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

西京的血腥和烤焦的味道还没有散去,身在洛辰的权晴毫不遮掩以权博的名义下达旨意,宣布迁都。

而权博在得知此事之后只是摇着头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但眼神中透露着惋惜与无奈。

明武元年三月,权博的最后一道旨意从洛辰发出,通告天下因身体问题将陵朝权力全部交给独女权晴,并宣布退位,这个旨意将权晴都吓了一跳。

她本想继续借助父亲的手去掌控权力,但她没想到父亲会这么决绝,一点情分也不给她留。

“你们这个时候推本宫上位就是中了父皇的计了!”权晴一脸憔悴冲着厉正谦几人说道。

“殿下,如果您不登基继位难道还要让其他的旁系子弟有机会吗?”

厉正谦知道这是权博最后的计策,不管怎么选择都不对,两权相害取其轻吧,再说全中原都知道陵朝现在的实际控制人是权晴,欲盖弥彰的事情更会让人心寒。

“厉相,本宫想和父皇最后再谈一次。”权晴心中有了主意,她太了解父亲了,以当年父亲刚入西京时的手段和心思她不相信父皇会这么心甘情愿的放弃。

“老臣愿陪殿下前往!”厉正谦同样是最了解权博的人之一,当年一系列的操作都是他参谋和执行的。

“臣等愿往!”徐绍廷等人也赶紧表明态度。

权晴抬手制止了,说道:“多谢各位卿家的好意,本宫自己和父皇聊聊吧,厉相,你们下去准备吧,不管结果如何,都依照您说的做吧。”

权晴一直扭捏到晚风吹起的时候才缓缓的走向偏殿,自从厉正谦将权博软禁以后就封锁了偏殿,权晴抵达洛辰以后就让卧雪军接管了宫城防务。

卧雪军是权晴的私人军队,大统领杜仲亭是从流民选出来的,杜仲亭是寒门出身,识文断字,在年幼时因为机缘巧合修习过太史氏的武脉,虽然只是保命的皮毛,但他却根据太史氏的“虎啸龙吟”自创了一家功法修习,李庆雀和薛彻试探过,认为他的武脉修习至少已经达到了入天者境。

看到权晴过来,杜仲亭赶忙迎上来说道:“殿下,这么晚还过来?”

“嗯,本宫来见见父皇,今日父皇的心情如何?”

“禀殿下,陛下这些天一直很安静,每日里只是钓鱼遛鸟种花,陛下身边的那些人也很安分。”

权晴点点头,猛吸一口气然后吐出来说道:“打开宫门吧,你陪本宫进去。”

正在逗鸟的权博看到权晴过来只是瞟了一眼,没有理会,事实上也懒得理会。

“儿臣参加父皇,父皇圣体安康。”权晴还是一如既往的遵守礼节。

“哼,行了,你的主张多正啊!要是来谢朕的就大可不必,走吧。”权博一声冷哼,不屑的说道。

“父皇,这些都是你教我的,您忘了?”权晴见状也不客气了。

权博一愣,权晴这是在反客为主,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狠心的女儿,摇摇头,言语上的争执又有何用?

“说吧,来找朕给你做什么?”

“父皇,若是为了大陵的利益我希望您最好不要再给我下什么计策了,不管您怎么算计我,损害的只有大陵的利益,让宣、宁得利。”权晴心平气和的说道。

“不错,能沉得住气向朕质问,是个合格的继承者了,朕是给你两个选择,也知道你会选择什么,大陵的利益从你在西京杀人那一刻就已经损失严重了,你因为一些难以把控的事情竟然抛弃西京而迁都洛辰这就是最大的错误。”

权晴听的一身冷汗,这会儿他相信父皇没必要骗他了,因为他说的的确有道理。

“父皇,您的意思说迁都是个错误的选择?”

“是,西京是我们的根本,朕花了多少时间才让关中百姓重新接纳我们,你就这样轻易的放弃了,这洛辰早就失去了往日帝京的风采了,这里的百姓对权氏恐怕只有恨,而且你自己看看洛辰的处境是什么!”权博越说越来气。

权晴楞在原地,她发觉或许真的错了,“父皇,既然您都能让关中百姓接纳我们,我相信我也可以让洛辰对权氏重新恢复信心。”权晴话说的硬气,但硬气中夹杂着一丝慌张。

“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但你以为蒙氏和萧氏会给你时间去经营吗?你以为蒙氏退出伏牛山就是单纯的因为防线过长?还是你觉得萧氏对晋南没有想法?”权博在打击她的自信心,没办法,权力转移已是既定的事实了,权晴必须得快速成长,她太嫩了,嫩到都不足以与其他三国的统治者相提并论。

“如果我们主动出击南阳呢?”权晴心中有个大胆的想法了,她研究过蒙宣的战例,很多次的困境都是因为打出去才获得最终的胜利。

“你的底气在哪?大宣是名将最多的,你是觉得我朝哪一位将领还是你有把握南阳守将,你这么做是在激怒蒙琰,你进攻南阳的那一天,汉中和开封的兵马立刻会动起来,到时候别说是洛辰了,大陵还能不能在都是两说。”

权博觉得有些可笑,太单纯了,人家敢打出去是因为人家对自己的部下有信心,自己这帮人刚刚成长起来,论经验论能力都不在一个档次上,整个大陵军中他一直着重培养耿超,后来得到了龙庭飞,在他心中大陵军方的未来就在他们身上,但是他们的成长还需要时间。

权晴叹了一口气,她不得不承认父亲说的在理,不过她还是坚持自己,她更希望的是权博给她建议而不是说教。

“父皇,事已至此,不管怎么说都已经来不及了,现在大陵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对吗?”

