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京察(下)

我对于杨嗣昌还是有印象的,当然这个印象主要来自于明史。感觉他虽有心辅佐天子励精图治,但没有那种力挽狂澜的能力。可能是因为历史上他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我对他的评价不高。他的父亲杨鹤虽然不以知兵见长,但是为官清廉善于抚民,他在陕西巡抚的位上任了八年,陕西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而他的儿子又会怎样呢?湖广是产粮重地,决不能因巡抚人选不当而弄乱了鄂湘地区。

不过我转念一想,成基命向来稳重,既然他肯推荐杨嗣昌,那么这个杨嗣昌必有什么地方让成基命看重。何况此一时,彼一时,历史上杨嗣昌的失败不能单怪他一人,现在他做了我的臣子,能否走出条新路来也未可知!我向前倾了倾身子,问成基命道:

“不知成爱卿何以觉得杨嗣昌能够胜任湖广巡抚一职?”

成基命躬身回道:“陛下,微臣以为湖广巡抚必须是一个能谨遵圣意之人!”

“说得好,这也是朕选人的第一个条件!”我微微一笑道,要是这巡抚跟我对着干那还得了,不听话的臣子当然也没有这个机会当这个巡抚。想必成基命已经有这个认识,那些对赋税改革不热心的封疆大吏即使提出来我也不会要。

成基命接着道:“而杨嗣昌正是其中人选,他在崇祯元年到河南巡抚黄道周手下治事,曾对河南理清赋税,恢复民生多有助力。后移至霸州,皇上虽明令在河南、陕西、山东、浙江实行赋税改制,但其余各省都在观望中。杨嗣昌理霸州四年,全施以新政,打击豪强,霸州百姓无不称颂。”

“这么说来,杨嗣昌倒是个有能力之人!”

“皇上明鉴,且杨嗣昌之父杨鹤大人于皇上新政鼎力支持,陕西方消弭祸乱,杨嗣昌禀从家学,霸州亦得到大治。虽父子同为巡抚恐遭人物议,然就以才能品德而选,杨嗣昌可为其一。这是微臣的一点愚见,供皇上垂问。”

听成基命这么大力推荐,我也有些意动。杨鹤父子同为巡抚我倒没有什么意见,只要他能够为我所用就行了。

“既然是成爱卿推荐,那朕就召其进京,待朕见过后再作决定!”

成基命见皇上这么说,自己当然不好再讲。想着皇上还要考核官员,自己也正好退出去,便准备躬身告退。

我一看他的动作就知道他要做甚么,连忙阻止道:“成爱卿别急着退下,朕待会还要接见那些久不在朝的官员。爱卿主管吏部多年,待会给朕提醒提醒。”

“微臣遵旨!”成基命没有想到皇上会临时派个差使给他,既然皇上发话了,他只好站在一旁静候着。

方正华听皇上的意思知道考核要开始了,便轻身出去唤了几个太监,让他们准备考核事宜。至于那些待考的官员吃过午饭一早就在午门外候着了,虽然皇上明旨说了考核在未时,但官员们恐皇上临时起意。如果皇上召见的时候自己不在,错过了机会可就不一定再有了!

人齐全,速度也就自然快。不一会出去布置的太监们就回来禀报,说今日考核的官员已经在武英殿的偏殿就座,等待卷子考核!

对于在任的官员我自然知道考核些什么,但是这些已经因各种原因没有任职的官员我就不好针对性的考核了。我略想了想,还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吧,自己写自己擅长什么,然后再来我这里面试。

我对于自己的临时决定还是满意的,有了成基命帮忙,事情变得简单了很多。对于这些官员成基命大多能够说出他任过的官职以及考评如何!我拿着官员们的答卷然后让他们一个个进殿来面试,只要亲自考核几个相关问题,再问问成基命以前的考评,基本就可以判定一个官员是否适合在我手下继续担任官职。

如此一来,考核的速度快了不少,还没有一个时辰手上就只剩下几张考卷了。考核完后还可以睡个下午觉,好补补这几天损失的精神。正这么打算着,我接着看下一张考卷准备让人传他进来,结果却看到一张除了姓名,其它都空空如也的卷子!

这是一张白卷!

在我的手下居然也出现‘白卷英雄’,我不由冷笑了一声。旁边的成基命也看到了这张白卷,也不禁得皱起眉头来。皇上亲考交白卷,这家伙委实大胆了,搞不好就是一个藐视君上的大罪。

我虽然不爽,但是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问旁边的成基命道:

“成爱卿,你如何看这张卷子啊?”

成基命略一思忖,小心的措词道:“皇上,这个毛士龙本就是位狂士,微臣看他还有几分才学,所以让其进京供皇上挑选,不想他胆大妄为,微臣看”

“毛士龙?!”我疑惑的问道,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有点印象,但是一时想不起来。

成基命可能看到我在思索,小声的提醒道:“皇上,这毛士龙就是当初得罪了魏忠贤,翻墙逃走的那位给事中!”

