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穿越太行

第123章 穿越太行

吴子仁离开介休县的王厂长,就告诉徐秘书,他是河北最南部的一个县,叫东郡府的人,在冀鲁豫三省的交界处。

咱们现在是在山西,应该往东走,听师父说过,过了太行山就到了邯郸,再往东走也就快到家了。

“吴先生,您都这么些年没想家了,怎么现在非要找回家去?”徐秘书好奇地问。

“怎么不想家啊?我娘,我媳妇和孩子都在,我是到北京迷路了,回不去了才机缘巧合来到了山西五台山。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家里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吴子仁说着还有些伤感,仰天长叹一声。

“是啊,现在都进入八十年代了,国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都禁锢在一个地方,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哪儿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也别说您出来迷路,要是我走出介休县,走出晋中,更别说出山西了,也是两眼一抹黑!”徐秘书说着,对他们往前走,去往哪个方向走也是很怵头。

他心里嘀咕,再领着一个瞎子走路,跨过太行山,不知前面到底会面对什么。

“哈哈,徐秘书,莫怕,有我在,不愁走不通的路!出来这么些年了,不像以前了。又跟着我师父走过山道,转过山村,凭我现在三寸不烂之舌,没有打听不着的路!走,我们出发吧。”吴子仁说着,信心满满的往前走了。

紧跟在后面的徐秘书对这个瞎子到底看见不有些怀疑了。这是我领着他,护送他回家,还是他带着我回家啊?离家的人真是归心似箭啊!

“吴先生,咱是不是多带些吃的?不知有多长的路要走呢。”徐秘书说着,四处张望着太古县城的店铺,想买些食品。

“你这人啰嗦不?跟着一个算命的先生走,路上还怕饿着肚子?说出去你叫我这脸往哪儿放?不啪啪打我脸吗?”吴子仁在前面笑着说,催促着徐秘书快跟上。

这里的地方还很落后,连接各地的道路还很少,即便是县与县之间的公路也是年久失修了,坑坑洼洼的不好走,更别说深山的乡间小路了。

吴子仁不愿意坐车,他要一路走着,沿途为人算命卜挂,赚个盘缠,甚至于要多收些钱,积攒多些好回家的时候给老娘,还有媳妇和孩子有个交代。

然而,等他们出了介休,去往灵石县已经是山路了,进入了太行山脉了,首先就是要走进红崖大峡谷。

“吴先生,咱还是换个方向走吧,山路不好走啊!”徐秘书欲阻止吴子仁进入大峡谷。

吴子仁望着远处的山高峰险,天成胜境,不由得仰天高喊:“师父,弟子为您还愿来了!”

在后面的徐秘书看着吴子仁对着太行山,不知是他看见了什么,还是意念到了什么,呼喊着师父,就纳闷地问:“吴先生,你师父在哪儿?”

“前年我跟着师父要到王莽岭去,已经走到灵川境内了,没想到师父生病,不得已回去了。本想要给谶纬之说的先哲,我的祖先王莽告慰。”吴子仁说着已经是热泪盈眶了。没有师父,哪里会有他今天还可以观赏到这山景美色,哪里会有他今生可以回家啊?

“你看这崇山峻岭,云山雾罩,我走在这山路上,已经有点儿头晕了,咱还是歇会儿吧。”走在前面的吴子仁有些喘息,对徐秘书说着,就找了个石阶坐了下来。

一直盯着吴大仙的徐秘书早已惊讶地要叫出声来了,他发现“瞎子”一路走来竟是看得见周围的景观,不曾摸索走路,磕碰到什么。

“我冒昧的问先生一句,您的眼睛看得见周围的山吗?”徐秘书小心地小声问,生怕有人听见。

吴子仁听见徐秘书这样问,也是不由得一怔,打断了他的思绪。徐秘书跟了我这些天了,难道我没告诉他?师父治疗我的眼疾让我的眼睛会看到一些光?这样让他疑惑,好像他是故意装瞎的。他有些难堪,更有些对不住这个热心肠的小伙子。

