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道悟道

第92章 道悟道

郑道士领着吴子仁上了五台山,到了灵应寺,见到了师父玄诚真人,郑道士对师父施礼后,赶忙介绍吴子仁,

“师父,我给您带来一位学算命的先生,他对咱的道门非常感兴趣,有一些想不开的事情,非要跟我来见见您。”郑道士抬头对师父说。

郑道士的师父玄诚真人听了眉头一扬,来了兴致。站起来走到吴子仁的面前,安慰般说:“年纪轻轻,何以有疑惑可解?眼睛瞎了,只是看不见世界而已,可以用心去感悟。赶上世道太平,本可自食其力,即便是为人算命,也是解惑释疑,慈悲为怀的善事。相由心生,看你一脸疲惫,眉头紧锁,想必有什么烦扰?”

吴子仁听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空灵感召,也许是觉着到了道观圣地,自己就像要接受洗礼一般,过去所经历的诸多烦心事,只求道长真人解惑排忧。

“师父,我从小不知家世,被人摆布,就当一个棋子一样,放到解放前,就是个豪强的儿子,吃喝玩乐,荒淫无度,醉生梦死。解放后,却做了替罪羊,成了黑五类分子。再后来被同学欺负,受到伤害,成了瞎子。浑浑噩噩的成人了,稀里糊涂就做了有媳妇的男人,当了孩子的爹。刚觉着自己有些思想,三十而立,做个有担当的真正的男人,痴迷于算命命理,想以此为业,安身立命。却发生一连串的奇奇怪怪的事情,不是遇到了外面世界纷乱的运动的干扰,就是家里出现了羞于启齿的龌龊之事,我眼睛看不见,可我感觉到了,又无法去解决。无意中我知道了我的真实身份,就有了一种强烈的追寻本真的的使命,我就想找到我的亲娘,我到底是谁?难道我来到人间就是个怯懦的孩子?为什么我会变成了一个连我自己都讨厌的人?”

吴子仁说完,连他自己都惊讶会对一个外人说出憋闷在心里多少年的苦恼,这比揭开身上的伤疤好受不到哪里去!他不由得蹲在了地上,说是心里难受,其实也是无地自容。

郑道士听了,也是诧异些,这多天,眼前的瞎子从没讲过他的身世,就只当他是个浑天混饭的假算命人而已。

“兄弟,你不比哥哥我好过到哪里去啊!”郑道士说完赶忙上去搀扶起吴子仁。

就在这时,玄诚真人悄悄的对郑道士摆了摆手,示意他后退一步,而他却也蹲到吴子仁的旁边问:“这位年轻人,你现在对这世上的人最恨谁?最好如实回答。”

吴子仁听了一时没反应过来,就摇摇头,想了想说:“不知道。我对谁都说不上恨,更别说是最恨谁了。”

“这就是你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玄诚真人说,又指指郑道士,“连你也一样。你们都是新旧交替时代中被抛弃的一代人,却浑然不知随波逐流,还以为命运不济。”

郑道士知道这是师父的习惯,但凡给人下结论的,便是他开始解惑释义,开始布道了,必是讲道拆理的时事道法。他也难得听讲几次,何况总不待见自己,却是见到这个新来的,要布道讲法,甚是不多见。

他伸手拉了吴子仁一把,说:“听着,师父要给我们讲经卷了。”

玄诚真人摇摇头说:“今天不讲道家经卷,只想说命运二字。道家曾说过,我命在我不在天,并且被历代修道者尊奉!但是,就如你刚才说的,今生不如意,都是前世造孽,命运早已注定,人无法改变。甚至于没有选择的余地。是吗?”

吴子仁和郑道士都点点头,那意思赞同这个说法。

“差矣!”玄诚真人见他们点头,有些生气,尤其对郑道士还狠狠的瞪了一眼,那意思你白学了!

“我道家所说的‘我命在我不在天’,它是有底气的,其一,趋吉避凶。在《道德经》中有‘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就是说远离大家都害怕的事,就可以简单的趋吉避凶。而其二,则是我道家追崇养生健体,只要践行生命在于动,就能远离疾病。如此自然可延长人的寿命。而我道家最为推崇的是人的命要有灵性,这,才是道法的根基。人要有灵性,是道教修行的基础。天地万物都有灵性,但人是万物灵长,人生难得,中土难生。人有超出飞禽走兽的智慧灵性,才可以自主命运的能力。如果我们可以善用这份灵性,就算不能达到神通,在修行路上也是可以一路畅通的。”

玄诚真人讲到这里,看了眼前的二位一眼,笑笑说:“你,还有你认为,自己是否有灵性?”

