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雄并立·关陇突变

西府新政闹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北面的几个大佬也没闲着,权汉良亲率大军主动出常山对三晋的太史均发起猛烈的进攻,而另一路由权汉良麾下大将卢淳直逼代郡,北慕与权汉良达成协议,一路兵马直逼朔州,三晋局势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

袁昌黎急忙派权峥出兵大河北岸,对河内形成威胁,缓解三晋的压力,就在权峥大军抵达东郡之后迅速派兵控制汲郡和三川郡,并宣布袁昌黎弑君夺位,应为天下人共诛之。

袁昌黎知晓后当即在朝堂上吐血不止,陷入昏迷,朝政由太子袁定俭处理,徐绍廷辅佐,徐绍廷命曹隶和冯幽带领十万人进驻荥阳和汴州,决议与权峥死战。

曹、冯二人抵达后并没有做出任何动作,反倒是收缩防守,对洛辰方向加强了防御,徐绍廷多次派人质问,曹、冯二人的回复均是防范南阳达奚谦弼。

对徐绍廷来说这就是个笑话,达奚谦弼身处南阳,隔着建安和郾城,除非南阳军长翅膀了,这已经很明白了,曹、冯二人已经不受控了。

徐绍廷再出昏招,邀请雍熙杨氏出潼关加强洛辰的防卫,杨枫大喜,杨博在东川的大败让汉中出于危险境地,北面的薛映一直虎视眈眈,西边的李氏更是不怀好意,尤其是西川之战的时候雍熙的商队去陇地的时候一直遭到盘问,杨枫给李烨去信责问,一直没有回应,让杨枫生气了好一阵,西川之战结束后商队行使又恢复了正常,李烨的来信也解释了担心西川战事蔓延才会如此,这才让杨枫松了口气。

如今袁昌黎昏迷不醒,徐绍廷邀请杨氏出潼关,这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怎么能不抓住,汉中由杨博驻防,关中有长子杨越驻守,延绥五州主要是防范北慕和薛映,由族兄杨定驻守,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杨枫亲自带领二十万精兵浩浩荡荡的出关了。

辰朝北定三年四月十三日,杨枫大军刚刚到达渑池,北边的信报就传来了,双龙城薛映正式宣布脱离“华”朝,并联合北慕左贤王对延绥五州宣战,同时夏阳李氏也宣布脱离“华”朝并派出李庆雀出庆阳与薛映形成呼应。

杨枫一时间进退为难,整个北境都乱成一锅粥了,杨枫最终决定继续进入洛辰,并且抢占洛辰周遭郡县,与此同时派出使者与达奚谦弼见面。

四月二十六日,杨枫控制朝政,软禁徐绍廷,并以袁定俭的名义向曹、冯二人求和,曹、冯二人派使者与杨枫在偃师会谈。

五月二十一,李庆雀破延州,并诛杀杨定,而后继续北上,至五月底,薛映、李庆雀与北慕左贤王拿下绥州、夏州、银州、麟州,延绥五州全线陷落,李氏和薛映将西域的利益交割给北慕以酬北慕相助之功劳。

六月初四,袁昌黎苏醒,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宣布退位,六月初九,袁昌黎在无助中病逝洛辰,罪恶的一生草草结束,随即杨枫与徐绍廷宣布迎权峥入洛辰,恢复陵朝。

六月十八,李烨亲率大军破陈仓,杨越忧惧不已,于六月二十一悄悄退出西京,率二十万大军退守汉中,三天不到整个关中都拱手相让,成为天下最大的笑话。

七月初三,权峥在曹、冯的拥护下进入洛辰,当天达奚谦弼在南阳宣布归附权峥,七月初八,权峥在洛辰继位,恢复国号陵,史称后陵。

中元节夜,太史均被亲信将领刺杀,随即宣布晋北、晋州归附权汉良,晋南守军于次日归附权峥。

八月初一,权汉良为感谢北慕相助,准许通商,这是三百年来第一次与北慕通商。

八月初八,权汉良在范阳继位,改范阳为幽都,自称陵朝正统,史称北陵。

八月十三,逃出西川的权博突然现身西京,在李氏、薛氏和厉氏支持下表示将都城由成都迁往西京,史称西陵。

半年来北境进行了重新洗牌,史称“关陇突变”或者“三陵并立。”

