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云游

第122章 云游

吴子仁在五台山梵仙山灵应寺师父玄诚真人面前,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不说道家学说学了多少,但吴子仁的命理学结合上道教的真传,突飞猛进,自不必说。

十八年和东郡的家和家人的分离,天各一方,真的是恍如隔世一般,吴子仁已经对家的概念淡薄了,不是他薄情寡义,而是他不敢去触碰那个心底里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

一旦有了机缘,有了无法解脱的思念,家和家人就成了那个向往的人生的归宿。

那日,他在师父面前坦露出了想家的念头,玄诚真人很是欣喜和欣慰,毕竟栽培的弟子已经学到了功法,可以放飞了。

可看着吴子仁的眼睛,还是有些担心。于是,玄诚真人就说吴子仁先不要急着下山,师父知道他是怎么失明的,就有心治好了他的眼疾,待复明了便可安心云游天下了。

吴子仁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初是师父看他善心仁术,慈悲大爱,便拿出了一个“青皮洗眼神方”,而且在山上采集药材,当归、白芍、真川连、铜绿、芒硝五种中药材,“神方”来进行心理和疾病治疗民,功德无量用青皮五钱,净水三盅,煎一盅,每照日期洗三次,洗目日期开列于后,要诚心学戒;正月四日;二月四日;三月四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六月四日;七月三日;八月十日;九月十日;十月十二日;冬月四日;腊月四日;闰月初前,按日期、按时辰洗,中时洗一次,午明洗一次,黑明洗一次,药水温热凉,要学戒,若要误不应数,传方传人益寿延年。日期忌烟酒,忌茶椒荤,远房事,真是千金难买,不可隐藏,若尔传人勿误。若要传人,要把书明,不可写错一字。传人积德养善,不可求人财物。洗目日期谨记,不可有误。

过了半年,在师父的精心治疗下,奇迹出现了,吴子仁的眼睛竟然可以看到光明了,尽管只是眼睛里一抹光,可也算是从黑暗中出来了。

吴子仁觉着神奇,就把师父玄诚真人的那个“青皮治眼神方”,无比虔诚地手抄下来,以待日后用。

告别了师父玄诚真人,离开五台山,吴子仁回望着山上的那个灵应寺,感慨自己竟然在这儿一呆就是十六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六年啊!

这天,在山西省会太原市的东南方向有个太谷县,这几天不知从哪儿来了个算命先生,穿一身灰布长衫,手里拿着旗子,脸上戴着一副圆圆的墨镜,鼻子下面留着小胡子,似有仙风道骨的气场。他手里拿着一个旗子,旗子上面书写着四个大字“银嘴神算”,肩上扛着一个包袱,要是打开了看,也就几本发黄的书。可每每算命先生一开口说话,就犹如打开嘴儿的水壶,不停地往外倒词儿,让周围的人只嫌自己的耳朵没听够,不由得跟着他继续要听。

算命先生的眼睛在墨镜的后面,模糊的看见一座大宅院,就皱皱眉头,面无表情,故意问人这里以前是不是个有财的主儿,不等人家回答,就唱到:“好来好去又好收,多财多宝亦多忧,门前沙灯高高照,户内空囊度春秋。今天攒,明天攒,攒足钱,买把伞,来了大风撸了杆,攒来攒去空白攒。”

就听见四周有人在悄悄嘀咕,还有些为此吵起架来。

“这外地的一个瞎子怎知道咱这儿曾是个住过大人物的宅院?如今落败了,他也知晓?”那人疑惑地说

“你咋知道他是外地的?脸上也没写着哪儿的人!”有人不服气怼了一句。

“灰鬼,听口音还听不出来啊?河南人了!”那人不屑地说,“八成是出家的山上的道士,化缘来了。”他指指东北方向。

那位算命先生,听在耳朵里,不由得一阵惊悸,难道这十几年离开家乡,自己的乡音还没改吗?

“难道这儿就是孔祥熙的宅院?跑到台湾的蒋秃子的连襟,当年姓蒋的和他夫人宋美龄也来过这里的。”算命先生不由得惊呼,抬起头观赏着。

人群中一位老者顿时吃惊地望着算命的问:“您不是本地人,眼睛又看不见,您怎么知道的?”

