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破城(中)

“阿玛,”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候,一个贝子模样的人出来说话了,其他人都识得,说话的是济尔哈朗的二儿子济度。在济尔哈朗的儿子中,济度是最出色的,就连大汗也很是欣赏,要不是他上面有富尔敦这个长子,以后镶蓝旗主的铁定是他的。

济度看到自己阿玛魂不守舍,立刻站出来提醒道:“现在情形必是明人趁大汗领兵外出,想来偷袭我盛京。我们现在应该召集族人守住盛京,同时派人通知大汗。只要大汗回军,明人多少都奈何不了我们。”

济度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贝勒们同意,济尔哈朗也醒悟过来,马上派人通知在盘山的大汗回军,同时让各贝勒回旗召集人马!

盛京附近居住着近三十万的女真人,还有三十万汉人奴才。皇太极出征调走了八万常规兵马,而多尔衮的人都在赫图阿拉,镶白旗人在辽阳,还有些分布在其他城市。而投向女真人的蒙古人大多数居住在草原,这个时候哪里来得及通知。沈阳城东北方向上虽然有很多汉人庄屯,可经过谣言传播,贝勒们自觉的将汉人排除在外。他们可不信在这个时候汉人会帮他们守城,发给汉人武器指不定他们会临阵倒戈,所以也就只放了十几万原在城内生活的汉人进来。

此时盛京城内已经人心惶惶,一下说汉人要杀女真人,一下子又说北面有蒙古人在四处劫杀,更夸张的到了后来,回来的骑兵说城外不远就有十来万的明军来攻城。此时大汗不在城内,女真精锐骑兵也不在,女真人哪有不怕的,一声征集令下,几乎所有男子都被集结了起来。人数有七万之多,但不少都是年老之人跟十几岁的孩子。这个已经是极限,所有能动的男子全部在这了。武器是自备的,但盔甲少的可怜,因为每个牛录的盔甲武器都是优先配给披甲人,战马就更加不用说了。

整齐人后,济尔哈朗带着众贝勒检阅了一下,勉强数量上可以匹配,但实力就不用说了。女真人虽然勇猛好战,但一来失去了战马,二来都是些老弱之兵,能否打赢明军,济尔哈朗心里没有底,只是现在轮不到他选择了。

“再征集两万汉人,把他们分散到各旗去!”

“扎!”

济尔哈朗他们只准备了一天就不得不关闭城门,因为明军进攻的速度很快,前锋已经抵达到了盛京城下,甚至在城楼瞭望的士兵已经看到明军的骑兵在四处打探。很快,天际边就出现了黑压压一片明军士兵。

虽然早就心里有底,但是真看到那么多明军还是直打鼓。这些贝勒都是常年打战的将领,可他们的手下却是些新丁,而且最致命的是没有盔甲。没怎么上过战场的人看着紧张,忍不住问道:

“大贝勒,您看明人什么时候会攻城?”

济尔哈朗现在是一脸的凝重,他停了下才道:“此时已近傍晚,现在明人在准备攻城器械,估计明早就会攻城,通知下去让将士们今晚好生休息,明日将会是场血战!”

“扎!”

每面城门只分布了两万人,这点人数来说是少得可怜,而且女真人根本就不善于守城,此番作战将明金双方颠倒了过来,善守的在攻,善攻者在守!盛京作为女真人的都城,以前在明军占据的时候是一座极为稳固的坚城,但女真人接手后,因为都是他们主动出击,从未有过敌人袭击过盛京,甚至方圆百里都未有敌人踪迹。在这种安逸的氛围下,盛京原来城外的壕沟渐渐平了,护城河日渐干涸,护城的吊桥也失去了作用。

济尔哈朗从攻城的角度来看就知道他们无法像明军一样把敌人阻在城下,最后势必将会演变成一场白刃战。

盔甲!该死的,这将成为女真人的致命伤,这一夜注定济尔哈朗难眠!——

更新,更快,尽在文学网,www,手机访问:wap全文字阅读让您一目了然,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报~,神行军已经准备到位!”

“报~,神机军已经准备到位!”

“报~,神羽军已经准备到位!”

传令的骑兵往来中军帐报告各军方位,我跟孙承宗还有撒云娜都在里头。苏泰福晋最终还是远远的落在了队伍的后边驻扎,而撒云娜倒听从她母后的意思,一直跟在我身边没有乱跑。

“皇上,要不要等神枢军的大炮来了之后再进攻?”孙承宗再一次建议。

我何尝不知道有大炮在攻城会方便很多,但是现在留给京军的时间太少了。京军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将沈阳攻下来,否则京军将会面临极为危险的环境。甚至京军现在连退路都已经没有了,前行的时候经过了柳河、辽河,来的时候河水结冰还没有解冻,但回去的时候就难说了。所以现在只有一战,打下沈阳才有活路。不过这个情况我没有说出来,若是士兵们知道了极为影响士气,因为他们会觉得是我将他们引到了死路上来的。孙承宗是知道这个情况的,所以忧心匆匆,他怕首攻打不下沈阳后将会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

我摇摇头道:“不必了,这沈阳城比朕想象中要好攻得多,毕竟已经没有了护城河跟吊桥。里头的女真人就是征集几万人马也不足为患。”

“那皇上是作何打算?”