就在权博出现在西京的时候,大多数人才寻摸出味道,当日的两川之战的奇怪之处也暴露无遗,诸葛氏的坍塌太快了,看来是权博为了摆脱诸葛氏的控制与蒙琰达成了默契。

权博的事情也被人津津乐道,自古以来被挟持称帝的不少,能够像权博一般逃出魔掌重新崛起的却是不多,权博在西京出现之后迅速掌控朝局,在厉氏和阮锋的帮助下长乐宫夜宴李烨和薛映,随即诛杀二人,令人惊讶的是薛氏和李氏并未有任何异动,当李庆雀和薛彻现身西京的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李庆雀和薛彻作为旁系子弟早就投效了权博,至此权博完成了权力集中,完全掌控了朝政大权。

“陛下,蒙琰那里没有任何的回应,是不是再派人去一次?”厉正谦这个新任的陵朝宰相试探的问道,厉正谦害怕了,当夜诛杀李烨和薛映的时候权博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眼神中的凌厉和自信让人不寒而栗,与当日成都的状态判若两人,这是一个能隐忍的人。

“厉相,当日蒙琰能放我们一马是因为西川战事紧急,不必派人去了,只要我们主动招惹他,他不会对我们有动作的,这是我与他的默契。”权博高高在上的说道。

“汉中杨博一直骚扰潼关,我们是不是趁机收复汉中?”厉正谦越发的谨慎。

权博冷冷的看着厉正谦说道:“厉相是觉得我们位置坐的很稳了吗?”

厉正谦赶紧跪下,说道:“臣知错!请陛下责罚!”

权博非常反感的一摆手,说道:“厉相,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巩固自己的地位,收复汉中再等一等吧,我知道这不是你的意思,告诉李庆雀不要着急!”

“臣遵旨!”厉正谦感觉自己的里衣早已湿透。

厉正谦走后,权博对着空荡荡的大殿阴沉着说道:“蒙琰是聪明的,这些世家是毒瘤,若是现在还需要他们,早就一并清除了,阮锋,给朕看好他们,若有异动,杀!”

“微臣遵旨!”阮锋的声音从侧面发出。

自从到了陇右以后阮锋隐藏的更深了,与其说当时是与厉氏合谋摆脱诸葛氏的控制,不如说这是权博与阮锋定下的计策,李烨和薛映的结局早就已经注定了,权博学着蒙琰将李氏和薛氏的旁支子弟暗中扶持和许诺,才有了长乐宫宴会上的诛杀一事。

“琉璃阁要在李氏、薛氏和厉氏中多扶持一些力量,让他们这三大世家给我尽快的分崩离析,我不想看着他们再有翻身的力气。”权博的语气越发的阴戾。

而南境在两川之后也趋于稳定,中原的局势逐渐形成四分的状态,北境三陵并立,南境尊奉辰京为正统,而实际上辰京能够控制的仅剩当年萧胡利称王时期的地方,不过长沙卢崇宗倒是表示了对辰京忠诚的态度,本来还想有些作为的南宁郡王崇启在辰京和长沙的携手下最终向辰京低头。

成都蒙琰、金陵萧彧、豫章仲柔兰事实上已经是自治状态,在北境三陵的眼里,他们三人早就与辰京不是一体的,使臣往来都是最高规格的,辰朝对南境的控制其实在成都新政之后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辰朝声势浩大的北伐在萧胡利驾崩之后实质上已经流产了,百姓的反应是最能体现割据的状态的,三陵并立之后百姓口中的对这些势力的称呼就变成了西京、洛辰、幽都、金陵、成都、豫章和辰京,百姓以各大割据势力的中心城池来区分他们之间的不同,“中原七雄”的叫法逐渐风靡民间。