“呵呵,我说我是算出来的您信吗?”算命先生说完笑笑,用手扶了一下墨镜,再把那个“银嘴神算”的旗子举了举,“恐怕都不信!实不相瞒我是在山上听师父讲的,‘金太谷,银祁县,铜平遥,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这里的故事太多了,怎个会不知?”

“那你讲讲,我们听听看你说的对不对。是不?”有人起哄了,要看算命先生的笑话。

“这旁边是不是还有个鼓楼?”,算命先生说完,看见有人点头,就接着说,“孔家祖宅不是这儿的,而是乡下程家庄,这座宅院原来是姓孟的一个大户的,原来叫‘孟家花园’,闹‘义和团’受牵连,家道中落。孔祥熙当年在教会上学跟着传教士在山西,后来又当上大官,仗势把这儿全宅院购下来。这座宅院最风光的时候是蒋秃子的到来!是吗?”

听了算命先生这般一通讲,周围的人算是折服了,没想到一个外地人会知道的这么多,有几个人不住地点头称是。

算命先生看见了,提高了嗓音说起来:“一朵鲜花头上戴,一年四季也不开,一心想要花开时,采花之人没到来。”

“好,再来一个!”有人为瞎子叫好。

“好啥?你就叫唤?又不是看唱戏的,问他会算卦不?”有人又不服气的说。

“门前堆有一堆灰,南风刮来西风吹,好事人家全兜走,坏事往你身上推。”算命先生有些不高兴了,说了一句就要走。

“哎呦,这不是吴大仙吗?我找的您好累,这一路方圆几百里,都在传说你回老家了,咱山西地界儿失去一位大师啊!”说这话的人挤过人群,来到了算命先生面前,有些激动的拉住他的手。

“您是?”算命先生没听出来这人是谁,平静地问。

“你不记得我?我是王秘书,我们王厂长可记得?您救了他全家性命的?”那人有些急迫的说。

“这位善者,贫贱我这几年云游四方,见人无数,不曾记得救人之事,想必认错了。”算命先生摇摆着手,不予认可。

“吴大仙,尊名吴子仁可是您?”那个人脱口说出。

算命先生不由得吸了一口气,然后平静下来了,放下了刚才的警惕,点点头,算是承认了。

“好几年前的事儿了,不足挂齿,还费您惦记,惭愧了!”吴子仁嘴里这样说,其实心里早已有些得意。

这位算命先生真就是离开家乡好多年的吴子仁,他没想到从五台山出来云游这几年,竟在民间社会上有了名声。

“哎呦,感情先生还是位大仙,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那位当地的老者说,还对吴子仁拱手施礼。

“做梦吃饭不充饥,哑巴做梦总不提,竹影扫尘尘不取,纸糊马儿不能骑。”吴子仁又说了一段话。

“什么大仙,那都是世人糊弄给我头上戴了而已。”吴子仁这才对大伙说。

“吴先生,您可别这么谦虚的说,我证明啊,各位,这位算命先生真真是大仙级的!不信我给你们讲讲我们厂长的事儿,自己判定啊。”那个王秘书说着,也不管吴子仁同不同意,也不论人们愿不愿意听,他就讲起来了:

我们王厂长在介休县那算得上是个风云人物,**时期曾经官至县级干部,后来回到老家,做起了乡镇企业,也是红红火火,风生水起。这天,有个瞎子到我们厂,哦,那时我还不认识吴大仙,只当是个算命先生,门卫不让他进,他就吵吵着非要见厂长。王厂长正好在厂里,就让他来到了办公室。

“谁是厂长?让我认识一下,报上生辰八字,给他算算命,迟了可耽搁大事!!”瞎子进办公室,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沙发里。当时那个霸道劲儿,让我这个秘书惊讶不已,哪儿有硬上门给算命的?就算是混饭吃的江湖骗子,也不至于这样呀?我正要制止他,轰他出去,厂长对我摆摆手。

瞎子等吴厂长报上自己的生辰八字,掐指细算脸色大变,急说:“啊哟不好!你今年流年不利,有五鬼缠身,两个按你的头三个扯你的脚,引凶神恶煞丧门星进门,不日之内你要惨遭灭门大祸、家破人亡。”

听瞎子这么一说,我们王厂长早就忍耐不住了,一边骂着说:“你这个欠揍的大骗子!你想要老子的钱财就开口直说,老子心地善良说不定还多给你几个子儿!你这样信口雌任、恶言毒语诅咒老子,老子岂能饶你?”一边伸手打了瞎子一巴掌。

瞎子被打得鼻青脸肿、摔倒在地,高声喊叫:“救命啊,厂长要杀我呀!”

