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有人投 风云变幻豪杰出

而这样一来,张世华麾下也便算是有了整整六位千户,他们分别是张世辉、郭羽、张明通、赵二、徐明和白希。

虽然说张世华现在只是一名下万户,名义上也就是能统领三千人,但是不要忘了,就连元蒙朝廷这样的官兵,一个下万户府中照样有着五六名冗官千户存在,更不说红巾军这样的起义军了。

说句难听的,就算张世华显得没事一下子给自己手下封上十个千户,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刘福通也管不着,甚至刘福通还会在张世华这样做之后,顺水推舟的正式帮张世华任命这十个千户。毕竟在元蒙朝廷这样的可怕的敌人存在之前,只要张世华不去作死触犯刘福通的地位和底线,那么刘福通绝不会为了这种小事和张世华闹矛盾。

当然,在任命这些新千户之后,张世华也肯正需要再招兵的。

虽然说张世华现在因为白希等人的归降和前不久的招兵收编,麾下人马已然突破了三千人,但是张世华却依然觉得不够。因为张世华现在不禁觉得,自己麾下的士卒比例实在是太不平衡了。

毕竟这些人中的降兵实在是太多了,就算他们已经被张世华打乱,但是白希的存在却无疑又在自己的军中树立起了一个山头,那就是属于降兵俘虏的山头党派。

虽然说现在这个山头的力量极其弱小,但是他们的确是存在的。这并不是张世华杞人忧天胡乱猜想,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有竞争之后自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山头党派。

在这一点上,从古到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政体可以避免,就连后世我朝太祖爷爷就曾说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由此可见,政党山头这个东西真的是避免不了的。

就比如此时张世华麾下,就已然出现了三个党派的雏形,它们分别就是巡检司老卒、张世华起兵后招募的兵卒以及数目众多的降兵俘虏。

其中势力最强且最抱团的,自然就是跟着张世华一同起兵的那些巡检司老卒。虽然他们人数不多,现在加起来也就是八十余人,但是因为他们资格最老、最受张世华的信任,且在张世华麾下的实力最强(巡检司老卒现在普遍都是将官),所以他们颇有些超然世外的姿态,根本不屑也用不着和其他那两个党派的人去比较。

而另外两个党派和巡检司的老卒一比,显然就差得远了。不过他们倒也不是全然没有地位,比就如郭羽,虽然他是张世华的妻兄,但是因为他并不是巡检司老卒出身,且又因为以前发生的一些问题,所以他有些受巡检司老卒的排斥。但也因此郭羽便渐渐的有一种,成为那些被张世华招募的兵卒之中领头羊的气势。

至于白希,自然也就不用说了,身为官兵副万户的他,现在就算是成为了张世华麾下的千户,但是仅凭他以前的那份威望,不用说什么,自然就会吸引大批的降卒俘虏为了寻求庇护,而向他那边聚拢。

当然,在现在说党派的话,还为时过早,毕竟现在以张世华为核心的利益集团都才刚刚出现,他们根本就没有理由去搞什么山头党派,现在也只不过是个苗头罢了。

除非有一天这个以张世华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变得足够大,大到张世华无法直接控制,需要委任官员进行治理的时候,它们才会真正的发展起来。

不过对此张世华也并不担心,毕竟这军队完全是张世华一手建立的,就算它演变出一百个党派出来,但是对于张世华这样一个威望无双的组建者来讲,顶多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毕竟张世华可不是刘福通,他日后将成为手下的“主公”,而不是手下的“元帅”。

当然,话虽这样说,但是那起码该做的事情,张世华还是要做的。

毕竟,降兵俘虏在军中占据的比例实在是太大,张世华麾下三千士卒,差不多二千余人都是被收编的降卒。因此,张世华便想着再从息州招募一千人,将军队扩张到四千。

这样一来,郭羽他们这些千户,依然是一个千户六百人,并且张世华也可以从中再独立的划分出一个两百人规模的斥候营来,让其直接对自己负责,使得军队变得更加高效正规。

不过就在张世华在入主息州城,并在着手处理这件事情的当天傍晚,息州城对岸的西南方二十余里的信阳州罗山城,却突然的燃起战火,并传来了阵阵喊杀声。

罗山城距离息州城差不多只有一水之隔,原本张世华还打算着等自己这边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之后,就派一支偏师将其拿下,好作为息州抵御元蒙朝廷进攻的前沿阵地,但没想到张世华还没动手呢,竟然已经有人比他先动手了。

临近傍晚息州的官衙前堂之中,张世华端坐在主坐上,抬眼对着堂下站着的,负责斥候营打探消息的蒋大问道:“大郎,查清楚罗山那边的事情了吗?”

