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三)

大宣太和三年,大宣汉中郡王蒙焕鸿渐广地,镇边境,保境息民,修勤诚忠,特封为秦王,资以奖劝。

这是蒙琰到达夷陵后发的第一道正式的晋封圣旨,同时对北川县公顾希风加封其为太子少傅酬谢他护卫太子的功劳,为此顾希风特意从北川赶到夷陵谢恩。

蒙琰召集了本地白衣祠的人主事以及叶南等人对夷陵进行了秘密的大搜捕,一连七日的搜捕让叶南疲惫不堪,但是他一点也不想停下,他现在的眼睛里充满的火光,恨不得对夷陵城的每个人都审查一遍。

皇驾抵达夷陵七日,三次百姓闹事,明鉴司的能力已经让陛下怀疑了,北川公来夷陵明面上是谢恩,实则是陛下想要对夷陵进行清洗,秦王受封后立即被陛下赶回汉中驻防,就是为了将夷陵的野心家们勾引出来。

“容侯,北川公已经进城了,陛下和娘娘在府衙里留他家宴。”叶南的近侍小声的提醒道。

叶南一脸阴沉的看着近侍说道:“收起你的心思,陛下是对我们的不满意,是因为我们确实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情,北川公是国舅爷,也是军中大将,秦王今日就要离开,夷陵总要有人来驻防,以他的身份最合适不过!”

那人收了收脖子,做谍者的对任何的信息都会怀疑,即便他是国舅又如何?

“不要胡思乱想了,昨日那些贼子是在哪里失踪的?”叶南不想也没有精力去教导手下。

“在城南的黄氏商行内院消失的,黄家七十余口全部被囚禁在后宅中,救出来的时候已经都快不行了,这伙人占据黄氏商行不是一两日了。”近侍回答道。

叶南想了一下摇摇头,这里面有问题,说道:“把黄家的人再审一遍,‘朱厌’做事一向是手段残忍,奄奄一息不是他们的做法,黄家中必有人和他们勾结!”

夷陵大将军府衙中顾希风显得很是局促,也不知道为什么,顾希风在蒙琰面前总是心怀畏惧,国舅这个位置他做的甚至不如顾言风。

“舅兄,阆中近年来事情算不上多,未来战事多发在江北,朕欲将你调任夷陵,你怎么看?”蒙琰看着紧张的顾希风挺无奈的。

“但凭陛下吩咐,臣无所不往。”顾希风的回答很是官方。

蒙琰摇了摇头看了顾清风一眼,顾清风微微一笑明白蒙琰的意思,之后蒙琰说道:“皇后,你们兄妹多聚一下,说说话,老十一今天要返回汉中了,朕去和他交待几句。”

蒙琰带着余赓走了,顾清风让言澜将侍从们都打发了,给顾希风斟了一杯酒柔声说道:“哥哥,你是不是不想过来?”

顾希风舒了一口气说道:“没有,只不过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后方,久不经战阵真是快要发霉了,你是不知道自从国策在北川推行以来,北川的民风有多淳朴,大营中丢失几匹军马,百姓都会自发的送过来。”

“这样不好吗?”顾清风一边布菜一边说道。

“好是好啊!但我是个带兵的,前些时日陪太子在潼关真想上阵杀敌。”顾希风言语中尽是向往。

“哥哥,夷陵剿匪不是普通的匪,想必这几年你也该有所为耳闻,‘朱厌’闹得越来越凶了,他们煽动百姓闹事,朝廷但凡血腥镇压就会造成百姓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当日夜陵军变的就是他们的手笔,你明白吗?”顾清风意味深长的说道,她想让兄长明白驻防夷陵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顾希风一脸疑惑的看着妹妹,有些不解。

“陛下让你驻防夷陵,一是要你安定夷陵,二是明摆着陛下打算要对北边有部署,一旦北方战事起,夷陵军是第二梯队要上去的,不然陛下为何要在夷陵开设白泽武院分院?”顾清风对哥哥的理解能力确实无话可说。

顾希风恍然大悟,说道:“陛下是要把夷陵打造成进军北境的跳板!”

“明白就好,江夏是粮仓,夷陵就是兵源!”

顾希风用力的点点头,说道:“那夷陵现在确实比北川重要多了,你放心我一定将夷陵安定好!”

