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铁甲奔流 (1)

在攻占武汉和广州之后,日本政府以为中国总该投降了,可是事与愿违。在展开政治诱降,并促使汪精卫叛离之后,又以为可使重庆政府分裂,军队全盘瓦解,谁知仍是春梦一场。

最让日本政界感到吃惊的还是1939年8月21日,德苏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一直都以为德国鬼子跟自己是一边儿的,大家都是鬼子嘛,然而希特勒和斯大林出乎意料的幕后交易,等于是把日本给出卖了,日本上上下下无不哗然变色。

既收拾不了中国战事,又防不住德国的“背信弃义”,继近卫内阁之后诞生的平沼内阁由此备受指责,被迫于8月27日宣布总辞职,由阿部信义重组内阁。

阿部上台时,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企盼已久的欧战终于爆发了,可惜它并没有如预想中那样给中国人带来全面利好,由于英法无暇顾及东南亚利益,反而给了东瀛以更多的可乘之机。

阿部首相公然宣称,要趁欧战爆发之际,继续向解决“中国事变”迈进。

当初日军攻占广州,是为了掐断中国沿海的外援路线,但犹如一根水管,你把这边的口堵住,水必然还要寻找另外一个出口。取代广州的,是南宁,那里的外贸量激增,成为西南国际交通的主干线。

其实那时中国有两条对外路线,除了西南,还有西北,可是对西北路线,日本人却奈何不得,当然主要是奈何不得苏联。

双方不是没有较量过。先是张鼓峰事件,朝鲜军罗南第十九师团被打到只剩一个空壳,后是诺门罕事件,新编第二十三师团几乎被整建制抹掉。

✿ttka n✿C〇

正如石原曾经预计的那样,由于日军在中国越陷越深,导致对苏战备薄弱,作战时,对方人多、炮多、飞机坦克多,你拿什么出来跟人家比?

两次试图把手伸进锅里去捞煎饼,结果两次都被烫出了泡,到第三次就再也不敢了,加上日本航空队对兰州的空袭连遭败北,日本统帅部对西北路线索性采取了视而不见,当它没有的态度。

还是捏软柿子吧,这个相对容易。

诸葛的另一面

就像过去对待南京、徐州、武汉、广州一样,日本统帅部这次又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南宁之上,他们甚至将即将开始的战役确定为“中国事变的最后一战”。

负责登陆并攻占南宁的是广岛第五师团。这个师团虽然在台儿庄大捷中被挫了威风,但其战斗力仍居于日本部队前列。在参加华南作战前,广岛师团专门回国进行了补充,部队缺额全部填满,光步兵就达到一万五千人,加上特种部队,兵员超过两万。

登陆战就是偷袭战。为了封锁机密,当装载广岛师团的舰只停泊于港口时,官兵都严禁登上甲板,只能从船舱的窗口看看外面的风景。

就算这样,还是没能保住机密,蒋介石已提前收到了日军进犯的情报,并要求前线作出御敌准备。

可是没有人去准备。

广西前线的最高指挥机构是桂林行营,然而行营主任白崇禧却到重庆参加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去了。

主任不在,当然还有行营参谋长可以负责,然而这个参谋长也有事不在,所谓负总责的行营在关键时候成了一座空营。

行营下面,是战区。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其实自己也得到了相关情报,但他一直都在等待行营命令。倒不完全是墨守成规,而是因为他人尚在广东韶关,能指挥的也主要是粤军,驻广西的则多为桂军,如果得不到行营指示,就算下命令都不一定指挥得动对方。

战区下面,是集团军。

守卫广西海防的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夏威本已奉令调离,由“一·二八”淞沪会战时的名将蔡廷锴接任,但夏威对这一人事任命极其不满,以为母奔丧为名,赌气跑回老家去了。

