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五)

王中正接下了太后的圣谕。

沈括是韩冈力推的宰辅人选,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修筑轨道。

王中正不知道为什么太后会颁下这个任务,想来大概是太后案头上的弹章太多了一点。

不过王中正可没打算开罪韩冈,回来该怎么说,还没出宫门外便已经有些眉目。

韩冈那边先私下里通个气,太后面前说说好的一面,再说说坏的一面。总之错处可以改正,好处则是能惠及万民。

唤过一名身边服侍的小黄门,王中正道:“去请王阁门来,过几日我要出京,手上的差事得交托一下。”

请王厚居中转圜,想必能避免韩冈产生误会。

……

“相公。”

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是韩家的家人,现任的中书堂后官,跟在韩冈身边听候使唤。

韩冈放下笔:“进来。”

人应声而入,原本在旁边副使的堂吏随即很识趣地离开。

“什么事?”

韩冈问着,用手指轻轻捏着鼻梁上端。从内东门小殿回来后,就一直批阅公文,中间休息的时候,又顺便接见了几个官员,到现在为止,连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

家人近前来,低声在韩冈耳边说了几句。

韩冈静静地听完,想了一下,道:“好的,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去请汝霖过来。”

宗泽很快就到了,韩冈也没瞒着他,把王中正受命将要出京体察铁路轨道修筑一事,告知了宗泽。

韩冈这么快就收到了宫中的消息,宗泽并没有在意,双眉皱得很紧,问韩冈道:“相公,太后这是不是觉得沈括不合适?”

“京洛铁路还没修起来,弹章就有上百份了。太后再放心,也肯定怕我这边不通下情。何况沈存中在太后面前,还是差了一层。”

“那王中正会不会……”宗泽欲言又止。

“放心。”韩冈信心十足地笑道:“王希烈多聪明的一个人,一辈子都没犯过大错,他怎么会做下糊涂事?等王处道的消息吧。”

宗泽点点头,王中正刚刚接受任命,身处嫌疑之地,不可能直接联络韩冈,私下里派人说不定也会被人盯着,找同僚东上阁门使王厚带句话,便是最安全的人选。

“相公想要宗泽做什么?”

韩冈道:“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大事,也是应有之理,但时机有些不太好。这两日汝霖你就多费点心,有什么事及时处置,处置不了就报过来。”

“宗泽明白。”

要不是正好处在廷推的关键时刻,即便是整个台谏系统都闹起来,韩冈也不会在乎。

而且除了沿途的地主叫屈,京洛铁路其实也没有别的问题。沈括有反复之实,却没有贪渎之名,自己把朝廷的拨款看得紧紧的,不能说将每一个铜板都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但比起其他地方经手官吏都能发财的工役来,绝对是一清如洗。

但也正是失地地主的怨言,才让人头疼。

京洛铁路日后必定要进行改造,要留下改造的余地,就必须占下更多一点的土地。数百里铁路,征用土地所属的地主成百上千。这其中愿意修铁路的少之又少。

京泗铁路沿着汴水而修,利用的是堤坝两侧的闲地,本来就是为了保证堤防的安全才留下的空间,是朝廷的地皮,自然没有人出面来闹事。

而河东、河北的两条铁路轨道,则是有抵御辽人的大义在。沿途的地主无不在辽人的铁蹄阴影下生活多年,既然朝廷宣称这是为了抵御辽人入寇而铺设的运兵道,期盼早日修成的为数众多,也没几个人敢于触犯众怒,轻而易举便给压下。

只有京洛铁路不同。

连接开封府和河南府的铁路,经过的是国家的中心地带,沿途的地主一个比一个背景深厚,加之又没有军事上的急迫性,能利用支线捞到好处的世家大族在地主之中的比例又不算高,自然免不了有许多反对的声音。

面对那些反对者,韩冈选择了强征,而后用边境上的荒地进行大比例的交换——不能给人狮子大开口的机会,但也要让外人觉得朝廷做得不是那么过分,这其中的分寸,其实不是那么好把握。

幸而当地的豪门,纷纷出面帮助韩冈解决了这些琐碎的难题。用支线收买了这些豪门,让铁路铺设的道路前面少了无数的绊脚石。

干线都波折重重的话,支线怎么修?

有份参与修筑支线的世家豪门都有这份担心。有了当地豪门的支持,京洛铁路的进程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但朝野两方的合力,能排除实质上的干扰,却不能堵上所有人的嘴。这几年,各地官府不知收了多少状纸,而太后的案头上,也多了许多弹章。对大权在握的韩冈来说,这不过是癣癞之疾,可一个不好,癣癞之疾也能变成致命的病症。

宗泽自然知道韩冈的顾虑,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之前宗泽就处理过一桩破坏铁路运行的案子,管城县一名被官府强用换了三亩田的田主,砍了一棵树拖到了轨道上,因为驾车的车夫及时发现,避免了脱轨的惨剧。事后,犯人很快被抓住,管城县以没有造成实际损伤为由,将之杖责后开释。但沈括对此极为不满,指责管城县沮坏国事,纵容犯法。