“呵呵,怨我光顾着回家了,没告诉你我的眼睛会看到一些影子,不是实瞎瞎子。让你见笑了,对不住啊!”吴子仁尴尬地说。

“难怪您在太谷城给那人算命,说门口的青石台阶里有那个墓碑石,让人感到惊奇不已!是不是您已经看到了?使得戏法?”徐秘书还在不解风情,傻傻地揭着吴子仁的短儿。

“啊哦,那可不是仅仅看到这么简单的道理,分明是蕴含着宅基风水凶吉卦象!岂是儿戏了得?障眼法是玩把戏的!”吴子仁有些生气了,站起来就走了。

徐秘书知道自己的嘴欠,说了不中听的话,惹恼了吴大仙,赶紧小跑着追上去,“吴先生,我不是损您的意思,我......”

“我什么我?看你的脚下吧!你也快而立之年了,还是打光棍一个,嘴上没把门的,小心摔跟头!”,吴子仁一语双关的说着,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了。

这红崖大峡谷,在太岳山麓,属大起伏喀斯特侵蚀中山,地貌多样,峰峦起伏,山崖陡峭,泉水瀑布,前山后岭,奇峰突兀,苍岩叠嶂,气势磅礴。季风影响较强,四季分明,气候多变。地貌上森林覆盖,木本植物繁多,叶茂苍翠,野兽出没,犹如置身于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人间仙境。

吴子仁他们二人走在这野谷幽深的山道上,已是流连忘返了。忽然,徐秘书指着一处山腰大声叫着:“吴先生,那儿有个庙!快看啊。”

“庙?不会吧?我听师父说过,这灵石境内有个苏溪寺,是佛教在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一处胜景,......” 吴子仁摇着头回忆着说,正要接着解释,被徐秘书打断了。

“不对吧,吴先生,我看见那上面写着‘资寿寺’三个字,您记错地方了吧?哈哈,您也会出错!”徐秘书讥笑着。

吴子仁一听,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徐秘书说:“说你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就真上套了。这资寿寺就是苏溪寺!建于唐,兴于宋,毁于金。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安康。寺内有天王殿、雷音殿、罗汉殿等。千年来虽经历代沧桑,却仍然保存完好,香火不断。”

“吴先生,您怎么懂得那么多?佩服佩服!”徐秘书说着很是对吴子仁崇拜的样子。

“这十来年跟着师父学习,让我这个从小地方迷失的人从一知半解到道佛相通,深入简出,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开阔了心野和眼界!走,去看看!前面一定有人家,我们正好化个缘,肚子也饿了。”吴子仁一下子来了精神,兴冲冲地往山上走去。

走了没多远,在资寿寺的山下果然有几户人家,炊烟袅袅,香薰曦曦,有人在开始做午饭了。

“阿弥陀佛,善信祝福您平安如意!”吴子仁对一位老者施礼。

“阿弥陀佛,施主安好。可否问施主从何方前来?上山朝拜资寿寺?”那位老者可能是在寺里做事,满口佛语,佛家弟子的做派。

“我自五台山前来替师父会友,不知在不在。”吴子仁虔诚地询问老者。

“善哉,原来施主是五台山来的,失敬了!可这山上的资寿寺可能让施主失望了。”老者说完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怎么了?”吴子仁赶紧问。

“年久失修,香火已断。”老者有些失落,更有些无奈。

“慧超法师可安好?”吴子仁问。

“哦?您是?”老者不由得吃惊了一下,看着吴子仁。

“我师父是梵仙山灵应寺的玄诚真人,我是他的徒弟吴子仁。我师父仙游前说要到这儿来看望一位老友,可惜他老人家了,临仙逝前交代我一定前来还愿。”吴子仁赶紧回答。

那位老者听到吴子仁说到这儿,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上前就拉住吴子仁的手久久不肯松手。

“我便是你师父要找的慧超法师。没想到师弟先我而去,到极乐世界去了。这凡间俗世岂是你我这等贤人可久居的,不如早遁为好!”老者不知是回答还是自言自语,对着天空感言。

“啊,真是奇妙,我会在这人巧遇慧超法师,难道是师父在天之灵指引着我要到这儿来?”吴子仁也是激动不已,还有些不解地问,“法师您为何不在寺上住持?而要在这山下居住?”

