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九)

韩冈说自己只是问问而已,但诸立怎么会相信。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给官人惦记上,比被贼惦记还要让人害怕。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兵比盗贼都厉害。而官员却更上一层楼,那可是一口就能全吞下去,一点汤水都不会漏下来。

诸立对面前的这位眉眼如刀一般犀利的年轻知县,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畏惧。一开始要算计韩冈的心思虽然还在,但大半已经是要用于设法自保,而不是当初预想的攻击。

保护家业的决心让诸立大起胆子,试探着韩冈的心意:“正言,如果只是小人这边降下粮价,对如今的情况乃是杯水车薪。小人家中也就那么几百石粮食,卖光之后,东京城的其他粮商过来还是要卖高价。就算正言强压着白马县的粮价,他们大不了不来白马县卖粮,到时候吃亏的反而是白马县中的近千坊廓户。”

“……那你有什么办法?”韩冈问着,平静的面容不透露任何信息。

诸立在韩冈的脸上没有发现答案,只能继续道:“如果开封府肯调出仓中存粮来发卖,只要数量有仓中两三百万石的三成、四成,这一百多文一斗的米价,转眼就能落下去。回落到六七十文一斗,也就三四天的工夫。”

“这事就不是你该说的了。”韩冈冷淡地瞥了诸立一眼,“此事天子和朝堂自会有决断。”

“正言说的极是!”诸立唯唯诺诺,一副谨小慎微的态度。但他跟着却又赔笑着道:“不过正言乃是官家钦点的进士及第,又是王相公家的娇客,身份地位乃是高高的在云霄上。过几年,侍制、学士的一路做上去,转眼就是宰执了。为官家和相公分忧也没人能说不是……”

诸立就是开封粮行行会的一分子,又是宗室的亲戚,跟东京大粮商们当然不会没有联系,当然知道如今粮行的靠山们究竟是在打什么主意。韩冈是王安石的女婿,如果能从他这边探听到消息,对行会的图谋起到作用,自家在行会中的地位当然水涨船高。

“若是朝廷当真开仓卖粮,你这等粮商可不就要少赚不少?”韩冈单刀直入地问着,“不心疼吗?”

“只要正言一句话,小人这就将家中的存粮全都拿出来开粥场,一文钱都不要。”诸立挺着胸口,言辞动情,感慨着:“小人家中虽算不上富裕,可吃饱穿暖还是能做到的。钱财本也是身外之物,若是能为子孙积攒些阴德来,怎么样都是合算的。”

诸立会说话,言辞恳切,一副真心诚意要做善事的模样。不知他根底的恐怕一看他正气凛然的样子,就会全盘相信了诸立所说的一切。

“你有这份心就行了。”韩冈也神色缓和了一点,只是心中却全然不信眼前的这名押司,会为了什么阴德而舍了家财。

好人在衙门中可做不长久,诸立在白马县衙做吏员做了三十年之久,心肠早就黑透,泡在水里,都能拿来写字画画了,哪里还会有这副好心肠?!骗鬼去吧!就算当真给平白拿出来,也是要用东西来换的。

心中的想法,韩冈只是不说,到时候看着就知道了。不置可否,却另挑话头,问道:“城中的药房是不是也是你家开的?”

诸立暗恨韩冈,话题说转就转。却也得老实回答:“只是间生药铺子,小人仅仅占了两成股而已,不能算是小人的。”

韩冈闻言一笑:“是哪一家要在县中开药铺,硬被你坐地起价,吞了两成干股?”

“小人哪里敢如此!”诸立连忙叫起了撞天屈,“生药铺的东家肖白郎,可是娶了位县主,正儿八经的环卫官,小人哪敢得罪他?他将生药铺子分了两成股份,那是看着小人在白马县中做了几十年的事,微有薄名而已。但那两成股,小人可是真金白银地掏了出来买的,一点价也不让。”

诸立的话,韩冈还是不信,只是他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给带了去:“肖白郎?”

“正是。”诸立点着头,“肖白郎人称肖生药。是东京城药行的行首之一,药铺开遍了开封府各县。”

韩冈记得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就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不过他想了一想之后也就罢了,这种似曾相识的既视感,过去也有过,反正不会是什么重要人物,不过是个药行行首而已。对比起粮行、粪行、车马行这等事关民生、人力物力充裕的大行会,药行在东京城三百六十行中,地位排名要靠后不少。

诸立偷眼看了看韩冈,问道:“不知正言问及药铺,可是有什么要吩咐小人的?”

“想必你也知道,本官要在白马县开设疗养院,以收治百姓。”韩冈在白马县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灾情上,但该做的事也不会忘掉,“等疗养院开起来后,有医生坐馆的同时,对外也会发售汤药。到时候,不免要影响到县中其他药铺的生意。”

创立疗养院,药材乃是第一位。不过韩冈没打算购买私人的药材,直接向开封府要就可以了。东京城中本就有施药局,为百姓免费诊断,并平价散出汤药,所以药材是不缺的。

诸立脸色微变:“难道要免费施舍汤药?”