上行下效,以桂军为主体的第十六集团军便对蔡廷锴来了个集体抵制,使得蔡帅空有一身抗倭之能却无从着力,迟迟不敢就职任事。

桂林行营层次复杂,仅从行营到各师司令部,就有五级,假如从团、营、连开始算,则有八级之多,导致信息沟通异常缓慢,基层部队甚至都不知道日军即将登陆的情报,大敌当前,还认为日军的进犯只是惯常的骚扰,打几枪就没事了。

对此身为行营主任的白崇禧当然是有责任的。

在一般人眼里,广西新桂系的两大首领,几乎就是一对无可挑剔的君臣搭配:李宗仁宽宏大度,有刘备之风,白崇禧则精明能干,“小诸葛”实至名归。

小诸葛(左)和李宗仁这对旧

日君臣也有关系微妙的一面

不过我们应该知道,舞台上的鲜亮,从来代替不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复杂及微妙,“皇叔”和“孔明”的关系也是如此。

在公开场合,无论是演讲还是训话,白崇禧开口闭口都是“我们总司令”(指李宗仁),不仅不会说半句对李宗仁不满的话,而且给人印象向来是一个谦虚谨慎,甘居人后的“老忠臣”。

可是“小诸葛”其实并不甘于只是在主公背后摇摇鹅毛扇。“七七事变”后,李宗仁曾对白崇禧南京之行极为不满,并不是说不同意他去,而是因为后者表现过于“自私”。

那时李宗仁本打算向蒋介石要一笔出桂抗战的军费,然而白崇禧在被许以副参谋总长的高位后,就把这事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更让李宗仁感到格外尴尬的是,他这位“总司令”似乎一下子遭到遗忘,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也还是后来自己争取来的。

嘴里甜言蜜语,关键时候却抛弃“主公”,一个人去追求荣华富贵。这事让李宗仁很是气愤,私下里当着别人的面说:难道我李某就不认识蒋介石?你白崇禧现在和蒋介石显得那么要好,我李某和蒋介石的关系也不见得就恶劣到哪里去……

老猛仔那样的直人快语,你永远不要指望从“小诸葛”的嘴里能够听到,但他不会说,却会去做。

事实上,白崇禧在广西期间,始终都想独揽军政大权,特别喜欢培植私人亲信,而对李宗仁的老部下,则大多采取排斥或不予信任的态度。

“七七事变”前后,正值新桂系内部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忠于李宗仁的部分军官密谋“拥李倒白”,白崇禧看到事不可为,要想立即取代李宗仁老大的位置已不现实,这才选取了和当年黄绍竑一样的道路,索性远离广西,傍着蒋介石做中央高官去了。

到建立桂林行营时,情况又不一样。白崇禧以副参谋总长兼桂林行营主任的身份重回广西,李宗仁则远在湖北前线,他的心又大了起来。

桂军内部,从军、师长到连、排长,几乎都是白崇禧任南宁军校校长时的学生,跟“小诸葛”沾不到一点历史关系的,你就根本别想去做官。夏威敢大闹情绪,说到底,也无非是倚仗了他是白崇禧最可靠的亲信而已。

端着广西这只碗,白崇禧还想着别人的锅。

广州失守后,日军第二十一军由于兵力有限,所以未向广东南路一些地区继续扩展,而当地一时也无中央军或粤军驻扎,白崇禧便来了个抢先控制。

地盘大了,但是你的责任也大了。第四战区的防线因此扩至上千公里,守备变得非常薄弱,且缺乏纵深防御。

在一线部署中,南宁方向又偏弱。这是因为白崇禧在判断上出现了错误,他认为日军如果要窜犯广西的话,必然会就近从广州湾登陆。

11月15日,广岛师团突然登陆,不过登的不是广州湾,而是钦州湾。

在钦州一线,第四战区用于防守的,只是一个刚刚组建的新编师,无论武器还是训练都很差,很快就呈溃散之势。

日军的成功登陆,让蒋介石很是震惊。11月16日,他在重庆召见白崇禧,让后者不必继续参加五届六中全会,而要立即返回桂林去指挥作战。

白崇禧问:打仗,你信不信得过我?