顾清风无奈的说道:“哥哥,你还是不明白,追踪‘朱厌’不是你的事情,明鉴司和白衣祠会做的,你要的是稳定民心,发展商业,商侯不是在疏通西域商路吗?你可以找他,东西来往的商路你要是拉到上庸、夷陵境内,你觉得百姓还会造反吗?白泽武院第一分院马上就在夷陵落成了,保证他们的安全,这是自己人陛下才会如此信任的交给你的。”

顾希风咧嘴一笑说道:“你是知道,每次见陛下我就紧张,哪里能想这么多!”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言风兄长与陛下就能交心,你就不行,每次和你交待什么事情,还得让我说,你真以为陛下要去送秦王?”

顾希风挠挠头说道:“既然陛下不在,跟你也好说一点,你侄女侄子的婚事你得操心啊!你嫂子每次家信都说这事儿,都快烦死了!”

“盼儿不是在青羊书院中相中了一个学生吗?我听说他们之间是有情义的,怎么?嫂子不愿意?”顾清风一股不好的预感。

顾希风尴尬的一笑,说道:“还不是门当户对在作怪!”

顾清风冷着脸说道:“嫂子有点过分了,她这个意思不是外戚该有的思想!”

皇后娘娘的威严瞬间爆出来,让正准备喝酒的顾希风吓了一跳,从未见妹妹有过如此的脾气。

“你嫂子那人你还不知道,总以为咱们是高门贵族,想要和门第高的家族联姻。”顾希风无措的解释道。

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就更让顾清风不爽了,只见顾清风起身怒道:“兄长,儿女婚配之事是本宫所管,若是嫂子执意为之,别怪妹妹翻脸,到时候民情院请嫂嫂上门的时候顾氏一族这些年好不容易恢复的名声又要付之一炬了!”

这就吓人了,顾氏在大宣本就是带着原罪的,因为这样的事情再让顾氏陷入深渊是绝不可以的,顾希风赶忙说道:“你放心,我马上写信告诉她不可以乱来,至于婚配的事只要孩子们不胡来,我绝不干涉!”

躲在耳房里和余赓喝酒的蒙琰看着顾希风匆匆离去的身影说道:“朕这个舅兄啊本事不算大,但是惹人生气的能力确是十足的,皇后这么好的脾气也能气成这样,你说说他得多有能力!”

“陛下,北川公和路平有点相似,总是想太多,而且想一些不该想的事情,搞得自己整天心慌慌的!”余赓一脸鄙夷的说道。

“不说他了,夷陵这边的事儿快结束了,老虎你得提前走了,先去涪陵打打前站,夷陵这边虽说是受了蛊惑,但有些事情也是的确存在的,东川的问题确实也要解决了,不用说用脚指头都能想到是那些老人们在作妖。”

余赓换了个姿势吃肉,回应道:“陛下说的没错,当年老臣从川西剿匪调任星潭的时候经过东川,那些狗东西就会享受了,按理来说宝庆才是咱们老地方,谁曾想这帮货跑到东川折腾去了,您放心,我提前给他们收拾了。”

蒙琰举着杯子冲着余赓说道:“不是让你去收拾他们的,你堂堂虎帅过去他们肯定要招待的,你替朕看看他们都到什么地步了,说心里话朕不想让慎刑司的过来。”

看得出蒙琰是恨铁不成钢,余赓抱起酒坛一饮而尽而后一抹嘴说道:“陛下,不用对他们客气,他娘的,这些年日子过多了就忘了当年咱们爷们这么辛苦打天下是为了什么!三台四堂六司、大都督府也该整顿了!”

蒙琰眉毛一挑,打趣的说道:“怎么?老虎,朕觉得你可以去做尚书令!”

