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宁静辽东

这个冬季冷得厉害,我已经记不得我是第几次发布免朝的旨意。各部中,除了兵部需要关注边关外,其他部门都放假回家抱孩子去了。让我有点意外的是,皇太极的兵马就屯在大凌河外围,一直都没有进攻。难道他要困住祖大寿他们,等城里弹尽粮绝后乖乖投降?!历史上的皇太极好像用过这一招,但是现在他们还需要这样费时费力的傻等吗?!十万大军在冰天雪地里安营扎寨,不仅要受冻挨饿,还要长远运粮草,皇太极没有这么笨吧!这点我都想得到,皇太极自然晓得,那只能说他另有别的打算。

到底是什么呢?!

就在我思虑之际,一件貂毛披风从后边系在了我身上,不用回头我就知道是婉琴。因为在我的后妃中,在这个时候有空闲过乾清宫的只有婉琴。

“皇上,在想什么呢?!”婉琴温柔的站在我身后。

“外边下起了好大的雪!”我不想婉琴她们卷入朝政中去,故意转移了一个话题。

婉琴却是当真的走前了两步,向外头的庭院望了眼才道:“嗯,瑞雪兆丰年!不过今年的雪大了些,外边的百姓恐怕要受苦了。”

后宫之中历来有信佛的习俗,也算是给宫妃们打发时间的一个法子。婉琴跟刘太妃久了,不知不觉间就有了些菩萨心肠,时不时会有悲天悯人的想法。在佛诞的时候,还会让人在宫外设粥棚,行些善事。按照她们的说法,就是为我跟皇儿们积阴德。积阴德的东西我虽然不太信,但她们要行的是善事也就随她们去了。婉琴越来越心慈,宫外百姓对她的颂扬之声不断,已经有菩萨娘娘之称。

我上前轻轻搂住她道:“婉琴放心,我已经吩咐顺天府,让他们多到民宅、城门口去,收留那些没地方过冬的百姓。”

“臣妾就知道皇上是仁德之君,啊皇上别,让宫人看见不好!”婉琴有点紧张的抓住我抚上她酥胸的‘色手’,她没有想到我会突然偷袭她,白润的脸庞顿时红了起来。

“皇上,这是大白天,皇上如此就是臣妾失德了!”婉琴知道我不拘小节的习惯,但她还是小声的劝诫着。

我在她脸上香了一个道:“哪来的这么多失德!宫外头的百姓怎么说我们家婉琴的,那叫菩萨娘娘!现在周围哪有人看着,咱们夫妻亲热天经地义。”

婉琴回过头一看,太监宫女们果然都躲开了。但她还是羞红着脸道:“臣妾还是不习惯,皇上要宠爱臣妾,等今晚吧!”

我知道她面皮薄,呵呵一笑的放开了她。如果是田妃、或者是孝明的话,估计已经让我为所欲为了。婉琴没有我骚扰后,开始恢复正常的神态:

“皇上,炜儿明年就要找师傅了,皇上心目中可有人选?”

我笑着道:“咱们的宝贝儿子第一次找师傅,当然早就已经有了打算!”

“那是哪个大学士?”

好的师傅对于皇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对以后他在朝中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儿子,婉琴第一次刨根究底的问我。

“朕打算让傅山做炜儿的师傅?”

“傅山,他?!”婉琴的脸顿时一下白了,她似乎觉得自己的表现有些失常继而不顺畅的道:“傅山会不会太年轻了!恐怕大臣们不会同意,他连大学士都不是!”

我向她徐徐解释道:“傅山文武全才,有什么不合适的。大学士只是一个称呼,要的话朕也可以赏给他。傅山的年纪也正好,等炜儿大了,傅山的资历也就够了,将来炜儿手上也有可用之人。”

听我这么一说,婉琴没有吭声了,大抵为人母的都是如此,只要能为孩子好,她们就不会反对,尽管自己不喜欢。婉琴最后悠悠道:

“皇上安排妥当,臣妾也就放心了。锋儿也两岁多了,皇上是不是也为他预先留着个师傅?”

“锋儿?!”我不由一愣。

婉琴提起锋儿便一脸的笑意:“皇上,锋儿那孩子不知有多乖,别看他人小小,知道的事情还真多,大人说过一遍的话,他都能够记得住。太妃跟皇嫂不知有多欢喜,要不是碍于他是皇子,估计皇嫂都想认他做干儿。”

“懿安皇后要认锋儿做干儿?”我微微皱起了眉头。

婉琴没有注意到皇上的面色变化,笑道:“这个话只是跟刘太妃闲聊的时候,开玩笑说出来,并没有当真。几个太妃都说,如果锋儿不是嫡子的话,倒敢厚着脸皮跟皇上说说,但锋儿是皇二子,常带过去玩也就是了,认做干儿倒不敢坏了规矩。”

“那皇嫂又怎么说?”