“哦,原来是他!”经成基命一提醒我立刻就想起来了,这个毛士龙

倒也有趣,当年我收集魏忠贤罪证的时候看到这一段,便觉得这个毛士龙不是个书呆子,不象当时的士大夫引颈就戮,彷佛给敌人杀了才能表现他们大无畏的精神。只是没有想到这人现在还是一个候补官员,难道他只是虚有其表?!不过他既然已经到了这,我就见他一面吧!若不是他之前给我留下点印象,这样交白卷哗众取宠的家伙早就让我赶出去了!

“嗯,传他进来吧!”

“遵旨!”成基命暗松了口气。

外头侍侯的小太监应了声便飞快的去传了!过了一会后,一个有点干瘦的中年人进来了,身上的官服倒是崭新的,想必之前也没有穿过多少次。待他行完礼后,我才问道:

“你就是毛士龙?”

“正是微臣!”

他倒还算镇定,我扬了扬手中的白卷,语气冷淡道:“这卷子可是你的?!”

毛士龙没有往我这边看,而是低着头回道:“是微臣的!”

“那你交白卷给朕看是什么个意思?!”

毛士龙浑身一颤道:“是微臣大胆胡来,请皇上降罪!微臣之所以没有在答卷上写,是因为皇上明旨让官员们自主发挥,微臣觉得无论详写还是缩写都无法表述清楚,故愿在皇上召见之时再作回答!”

原来如此,这个毛士龙是想故作独立特行引起我的注意,然后在用才华打动我,以期望借此得到重用。老实说作为一个上位者对于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并不受用,反而会引起反感。有点才华的人往往会持才傲物,可哪个老大希望自己手下太窜呢?若不是我现在缺有用人手,我一点也不介意送这个毛士龙去海瑞的故乡观瞻学习!算了,我也不是个小肚量的人,就放这个毛士龙一把。当然如果他的表现不能让我满意,我一样会让他去边疆站岗!

“既然你这么自信,那成爱卿你就考考他!”我顿了顿之后道。

成基命没有想到皇上会让他出题,但圣命已下,成基命沉吟了会只得硬着头皮问道:“毛大人,可知为一府之守令当何以治理辖区?”

成基命的本意是毛士龙之前在地方任职时间少,所以考些作为地方官的所要具备的才识。但毛士龙却有些心凉,之前他以为至少应该是些治国之策,而不是这些末节!成首辅这么考核,难道就是让他去做个知府而已!?

我见毛士龙一脸犹豫,哼了一声,一字一顿的说道:“一府不治何以治天下!”

成基命两人闻言浑身一震,毛士龙连忙顿首:“微臣受教了!”

“好了,你开始回答吧!”

“微臣遵旨!”毛士龙想了想回答道:“微臣以为无论是一府还是一县治理都需从民生,赋税催科,民风教化,狱讼着手,民生就是使百姓安居乐业”

毛士龙后边说的大多都是老生常谈,因为之前我就听了不少官员解说。在现在大明的经济环境下,官府更多的是采用无为而治。只要不出大的灾害,每年保证赋税收缴,审理官司便可,百姓只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成基命听他说完,接着问道:“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向来治民都以教化为先,你为何放到民生、赋税之后?”

“回首辅大人,赋税乃国之基本,但需要使民有所耕,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家有余财,方能确保赋税征收,亦不至于涸泽而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安则天下安,民风教化就会如高屋建瓴,诉讼、犯刑律之事也会大大减少!”

成基命点点头,似满意毛士龙先前的回答。他又继续问道:“那在判断官司上,你又有如何见解?”

“回首辅大人,判断是非曲直不外乎法理人情,只要有证据便可量刑定案”

成基命问的,毛士龙几乎都可以答得井井有条。若不是条件受限,我倒极为乐意让毛士龙来次当场审案。成基命问完后,躬身向我回奏道:

“回禀皇上,微臣已经考核完毕,请皇上明鉴!”

“嗯,”我看了眼毛士龙道:“毛士龙,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

“微臣以为臣方才已经回答了知府下数位官员的职责!”

“哦?”

“回皇上,无论是一县还是一府,令守都是一方长官,其下三司分立,府有同知、通判、推官,县有县丞,主薄、典史。微臣以为身为一府之长,只需做到总领全政,任贤选能,便可政通人和。”毛士龙说完便躬身退在一旁。

这次召见有点久,估摸着后边的几个官员都等的不耐烦了。我站起身走了两步,活络下筋骨后总结道:“毛士龙说得也不错,但这里边有个度,不是将事情推给手下就可以了。不然要这个知府做什么,既然是总领就要有总领全面的才能。”

毛士龙躬身道:“得皇上提点,微臣记住了!”

“嗯,为官者不要想着无为而治,百姓能否安居乐业,府衙的作为很重要。听成爱卿说,你在太湖那边住了段日子。”

“回皇上,微臣在太湖住了五年!”

“那你应该知道江南那边人丁繁衍,土地渐渐不足人口耕种,那些无地种的人作为官府又当如何处置呢?一昧的限制他们不给走动,最终还是要闹出事情来。说句通俗点的话,作为地方官员,就是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啊,臣记住了,以后定以此为臣之目标!”