余赓连忙摆手,说道:“陛下,你可饶了我吧,那事儿还是留给老卓去做吧,我可没这本事。”

“嗯,去了东川该吃吃该喝喝,什么事都甭管,剩下的事儿都交给安粲。”

“安粲?!陛下打算让安粲收拾东川?!那不是要血流成河了?!”余赓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安粲去收拾东川就只会一个办法,就是行军法,再加上慎刑司的配合,想想都是一身冷汗,陛下这是要下狠手啊!事情如果闹大了,成都的那些老哥们可能都会受到牵连,动用慎刑司就是要避过东川郡王蒙烬的内院。

“快刀斩乱麻,放心吧,都是老兄弟只要懂事儿不会让他们太难堪,新的格局已经形成了,我们大宣未来面对的挑战很大,内部决不能出现任何问题,老虎你要知道,野草要不除尽,就会杂草丛生,小树苗就难以成长。”

余赓也不再说话,蒙琰的做法他是赞同的,起身准备走,而后想了一下说道:“陛下,调一队内卫给老臣吧,那些人看到内卫聪明的就会收敛,不聪明的内卫去处置他们也更合适。”

蒙琰点点表示同意,一摆手让余赓下去,他一个人静坐在耳房中独子饮酒,直至傍晚时分顾清风进来才挪动身体。

“舅兄那边搞定了?”蒙琰沙哑的声音说道。

顾清风看见桌上还有剩酒,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干完,缓了一会儿才说道:“臣妾想尽快返回成都,再不回去他们就要闹翻天了!”

蒙琰并不觉得意外,说道:“也好,也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您呢?还是要去涪陵?”顾清风一种身心俱疲的样子。

“我去巴州,让老虎去涪陵,安粲带的内卫到了巴州了,不能出乱子,涪陵那边只要有事儿,巴州出兵最便捷!”

夫妻二人突然陷入无尽的哀愁中,气氛顿时压抑起来,直至太阳落山,蒙琰伸了个懒腰说道:“走吧,咱们回船上吧,这府衙我是一刻钟也待不住了!”

顾清风突然悲伤的挽住蒙琰的胳膊小声泣道:“这权力真的能让人迷着眼,卓公也好,叶帅也好,这般情分非要到这一步吗?”

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八章 新旧·陈氏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三章 乱世风华·杨伯禽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八章 新旧·打一架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二)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二章 旧世界·鸳鸯谱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九章 阴阳·故人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九章 阴阳·险境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六章 七雄并立·大婚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
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二章 旧世界·夜游沙头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三)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蒙昭之殇(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门三皇后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五章 问鼎中原·大局观与小家庭第五章 问鼎中原·绝交第五章 问鼎中原·顾氏之殇(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一)第四章 兄弟阋墙·裂纹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一)第三章 乱世风华·宝庆整军第七章 南北对峙·于庆武第三章 乱世风华·分歧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八章 新旧·风云再起(二)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府第三章 乱世风华·家书抵万金第一章尘世间·蛟龙会(二)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八章 新旧·陈氏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七)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三章 乱世风华·杨伯禽第九章 阴阳·女帝(二)第八章 新旧·打一架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六章 七雄并立·危机感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四)第九章 阴阳·沿江杂事(一)第八章 新旧·幽州的抉择(二)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仲珏的心机第八章 新旧·川西剿匪记(二)第八章 新旧·易帜(三)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八)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一)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五)第四章 兄弟阋墙·较量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三)第六章 七雄并立·吊唁:第五章 问鼎中原·东南无战事(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五)第七章 南北对峙·一地鸡毛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四)第八章 新旧·雍王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六章 七雄并立·涂山分裂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五章 问鼎中原·水底波澜第二章 旧世界·鸳鸯谱第二章 旧世界·北边的人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二章 旧世界·蒙氏第三章 乱世风华·庐陵保卫战(二)第四章 兄弟阋墙·双生子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五章 问鼎中原·仲柔萱第九章 阴阳·故人第四章 兄弟阋墙·四分五裂第七章 南北对峙·转机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一章尘世间·仲氏姐妹第四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第七章 南北对峙·女中豪杰第八章 新旧·易帜(二)第三章 乱世风华·丢盔弃甲第八章 新旧·易帜(一)第五章 问鼎中原·清风化春风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五)第六章 七雄并立·北大门第六章 七雄并立·东川之战(六)第三章 乱世风华·钟馗捉鬼第八章 新旧·西京政变(六)第七章 南北对峙·围城第七章 南北对峙·强强对碰第八章 新旧·军制改革(一)第八章 新旧·无效谈判第六章 七雄并立·穷途末路(二)第二章 旧世界·镇北王第五章 问鼎中原·辰城政变(四)第七章 南北对峙·庸人自扰第八章 新旧·蒙琰的心思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军突起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第九章 阴阳·险境第二章 旧世界·风云前夕第六章 七雄并立·大婚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九)第九章 阴阳·女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