当然信得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嘛。

那好,我的要求也很简单。我必须以桂林行营主任的资格全权进行指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不能插手,所有各军必须直接听从行营命令。

蒋介石立即表示同意。

先前情报得不到处理,说来说去,还是行营层次太复杂,反应过慢,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更是形同虚设,既然有和没有都一样,干脆让“铁军”军长整别的活去吧。

11月19日,白崇禧从重庆飞至桂林,开始调兵遣将,组织和指挥桂南会战。

除了第十六集团军外,另外还有六个军分别从外省向广西集结。可是这时候“小诸葛”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他起初判断,日军登陆后,北上要夺取的是柳州,所以部队均往柳州方向汇集。等到发现广岛师团是以南宁为进攻目标,再往南宁方向赶时,已经晚了。

11月24日,南宁失守。12月3日,广岛师团已进抵昆仑关。

没有什么不可能

南宁失守,让蒋介石和白崇禧都有措手不及之感。

失去南宁,不仅意味着西南国际交通线被切断,对重庆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反攻南宁是必须的,要不惜一切代价厚结兵力。接近12月中旬,共有二十万中队云集于昆仑关以北。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有相当数量的特种部队参战,光中苏空军就出动飞机一百一十五架。

12月15日,白崇禧以桂林行营的名义,发出第一号反攻令,其目标是“攻略昆仑关而后收复南宁”,并调杜聿明第五军主攻昆仑关。

“七七事变”以前,中国最具战斗力的部队是张治中的德械师及教导总队,另外还有一个税警总团,但是经过淞沪会战,它们如今都成了过去式,现在得看第五军的了。

第五军拥有从苏联进口的各种特种装备,从野炮、重炮到汽车、摩托车、坦克车,一应俱全,是抗战初期成立的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机械化新军。这支军队曾经历过交辎学校、装甲兵团、第二〇〇师、新编第十一军等不同阶段,托起它的,是一对曾经历过长城抗战创痛的师徒。

师父是徐庭瑶。中原大战时,徐庭瑶刚刚担任师长,由于还未在部队中建立起威信,因此部下有很多人不服他,对他的话前耳朵进后耳朵出,根本不当一回事。

徐庭瑶看到下面几个团大多松松垮垮,无论纪律还是训练都不成样子,只有一个团例外。这个团完全按照徐庭瑶的指示办事,你说要驻地清洁,我就把地上扫得干干净净,你说要内务整齐,我就把被子叠得四四方方,你说要训练到位,我就把指标一项项展示给你看。

徐庭瑶一问,团长的名字叫杜聿明。

徐庭瑶与杜聿明非亲非故,后者也无任何派系背景,但徐庭瑶此后就对杜聿明另眼相看,十分器重,一有机会就尽力提拔。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米脂人,毕业于黄埔第一期。

从黄埔第一期开始,黄埔学生就分左右两派,两派关系一度很紧张,甚至闹到了“汉贼不两立”的程度。杜聿明内心倾向于右派,但他一派都不参加,也一个都不得罪。

在杜聿明身上,体现了一种中国人的传统性格,即在人际关系上尽可能圆通,而对个人要求严谨,一丝不苟。

正是杜聿明这种忠厚踏实的人生态度,使他得到了伯乐的赏识,也成为其人生飞跃的重要起点:在徐庭瑶手下,他从团长升成旅长,接着又在关麟征担任师长的第二十五师里任副师长。

