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

莫更的本事还是有的,拖着三十军棍的屁股伤动用了他手上所有的情报资源,不到三天,一天半的功夫,西乡的详细信息就到了蒙琰的案头上。

西乡屯粮常年保持三十万石,驻军共计两万人,五千人驻守子午山,五千人驻守城防,三千水师在汉江西乡段来回游弋,三千骑兵驻扎在城外,二千人守护粮仓,日夜轮换。

驻守西乡的将领没什么名气,但是杨枫自幼的伴读,若论其亲近不必杨枫的孩子差,是个文武全才,不喜酒不好色,生活枯燥乏味的厉害,看似一点破绽都没有。

但蒙琰笑了,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人都会有一个优点,就是谨慎,但对于蒙琰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缺点,蒙琰立即召集众将,宣布作战方案,通报北川顾希风走定军山,进褒斜道,蒙焕走郧阳进军汉阴,邓昂为偏师,出东川自选时机。

所有人的事情都安排完之后,蒙琰扫视了一遍众将说道:“你们三路都是辅路,我只要保证一路必胜,汉中可取。”

而后眼睛看在周策身上,一字一句的说道:“周策,我知道你的本事,我给你一万精锐随邓昂偏师进入汉中境内,而后你带着这一万人去拿下西乡,损失不计!”

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个做法就如同让宣松和余赓配合霍幼疾一样,重兵为辅,奇兵为主,心中略有不服,但既然已经定下来了执行就好了,与九江不同的是,除了帐中的这些人谁知道西乡的重要性,大家的目光还都集中在南郑和汉阴。

汉中秘密行动的时候正是九江的关键阶段,本来已经定好时间发起“斩首行动”,却因为仲谦突然返回九江而搁置了,仲谦的突然返回不为别的,而是他病了,是真的病了。

就在仲谦抵达九江的当天,九江四门全面封锁,枫林镇的西府兵已经过了新合镇,消息传递不出去,霍幼疾当即下令夜闯九江大营,斥退了所有部下的劝解,决定亲自带一百人冲营,截杀仲谦九江大营中的高阶将领,其余两百人趁乱将西门打开让大军冲杀进来。

这已经不是冒险了,几乎就是在送命,所有人都不说话了,九死一生的事情,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只因为那个闭目养神的人,他似乎很有信心,一点也不胆怯。

霍幼疾的确是不怕的,不能说有把握,只能说有一线生机,只要将九江的水搅浑了才有机会,明鉴司的人正在城外折腾,只需要人心惶惶开始,自己再去冲营,一定能够成功,就算败了,不过就是一死。

终于在快到子时的时候等到了明鉴司的消息,成了,九江城中文武都在为仲谦的病情而担忧,再加上流言四起言西府大军已经攻下柴桑口,仲谦是败退到九江的。

城中不少富商已经连夜开始准备南逃了,流言一起,仲谦更是心力交瘁,命严宇暂时接管九江府衙控制流言,一时间九江城内慌乱不已。

霍幼疾缓缓站起身来平静的说道:“胜败在此一举,没所谓,赢了咱们是开国的功臣,输了也算我霍幼疾和大家兄弟一场了。”

声音不大,却很有力,更是一种蛊惑,试问谁不想光宗耀祖,扬名立万呢?

一百零一人,一百零一个勇士,就在今夜成为最闪亮的星,只不过此刻的他们谁也不知道前路是什么样的,只有心中那股劲头,他们不知道的是就是由他们开创了几千年来第一壮举,也造就了一个新的兵种的出现。

霍幼疾选择了一个离九江大营两里路的一个富商的院落中,趁着夜色,所有人匆匆上马,只见霍幼疾振臂高呼:“杀!杀!杀!”

一瞬间就点燃了,一百零一骑直奔九江大营,守卫大营的兵马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战马和长枪就已经到了,被长枪挑在半空中的守卫在降落的时候才知道遭到偷袭了,但喉头的鲜血已经发不出来任何声音了。

霍幼疾带着人也不管周围的兵马直奔中军大帐,速度快到连自己都不能控制,顿时大营中火光冲天,当霍幼疾闯进大帐中的时候仲谦还没起身,霍幼疾二话不说直接将仲谦挑在马上带出大帐,而周边的高阶将领的哀嚎声也一一传来,霍幼疾满脸的鲜血,笑了,笑的恐怖,让脑袋一片空白的仲谦觉得他根本不是人,是来自地狱的恶鬼。

这是一场快速的屠杀,冲进大营,劫持仲谦,到冲出大营,统共用了半柱香的功夫,一百零一人奇迹般全部活着,但无一例外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挂彩了。

冲出大营后全部聚集在霍幼疾身边,看着大营一片鸡飞狗跳,霍幼疾说道:“走!去西门支援兄弟们!”

两盏茶的时间霍幼疾等人就杀到了西门,西门的守卫也是懵的,刚反应过来与那两百人争夺西门,这边又杀过来一帮血腥味浓厚的骑兵,不一会儿的功夫,西门就搞定了。

严宇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大营中的高阶将领,当他知道仲谦被劫持之后立即命人追杀霍幼疾等人的时候,西门已经失守,严宇果断下令围攻西门,一定不能让他们跑掉,而霍幼疾等人为了等待大军到来也不敢轻易放弃西门,双方就在门洞中冲杀起来。

直到寅时三刻左右,枫林镇的大军终于赶到,霍幼疾带着仅存两百不到的战斗力瘫坐在城楼上,突然不知道是谁笑出了声音,随后是一阵大笑,笑的豪气冲云天,不为别的,因为他们赢了,赢得漂亮,三百勇士拿下一座军事重镇,值得他们骄傲一辈子。

霍幼疾拍着被捆绑起来的仲谦笑道:“仲将军,刺激吗?”