这个时候我也不瞒孙承宗了,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道:“女真人接到我军偷袭的消息后仓忙征集壮丁,但他们的盔甲武器,临战的经验肯定严重不足。只要我们打开缺口攻进城里便可大局已定。”

“那皇上准备如何攻城?”孙承宗对此可是异常奇怪,因为到了沈阳城下后,皇上并没有马上让人去砍伐树木做云梯之类的攻城器械,而是让各军划分营地驻扎休息。

我透着股神秘的笑容道:“朕听说女真人向来都是学习三国演义里边的战术来打战,朕今日就要反而行之。朕准备今日让各军好好休息,半夜击鼓让女真人为我们站岗!”

疲军之策!

孙承宗暗暗点头,对方都是些新兵,半夜击鼓却是可以吓得他们彻夜难眠,到了第二天他们的精神跟体力就会跟不上。

我又接着道:“但女真人的将领应该知道我们是在装腔作势吓他们,可惜他们自己也没有战马,所以我们倒不用担心他们出城偷袭,不过朕却打算四更偷袭他们!”

“虚虚实实,端的好计策!”孙承宗开口就赞道,不过他马上又疑问了:“皇上,咱们没有攻城器械,如何攻上去?”

“呵呵,朕这里有新研制的攻城武器,只要几十个人就可以搞定了!”

孙承宗听到这么一说顿时长大了嘴巴,皇上既然早有准备,他这个顾问都督就不再乱发问了。他想了想就提些另外的建议:

“皇上,据骑兵回报,这沈阳附近还有不少汉人,老臣以为应该派人传令,昭明皇上恢复辽东的本意,同时勒令各军不得扰民”

“好,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办吧!朕的意思是只要投降,无论何族人马都可确保安全。”

“包括女真人?”

“呵呵,这以后女真人也将会是朕的子民!”

“皇上高瞻远瞩,老臣明白了!”

沈阳城下维持这暂时的安宁,入夜后,京军士兵已经进营休息。城墙上的女真人将领看明军不进攻,当然也命令手下士兵就地休息。可惜他们的美梦没有做够一个时辰,突然听到城下战鼓喧天,士兵们一个激灵的跑了出来。

城头上迅速点起了火把,很多女真士兵睡眼朦胧的站起来四处观望。济尔哈朗带着诸多贝勒们查看了一阵,却不见明军来攻,但是联想到辽东军在广宁之战的时候曾经夜袭,济尔哈朗不敢大意,吩咐手下仔细观察。

明军的战鼓响了一刻钟后就停了下来,女真士兵想着可以好好睡一下了,但过了两刻钟后,战鼓又响了起来。盛京城墙头又是一阵喧闹,济尔哈朗从主城楼出来,手下各个将领哈欠连天。济尔哈朗向西城外望去,哪有明军的影子,而远处明军的帐篷里也是一片寂静,可偏偏那该死的战鼓却在城墙外敲个不停,要不是济尔哈朗他们没有骑兵,早就冲出城去将鼓手们斩成两段了。

“明人是用三国演义里头的疲军之计!”再三观察后的济尔哈朗肯定道:“他们明人便要攻城,想我们的士兵休息不好,明天没有精力跟他们厮杀!”

“汉人就是奸诈!”

“就是,有本事明刀明枪的打一场!”

贝勒们七嘴八舌的咒骂着,济尔哈朗也不理会,而是讲出了自己的推断:“明人今夜是不会进攻了,接下来的下半夜战鼓还会响起,通知下去,让士兵们好好休息,听到敌人战鼓也不要惊慌起身,尽量的睡一觉!”

“扎!”

按着原先的分工,每两旗守一面城墙,正蓝跟镶蓝守住西面,正好面对的是明军的主力人马。这个时候就济尔哈朗这个贝勒为尊,他不抗大旗谁抗呢!是夜,各旗贝勒们都是在城楼上休息,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济度也睡在了西门城楼上,只是在这战鼓接二连三的吵闹下他根本就没有睡熟。他的大哥负责城内的治安到可以舒舒服服的睡在家里,而他只能衣不卸甲的睡在这城楼之上。烦人的战鼓又一遍响起,济度恨恨的捂住耳朵,但越想睡反而越睡不着,也不知烙饼似的转了几次身,济度一骨碌站了起来。

妈的,今夜没法睡了!

济度起身出了内堂正想找杯水喝,却发现大厅时还亮着灯,他进去一看,却是自己阿玛正坐在帅椅上长吁短叹。

“阿玛!”

济尔哈朗抬起通红的眼睛道:“哦,是济度啊,都快四更天了怎么还不睡?”

“睡不着!”

“那就坐下来喝杯茶提神!”济尔哈朗知道没有经历过吵闹的人突然在这种环境下让他睡觉是很难成眠的。

济度刚好也渴了,倒了茶就一饮而尽,连喝两杯他才抹抹嘴道:“阿玛,怎么还不睡?明人阿玛还要指挥大伙抗击明人呢!”