吴子仁听了就使劲的摇头,说:“我没有,我感觉自己好愚笨!甚至于自己看不起自己。”

“我有时有,有时不知道自己的灵性跑哪儿去了?”郑道士抓抓自己的脑袋,不好意思的说。

玄诚真人就继续讲:“其实,灵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坚持说‘我命在我不由天’,是劝人不要听天由命,但也是劝大家要知命,不认命。灵性是随着人的成长而增长的,灵性在帮助人修行上是无往不利的。修行是为了改变自身,为了提升自己可以改善运势,让命的河流走向我们想走的方向,进而一定程度上超脱命,继而改变命。然而,人是受外界的巨大影响的,受到一定的束缚的,也就是人是对命有局限的,命有强制之意,不可改变的事情决定了命的上限。所以说,我们要不断的修行,就是对命的上限有敬畏之心,宛如你知晓了命的规则,明智明心明己,从而在规则的框架里活得更自在!”

“师父,我知道了,这次擅自下山,追逐新潮,差点没命,就是修行太浅,只知我命在我,没弄明白还要对命的上限有敬畏,没有做到明智明心明己,怎可改变命运?”郑道士虔诚的给师父作揖致歉。

玄诚真人点点头说:“万不可自以为是。”

“师父,请受我一拜!”吴子仁忽然跪下去,“听您讲道,如醍醐灌顶,胜读十年寒窗。这些年来,我只知这是命的安排,逆来顺受,努力学一些命理天干地支,也仅仅是明智而已,从来没想过去改变自己,今日才知是对自己也不了解啊。我愿在师父面前侍奉您,听您教诲!”

玄诚真人哈哈一笑,说:“贫道只是开导先生而已,无意冒犯命理行当。你学算命也是与道法相通的,不用再投师道门。”

“师父有所不知,我这次出来寻找亲娘,又遇上迷路,对家也失去了思念,使我心里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万念俱灰。今日幸亏听师父教诲,犹如重生一般,愿师父您肯收留于我在此”吴子仁说着好像有些哽咽。

“师父,您就收了他吧!”郑道士也赶紧给师父跪下,“我愿和这位弟弟一起听您教导,再不三心二意!”

玄诚真人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

“我想问一句,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的意思吗?’”玄诚真人忽然问。

吴子仁和郑道士都不由得一惊,不知道师父要问什么,忙抬起头来看着玄诚真人。

“想学道教道法,必是先学会修行。而修行其实就是控制自我 改变自我。我现在问这句话,就是要你们知道从此必须改变自己才能学成,不然不会成功的。上天决定人命运大方向,例如决定你出生后的性格,决定自己有一个怎样的家庭;而在大方向上,各种细节就属于自己了,自己可以改变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说,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不管是大方向上,还是小细节上,简单来说如果你的性格不发生改变 你的命也就是注定的。

一个没修行过的人 是控制不了自我的,这一辈子终将被命运控制。表面上看着貌似可以,吃饱了不饿,无事心态平和,谁都可以 。事端一出,你自然会被命运支配。不要觉得什么事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其实你根本无法做出别的选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才叫能控制自己。才应了 道教推崇的那句话 我命由我不由天。”玄诚真人说完看着他们,等着他们回答。

“师父,我一下子听懂了!我这些年之所以还是现在的我,就是没有学会改变自己,虽然也要倔强的抗争,但却控制不了自己,而是总是被命运支配。师父,我愿意跟着您!”吴子仁犹如对玄诚真人崇拜至极, 急迫的想要师父答应收他。

“你真要在贫道这里修身度人?”玄诚真人严肃的问吴子仁。

“师父,请相信我的诚意。我现在死不足惜,遁入空门便也是缘分。过去,我学的命理,算命、解签、批卦,仅仅是学的皮毛,一旦被师父收留,我可按道教的信士,专心致志按道的理念修行,我是求之不得。”吴子仁非常虔诚的说。

玄诚真人听了,满意的点点头,指指郑道士,说:“连你也听着,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做了我的徒弟,便是要遵道贵德,自然无为,清静寡欲,天人合一,善恶报应,性命双修,天道承付。以《道德经》修道悟道,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切记,做了道士,便是自然为法,学道为人,它是个神圣的名字,不可一己之利,玷污它的名声。”

“师父,您愿意收他做徒弟了?”郑道士很高兴的,赶紧拉住吴子仁一起给玄诚真人磕头。

吴子仁心里自是兴奋,比郑道士给师父多磕了三个头,就当是自己新近入门的了。

“师父,您看我可以修成正果吗?”吴子仁问。

“哈哈哈,”玄诚真人大笑,“孩子,你入的是道教门,不是佛教,不存在正果,歪果的。”

从此,吴子仁和郑道士就在灵应寺住了下来,跟着师父玄诚真人修道去了。

这一呆就是十年,十年来,在五台山,梵仙山,在灵应寺,在跟随师父行走在晋冀山川大地,对吴子仁来讲,犹如隔绝了与外面纷纷扰扰的世界,不知不觉,时间停滞了。

吴子仁从此知道了道家的天命论与儒家的天命论相同与不同。道家天命与儒家的天命核心思想相同,都是对天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推崇,所不同的是天命这一概念的理解角度.道家的天命侧重于天,是尽量贴近天的角度来观察,解释人类社会。而儒家的的天命,则是最喜欢用天命所归来论证事物的合理性,哪怕这个事情很恶心。