轨道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故而朝廷对涉及轨道的案子,一向是用重法,不论是不是属于重法地。偷窃枕木、铁轨的案子每年都有,抓到之后,情节即使再轻,也是流放西域、岭南的结果。

因为这件案子的争议,沈括与管城县打起了笔墨官司,中书这边也被烦得不行。

韩冈将这件事丢给宗泽处置,宗泽力排众议,将田主全家流放到代州,那里有田主交换得来的田地。私下里,宗泽是如何与那一家人交流的,没人知道,但韩冈事后从另一个渠道得知,那家人私下里对宗泽千恩万谢,视其恩同再造。

宗泽很善于与人打交道,即便有巨大的身份差距,依然能够与人顺利地交流。达官显贵、贩夫走卒,宗泽居其间都能交到朋友。也难怪另一个时代,领兵抗金的宗泽能聚拢那么多豪杰,而等到他去世后,豪杰便纷纷散去,接手的杜充就只会掘黄河。

“宗泽必不负相公所望!”宗泽一番保证后,又迟疑地说道:“但今日之事观之,轨道既然是要与民争地,那么只要还要修轨道,争议将永难休止。今日只有一条京洛,他日随着轨道遍及天下,又会有多少异声杂论?太后如今已经犹疑不定,遣王中正出京体量,日后又当如何?”

韩冈点头,坦然道:“这事我也在琢磨着,汝霖你若有什么想法,不妨也说来听听。”

宗泽对解决目前的问题信心十足,韩冈也对他信心十足。但即使一时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也解决不了日后的问题。韩冈也迫切希望自己能够耳根清净,铁路方面的大小事务,能够有所依归。

宗泽抬眼正视:“以宗泽的一点浅见,不如专设一个铁路轨道的管理衙门,专门应对一应的大小事务。”

“现在不是已经有了发运司吗?”

“那是管纲运的,民运管得太少。”宗泽道:“各个发运司,主要都是以水道为主,驾船入水便能运货运人,难以管辖。而铁路上的车辆都是有数的,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管制起来就简单太多。”

“那也只是再多几个发运司罢了。”

“铁路相互连通,又要动员,运输。设一总理衙门,将天下轨道都管理起来。”

“对。而且铁路轨道的修筑,都需要有所专长者来主持。甚至铁轨的铸炼,也不同于其他铁器,非大工、熟手不能造。在情在理,也应该专设一个衙门,来统一管理。”

“有理。”韩冈满意地点头,笑道,“这件事,我已经犹豫了很久,想不到还是汝霖你来为我解惑。”

“相公手中事务千头万绪,一时难以垂顾,但沈端明专责于此,理应建言相公才是。”

换做是别人来说,就是在韩冈面前给沈括上眼药。但宗泽的性子,韩冈也知道,有话直说罢了。

韩冈当然看得清楚:“他是身在嫌疑之地,能少一事便少一事。”

虽然在后世,有学校,有武装,有公检法,几乎自成一国的铁路系统为人诟病,但这样的组织结构,却是十分契合现如今的形势。设立类似于铁道部的机构,按照地域划分铁路局,囊括司法、教育、军事等机构,这样的一个衙门,才能解决铁路发展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不是宰辅级别的官员没资格来掌管。

成立这么一个铁路总理衙门,职权又如此巨大,有谁敢出头提议的?韩冈不方便,沈括所在的那个位置合适说,但他这个人不方便说,直到宗泽这个还算有一点身份的官员出面来。

这个提议,韩冈已经等了有一段时间了。

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三十)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八)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上)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七)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变故(二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五)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上)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三)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中)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一)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五)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三)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八)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下)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二)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变迁(十三)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三)第一十三章 上元惊闻变(下)第一章 巩州(上)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七)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三)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九)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说服(下)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二)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三)第二十九章 虚实(九)第二十一章 涉川终吉黄龙锁(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二十七章 宿怨难解杀机隐(下)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二)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六)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下)第三章 陋室岂减书剑意(下)第二章 摇红烛影忆平生(上)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六)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下)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五)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九)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四)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四)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八)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五)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八)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第一十四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一)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三)第二十七章 虚实(七)第一十九章 城门相送辙痕远(下)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七)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七)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九)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下)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后顾(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
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三十)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八)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上)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七)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变故(二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五)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上)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三)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中)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一)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五)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三)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八)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下)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二)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变迁(十三)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三)第一十三章 上元惊闻变(下)第一章 巩州(上)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七)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三)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九)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说服(下)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二)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三)第二十九章 虚实(九)第二十一章 涉川终吉黄龙锁(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二十七章 宿怨难解杀机隐(下)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二)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六)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下)第三章 陋室岂减书剑意(下)第二章 摇红烛影忆平生(上)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六)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下)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五)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九)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四)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四)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八)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五)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八)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第一十四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一)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三)第二十七章 虚实(七)第一十九章 城门相送辙痕远(下)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七)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七)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九)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下)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后顾(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