权博也是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你有办法把耿超和龙庭飞其中一个调回来固守洛辰,大陵就还有机会,文官中信任厉正谦,但是要重用徐绍廷,此中的尺度把握很困难,这就是你的处境。”

权晴恭恭敬敬的给了权博衣一福,说道:“多谢父皇教导,父皇,景阳宫不错,或者说您觉得哪里不错,女儿会尽力满足的。”

权博还真的沉思了一下说道:“景阳宫虽然殿宇够大,但并不舒服,这样吧,你把龙门的皇家别苑给朕吧。”

龙门别苑风景秀丽,依山傍水,是历代皇帝修养的地方,而其最关键的是那个地方易守难攻,当然了若是守卫是权晴的人,权博等人想跑或者想惹事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在给权晴和解的机会。

“那就依了父皇的意思,明日我会让人护送您过去的,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跟我提,女儿会尽力满足,也希望父皇不要做一些有损大陵或是有损父女之情的事情。”权晴对权博并不放心,李氏和薛氏的血还没有干透。

两父女以和平的方式达成了一致,两人谈话后第二天权博就在卧雪军的护送下去了龙门别苑,对外宣称权博需要静养,同时在权博出城的时候故意没有遮挡銮驾,很多百姓都看到面色苍白半躺着的权博挤出笑容与百姓互动。

权博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到位了,现在大陵朝已经完全是权晴当家作主了。

洛辰城人突然好像觉得又回到了千年之前的昭阳女帝的时刻,女帝的角色对于洛辰的百姓是能接受的,虽已久远但是那段往事,那个风采依然是百姓口口相传不能忘却的人。

“殿下,所有的都已经准备好了,钦天监选了三个时间,您要不要挑选一下?”徐绍廷捋着全白的胡子有些谄媚的说道,徐绍廷自从投效以来一直得不到权博重用,权晴掌权以来也对自己不冷不热的,但这次突然将登基大典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受宠若惊啊!

厉正谦冷哼一声,虽然把登基大典交给了徐绍廷他很不满,但是想到昨晚权晴微服到自己府邸和自己亲自解释心中也就是释然了,毕竟是个降臣,面子还是要给的。

同时权晴也向厉正谦漏过一个信号,厉氏一族将要受到重用,他明白这是权晴对自己的补偿,不过看到徐绍廷那张如同绽放的菊花般的脸就觉得恶心,厉正谦都在怀疑这老家伙就是靠着这张老脸讨得大家的欢心才活下来的。

“有劳徐相了,让您如此操劳,本宫实在不忍,忙完这一段再好好休息吧。”

“为殿下,不,为陛下效力是臣的本分,哪里有辛苦这样的话,陛下折煞老臣了。”徐绍廷立即一副惶恐的样子回应道。

厉正谦惹着想吐的感觉咳了一声,这徐绍廷还真是会顺杆爬,论拍马屁自己拍马也赶不上这小老儿,看着权晴面露欣喜,赶紧说道:“陛下,耿将军那边已经派人去催促了,老臣以为他不会拒绝回京的。”

权晴点点头,说道:“西域地带不能放,厉靖最近在做什么?”这是故意发问的,两人早就商量好了让厉靖出镇西域。

“厉靖这小子最近在接收改编洛北的大军,还算勤勉。”

“嗯,确定耿将军回京后就让他去坐镇西域吧,让他记住西域不容有失!”权晴故作一副严厉的样子。

“臣遵旨!”突然厉正谦想到了什么,最近一直在忙,冯幽可还在关押中,这个人怎么处理确实很麻烦,赶紧接着说道:“陛下,冯幽还在幽禁中。”

说完抬眼看去,权晴听到这名字有些为难,看着假装闭着眼的徐绍廷,权晴微微一笑,问道:“徐相,您以为冯幽该怎么处理?”

徐绍廷缓缓睁眼,而后恭敬的说道:“陛下,冯幽归附后企图弑君,向太上皇的饮食中掺杂毒物,还好陛下有先见之明嘱咐过沐大将军要小心应对才救了太上皇一命。”

三人相视一笑,这的确是个最好的借口,也是回应权博传位于权晴最优质的原因。

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论道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十)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十)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阴阳(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八章 新旧·阴阳(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
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七章 南北对峙·孝昌绞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六)第八章 新旧·阴阳(二)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论道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三章 乱世风华·岳父大人们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十)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九章 阴阳·诸葛之殇(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八章 新旧·夜陵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二章 旧世界·暴雨将至第三章 乱世风华·顾氏?卓氏?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九章 阴阳·变(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八章 新旧·黄雀在后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十)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七章 南北对峙·苏青的犹豫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阴阳(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八)第三章 乱世风华·除夕惊变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四章 兄弟阋墙·新春气象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八章 新旧·阴阳(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六章 七雄并立·骗局(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八)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三)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