“那还不至于。”韩冈说道,“免费施药那要看情况。给得起当然要给钱,实在给不起,也不至于将人丢出去。还是以人命为重。整体上要保证不折本。”

韩冈并没有廉价卖出药物、并免费医治百姓的想法。要想让一件事长久地维持下去,稳定的利益收入才是关键。不惜工本地好心施舍百姓,迟早会被嫌浪费钱的官员奏上一本,不是直接将之废除,就是另外加捐向百姓摊派,绝不会从官员的俸禄中挤出钱来。

舍弃了利益的善行,从来就不可能长久,迟早会停止或是变质。

《孔子家语》中,曾有孔子批评弟子子贡的一番话。当时鲁人多被卖到外国为奴,鲁国由此定下法令,如果有人将在外为奴的鲁人带回,将会给予相当数目的奖励。但子贡带回一名奴隶后,却推辞了赏金。孔子听说后,就批评他这件事做错了。

“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以施之于百姓,非独适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人受金则为不廉,则何以相赎乎?”——圣人所做的事,都是用来移风易俗,通过教导而让百姓能够仿效,并非特立独行只有自己能做到。如今鲁国富者少而贫者众,若是赎人后领取奖励被认为是不廉,日后又还会有几人损害自己的利益而去赎人?

而结果也正如孔子所料,“自今以后,鲁人不复赎人于诸侯。”

一心专注于利益,当然不是件好事。但视利益于粪土,而将道德标准抬得过高,又会有几人能遵守下去?如今多少人高喊着君子不言利,可事实却是伪君子一堆,真君子难觅踪迹。

堂堂宰相,为十万贯争夺寡妇。榜下捉婿,也是明码标价。说的和做的早就不是一路了!

韩冈始终秉持着有利才会有义的想法,疗养院的制度要面向民间,而不仅仅局限于军中,就必须成为一项可以赚钱的生意——医者父母心,但医生问诊都是要收钱的,此亦是常理。

可就不知道他以此来推行疗养院制度时,会不会惹来一片反对声。

毕竟《孔子家语》在考据中是被人指称为伪作,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原属于经部,到了此时则降入子部,不再视为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

……想拿来做证据,也许还是徒劳!

……

诸立从韩冈那里告辞出来,疗养院的事他并没有挂心多久。就算韩冈是免费施舍汤药,亏的还是肖白郎。自家的本钱在地皮上,在粮行上,还有乡中的田地上,生药铺的收益对自家来说只是略有小补而已。

转头他就得到了消息。昨天快入夜的时候,从东京城相府来人,进了县衙中。说是王家的二娘子,也就是如今的知县夫人,已经从关西到了东京,特来通知,过几日就能到白马县了。

“这情况就不对了。”连诸霖都听出了其中的问题,“传递消息而已,在县中歇上一日又没什么关系,有必要赶得这么急?昨夜到,今天早上就要赶回去。竟然还要准备马车?!”

“而且来的人也太多了,这等口信,一个人来传还不够吗?”诸家老三也说着。

诸立点头道:“不出意外,不是相公家的两个衙内,就是其他能参与公事的幕僚或是戚里,必然是有大事要与韩正言商议。”

诸霖一听,便俯身凑前:“要不要去知会东京里的那几位?!”

“不打探明白说得究竟是何事,说了也不会有人放在心上。”诸立摇头。诸家虽然在白马县势力广大,但到了京城中,却是一条小鱼而已,“只有打听明白,呈报上去才会有好结果。”

“怎么打听?”诸霖皱着眉头。

诸立胸有成竹地笑着:“既然是来商议一桩大事,今日东京城内必然有什么变动,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好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话(下)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下)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变故(二十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五)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下)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七)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五)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三)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九)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九)第一十二章 庙堂(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一)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八)第三十六章 骤风(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五)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一)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五)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一)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五)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长风(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八)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中)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五)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中)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九)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四)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一)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师(一)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五)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扬名(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二)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六)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四)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四)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上)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五)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阻卜(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五)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六)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下)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九)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九)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四)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师(四)第二十一章 涉川终吉黄龙锁(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六)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变迁(九)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九)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四)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上)
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话(下)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下)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变故(二十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五)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下)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七)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五)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三)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九)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九)第一十二章 庙堂(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一)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八)第三十六章 骤风(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五)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一)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五)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一)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五)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长风(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八)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中)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五)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中)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九)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四)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一)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师(一)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五)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扬名(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二)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六)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四)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四)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上)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五)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阻卜(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五)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六)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下)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九)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九)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四)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师(四)第二十一章 涉川终吉黄龙锁(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六)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变迁(九)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九)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四)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