厂长办公室这一打一闹,还以为是有坏人进来捣乱,马上引来一群厂里的人,大伙儿不清楚内情,见一个瞎子被厂长打得鼻青脸肿、摔倒在地,有人嘀咕,厂长不该欺负残疾人。

瞎子听见人多了,就抱着厂长大腿嚷道:“厂长欺人太甚,我要进公安局告你去,不然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王厂长气不过,真是活见鬼了,又怕瞎子真撞死在办公室闹出人命,只好跟瞎子去县公安局。

到了县公安局,瞎子非要见局长不可,说是人命关天的事儿,官小了不管用!局长出来,一看和厂长都认识,见是个瞎子在骚扰大厂长,为息事宁人就调解说,让厂长给瞎子赔礼道歉。没想到瞎子还是不服,他不要赔钱,而是请公安局严惩厂长,判他入狱监禁!我们王厂长气得七窍生烟,大喊冤枉,王厂长提出一个强有力的质疑,问:“我派谁人专程请你来算命?”

瞎子眼珠子一转,狡黠地说:“我是个瞎子,看不见人却辨得出声,求公安局将他厂长家男女老少等,都传来让他们出声说话,老瞎子自然分辨得出是谁去请我的。”

局长看实在是没法糊弄下去,又为了让这瞎子当众献丑,就索性把王厂长家老少一齐叫来到局会议室。正要当庭对质,瞎子突然口吐鲜血全身颤抖,倒在地上抽搐,两眼一翻僵卧在地上。局长急忙安排县医院医生赶来抢救。因瞎子昏死未醒,公安局不能让这些人回家,就将王厂长一家十几口人全安排进公安局临时住所。

第二天凌晨,瞎子醒了过来,局长又带上人准备继续问案。瞎子却笑了起来,说今天不说案子,你局长你快带人到王家去看看。正在这时街坊来报案,说王厂长家昨夜被盗。

你们猜怎么着?原来真有五名强盗,曾在**动乱中跟随我们厂长打砸过公检法,后被通缉,唯有厂长逃脱,不知去向,后来得知住在介休县,便心有猜忌,怀恨在心。前日他们从南方扒火车作案路经此地,就想夜入杀死王家全家报昔日之仇。然而他们在深山密林的一座破庙中商议行凶,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不想一个瞎子赶路途经深山,因腹中绞痛摸进密林解手,听得真真切切,这才有瞎子另思奇计问到厂长的工厂,设计为他算命,以恶言毒语激怒厂长,让他殴打自己趁机闹到公安局打官司,故意广泛牵累众人,让公安局将厂长全家一齐抓到公安局暂押,明为监禁,实是让公安局庇护不被强盗伤害。

公安局长后来未伤一人,轻而易举擒获这五名大盗,获得上级嘉奖。算命瞎子一时名声大振,江湖上人称吴大仙。我们王厂长一家躲过一场灭门大劫,感激吴大仙救他全家,欲结拜兄弟,接到家中颐养天年。没想到吴大仙从公安局出来,谎称有事要办,竟不辞而别。所以王厂长就派我外出寻找吴大仙,整整一年我都没回家了!

