啊!”陈之庆大笑着说,地盘大了,原来的老兄弟们见面机会也就少了,长时间不见还是想念的。

刚进宫城就看见蒙琰携众人等候,看到陈之庆一行人过来,蒙琰驱马上前,笑盈盈的说道:“师兄,想死你了!”

也不过两三年不到的时间蒙琰已经开始蓄须了,看起来更加成熟稳重了,陈之庆明白他好不容易才从接二连三的失去亲人的打击中走出来。

“你状态不错,放心了,叶伯怀这几年没少折腾你吧?”看到醉醺醺的叶伯怀,调侃的说道。

“他除了到处赊酒钱让我替他还账外其他的还算好。”对于叶伯怀的放荡,蒙琰已经放弃了,只要他正事上不糊涂,其他的就随他了。

“婉姝和楚珩呢?”陈之庆扫视着众人。

“他们俩在进学,婉姝晚点时候能见到,楚珩现在住在武院那边。”

“你是够狠心的,堂堂王世子也舍得放在武院待着,”随后转身冲邓昂说道:“你去把楚珩接回来,就说他陈伯伯回来了,想见他。”

蒙琰扯着陈之庆的缰绳说道:“走吧,给你和老虎设的接风宴都快凉了,这花的可都是我自己的钱,别浪费了。”

一通热闹之后,不出所料的余赓喝的大醉酩酊被亲卫扛回去休息,不过余赓在倒下之前毫不客气的将靳骞先放倒了,陈之庆也是少有的喝了一坛子,叶伯怀就不用说了,他哪里会放弃尽情喝酒的好机会,接风宴还未到中段就已经倒下了不少人。

到了第二天将近中午陈之庆才起来,赶紧草草洗漱一番去见蒙琰。

“师兄怎么好好休息一下再过来,又不是多着急的事情。”蒙琰看着一脸憔悴的陈之庆笑道。

“不行啊!这次回来待不了两天,石英一个人可管不了两大帅府,洛辰可是一直虎视眈眈的。”陈之庆揉着脑袋说道。

“权峥这个人真有意思,京山一战还不疼吗?”蒙琰表情变得严肃了。

“权峥这几年发了疯似的不停挑衅我们,小摩擦,大阵仗都没停过。”

“他那是着急,北边人口众多,但物产不足,我们南边这些年的发展不错,钱粮充足,他怎么会不眼红,但是无休无止的骚扰就忍不了了。”

“余老虎这次把诸葛星辰和羌人打疼了,川西的局势得到缓解,我这次回来一是找你要人,二是聊一聊洛辰的事情。”

“你找我要什么人,你和石英那里七十万大军,还缺人?”蒙琰笑嘻嘻的说道。

“你少来,武院今年这一批给我一半,基层军官太缺了。”陈之庆毫不客气的狮子大开口。

“师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您这是在找茬,要人去找顾言风,他执掌两院,好走不送!”蒙琰坏笑着说道。

“顾言风那个死貔貅,找他要人比登天还难,我不管,你是王爷,必须给我人,不然你信不信我打个败仗给你看!”陈之庆威胁道。

玩笑归玩笑,看来北川的局势比想象的紧张,“人我说的真不算,这事儿还是要跟大都督府和两院协调,不过败仗不能打,我们西府隐忍五年了,不发威还当我们好欺负了,仲夏时节就是襄阳城破之时!”

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亲情与时务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三章 乱世风华·火烧谷山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三章 乱世风华·苏青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
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九章 阴阳·杜衡(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九章 阴阳·涟漪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一章 尘世间·局面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二章 旧世界·萧彧的尴尬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亲情与时务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三章 乱世风华·火烧谷山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三章 乱世风华·苏青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九章 阴阳·得失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九章 阴阳·往昔与今朝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六章 七雄并立·再添噩耗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