杜聿明跟关麟征是一期同学,两人当初在班里也都是排前几名的优秀生,但他们的性格正好相反。

长城抗战时,原在古北口驻防的东北军想退下来,让第二十五师顶到第一线,然而关麟征只愿守第二线,双方争执不下。

第29章 我的路 (1)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12章 龙战于野 (1)第10章 勇敢的心 (3)第4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19章 像风一样自由 (1)第32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2)第23章 理想与现实 (3)第24章 理想与现实 (4)第28章 哪一站 (3)第39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3)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32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2)第10章 勇敢的心 (3)第36章 铁甲奔流 (4)第29章 我的路 (1)第29章 我的路 (1)第26章 哪一站 (1)第33章 铁甲奔流 (1)第15章 十面埋伏 (2)第18章 沧海一声笑 (3)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8章 勇敢的心 (1)第30章 我的路 (2)第20章 像风一样自由 (2)第16章 沧海一声笑 (1)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22章 理想与现实 (2)第7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4)第9章 勇敢的心 (2)第31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1)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23章 理想与现实 (3)第30章 我的路 (2)第24章 理想与现实 (4)第38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2)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15章 十面埋伏 (2)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4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18章 沧海一声笑 (3)第13章 龙战于野 (2)第4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1)第31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16章 沧海一声笑 (1)第4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1)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11章 勇敢的心 (4)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20章 像风一样自由 (2)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38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2)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13章 龙战于野 (2)第35章 铁甲奔流 (3)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36章 铁甲奔流 (4)第39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3)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17章 沧海一声笑 (2)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11章 勇敢的心 (4)第16章 沧海一声笑 (1)第20章 像风一样自由 (2)第15章 十面埋伏 (2)第14章 十面埋伏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11章 勇敢的心 (4)第7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4)第39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3)第19章 像风一样自由 (1)第26章 哪一站 (1)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15章 十面埋伏 (2)第14章 十面埋伏 (1)第29章 我的路 (1)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37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1)第33章 铁甲奔流 (1)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28章 哪一站 (3)第26章 哪一站 (1)第9章 勇敢的心 (2)第8章 勇敢的心 (1)第27章 哪一站 (2)第24章 理想与现实 (4)第11章 勇敢的心 (4)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23章 理想与现实 (3)第17章 沧海一声笑 (2)第18章 沧海一声笑 (3)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31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1)
第29章 我的路 (1)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12章 龙战于野 (1)第10章 勇敢的心 (3)第4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19章 像风一样自由 (1)第32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2)第23章 理想与现实 (3)第24章 理想与现实 (4)第28章 哪一站 (3)第39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3)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32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2)第10章 勇敢的心 (3)第36章 铁甲奔流 (4)第29章 我的路 (1)第29章 我的路 (1)第26章 哪一站 (1)第33章 铁甲奔流 (1)第15章 十面埋伏 (2)第18章 沧海一声笑 (3)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8章 勇敢的心 (1)第30章 我的路 (2)第20章 像风一样自由 (2)第16章 沧海一声笑 (1)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22章 理想与现实 (2)第7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4)第9章 勇敢的心 (2)第31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1)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23章 理想与现实 (3)第30章 我的路 (2)第24章 理想与现实 (4)第38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2)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15章 十面埋伏 (2)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4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18章 沧海一声笑 (3)第13章 龙战于野 (2)第4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1)第31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16章 沧海一声笑 (1)第4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1)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11章 勇敢的心 (4)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20章 像风一样自由 (2)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38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2)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13章 龙战于野 (2)第35章 铁甲奔流 (3)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36章 铁甲奔流 (4)第39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3)第2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1)第17章 沧海一声笑 (2)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11章 勇敢的心 (4)第16章 沧海一声笑 (1)第20章 像风一样自由 (2)第15章 十面埋伏 (2)第14章 十面埋伏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11章 勇敢的心 (4)第7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4)第39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3)第19章 像风一样自由 (1)第26章 哪一站 (1)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15章 十面埋伏 (2)第14章 十面埋伏 (1)第29章 我的路 (1)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37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1)第33章 铁甲奔流 (1)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28章 哪一站 (3)第26章 哪一站 (1)第9章 勇敢的心 (2)第8章 勇敢的心 (1)第27章 哪一站 (2)第24章 理想与现实 (4)第11章 勇敢的心 (4)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23章 理想与现实 (3)第17章 沧海一声笑 (2)第18章 沧海一声笑 (3)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31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