吴子仁听这位厂长秘书绘声绘色的讲的有关自己的“传奇”,连连摆手,说:“演绎了,言过其实啊,我没你说的那么厉害。”

“你真是害得我好找啊!我这次一定要您跟着我回去,王厂长实在是想你,要报答您救命之恩!”那位秘书真切地说。

众人在一旁看得真切,听得入迷,就像听说书一样,故事十分的精彩!不过,有人还是有些质疑,看着吴子仁和那位秘书说:“你们不会是一伙的,当个托忽悠我们吧?说的天花乱坠,可惜没有亲眼看到。”

吴子仁本不欲计较,可听到有人这样不信,就好像当众揭他的遮羞布一样,倒一下子激发了他的能量,不由得念了一串话:“瞎子走路不知坑,小羊上山遇虎行,鱼见食儿不见钩,只见利儿不见凶。你说东,他说西,你打狗,他骂鸡,你打柴,他抓鱼,你骑马,他赶驴,你扒葱,他蒜皮,你择桃,他摘犁,你烧火,他和泥,互不相让不投机。”

“吴大师,您这是什么意思?您生气了?咱不跟这儿留了,给我走吧。”那位秘书说着就要拉着吴子仁走。

“请留步,我正要有事儿有求于算命先生,可否给我看看这宅子风水?”人群中走出来一个长得挺斯文的人,拦住他们,“诺,这大宅旁边就是我家。”

吴子仁听到后,故意的叫人给找来一把椅子,稳稳地坐上,旗帜和报命铜锣放在桌子上,脸直直地对着正前方,然后稍微歪了下头,有些警惕地听着动静,轻声细语地说:“你家这个灾可是你自己造的,盖屋时没选好石料啊!”

那人一听,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看着吴子仁说:“先生,这些石料是我亲自过手的,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吴子仁听了后,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但声音还是透出些不满来:“你是信不过我?那好,我走就是了。”说着就站起身来。

那人一把拉住吴子仁有些歉意和央求说:“先生,先生,你不能走,我只是问问,我儿子的病还指望着你呢!再说了,我起个屋不容易,这刚盖起来的新屋就拆掉,我舍不得。”

吴子仁这时笑了笑说:“我叫你拆屋了吗?”然后提高声音说,“根据我的掐算,你家门口的台阶里,藏着不干净的东西,压住了你家的风水。”

那人眼睛静静地看了会儿青石铺成的台阶,然后咬了咬牙转身进了屋。没一会儿提了根钢钎出来,冲着围观的人群说:“刚才听到的先生的神奇,我不防信一回他。老哥儿几个,帮个忙。”

当将做台阶的青石板,一块块地撬了开来,撬到最后一块时,在场的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呼。那是一块坟地里的墓碑,上面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死者的姓名。

听见周围的惊呼声时,吴子仁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而那个人脸上却一片茫然,这些石料他曾经亲自清点过,没发现有这么块石碑藏在里面啊。

吴子仁就露了这一手,把那个人佩服的五体投地,非要给吴子仁钱,吴子仁摆摆手,拒绝了,说:“小事一桩!我看重的是名声!”然后说完就在周围人的人的赞美以及对他的感谢声中离开了。

吴子仁跟着那位秘书回到介休县,王厂长热情设宴款待他,还特意让县公安局长也在。

他们在吃饭谈话的无意中,说起山西有些县名的来历,大部分都在新朝王莽时期改过,像介休县,“休”有休矣完结之意,至为不吉,便改为“美”,称介美县,含褒奖介子推之意。还有于离县,“离”有分离不和之意,欠吉利,遂更“离”为“合”,称为于合县,喻合而不分的祥瑞之意。县公安局长有些不屑,其实这些举动是当时汉末政局不稳,王莽极端重视谶纬之学说而已。王厂长听了有些不悦,就说在山西这边往祖上刨,他还是新朝皇帝王莽的后代呢。吴子仁听了不由得一阵惊呼,抓住王厂长的手不放,有些激动的说:“我也是王莽的后代,我是王莽的出生地东郡府的人,只是现在不敢这样说了。”他没有说出师父玄诚真人也是推崇谶纬之说的人,教导他凡是必有神意,它不是简单地对未来作出预言,而是强调“经”学,引申为“纬”学,推崇儒学“德位相称”,由此帮助那些出身贫贱的人摆脱“血统”和“出身”对权力的限制,对在位的说这些好像不合时宜。