“‘中原七雄’?这个叫法挺有意思。”仲柔兰一副随意的神态,但眼神中得意洋洋却掩饰不了。

“殿下,苍舒皓月的灵柩在重阳节下葬成都锦屏山,辰京和北府那边已经派人去了,咱们?”慕容长沣试探的提醒道,苍舒皓月是两府之间不可化解矛盾,蒙琰在成都大婚时就已经拒绝了东府的贺礼,这次苍舒皓月下葬也许是最后一次可以化解两府矛盾的机会了。

提到苍舒皓月,仲柔兰的眼神变得哀伤起来,蒙琰的态度是坚决的,仲柔兰也试图与苏青联系,但是多封的书信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看来这次陪自己长大的姑娘也决议与自己划清界限了。

仲柔兰考虑良久,无力的说道:“你亲自去一趟吧,我会书信给吴王妃,不要以东府的名义,以吴王妃的侍从过去,我给你一封信想办法交给雍王妃。”

听着仲柔兰语无伦次的表述,慕容长沣明显感觉到仲柔兰心中的伤痛,苍舒皓月的事情的确是个意外,怎么也没想到东海竟然掺和其中,不过究其缘由还是在仲柔兰的决策。

“殿下,幽都与金陵与东海的来往一直没有断,东海使者想要进入我们的地方,与您商议合作。”长痛不如短痛,东海是仲柔兰的一根刺,但是面对合作中巨大的利益整个东府的官吏将领都认为应该一谈。

仲柔兰眉头紧蹙,冰冷的声音随即响起,“告诉北府,他们愿意与东海合作是他们的事情,东府对于东海只有一个态度,拒绝,我们的目标可以转向长沙了。”

“长沙?卢崇宗那里出了什么问题了吗?”慕容长沣不解的问道。

“他没有问题,只是他占据着星潭地带实在是浪费,先派人与他接触接触,同时让棠远大军进逼长沙。”

“可是卢崇宗与雍王的关系?”本来就与西府之间有着不可化解的矛盾,卢崇宗又是雍王的亲兄弟,这么做不是在加深与西府的矛盾吗?

“不必在意他们的关系,我们的目标是辰京,父亲传话来说二姐对我越来越不满意了,已经起了心思,我们不能坐等,卢崇宗便是首当其冲的威胁,先收拾他抢占先手。”仲柔兰不认为卢崇宗与蒙琰的关系会影响到自己对辰京的动作,卢崇宗自幼在萧胡利身边长大,他们的感情与对蒙琰的感情不一样,卢崇宗可以不停的对西府供给粮草,但对于辰京他可以奉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七章 南北对峙·会盟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三章 乱世风华·刺杀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
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七章 南北对峙·会盟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三章 乱世风华·刺杀第六章 七雄并立·对决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婚前第六章 七雄并立·朱沐氏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九章 阴阳·摧枯拉朽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五章 问鼎中原·吃螃蟹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四章 兄弟阋墙·苍鹰折翼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二章 旧世界·叔父?姐夫?第九章 阴阳·新年新气象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徐来第七章 南北对峙·清风袭来第六章 七雄并立·秦淮血夜(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三章 乱世风华·遇刺第六章 七雄并立·欢迎仪式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六章 七雄并立·顾氏兄妹第三章 乱世风华·捷报频传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截江而击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九章 阴阳·三阳镇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一)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六章 七雄并立·成都(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一)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二)第一章 尘世间·首辅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三)第一章尘世间·叛逃与追求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五章 问鼎中原·迟来的雪第二章 旧世界·大婚(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四)第六章 七雄并立·选士与婚配(一)第九章 阴阳·变(三)第三章 乱世风华·卓白陵的心思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九章 阴阳·变(二)第九章 阴阳·直捣黄龙(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八章 新旧·达奚谦弼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萧彧的第一次危机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九章 阴阳·新词第九章 阴阳·尸山血海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酥梨糕第七章 南北对峙·五年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