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

甘铭一个纵跳从船上下来,一把长枪使得出神入化,连精于刺杀的徐煜都赞叹,这小子一手战阵枪法不输于回马枪,便是长孙氏赖以成名的霸王三枪也不见得比他舞得漂亮。

只见甘铭左突右刺,前挑后扬,不过来回几趟竟吓得卓氏兵马不敢上前,徐煜等人见状趁机打开一个缺口,正准备回身救人的时候,只见一个身影从众人面前闪过,待看清楚的时候甘铭竟把萧彧背在背上涉水走到的江中心。

“甘将军一身是胆!”这是萧彧在船上惊魂未定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

岸边的卓氏兵马反应过来之后准备放箭射杀,南边一支轻骑杀来打乱了他们的节奏,萧彧定下神来看过去原来是滕寒亲领着援兵到了,一阵厮杀后,滕寒见船已经快到对岸了,果断下令撤兵,来去好似一阵风。

“滕将军快如闪电,来去如风!”这是萧彧被救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也是继评价完甘铭后第二句话。

萧彧被人拥簇着下船后,文隽来报,神色中竟有些欢喜,说道:“左翼于庆武趁乱率三百人抢占鹧鸪岭,逼得卓氏不敢往前一步,卓氏现在冲下来的兵士已经缓缓退到半山了。”

“于将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萧彧下船后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评价甘铭后的第三句话。

紧赶慢赶的回到庐陵城,安定下来后,萧彧看到萧泽与萧湛满身的伤痕和鲜血,右手绑着的剑还未松开,鼓励的说道:“萧泽、萧湛乃是我萧氏的荣耀!”

四句话成就五个人,这五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多是建立在这四句话上的,而后萧彧看看周边的残兵败将和一身忧虑的张瑾等人,突然放声大笑,众人奇怪的看着他,心想这郡王不会是被打傻了吧,笑了好一会儿才在一阵咳嗽中停下,而后说道:“这场败仗吃的不亏,吃出了我五员大将!”

众人不解的看着萧彧,只听萧彧问道:“张帅,象湖的兵马何时能到?”

张瑾被这突然的发问搞得愣了一下,而后赶紧说道:“象湖四万兵马已经到了,再加上庐陵驻守的兵马和退回来的兵马,大概有七万人左右,王爷,我们这次栽了!”

萧彧摆摆手说道:“张帅,败就败了,咱们得认,怪我们一路走的太顺了,我现在明白为什么蒙琰要在宝庆整军了,我们看来也要在庐陵拜将了!”

张瑾心中一紧,萧彧本就对麒麟军各级将领不甚满意,这次惨败是萧彧整军最好的借口,也是整军最强力的缘由,自己带过来的老部下的好日子到头了,不过自己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确实有整一整的必要了。

萧彧下令关闭庐陵城,各路军马在庐陵城内进行修养,等待未来几日可能遭遇的围攻,命麒麟卫派出最精锐的斥候与左右两翼保持联络通畅。

“这他妈的哪里冒出来的人,一个小小的鹧鸪岭竟然这么可恨!”樊镇狮看着离自己大营右侧不远的鹧鸪岭。

“将军息怒,若是觉得鹧鸪岭难看拔掉它便是,何必如此动怒!”卓鼎风劝慰道。

“卓先生,你看看这地形,鹧鸪岭的可恨之处就在于我们就算是打上去会有不小的损失,就算打下来意义也不大,但是对于萧彧就不一样了,鹧鸪岭就像是一颗钉子,我们若是全力下山攻打庐陵,那么鹧鸪岭上萧彧的人一定会冲过来骚扰大营,我们的粮草就在附近,不得不防啊!”樊璃虎看着鹧鸪岭也觉得浑身不自在,昨夜若不是樊璃虎赶到说不定大营就遭殃了。

“二弟,你有什么好办法除掉他没有?”樊镇狮迫不及待的想拔掉鹧鸪岭上这个钉子。

樊璃虎摇摇头,说道:“大哥,我说了我们拿下他意义不大,他只是疥廯之疾,不足为患,只要一队偏师在山口看死他们就行了,我们现在最重要还是对付萧彧,他的援兵已经到了,昨日没能杀掉他,我们已经丧失夺回庐陵最好的机会了,现在不能再等了,趁他们还没准备好,立刻围城!”

卓鼎风对战场上时机把握这事儿实在不会判断,但是从治家的角度上来说他是赞同樊璃虎的意见的,立足未稳,正是出击的时候,樊镇狮这次没能拿下萧彧自然也不是不敢说什么的,毕竟樊璃虎才是处州军的主帅。

樊璃虎安排了八千军士处州军在山口防御鹧鸪岭,其余处州军及卓氏兵马分兵下山,搭建浮桥进军庐陵。

“张帅,南衙的消息你怎么看?”萧彧已经从昨日的落魄中恢复起来了。

“樊璃虎到了,对我们麒麟军来说是个好事情,樊璃虎在庐陵,也就是说处州不是他在主持,郡王是否可以让仲氏准备了?”张瑾笑着说道,显得很轻松的样子。

“属下认为不如我们先和樊璃虎耗一耗,给仲氏更多的时间,郡王意下如何?”应宗岳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久未见到的笑容,樊璃虎离开处州就是在作死。

