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

考生们正心怀忐忑地等待着礼部试的结果。

而此时,一张字纸,正在韩绛、张璪、韩冈手中传阅。

韩绛近乎全白的双眉紧紧皱着,手指捻着胡须,眼看着就是一根根地揪下来。

最后他指着其中的一条,有些没把握地问道:“是《多方》中的一句吧?”

“相公好眼力。”韩冈道,“‘民不克永,多方之义’,虽然是掐头去尾,前后颠倒,连句读都改了,正是出自《尚书·多方》。”

韩绛顿时松了一口气,除了一开始就看出来的出自《唐书》中的一题,这是他辨认出来的第二道题,道:“可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

“正是。”

六道题,韩绛只认出了其中两道的出处,不过他已经很满足了,至少没丢人。以阁试的难度,以他的年纪,能辨认出两题的出处,当真算是多了。

韩绛呵呵笑道:“年纪大了,记性也不济了,就认出了这么一题。实在是惭愧。”

韩冈道:“相公说哪里的话,阁试中的哪道题不是为了为难人才出的?”

张璪也道,“这题张璪可是想了半天,实在是弄不清出处,原来是暗数。”

“民不克永,多方之义”原文应该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义民是一个词。

这是暗数中的一题,将断句的位置变了,又故意前后颠倒。以三代文章的艰涩,这样颠倒改换,其实照样能附会解释一番,想说通还是可以的。

但也正是因为出自于《尚书》经文之中,如果认不出来,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儒门弟子。经典的原文都做不到倒背如流,十年寒窗又到底耗费在哪里?

之前辨认出来的第一题,找出出处很容易,要做出来却难。而这道题,连一卷的标题都在题目中,可以说,这是六道题中最简单的一题,算是送分。

张璪说他想不出来,韩冈半点不信。

其他五题难度都要比这一题要高。这毕竟是为了刷落滥竽充数之辈才设立的考试,六题之中能有一道出自于诸经的本文中,说实话,是给考生留一份情面,免得颗粒无收太过丢人。

张璪盯着字条看了一阵,指着第一条:“‘陨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没;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这是晋书中的一段吧,《列传·忠义》一卷。”

韩冈点头:“开篇明义,乃《忠义》之序。”

韩绛向后招了招手,一名堂吏立刻回头在书架上翻找起来。不过每一部史书都是卷帙浩繁,找起来一时并不容易。

“第五十九卷。”

见那堂吏翻找得麻烦,韩绛提示道。有了张璪、韩冈的提示,到底是哪一卷,他还是记得的。

拿起这《晋书·忠义》一卷,韩绛翻开了封皮,抬眼就对张璪、韩冈道:“还是邃明、玉昆眼力好,一言中的。”

“运气而已。”张璪摇头。

韩冈也谦虚地笑了笑。

这是明数中的一题,出自诸史中的题目。由于是一卷的序文,只要有心准备了,一般都会记住的。再看其文字内容——“陨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没;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其实也等于是提醒了出处。

这一题也算是简单的。

不过自史记后,至本朝总共十九部史书,排除掉欧阳修私修的《五代史记》【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新五代史》,此时被收入禁中,不算是官定史书之列】,以及被排除在官定史书之外的后晋刘昫所编著的《唐书》【此时尚无新旧唐书的说法,官定《唐书》就是宋祁、欧阳修所主编的《新唐书》】,也有十七部,数百万字,在里面随机抽取一句,终究是比出自经典原文的题目要难一些。

“这就已经三题了。邃明,玉昆,还能看出几题的出处?”韩绛问道。

这六道题目,韩冈都很眼熟,不过他可不方便说自己知道所有题目的出处,他屈起手指:“《唐书·宰相世系》《书·多方》、《晋书·忠义》……这一题。”他先指了指纸条上的最下方,接着屈起第四根手指,“是出自《墨子·明鬼》的上篇。”

张璪漫不经意地扫了韩冈一眼,“想不到玉昆对诸子也有研究。”

韩冈笑道:“先师明诚先生说‘民胞物与’,墨家说兼爱。有不少人都说本门要义与墨家相近,为了辩驳此番谬论,韩冈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在《墨子》上。”

“原来如此。”韩绛点头。

有关气学与墨家之间的纠葛,还有其他学派对气学的抨击,这些事,他多多少少也有些耳闻。寻常士人能钻研一下道、法、兵和纵横四家的著作,已经很难得了,不过韩冈能够了解墨家传世的文章,却也不值得惊讶。

“剩下的两道题呢?”张璪问着,看起来兴趣盎然。

韩冈再看了看纸条,其余两题全是诸经注疏的内容,而且还都是暗数,改变过句读和顺序的。以难度来说,这两题算是很高了。如果一个不好,黄裳就有可能两道题都做不出来。

“剩下的两道,恕韩冈眼拙,实在看不出出处。”韩冈摇头。他的确知道,但他理应不知道。

“这就已经有四道了……”韩绛喟叹着,“世人有轻浮的说玉昆你当年能中是运气,天子钦点的进士第九也是特恩。但能分辨出四道出处,玉昆你去考制科,照样能上殿。”