“皇嫂也是这般说,只是让臣妾常带锋儿过去看她们。”

我点了点头,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自己的这个二儿子有点什么,但是具体的原因又说不上来。应该说是聪明得过分,完全不像是两岁的孩子,这让我心里有股怪怪的感觉。不过怎么说他也是我的儿子,只希望他的这份聪明不要给大明带来太多不必要的东西。

望着宫外巍峨的大殿,我不由陷入沉思。

时间一天天飞逝,万圣节如期到来,我对生日向来没有什么感觉,任由着文武百官们去操办。无非都是集体朝拜,上贺表等等。过完万圣节后,接着就到了新年。仍旧是按着往年一般赏赐百官物事,赐宴等等,宫内由秀儿主持,也热热闹闹了一场。我原本不赞成搞什么大排场庆祝,但是考虑宫女太监们辛苦了一年,说不定就盼着这天,也就由着她们去了。

但是这个新年,我却过得不太痛快,辽东的事情让我有点郁结于心。

因为剩下的日子里,皇太极的女真八旗根本就没有动静。袁崇焕现在是敌不动则我不动,以静制静。我既然已经将平辽的大权下放,自然不好对他的方略有什么意见。如果我隔三岔五的给他下旨意,也只会打乱他的计划。

难道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对峙!

这跟我的预计是相悖的,也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按照我原先的打算,大明从三面压缩女真人的生存空间,皇太极出动大军进攻辽东一线,最终失败退军,这才符合三面围攻的计划。但现在是,大凌河给围困,破城还在旦夕之间。如果征辽的主力明军都失败,那么这个计划就处处是漏洞了。

况且,重燃战火后,一交锋明军就损失了一万多人马,多少让我这自诩明君的天子吞不下这口气。我是很希望袁崇焕能够想出办法主动出击,但是他不动作,我也无可奈何。

辽东,到了崇祯八年正月,仍旧时不时下着大雪。

事实上,袁崇焕心里也很焦急。这是他复出后的第一战,满朝的人都在看着他,他的心里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相较军事风险而言,他还是不敢轻举妄动。他到辽东这么久了,第一次遇到这么冷的天气,即使是本地几十岁的辽东人,也说这辈子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雪的冬季。

冬季,行军极为困难,补给也极为困难,这是袁崇焕不敢乱动的最大原因。对于女真人能够在大凌河外坚持这么久,辽东上下都觉得很惊奇。赵率教也不是没有派出探马前去探查,但往往都是有去无回。很明显,女真人在这方面做了特别的防备。

大凌河城里,无论有没有鞑子来挑战,他们都是守在城里不出,数万大军只能在白雪皑皑中静静的等待!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大雪终于在元宵节那一日止住了,而且灰朦的天空上居然还有一个淡黄色太阳。过了十五之后,辽东没有再下雪。

真的停雪了?!

当宁锦一线的明军还在怀疑是不是暂时停雪间隙的时候,最先明白过来的是在辽西的蒙古人。停雪的第二天,斡赤伦就从扎鲁特部的长老那得知大雪停了,至少有一个月不会再下。蒙古部落里的长者往往是蒙古知识的传承人,几十年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们知道更多的东西。

“满桂兄弟,现在停雪了,咱们是回青龙城,还是继续到科尔沁去!”斡赤伦在酒足饭饱之后,向满桂问道。

“督师交待的任务都完成了,咱们还是不要冒险去科尔沁了,回青龙城吧!”脱去盔甲的满桂显得有些大腹便便,说话的时候嘴中还冒着酒气。这一个多月是他的军旅生涯中过得最爽的日子,有时满桂还真羡慕斡赤伦这些头领们。不管是巡猎,还是出去打战,都可以在自己帐篷内享受烈酒跟美色。但在明军中,这一条足以斩脑袋号令军法了。

“好,那就听满桂兄弟的,咱们就将扎鲁特部带回青龙城就算立功了!”

“你要将扎鲁特部带回去?!”满桂有点吃惊,因为按照他们原先布置的计划,完全是抢光烧光杀光的策略。扎鲁特部的男人们虽然被打败,但是整个部落的妇女老幼加起来有一两万,带回青龙城可是一件麻烦事。

斡赤伦呵呵笑道:“满桂兄弟,这扎鲁特部也是蒙古人,咱们要是将他灭了,长生天会怪罪咱们只懂得残杀兄弟。不如带回去,也可以壮大我们的实力。”

扎鲁特的这些老幼,满桂是不会要,既然斡赤伦要带回去,他也乐于轻便:“那好吧,只是咱们什么时候动身,要是给喀尔喀人带队拦截,那就不妙了。”

斡赤伦略一思虑便道:“自然是越早动身越好,明日就收拾帐篷回去,谁知道巴格那只疯狗会不会将女真人带来草原呢!?”