“难道你师父没回去告诉你?十年前你师父前来造访资寿寺,我们师兄弟二人正在这禅院下棋,忽然有一帮年轻人冲进来要砸毁这座寺庙,说是封建迷信,牛鬼蛇神。唉,不堪回首!”慧超法师说到这儿不愿再说下去。

“十年前我刚到灵应寺,师父收我为徒不曾讲起过这回事儿。慧超法师,烦请您给弟子讲一讲,也许我知道师父要还愿的目的是何意思。”吴子仁摘下墨镜,用他那微视的眼光恳切地望着慧超法师说。

“当年就是这场运动中为了争论道佛真伪,是信仰还是迷信,竟然引起轩然大波,国家有关部门都来人关注了。到头来遭殃的是我们这儿啊!没想到这清静之地啊与世无争!”慧超法师不无伤感地暗自流泪。

“法师,可能我师父玄诚真人怕我受到外界的干扰,从我到了寺里,就不让我再关注外面乱糟糟的凡事,我也就像逃离了外界的沉沦,这十年多来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今日,还请法师赐教。”吴子仁说完还虔诚地对慧超法师施了个佛礼。

就见吴子仁先两手相合于胸前,掌心相对,十指并拢看齐斜向上,再弯腰至膝盖,操手下去,接手印上来,两手拱齐眉,再合掌至胸前,合掌作揖,口问安否:“世尊少安少病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只看得一旁的徐秘书目瞪口呆,原来这礼教如此的神圣和庄重?

“那一天,这本来寂静的寺庙里突然来了一群年轻人,穿着绿军装,戴着红袖章,高喊着口号,要砸毁寺里的神像,我上前制止,却被他们蛮横地推搡着不让前去。这时,师弟忍不住大声斥责了一句:‘无法无天,毫无信仰!’一下子惹得他们吵闹起来,有一个像是头头的人问:搞运动,就是要扫除你们这些封建迷信,唯心主义者!师弟马上就反驳说:几千年来,佛释道曾经被人说是“迷信”、“唯心”,但我们不承认我们是迷信、唯心的。尤其现代,那些不信有神的人倒是迷信和唯心的呢!拿没有的、假的,硬说是有、是真,这就是迷信与唯心。不信有神的人往往用“看不见”来欺哄自己。试想,看不见的东西有多少?最高的山,最深的海,最北的北极和最南的南极,地球的核心以及千千万万的事物,我们都没有见过,为什么我们信它们是存在的呢?没有看见过的东西,我们怀疑它的存在,这倒不太奇怪,最奇怪的是我们去否定它!这是何道理?师弟如此铿锵有力的质问,让那帮年轻人哑口无言。后来不知这事儿怎么传到了省里,一下子事态严重起来,在报纸上讨论起庙宇的信仰和当下社会迷信关系。结果是这资寿寺就被封了。”

“还有这种事儿?儒释道都存在几千年了,难道让几个学生一吵吵就成迷信了?**初期也就是串联而已,怎么后来会闹到打砸毁了?”吴子仁有些不相信,对这十几年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不仅不知道,甚至都难以置信会发生。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家乡,想起老娘和媳妇孩子在这场运动中会遇到什么,或者遭遇不测?