蒋大听到张世华这样问,立即低头抱拳对张世华回答道:“启禀将军,末将已然打探清楚,那率军攻打罗山城的人,正是刘元帅帐下,固始城守兵千户韩兀奴罕韩将军。”

“韩兀奴罕?”张世华听到这个名字,不禁好奇的念道。而坐在张世华右边下手方的王显忠听到张世华这话,却是笑着为张世华解释道:“将军,这韩兀奴罕也是咱白莲教的一名堂主老人了,您也该也见过他,您别看他起了个蒙古人名字,但却也是正儿八经的汉人。”

“当初,刘元帅在攻打朱皋粮仓的时候,曾率军顺手攻打下了固始城。当时,刘元帅着急与朝廷大军决战,便将韩兀奴罕留在了固始留守。估计这家伙这次也是在知道我军大胜之后耐不住寂寞了,所以才率军攻下了罗山城。”

张世华听到这话,也不禁点了点头,当初去颍州城见刘福通第一面的时候,的确见过他。据说韩兀奴罕也是红巾军中的一员勇将,起初在红巾军中有二韩之称。不过以前与他齐名的韩咬儿,现在已然成为了位高权重的红巾军上万户、大将军,手下兵卒近万,有这样的差距对比在,也就怪不得韩兀奴罕会率军长途奔袭罗山了。毕竟,以前还和自己齐名的人,现在却已经飞黄腾达,这样的差距对比,谁心里估计都不会好受。

所以在知道情况之后,张世华便也不再太过在意罗山的事情了。因为,韩兀奴罕只要不蠢,明天他一定会主动来见自己,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他们颍州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了,现在的张世华无论是实力还是名望都远超与他,在这种情况下,由不得他不低头。

……

而与此同时,罗山城中,攻占了此城的韩兀奴罕也正在县衙中,商议着有关张世华的事情。

县衙的前堂大厅之中,韩兀奴罕看着在轻松攻打下罗山城之后,就兴奋的满面喜色的手下将士,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韩兀奴罕也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之所以愿意和刘福通一起起兵反元,那也是存了要干出一番大事的志向。但令他万万没能想到的是,就因为他前不久没能搭上“岳庙决战”这辆快车,以至于往日那些和自己齐名的人,一下子便把自己远远的甩到了身后,甚至像张世华这样资历远远不如他的新人小儿,实力和地位也远超他十倍。

在这样的差距下,他怎么能开心的起来。

而韩兀奴罕的一名亲信手下,见自家将军这般模样,素来熟知韩兀奴罕心思的他,也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便故意对着韩兀奴罕问道:“将军,我军处处大胜,势头一片大好,现在我们又攻下了罗山城,将军您为何还要叹气呢?”

韩兀奴罕听到这话,不由的叹了口气说道:“昔日,韩咬儿与我齐名,张世华位在我之下,如今却……哎……”

堂上诸将听到韩兀奴罕这话,也都不由的收敛了脸上的笑意,他的心腹手下钱仁更是对着他说道:“将军何须如此,将军如今坐拥两县之地,麾下精兵上千,若有机会,必能腾飞于九天之上。”

韩兀奴罕听到这话,点了点头,一脸坚定的对着堂下诸将说道:“我曾听人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三尺剑,建不世之功。我韩兀奴罕,起义军,诛不平,又焉能久居于人下。”

“今日,我欲先投身于张万户帐下,以待大战之机,若决战之事有我,我必能成就一番大事,腾飞于九天之上。汝等,可愿与我共举大业,千古留名?”

堂上众将听到韩兀奴罕此言,尽皆拜呼道:“我等,敢不从命!”

“好!钱仁,我听闻张万户每下一城,必穷尽城中能工巧匠,视匠人为宝。既如此,你便将我军中能工巧匠之辈聚集起来,在备上白银三千两,用来作为我的投名状。”

“末将遵命!”钱仁听到此话,高声拜呼道。

就这样,事情朝着张世华也没有预料地步发展了。不过这些不奇怪,以张世华现在的威势在这红巾军中,也的确有了自成一派的资本了。其实事情有时候也的确会是这样,强者有时候往往不需要做什么,弱者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主动的靠近过去。

不过令张世华更加想不到的是,为了给张世华献上一份满意的投名状,本就军纪不太好的韩兀奴罕又因此将两家罗山大户灭门,这一举动虽然激起了当地豪强的极大不满,但是迫于此时红巾军的淫威,罗山豪强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但令韩兀奴罕万万想不到的是,他这种举动却为红巾军日后埋下了天大的祸根。