等吴子仁跟着王厂长回到家中,王厂长非要和他结拜为兄弟,王厂长年长几岁为兄。等他们谈起老家的时候,王厂长就纳闷地问到:“老弟啊,你怎么不回老家?家里还有什么人?一起接过来吧。”

吴子仁一下子勾起了过往伤心的事情,就实话实说,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可他已经记不得回家的路了。王厂长很是同情,就安排那位秘书跟着吴子仁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86章 孩子被偷了第124章 回到家乡第127章 家的感觉第46章 钱夹子第27章 替罪羊第113章 前缘孽第70章 办九天第12章 混迹第29章 玉镯子第18章 打架第17章 打枣儿第67章 相识第22章 抢先儿第18章 打架第54章 回到城里第66章 解救第93章 女人的醋意第36章 邂逅第56章 黄道吉日第30章 歉疚第70章 办九天引子第59章 倒春寒第13章私奔第79章 开证明第132章 故里第78章 起名第32章 起名字第108章 乡下的夜晚第76章 挑衅滋事第47章 背锅的人第77章 反思第11章陷落第109章 融入第17章 打枣儿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126章 回到家第43章 临别第97章 引火上身第116章 赤脚医生第80章 串联第93章 女人的醋意第77章 反思第52章 偿债第21章 仙儿来了第120章 绝望离去第74章 起了报复心第13章私奔第68章 胖丫头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一章少爷和女孩第37章 为了活着第64章 卖血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91章 天涯沦落人第43章 临别第100章 财不外露第127章 家的感觉第10章王家买卖第108章 乡下的夜晚第78章 起名第106章 憧憬乡恋第九章第59章 倒春寒第124章 回到家乡第69章 寻活路第102章 贪财不义第15章判决第53章 矫枉过正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24章 听房第107章 初到乡下第66章 解救第113章 前缘孽第62章 施救第85章 近邻第77章 反思第111章 相识第109章 融入第27章 替罪羊第116章 赤脚医生第109章 融入第65章 大运动来了第81章 弥留第58章 攉杆第55章 忙碌第95章 侬是囡小仙第92章 道悟道第62章 施救第110章 乡情第34章 学问第84章 住进医院第49章 旁门左道第81章 弥留第42章 单飞第27章 替罪羊第八章设局第57章 年糕第47章 背锅的人第120章 绝望离去
第86章 孩子被偷了第124章 回到家乡第127章 家的感觉第46章 钱夹子第27章 替罪羊第113章 前缘孽第70章 办九天第12章 混迹第29章 玉镯子第18章 打架第17章 打枣儿第67章 相识第22章 抢先儿第18章 打架第54章 回到城里第66章 解救第93章 女人的醋意第36章 邂逅第56章 黄道吉日第30章 歉疚第70章 办九天引子第59章 倒春寒第13章私奔第79章 开证明第132章 故里第78章 起名第32章 起名字第108章 乡下的夜晚第76章 挑衅滋事第47章 背锅的人第77章 反思第11章陷落第109章 融入第17章 打枣儿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126章 回到家第43章 临别第97章 引火上身第116章 赤脚医生第80章 串联第93章 女人的醋意第77章 反思第52章 偿债第21章 仙儿来了第120章 绝望离去第74章 起了报复心第13章私奔第68章 胖丫头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一章少爷和女孩第37章 为了活着第64章 卖血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91章 天涯沦落人第43章 临别第100章 财不外露第127章 家的感觉第10章王家买卖第108章 乡下的夜晚第78章 起名第106章 憧憬乡恋第九章第59章 倒春寒第124章 回到家乡第69章 寻活路第102章 贪财不义第15章判决第53章 矫枉过正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24章 听房第107章 初到乡下第66章 解救第113章 前缘孽第62章 施救第85章 近邻第77章 反思第111章 相识第109章 融入第27章 替罪羊第116章 赤脚医生第109章 融入第65章 大运动来了第81章 弥留第58章 攉杆第55章 忙碌第95章 侬是囡小仙第92章 道悟道第62章 施救第110章 乡情第34章 学问第84章 住进医院第49章 旁门左道第81章 弥留第42章 单飞第27章 替罪羊第八章设局第57章 年糕第47章 背锅的人第120章 绝望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