济尔哈朗苦笑道:“这个时候你阿玛哪还睡得着啊!”

济度一想也是,几万刚集结的新兵应对明军数万精锐人马,若是自己是主帅,心里也会慌张不已。不过阿玛已然如此,他当然不能再打击,他想了想道:

“阿玛,儿子知道您担心什么!将士们虽然没有盔甲,但是我们是居高临下,明人向来都是善于守城而不善于野战,更加不用说攻城了!”

济尔哈朗想想也是,这么多年作战都是女真人攻,明人守!现在明人以自己的短处来攻城,肯定也是处于劣势。想到这,济尔哈朗绷紧的心稍微放松了不少。

“只要咱们坚持几天,大汗就会回盛京,到时候我们两路夹攻,明人必败无疑!”

“是啊,咱们要坚持住这几天!”济尔哈朗说到这,顿时觉得有些不好的感觉,但具体什么却说不上来。而对面的济度也是有些奇怪的道:

“阿玛,这次明军的战鼓敲得有些奇怪,已经过了一刻钟了还没有停下来。”

事实上,这次战鼓响起已经超过两刻钟了,难怪济尔哈朗觉得有些不对劲。

“嗯,我也正在奇怪呢!难道有什么事”

说到这,济尔哈朗跟济度都连忙站起来,他们两人正要往外走的时候,突然城楼剧烈的晃动了几下,同时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这爆炸声震耳欲聋,估计就是十里之外也可以听得见。济尔哈朗跟济度都被震得东倒西歪,耳朵里嗡嗡响。他们刚爬起来,门楼外就跑进来一个牛录,他浑身是血,衣甲不整,连头盔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他连滚带爬的跑到济尔哈朗面前哭诉着什么,可这个时候济尔哈朗被震得耳鸣哪听得清。

不过看到这牛录的模样,济尔哈朗跟济度都知道城墙出事了,连忙跑了出去。

第242章 劝说(下)第266章 时机第134章 方案图纸(下)第149章 三败林丹汗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98章 愈演愈烈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110章 训练京营第52章 进退两难(下)第199章 另类策略(上)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297章 报纸第115章 吃亏买卖第311章 乱子第17章 接连交错第129章 对酒当歌第144章 两个侍卫第262章 军数第18章 雪上加霜第45章 募捐第72章 南辕北辙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74章 青楼才女第28章 海战第73章 无终而止第68章 京察(上)第283章 富余粮食第19章 到宫外走走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244章 誓约第112章 演习开始(上)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68章 斗法第115章 吃亏买卖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64章 烦事一堆第278章 决裂(上)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278章 决裂(上)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304章 复职第255章 探视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245章 详情第309章 请旨第89章 秋赋时节第155章 改行建庙第167章 围城第25章 廷训第97章 广宁之失(一)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315章 铁案第84章 南北对峙(下)第99章 难以兼顾第217章 适得其反第67章 不进则退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285章 构建平衡第59章 归来辞去第23章 眼泪的威力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50章 注定的缘分第139章 战果辉煌第269章 情由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93章 歃血第11章 应对计策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171章 听案(上)第130章 盘山选址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81章 行路难第188章 一线机会第36章 角逐第253章 回銮第304章 复职第187章 不平等条约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110章 北国恩怨第250章 反复第207章 接应第150章 注定的缘分第2章 是梦非梦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317章 坐等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44章 进犯朝鲜第154章 乐极生悲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35章 攻城初战第179章 马有失蹄(下)第261章 驻兵第274章 归来第270章 伤兵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59章 朵喀一战
第242章 劝说(下)第266章 时机第134章 方案图纸(下)第149章 三败林丹汗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98章 愈演愈烈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110章 训练京营第52章 进退两难(下)第199章 另类策略(上)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297章 报纸第115章 吃亏买卖第311章 乱子第17章 接连交错第129章 对酒当歌第144章 两个侍卫第262章 军数第18章 雪上加霜第45章 募捐第72章 南辕北辙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74章 青楼才女第28章 海战第73章 无终而止第68章 京察(上)第283章 富余粮食第19章 到宫外走走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244章 誓约第112章 演习开始(上)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68章 斗法第115章 吃亏买卖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64章 烦事一堆第278章 决裂(上)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278章 决裂(上)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304章 复职第255章 探视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245章 详情第309章 请旨第89章 秋赋时节第155章 改行建庙第167章 围城第25章 廷训第97章 广宁之失(一)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315章 铁案第84章 南北对峙(下)第99章 难以兼顾第217章 适得其反第67章 不进则退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285章 构建平衡第59章 归来辞去第23章 眼泪的威力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50章 注定的缘分第139章 战果辉煌第269章 情由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93章 歃血第11章 应对计策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171章 听案(上)第130章 盘山选址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81章 行路难第188章 一线机会第36章 角逐第253章 回銮第304章 复职第187章 不平等条约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110章 北国恩怨第250章 反复第207章 接应第150章 注定的缘分第2章 是梦非梦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317章 坐等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44章 进犯朝鲜第154章 乐极生悲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35章 攻城初战第179章 马有失蹄(下)第261章 驻兵第274章 归来第270章 伤兵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59章 朵喀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