“好!”满桂站起身往外走去,他要集结明军准备开拔。

两个将领商议已定,很快这支明蒙联军就开拔了,这样的回程,他们无需考虑粮草的事情,只管宰杀牛羊就是了,到了青龙城,补给就不成问题。

但是同在辽西草原上的豪格却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明蒙联军的烧抢使得溃逃下来的部落根本就没有什么余财,剩下点牛羊只能够勉强维持过冬。奈曼部因为镶黄旗的到来,牲畜一下子也不够用。这可是整个部落的命根子,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吃了,否则开春后,哪来的牛羊繁殖。

豪格虽然立功心切,但也不敢乱来。因为如果他们能找到明军那补给自然没问题。但如果进入北面的草原后,没有发现明军,而扎鲁特部又给屠戮干净,那么他们这支远征军就面临着缺粮缺肉的境地。他跟巴格贝勒商量再三,最后由巴格贝勒带着几百人先行回扎鲁特的驻地查看,待发现了明军再进行追击。

斡赤伦他们刚走,巴格才带着人马出发。等巴格到了自己部落的时候,发现人去山空,部落一个人都没有。好在巴格也不笨,知道是朵颜部带走了自己的族人,立刻追了去。但是隔了十几天的路程,哪里还追得上。

豪格接到消息更加不好动了,等他的人马从奈曼部出发,估计朵颜部的人早到了青龙城。豪格虽然很自信,但他也不敢以自己镶黄旗一旗的人马去青龙城对抗整个朵颜部。况且因为这场大雪,他已经延误了父汗交给他的任务,以及回盛京的期限。

无奈之下,豪格也玩起了搬迁的手法。他以奈曼部不安全为由,将剩余的喀尔喀人带回了盛京,将蒙古人马安置在盛京北面的草原上。

崇祯七年末到八年初,辽东战场上显得异常寂静。

无论是沈阳的皇太极还是宁远的袁崇焕都有点暗暗惊奇!

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94章 决不简单第22章 余尘未了第220章 恶斗第113章 演习开始(下)第111章 -兵部渎职第132章 兼职说客第78章 河南之变第60章 损兵折将(下)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291章 见识第70章 京察(下)第157章 交锋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49章 买卖第161章 迁移第80章 喜事第300章 转变第222章 惊秫第3章 宫外世界第321章 应允第24章 朝鲜局势第13章 辽东局势第83章 南北对峙(上)第71章 两位巡抚第157章 绝不妥协第15章 整顿后的三营第52章 亲征第169章 过招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52章 进退两难(下)第28章 海战第144章 两个侍卫第306章 问案第51章 各施其道第256章 封赏第317章 坐等第98章 广宁之失(二)第11章 年前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320章 説客第37章 学生,老师第276章 争夺(下)第317章 坐等第190章 最后的对话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117章 热闹诗会(上)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54章 利益抉择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124章 敛财大计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158章 商讨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265章 分工第119章 热闹诗会(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61章 援兵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48章 率兵拦截第7章 突生横变第53章 血战遵化第175章 遇见第128章 远方客人(上)第132章 一场虚惊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37章 学生,老师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38章 朕是校长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52章 布置第32章 初闻战报第43章 宁静辽东第43章 西回第53章 不变之局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68章 京察(上)第120章 另起炉灶第92章 结盟第171章 听案(上)第151章 将军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197章 屠戮(中)第180章 放假&演戏第32章 初闻战报第82章 杀惩第286章 回京任职第91章 风花雪月夜(上)第17章 接连交错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298章 应势(上)第26章 算计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44章 皇子第102章 处理结果
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94章 决不简单第22章 余尘未了第220章 恶斗第113章 演习开始(下)第111章 -兵部渎职第132章 兼职说客第78章 河南之变第60章 损兵折将(下)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291章 见识第70章 京察(下)第157章 交锋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49章 买卖第161章 迁移第80章 喜事第300章 转变第222章 惊秫第3章 宫外世界第321章 应允第24章 朝鲜局势第13章 辽东局势第83章 南北对峙(上)第71章 两位巡抚第157章 绝不妥协第15章 整顿后的三营第52章 亲征第169章 过招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52章 进退两难(下)第28章 海战第144章 两个侍卫第306章 问案第51章 各施其道第256章 封赏第317章 坐等第98章 广宁之失(二)第11章 年前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320章 説客第37章 学生,老师第276章 争夺(下)第317章 坐等第190章 最后的对话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117章 热闹诗会(上)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54章 利益抉择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124章 敛财大计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158章 商讨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265章 分工第119章 热闹诗会(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61章 援兵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48章 率兵拦截第7章 突生横变第53章 血战遵化第175章 遇见第128章 远方客人(上)第132章 一场虚惊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37章 学生,老师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38章 朕是校长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52章 布置第32章 初闻战报第43章 宁静辽东第43章 西回第53章 不变之局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68章 京察(上)第120章 另起炉灶第92章 结盟第171章 听案(上)第151章 将军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197章 屠戮(中)第180章 放假&演戏第32章 初闻战报第82章 杀惩第286章 回京任职第91章 风花雪月夜(上)第17章 接连交错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298章 应势(上)第26章 算计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44章 皇子第102章 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