慧超法师仰天长叹,天空中飞来一只孤雁,回应着孤寂的长鸣。徐秘书看着这一幕,心里替这些出家的老人哀叹。

吴子仁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似乎之前思念家乡都是一种假象,他还停留在十年前那样一个社会氛围内。

正在他们谈论着的时候,不知何时有两个中年人已经爬上山来,正要往资寿寺上进去。

“同志,你们是干什么的?寺里没人。”慧超法师赶紧向他们询问。

“啊,老同志,我们是考古队的,发现这儿有座寺庙,就顺便想上去看看。谁是这儿的看门的?能打开门让我们看看吗?”有一个人说话了,还要想着继续往上进去。

吴子仁一听话音,感到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这不明显是自己家乡的声音吗?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听到如此动听的声音了。

“敢问这位同志,您是哪儿地方的人,怎么听着好像是我家乡的人?”在一旁的吴子仁突然冒昧的问了一句,就连慧超法师也是没想到他会说话。

“是吗?听着也耳熟,不知您是哪儿的人?”那人也觉着吴子仁的声音和他相近,但还是有些不同,就问。

“三省交界的冀南边上的东郡府知道吗?”吴子仁赶紧回答。

“知道啊。我们是干考古的,当然知道东郡府了,宋朝时开封府的陪都北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不过我们是河南安阳的,也是历史上有名殷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那人说起历史,有些炫耀自己的知识渊博,要有个比试高下的意图。

“啊,安阳的。这话语都差不多啊?”吴子仁有些失落,但还是不死心,问了一句:“您知道东郡府怎么走吗?”

“呵呵,我们就是在野外搞这行的,怎么会不知道回去的路?您是想怎么着?”那人问。

“这位是从五台山上下来的吴大仙,吴先生,他从家乡出来的早,不知道回家的路了,能否和你们一起走?我是护送他回家的,要是可以的话,我就完成任务了,可以回去交差了。”愣儿吧唧的徐秘书忽然就接过话茬,问了起来。

吴子仁听了,不由得囧了一下眉头,没想到这个徐秘书会嫌弃自己,不情愿送回到家。更可气的是犯了他算命行道的忌讳,冒冒失失的就给他人透了太多的信息。

“好啊好啊!我们出来也好多天了,这山西晋中大地有太多的历史,文物考古,实在是收获不少。正好要回呢。我们有车,把你送到东郡府没问题的。”那人很是热情,一口答应下来。

“善哉善哉!你能在这深山里遇到家乡人实在是不易,是不是天意使然,神明相助,全在慈悲为怀,因果报应。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不信吃斋多修积,但看眼前受福人!”慧超法师一直在观察,闻听眼前竟是吴子仁的老乡,又见他们相谈甚欢,好心相助,便喜从心来。

慧超法师热情地招呼几个眼前的人要到他屋里歇息,准备吃饭,还不忘口中念念有词:“三世因果说不尽,苍天不亏善心人。大众发心广劝化,印送此经吉星临。”

那两个考古的人听到眼前的老者吃斋念佛,便已猜到他定是这资寿寺的人了,赶紧施礼:“敬问先生是这寺庙的何许人?”

没等慧超法师回答,吴子仁已经安耐不住,拉了那人一下,悄悄说:“此乃资寿寺住持慧超法师!德高望重,知识渊博,你们做考古的遇到他,那是赚到了,何愁讨不到好东西?”

那人何等聪明,早已心领神会,赶紧再次施礼,口中念念絮叨:“三生有幸!我们考古队让我们俩前来晋中大地考察,说这儿是‘和’文化的发祥地,魏绛和戎彪炳千秋,提倡民族和谐、和睦、和平,以德服人,以仁施政的理念。还望老法师赐教,为我们做好民族团结政策给予指导!”

另一个中年人赶紧解释说:“各位前辈好,这是我们文保所的李所长。”

慧超法师也是赶紧施礼,双手合十,面露喜悦说:“领导好,看来寒夜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了。我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本应继承和发展。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岂能毁坏?割断历史!今日诸位在这里相会,也是机缘巧合,我老朽高兴至极!来,到我寒舍餐饮许畅,待会儿领你们到资寿寺参观可否?”