成基命也一脸激动,躬身道:“皇上之见识高超,微臣代百姓谢过皇上!”

被手下臣子拍下马屁还是有点飘飘然的,我说的不过是后世做官的常识。我挥挥手道:“为一县之令如此,为一国之君也没有什么不同!这大明百姓也是朕的子民,朕有这个见识,下边的地方官们也要意识到这点。毛士龙!”

“臣在!”

“对于你,朕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你告退吧,朕稍后再有旨意给你!”

毛士龙连忙行礼道:“微臣告退!”

看着毛士龙走了后,成基命才回过头来道:“皇上以为此人如何?”

我微微一笑道:“或可用一用吧!”

成基命小心的试探道:“那皇上打算让他去做知府嘛?”

“看看吧,直隶还缺个布政使方正华,传下一个人进来!”

历时一个月,规模庞大的京察终于结束了,不合格的官员一律给我削除,让他们回家养老,剩余的就是作为候补官员。通过这次京察统计,我还确认了大明的官员数量,以此作为录取进士的名额。三年三百名以及其他途径增加的官员,如果不控制也会造成机构臃肿。除此之外,官员们最在乎的京察结果出来了,除了一般性的官员递补,有几条是比较引人注目的。

南直隶巡抚张凤翼调任宣府;

南北直隶合并,湖广巡抚吴贞疏任直隶巡抚;

任故刑部给事中毛士龙为直隶布政使;

调霸州参政杨嗣昌入京陛见;

京察完毕后,各部都调走不少老油条,风气焕然一新。

第173章 再起争执第92章 结盟第211章 战意第114章 预设奇兵第30章 忧天杞人(中)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192章 下任首辅第139章 呼啸而来(下)第178章 借口手机站第50章 会兵城下第144章 两个侍卫第316章 试探第258章 册封第88章 公主第112章 演习开始(上)第178章 马有失蹄(上)第137章 两向夹攻第25章 驿馆闲谈第264章 两位国公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48章 率兵拦截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119章 事与愿违第127章 不经意之间第187章 疑云重重(下)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37章 突围而出第239章 整顿第119章 事与愿违第143章 新建船厂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307章 接连不断第181章 会盟之行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4章 出宫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192章 兵临城下(下)第174章 判决第309章 请旨第168章 斗法第233章 敌酋之死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53章 血战遵化第191章 兵临城下(中)第44章 皇子第181章 会盟之行第96章 过河棋子第282章 问题(下)第207章 接应第71章 两位巡抚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55章 压力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25章 地理画策第303章 手段(下)第116章 最后人选第302章 手段(上)第2章 是梦非梦第157章 绝不妥协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85章 南京兵部尚书第270章 伤兵第50章 迂回策略第134章 中央银行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75章 知己难求(上)第158章 商讨第146章 辽东换帅第111章 攻占双方第8章 阉党尽除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42章 南退第164章 争权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5章 两方责难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319章 待命第104章 发回重审第291章 见识第102章 竭力应对第297章 报纸第293章 发明第37章 学生,老师第86章 女真内政(下)第20章 战前风云第88章 等待归来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117章 未雨绸缪第280章 出发远行第31章 忧天杞人(下)第320章 説客第188章 借用第277章 暗中布局第38章 朕是校长
第173章 再起争执第92章 结盟第211章 战意第114章 预设奇兵第30章 忧天杞人(中)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192章 下任首辅第139章 呼啸而来(下)第178章 借口手机站第50章 会兵城下第144章 两个侍卫第316章 试探第258章 册封第88章 公主第112章 演习开始(上)第178章 马有失蹄(上)第137章 两向夹攻第25章 驿馆闲谈第264章 两位国公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48章 率兵拦截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119章 事与愿违第127章 不经意之间第187章 疑云重重(下)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37章 突围而出第239章 整顿第119章 事与愿违第143章 新建船厂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307章 接连不断第181章 会盟之行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4章 出宫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192章 兵临城下(下)第174章 判决第309章 请旨第168章 斗法第233章 敌酋之死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53章 血战遵化第191章 兵临城下(中)第44章 皇子第181章 会盟之行第96章 过河棋子第282章 问题(下)第207章 接应第71章 两位巡抚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55章 压力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25章 地理画策第303章 手段(下)第116章 最后人选第302章 手段(上)第2章 是梦非梦第157章 绝不妥协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85章 南京兵部尚书第270章 伤兵第50章 迂回策略第134章 中央银行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75章 知己难求(上)第158章 商讨第146章 辽东换帅第111章 攻占双方第8章 阉党尽除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42章 南退第164章 争权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5章 两方责难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319章 待命第104章 发回重审第291章 见识第102章 竭力应对第297章 报纸第293章 发明第37章 学生,老师第86章 女真内政(下)第20章 战前风云第88章 等待归来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117章 未雨绸缪第280章 出发远行第31章 忧天杞人(下)第320章 説客第188章 借用第277章 暗中布局第38章 朕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