吴子仁还知道了宿命论是佛教的,佛教认为人的命运前世注定。 道家推崇的是天道,主张道法自然,我命由我不由天,与天命论宿命论无关。道教之所以不讲宿命,“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又一重要教义.原意是说 人长寿与否取决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泛指命运并非掌 握在别人的手里,更不是掌握在某些无形的神秘力量的。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而常常走向极端,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道教如何看待人生祸福?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吴子仁十几年来,在山西五台山,犹如遁入空门,一心都痴迷于道门里,似乎忘了那座城,那里的家人和过去的一切。

然而,在普通人世间,时间怎会静止?在东郡古城,在王家大院,在城南街,在乡下,一幕幕的真实的生活还在发生着……

第73章 无意的算命第15章判决第95章 侬是囡小仙第32章 起名字第81章 弥留第43章 临别第132章 故里第52章 偿债第33章 拜师学艺第54章 回到城里第122章 云游第96章 大米饭第106章 憧憬乡恋第114章 流言蜚语第七章诡计第124章 回到家乡第82章 做法事第102章 贪财不义第16章大杂院第104章 凶宅第113章 前缘孽第19章“劫”来的媳妇第30章 歉疚第46章 钱夹子第75章 忐忑不安第43章 临别第72章 喜宴第57章 年糕第106章 憧憬乡恋第23章 在一起第87章 孽缘不断第125章 物是人非第107章 初到乡下第132章 故里第43章 临别第35章 感悟第65章 大运动来了第11章陷落第79章 开证明第76章 挑衅滋事第76章 挑衅滋事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57章 年糕第93章 女人的醋意第48章 沦落人第81章 弥留第10章王家买卖第107章 初到乡下第53章 矫枉过正第54章 回到城里第50章 又怀上了第六章哥四个第134章 转运第54章 回到城里第三章王府花园第26章 私密第94章 收养第76章 挑衅滋事第七章诡计第54章 回到城里第58章 攉杆第107章 初到乡下第79章 开证明第43章 临别第九章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23章 在一起第123章 穿越太行第11章陷落第115章 正邪之间第35章 感悟第11章陷落第20章 再相见第86章 孩子被偷了第85章 近邻第79章 开证明第90章 失落第118章 神婆与医生第74章 起了报复心第95章 侬是囡小仙第39章 久别重逢第128章 夜话第18章 打架第15章判决第85章 近邻第43章 临别第39章 久别重逢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65章 大运动来了引子第119章 生与死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44章 大院里的异常第42章 单飞第39章 久别重逢第100章 财不外露第44章 大院里的异常第83章 劫难第79章 开证明第111章 相识
第73章 无意的算命第15章判决第95章 侬是囡小仙第32章 起名字第81章 弥留第43章 临别第132章 故里第52章 偿债第33章 拜师学艺第54章 回到城里第122章 云游第96章 大米饭第106章 憧憬乡恋第114章 流言蜚语第七章诡计第124章 回到家乡第82章 做法事第102章 贪财不义第16章大杂院第104章 凶宅第113章 前缘孽第19章“劫”来的媳妇第30章 歉疚第46章 钱夹子第75章 忐忑不安第43章 临别第72章 喜宴第57章 年糕第106章 憧憬乡恋第23章 在一起第87章 孽缘不断第125章 物是人非第107章 初到乡下第132章 故里第43章 临别第35章 感悟第65章 大运动来了第11章陷落第79章 开证明第76章 挑衅滋事第76章 挑衅滋事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57章 年糕第93章 女人的醋意第48章 沦落人第81章 弥留第10章王家买卖第107章 初到乡下第53章 矫枉过正第54章 回到城里第50章 又怀上了第六章哥四个第134章 转运第54章 回到城里第三章王府花园第26章 私密第94章 收养第76章 挑衅滋事第七章诡计第54章 回到城里第58章 攉杆第107章 初到乡下第79章 开证明第43章 临别第九章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23章 在一起第123章 穿越太行第11章陷落第115章 正邪之间第35章 感悟第11章陷落第20章 再相见第86章 孩子被偷了第85章 近邻第79章 开证明第90章 失落第118章 神婆与医生第74章 起了报复心第95章 侬是囡小仙第39章 久别重逢第128章 夜话第18章 打架第15章判决第85章 近邻第43章 临别第39章 久别重逢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65章 大运动来了引子第119章 生与死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44章 大院里的异常第42章 单飞第39章 久别重逢第100章 财不外露第44章 大院里的异常第83章 劫难第79章 开证明第111章 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