“谢谢法师盛情好意!我们有纪律的,就不烦劳了。诺,这是我们带来的方便面,如若不嫌弃,可一起冲泡即可。”李所长从带的行李中拿出几盒方便面,要递给吴子仁他们。

吴子仁不知这是什么食物,也不知道怎么吃法,心中暗暗惭愧不已。原来自己已经脱离了社会十几年了,明显的与社会脱节,与时代落伍了。

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76章 挑衅滋事第91章 天涯沦落人第93章 女人的醋意第68章 胖丫头第118章 神婆与医生第103章 天遣第66章 解救第50章 又怀上了第68章 胖丫头第102章 贪财不义第21章 仙儿来了第20章 再相见第82章 做法事第19章“劫”来的媳妇第51章 脉象第73章 无意的算命第44章 大院里的异常第87章 孽缘不断第67章 相识第75章 忐忑不安第24章 听房第12章 混迹第111章 相识第134章 转运第90章 失落第四章收干儿子第五章改姓名第47章 背锅的人第26章 私密第三章王府花园第47章 背锅的人第128章 夜话第23章 在一起第八章设局第二章计策第52章 偿债第95章 侬是囡小仙第67章 相识第101章 吊孝第27章 替罪羊第98章 大灾面前第124章 回到家乡第121章 道行第六章哥四个第85章 近邻第98章 大灾面前第98章 大灾面前第86章 孩子被偷了第112章 遭遇不测第32章 起名字第125章 物是人非第125章 物是人非第八章设局第37章 为了活着第36章 邂逅第90章 失落第131章 婚事第59章 倒春寒第八章设局第119章 生与死第89章 失而复得第90章 失落第81章 弥留第123章 穿越太行第29章 玉镯子第71章 不速之客第133章 阳宅第37章 为了活着第13章私奔第10章王家买卖引子第30章 歉疚第86章 孩子被偷了第103章 天遣第34章 学问第41章 耳光第72章 喜宴第75章 忐忑不安第116章 赤脚医生第112章 遭遇不测第71章 不速之客第22章 抢先儿第74章 起了报复心第125章 物是人非第40章 滚炕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30章 歉疚第63章 走投无路第14章解放第44章 大院里的异常第72章 喜宴第23章 在一起第79章 开证明第123章 穿越太行第119章 生与死第57章 年糕第58章 攉杆
第105章 到乡下去第76章 挑衅滋事第91章 天涯沦落人第93章 女人的醋意第68章 胖丫头第118章 神婆与医生第103章 天遣第66章 解救第50章 又怀上了第68章 胖丫头第102章 贪财不义第21章 仙儿来了第20章 再相见第82章 做法事第19章“劫”来的媳妇第51章 脉象第73章 无意的算命第44章 大院里的异常第87章 孽缘不断第67章 相识第75章 忐忑不安第24章 听房第12章 混迹第111章 相识第134章 转运第90章 失落第四章收干儿子第五章改姓名第47章 背锅的人第26章 私密第三章王府花园第47章 背锅的人第128章 夜话第23章 在一起第八章设局第二章计策第52章 偿债第95章 侬是囡小仙第67章 相识第101章 吊孝第27章 替罪羊第98章 大灾面前第124章 回到家乡第121章 道行第六章哥四个第85章 近邻第98章 大灾面前第98章 大灾面前第86章 孩子被偷了第112章 遭遇不测第32章 起名字第125章 物是人非第125章 物是人非第八章设局第37章 为了活着第36章 邂逅第90章 失落第131章 婚事第59章 倒春寒第八章设局第119章 生与死第89章 失而复得第90章 失落第81章 弥留第123章 穿越太行第29章 玉镯子第71章 不速之客第133章 阳宅第37章 为了活着第13章私奔第10章王家买卖引子第30章 歉疚第86章 孩子被偷了第103章 天遣第34章 学问第41章 耳光第72章 喜宴第75章 忐忑不安第116章 赤脚医生第112章 遭遇不测第71章 不速之客第22章 抢先儿第74章 起了报复心第125章 物是人非第40章 滚炕第45章 折翅的蝴蝶第30章 歉疚第63章 走投无路第14章解放第44章 大院里的异常第72章 喜宴第23章 在一起第79章 开证明第123章 穿越太行第119章 生与死第57章 年糕第58章 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