仲谦此刻已经抬不起来头了,输了,输的丢人现眼,输的毫无价值,现在的他恨不得死了算了。

天亮时分,城中的喊杀声依旧不断,不过大多都集中在东城,霍幼疾饱饱的吃了一顿后换了一身披挂,重新上马,好不容易拿下的大好局势不能丢掉。

更重要的是彭志远还在柴桑口受苦,这边的事情必须尽快解决了,从仲谦的身上拿到了虎符直奔东城而去。

霍幼疾匆匆赶到的时候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这么严重,严宇只是率部且战且退,目的就是冲出东城,看清楚形势之后,霍幼疾当即下令打开东城门,朗声说道:“严先生,在下无意留你,你走吧。”

严宇犹豫了一下才从人群中走出来,拱手道:“多谢将军高义,你既然已得了九江可否将大将军放了?”

霍幼疾摇摇头,说道:“在下与大将军相谈甚欢,再等几日吧,你放心,我家王爷与贵国皇后有兄妹情谊,国舅仲凡大将军与我家王爷又有同门之谊,不会伤了大将军的。”

严宇沉默了一下,时间不允许他想的太多,说道:“还请将军说话算话。”

说完之后带着人徐徐退出东门,刚出东门,不知道霍幼疾什么时候已经到了城楼上,只听霍幼疾说道:“严先生,不要想着回柴桑口了,我给你个建议,湖口是不错的选择。”

严宇身形一颤,转身一个惨笑,拱手道:“多谢将军提醒,在下不会自不量力的。”

城楼上的霍幼疾也松了一口气,转身冲着三个校尉说道:“留守一个校府,其他人随我前去柴桑口支援彭司马!”

一场不可思议的大战结束了,三个校尉也好,有异议的将士们也好都对眼前这个小将敬佩不已,听到霍幼疾的命令后全部恭恭敬敬称是。

彭志远确实已经到了极限了,损失惨重还是其次,现在是队伍被打散了,身边仅剩不到六十人,左臂已经被斩断,只见他面色苍白,环顾四周,突然命令部下停住,看看身边满是伤痕的部下,单手撑着下马,说道:“兄弟们,咱们的日子就到这了,”而后冲着外围喊道:“诸位,不用藏着掖着了,就在这了吧。”

一群人默默的从四周围了上来,大家都没有讲话,眼神中甚至有些惋惜,这一支兵马让他们很佩服,围剿,不停的围剿,都不能让他们投降,即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依旧是骄傲满满,这样的士气整个大楚都看不到,为首的楚军将领带着些颤音,说道:“你们可以不投降,我也不忍伤你们性命,只要你们保证不再骚扰柴桑口。”

彭志远环顾身边的兄弟,而后是一阵哄堂大笑,笑声里全是鄙视与嘲讽,彭志远还没说话,其中一个半边脸都被削掉的兵士说道:“要战便战!不战就降!”

霸气,威武,更是挑起对面的怒火,那个为首的楚军将领阴沉着脸,说道:“既然你们不知好歹,那边都留在这吧。”

算不是屠杀,对于楚军来说更像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场搏杀,不到六十人消耗掉他们近百人,何谈大胜?

霍幼疾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他带着大军绑着仲谦,冲进柴桑口的时候看到校场上挂了近百具西府兵的尸体,所有人都变得冷酷起来,用刀提枪都比往日重了三分,不到两个时辰,柴桑口的楚军逃的逃,逃不走全部趴在地上等待自己人生的结局,因为那个手持银枪的西府将领说了,不受降。

霍幼疾将柴桑口的梳理任务交给了跟过来的两个校尉后就开始四处寻找彭志远偏师中的活人,一个也没有,最后在一个受伤的楚军士兵口中得知彭志远等人的下落。

霍幼疾立刻上马赶过去,两个校尉谁也没有拦着,两个人交换眼神后,其中一个就扬起马鞭,吼道:“来一千个兄弟随指挥使接司马大人回营!”

来到彭志远最后的战场时已是傍晚时分,彭志远屹立在夕阳下,用断枪撑着自己的身体不倒,倒影显得高大威猛,那破烂满是血污的西府军旗依旧摇曳在风中,谁又能知道这样一个硬汉竟是一个书生。

霍幼疾下马揉了一下脸,用力捏着自己的脸,制止了上前的兵士,一个人慢慢的走过去,扯下军旗将彭志远绑在自己的身上,背着他一步步走过来,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发出一丝声响,霍幼疾艰难的上马后说道:“将兄弟好生带回去。”

在校尉的指挥下,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去收拢战死的西府兵马,六千勇士力抗五万敌军,战至最后一刻也不曾倒下,勇否?

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大婚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九章 阴阳·故人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亲情与时务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
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重启战火(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五)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八章 新旧·易帜(四)第九章 阴阳·杜衡(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四)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母女情深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大婚第五章 问鼎中原·缙州别驾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七章 南北对峙·乱战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七)第九章 阴阳·故人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九)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向塘半日第二章 旧世界·洗牌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七章 南北对峙·全线溃败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一章尘世间·大朝拜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四)第三章 乱世风华·三娘的劝降之道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一)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八章 新旧·阴阳(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二)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二章 旧世界·五羊城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七章 南北对峙·白衣祠第五章 问鼎中原·父母心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六章 七雄并立·交换条件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亲情与时务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九章 阴阳·格局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