“相公谬赞了。不说韩冈当年能不能比得上现在,就是这几道题,韩冈也只是认出了出处,当真要做起来,可不一定能拿到一个‘通’。”

张璪哈哈大笑,“玉昆,你太自谦了。”

“不是自谦,是当真过不了。‘三入十二人,四入三人’。”韩冈指着一开始就被翻出出处的一题,“一看就知道这说的是唐宰相。”

韩绛、张璪都点头。三入、四入,除了说入三省为宰相,还能说什么?这一题的出处,是最好辨认的,也是一开始就认出来的。

只是这一题却一点也不简单,反而是已经辨认出的四题中难度最高的一题。

韩冈指着这道题对两人道:“可这一题出处好说,以此为论也好写,左不过是世族、寒门的那些事罢了。但……这前后文怎么引用?!”

阁试六论,每一题都是要先判断出题目的出处,接下来是将前后文都引用下来,再依据前后文来写出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论来。

而问题就在这个引用上,这是要将前后文全都默写出来,决不能有助词之外的缺漏。

阁试的考题,就是要让人对经史子集烂熟于心,而且因为要将题目的前后文都引用,是必须要全背下来。制科之难,难就难在阁试。

如果是出自经书就很简单,韩冈都能做到,而出自于史书,比如序、赞、论——也就是一卷的开头,或是最后的论述,也同样不算很难——都是重点要背的。但有些题目实在是为了刁难人才特意出了出来。

“‘唐宰相三百六十九,凡九十八族。再入者五十七人’,‘三入十二人’,‘四入三人’,‘五入三人’,”韩冈拿着刚刚找出来的《新唐书·表第十五》——这是有关宰相世系的最后一卷——指给韩绛、张璪看,“加起来总共七十五人,少一个人名就是不‘通’,谁背得下来?”

这是明数题,出处通过逻辑推理就能找出来,但前后文的引用就太难为人了。

韩绛摇了摇头,韩冈说的的确没有错,要将七十五人的姓名全都给写出来,的确难度很高,这种大数量的列举,很容易出现错漏。不知道题目的内容,有几个会刻意去背下来?就算是背了,混在其他几百万字的文章中,恐怕很容易混淆一二。

“当真一个个去数姓名,多半会漏上一个两个。”

张璪则道,“须得对此书滚瓜烂熟。记下了列传,当然也就好列举了。”

如果黄裳之前已经将列传传主的姓名都记下来了,功业也记下来,一个个去列出来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若是顺序出问题呢?顺序错了可是能拿到一个‘通’?”

“顺序错了一点,也不一定是不通。”

“就怕不是一点。”韩冈摇头叹道。

“那就看黄裳到底准备得怎么样了。不过既然是玉昆极力推荐,想必定能过关。”

韩冈微笑着点头:“韩冈就代黄裳多谢邃明兄吉言。”

六道题,有两道黄裳肯定能做出来,送分的《尚书·多方》,《晋书·忠义》。《墨子·明鬼》这一题,由于士林中曾经有声音说气学近于墨家,相信黄裳也对此研究过,应该比较熟悉。而《唐书·宰相世系》这一道,就要看黄裳的底蕴到底有多少斤两了,七十余人的姓名,而且顺序还不能有错,难度可想而知。

剩下的两条,都是经典注疏中的内容,变了句读和顺序。韩冈指着这两题问张璪,“不知这两题,邃明兄可有头绪?”

张璪摇摇头,“张璪只知道这一题当是出自《春秋公羊疏》,不过也没把握。得把书找来才行。”

侍立在侧的堂吏立刻翻身去找,一名堂后官匆匆走了进来:“相公,参政,秘阁那边结果出来了。”

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九)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二)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六)第七十七章 尘嚣(八)第二百九十四章 并行(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二)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三)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上)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一)第二百零四章 变故(一)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五)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中)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七)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上)第五十四章 南北(十四)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七)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第七十二章 尘嚣(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并行(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五)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六)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变迁(十二)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七)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二)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五)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下)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八)第三百一十一章 伪帝(下)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一)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二)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变故(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六)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二)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八)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七)第二百八十章 微澜(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六)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第一十六章 庙堂(七)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二)第二百一十章 变故(七)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四章 异世缘从天地成第三十三章 虚实(十三)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上)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六)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六)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四)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二)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三)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五)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下)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一)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五)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变故(二十四)
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九)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二)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六)第七十七章 尘嚣(八)第二百九十四章 并行(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二)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三)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上)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一)第二百零四章 变故(一)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五)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中)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七)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上)第五十四章 南北(十四)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七)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第七十二章 尘嚣(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并行(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五)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六)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变迁(十二)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七)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二)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五)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下)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八)第三百一十一章 伪帝(下)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一)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二)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变故(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六)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二)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八)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七)第二百八十章 微澜(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六)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第一十六章 庙堂(七)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二)第二百一十章 变故(七)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四章 异世缘从天地成第三十三章 虚实(十三)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上)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六)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六)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四)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二)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三)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五)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下)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一)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五)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变故(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