张瑾敬佩的眼神看着应宗岳,应宗岳回应了一个微笑,这是两人难得达成了一致。

“好,既然要玩,就玩得真的,局面搞得大点,各位谁愿意与樊璃虎一战?”萧彧扫了众人一眼。

堂下的众人大多都领略过樊氏兄弟的厉害,多少心里有些阴影,这不萧丛和王宗卿头低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若王爷信任,末将愿意一试!”被夸做“一身是胆”的甘铭洪亮的声音响起。

“甘将军身上还有伤,本王还有要事相托,暂且修养吧。”萧彧拒绝了甘铭的请战,庐陵之战在于一个“守”字,甘铭虽然勇猛,但却不是最好的守城将领,萧彧心中其实已有人选了,萧彧的目光看向张瑾。

张瑾见萧彧看向自己,立刻心领神会,说道:“末将倒是有一人选举荐。”

“哦?张帅请讲。”萧彧的配合天衣无缝。

“左翼参军于庆武于将军,昨日混乱期间还能想到上鹧鸪岭偷袭卓氏大营,现在又逼得樊璃虎不得不分出八千处州精锐防着,于将军可委以重任。”

萧彧听到张瑾默契的配合,很是满意,说道:“于将军堪负重任,于将军不知道你可愿?”

于庆武哪有不愿意的道理,本来在白泽军好好的,谁知蒙琰非要搞什么整军,自己与滕寒商议后决定向蒙琰辞行,没想到蒙琰非得不阻拦,反而还介绍两人到麒麟军中任职,当然麒麟军中对二人的到来也是排斥的,不过萧彧对二人还是不错的,经过昨日一战,总算是在麒麟军中站稳了,刚才萧彧的发问,于庆武自认是有能力守卫好庐陵的,但不想因为抢功把刚站稳的脚跟给踢歪了,不过有人举荐和萧彧任命就是例外了,赶紧站起身来恭敬的回道:“末将愿领命!不撕下樊璃虎一口肉绝不放手!”

这话说的实在,不像别的人口号震天响,萧彧更是赞赏,不过心里可是有点酸酸的,蒙琰调教出来的人怎么看都比自己手下这些人好用,说道:“各位,本王今日有言在先,庐陵城防之事全交付给于庆武将军,若有敷衍违令者,自己去北衙吧!”说完丢给于庆武一个纯银的麒麟令牌,这是麒麟军中仅次于麒麟金令的所在,意味着整个庐陵从现在开始于庆武才是最大的,端木阳都要为他命是从。

而且萧彧的话说的很明白,有意见现在也不能提,要尽心做事,北衙是怎样的存在还不清楚,但是徐煜的手段不少人已经领教了,临阵脱逃的十一名校尉、偏将从昨日晚间就在北衙中发出哀嚎,一夜都没有停止,一大早城楼上便吊着十一具不能称作尸体的尸体,惨不忍睹,更有甚者当场呕吐不止,徐煜之名一下子就传开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坐着让他们打,滕寒将军我给你一支一万人清一色的轻骑兵,你可有信心让樊璃虎睡不好觉?”萧彧说道。

“末将定让他日夜惊魂!”滕寒信心十足。

众人又讨论了一番该如何进军防守的事情后才散,甘铭一脸不高兴,父仇不能亲手报心中很是压抑,正失落的准备走,被萧彧叫住。

众人离开后,甘铭发现堂上只剩下张瑾和萧彧二人,萧彧示意他坐下,而后缓缓的说道:“甘将军,我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不知道你能不能完成?”

甘铭想都不想就给出了答复,“末将愿往!”

“岩海已经被樊璃虎占领了,水路不好走,我想让你亲领三千精锐去一趟永安接王妃和客人回来,你可愿意?”萧彧并不想强下令。

甘铭有些犹豫,去永安接王妃算不得什么重任,但是郡王既然开口了也不好回绝,正在两难之间,张瑾开口道:“甘将军,岩海与平海交界,永安一向是两不管的地界,鱼龙混杂,两军之间更是交错纵横,王妃一行人中有从东阳来的重要客人,而且王爷将家小都托付于你,此中关键你可明白?”

甘铭听到东阳的客人时候立刻就反应过来了,刚才议事的时候已经提过东阳城那边要准备了,估计这次来的人带着重要使命过来,而且萧彧还有托付家小的意思,虽说杀父之仇不可不报,但这事情更为重要,当即决定,“定不负郡王所托!”

一切安排好后,萧彧对张瑾说道:“若此时成了,樊璃虎的死期也就到了,且让他嚣张一时吧。”

“王爷说的是,只要仲三娘那边没问题,不出半年卓氏就会烟消云散,江右将尽入王爷囊中。”张瑾笑呵呵的说道。

“对了,张帅,替我写封信给蒙琰,咱们这么苦着,也不能让他闲着不是,告诉他我这边很难,请他尽力牵制住顾氏兵马,怎么措辞,张帅斟酌着就行了。”

“王爷想的周到,若是韶公再添一把火,卓氏的死期就更快了,再说我们这边缠着卓氏也给韶公减轻了压力不是,互惠互利嘛!”张瑾说完后大笑。

“张帅,且看天下风云变幻吧。”

第四章 兄弟阋墙·辰阳郡主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二)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三)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三)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三章 乱世风华·国宴第八章 新旧·打一架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六)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苏青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七)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
第四章 兄弟阋墙·辰阳郡主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二)第九章 阴阳·朝政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三)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八章 新旧·害怕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三)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五章 问鼎中原·情愫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三章 乱世风华·国宴第八章 新旧·打一架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二章 旧世界·锁门岛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六)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苏青第五章 问鼎中原·血染沅江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七)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