……

罗山xian,南部乡下一个偏远的小村镇中,一个双眉修长脸颊长有三根白毫的魁伟男子,正身着一身儒袍,在院子中的一颗大树下,安静的读着兵书。

不过正当这个伟岸男子在看书时,一名虎背熊腰的武士却走进了院子,恭谨的对着这个伟岸男子行礼之后,便将这几日罗山城发生的一切告诉了这名男子。

当这名男子知道韩兀奴罕在罗山城纵兵为祸,搞得罗山豪强及其不满之后,他的脸上也不由的露出一抹微笑,不过他依然并没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

而只当那虎背熊腰的武士见此离开之后,这名男子才自言自语般的说道:“贼就是贼。乱吧,越乱越好,等秋收之后,朝廷大军来到,我就是我察罕帖木儿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是的,这个伟岸男子,正是消失于沈丘城,并将在日后大放异彩,让天下汉人都为之侧目的察罕帖木儿。

不过此时的他就像是一条蛰龙,在耐心的等待着腾飞九天的机会……

不过对于这里发生的一切,张世华却依然是毫不知情,但是当几年之后,察罕帖木儿成为张世华此生中最大的敌人之后,张世华的内心之中却不止一次的后悔过:“自己为何让他从自己眼皮子底下逃掉,而且还是两次……”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的宿命吧!

……

第二日中午,息州城的官衙大堂之中,韩兀奴罕不出意料的带着麾下将官亲自来到了这里。虽然说对于韩兀奴罕这个人,作为穿越者的张世华并未在后世听闻过他的名字,但是对于这个曾在红巾军有过赫赫威名的千户将官,张世华也是要保持最起码的尊重的。

所以在知道他带人亲自前来之后,张世华为了表现出对这些老资历的白莲教人员的重视,便派了身为副万户的赵九起迎接他。

当然,张世华是不可能亲自迎接他的,因为如果是张世华去,那就不是重视韩兀奴罕,而是自降身份了。毕竟,韩兀奴罕的资历再老,但在现在,他也没有让张世华亲自迎接的资格,毕竟他只是一个千户。

第二十八章 中计第二百六十六章 资助第一百八十二章 奇袭对射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与贼匪(新书上架,求月票)第三百零九章 ‘襄阳’掌中物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一百零三章 夜袭1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有人投 风云变幻豪杰出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第十七章 贼踪第七十章 就这样…败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死城破论封赏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一百六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败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战常遇春(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前论战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三百三十章 匠师失踪第三十四章 抚恤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二百四十六章 汝州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锋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不休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媚儿第一百九十九章 诈败之计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进军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五十章 平静后的风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飞虎军第三百一十四章 脱脱讨徐州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四百一十章 定边之勇冠三军第六十六章 乱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黄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计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三百二十九章 临近年关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二百零七章 突围之计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惊为神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一百零六章 局势翻转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败第二百零二章 绝处求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赵子玉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脱脱与太不花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一百一十章 气节第三百七十六章 演戏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价 狩猎第五百零三章 战太平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变化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寿辉称帝第一百三十七章 战局二元朝官职表第二百五十九章 战前议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断粮第六十六章 乱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媚儿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十九章 杀俘第八十四章 招抚第二百零九章 暂避锋芒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锋 明通第三百零三章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第四百八十章 大势所趋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袭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投石机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发兵入西平第二百六十六章 资助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锋第五十九章 叛徒第七十六章 劝说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攻邓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误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升平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九十一章 桀骜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阵初显威(二合一大章)
第二十八章 中计第二百六十六章 资助第一百八十二章 奇袭对射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与贼匪(新书上架,求月票)第三百零九章 ‘襄阳’掌中物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一百零三章 夜袭1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有人投 风云变幻豪杰出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第十七章 贼踪第七十章 就这样…败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死城破论封赏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一百六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败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战常遇春(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战前论战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三百三十章 匠师失踪第三十四章 抚恤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二百四十六章 汝州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锋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不休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媚儿第一百九十九章 诈败之计第二百五十章 送壮士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进军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五十章 平静后的风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飞虎军第三百一十四章 脱脱讨徐州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四百一十章 定边之勇冠三军第六十六章 乱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黄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计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三百二十九章 临近年关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二百零七章 突围之计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惊为神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谅归降第一百零六章 局势翻转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败第二百零二章 绝处求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赵子玉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脱脱与太不花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一百一十章 气节第三百七十六章 演戏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价 狩猎第五百零三章 战太平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变化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寿辉称帝第一百三十七章 战局二元朝官职表第二百五十九章 战前议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断粮第六十六章 乱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媚儿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计 付之东流第十九章 杀俘第八十四章 招抚第二百零九章 暂避锋芒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锋 明通第三百零三章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第四百八十章 大势所趋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骑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袭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离人命归黄泉 大将军分明罚赏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投石机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发兵入西平第二百六十六章 资助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锋第五十九章 叛徒第七十六章 劝说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攻邓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误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升平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九十一章 桀骜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尔好时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阵初显威(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