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

在考题公布之后,宗泽便松了一口气。

进了贡院中之后,宗泽便一直感到有些压抑。贡院里面的空气,都仿佛比外界重上几分。更何况由两位知贡举带领考官、考生一起向先圣参拜的仪式,庄严肃穆,更是给一众士子平添了一份压力。

宗泽曾经听前辈说过,贡院中多有冤魂,全是屡考不中、郁愤而亡的士子。应考的贡生们只要心思一乱,立刻就会被缠上。

再有才学的士子,一旦乱了心境,也会连普通人都不如。

当然,为什么有圣人坐镇贡院里面还会有冤魂?何况这座贡院还是新修,开门迎客也就几次,能死几个?

这一点,那位专爱说鬼故事的前辈就不能自圆其说了。

今科的考题,在经义上没有什么特别,只不过出自《诗》、《书》、《周官》中的内容比预计中少了很多,很可能是《三经新义》给人琢磨透了,所以干脆减少一部分,以加强难度。

而之后策论的题目,让宗泽在安心之余,又忍不住摇头苦笑,为那几位爱猜题的同窗担心起来。

熙宁六年礼部试的策论是史论:以秦与商鞅之事为题;九年则是策问:天子因天下灾异频频,而问策于考生;元丰二年也同样是策问,因为当时的形势,加上主考是去过辽国的许将,策问的内容有关西、北二虏。

连续两科都是策问,所以这元祐元年的礼部试,大部分士子都觉得应当不该是策问了。

但宗泽没有管过去是什么情况,策与论,他都下了功夫去用功。

事实证明,铜板连丢两次叉,第三次还是有可能继续是叉,而不会变成快。

宗泽也赌博,掷铜板有字的那面叫叉,没字的那边叫快。他平常常玩三星,三枚铜板要掷出一色的浑纯,难度甚大。但一枚铜钱除非是要掷出侧面朝上,否则叉和快都是很容易出现。

不过有一点宗泽是清楚的,这一次不论是出现哪一面,都跟上一次的结果没有任何关系,只看老天和运气。

虽说考题的内容与人有关,不过猜测人心所向,大概也就跟掷铜板差不多。

所以这一回以为策论的体裁会是论而不是策的考生,全都赌输了。

宗泽虽是赌赢了,不过也没敢太沾沾自喜。

不论是策,还是论,一般都会切合当今的形势,但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立场的人眼中,必然是有着不同的意义。

故而还要看主考官,他在朝堂上是站在什么立场,过去又有什么经历,本身又是什么样的文风,又有什么样的忌讳。这都是需要事前去了解的。

若是不去注意,一头撞上墙去,喊冤都没人理。

君不见当初欧阳修为一洗文风,在他主持的礼部试上,刷落了多少名震士林的考生,以至于在路上被人围攻,可终究是一点用都没有。被取中的去宫中参加殿试,被刷落的扎欧阳修的草人也没能让欧阳修少吃一碗饭。

宗泽仔细地审视着题目。

去除无谓的辞藻,今次策问的论点只在于绍述二字。

这道题乍看起来难度并不大,也符合考前的猜测。就算猜错了体裁的考生,看到内容后,就会安心许多。

绍述就是继承,先帝新丧,若要说针对何事,不问可知。题眼当然是论语中的“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这一句。但要如何联合实际进行阐发,并给敷衍出一篇让考官满意的文章,就很让人头疼了。

宗泽越是思量,越是觉得这道题里满满地皆是恶意。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

但新法便是号称效三代之法,变祖宗之制。

这当如何说?

说起来,也不是没有办法。

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这不是名家独有的特技,正常的士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而在不同人面前,将一件事正说反说都说通,也非是纵横家的特权。

只不过今科可有两名知贡举。一个是蒲宗孟,一个是李承之,这两位,大家都不熟。被任命为知贡举又太晚。他们的立场还好判断,但喜好、风格,一时间能了解到的内容并不多。而且有一点很明确,两位知贡举绝不可能和睦相处,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卷入两位主考的争斗中,然后死得莫名其妙。

宗泽想了一下,就将这道策问暂时放到了一边,先从经义的题目做起。

有关经义的部分,在国子监中,常年系统性地练习过,宗泽写起来得心应手。

出处在《三经》之中的题目,只要遵从三经新义就够了。三经新义没有解释到的地方,一部分遵循孔颖达的注疏,一部分则是出自国子监的新义。

这些年以国子监为主的新学团体,对新学的钻研日渐精深,对三经新义所没有涉及的其他经书,又有了许多新的阐发。

在经义研究的前沿领域,国子监出来的贡生,对此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外路的贡生远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这其中大部分的观点都只是在京中流传,甚至仅仅在监中传播,但在之前不久,却经过了经义局的审核,成为国子监的教材之一,也是考试的标准答案。

在考试中用上新义,并不需要太在乎知贡举的身份。知贡举一般只会看后面的策论,前面是经义通过初考官和覆考官的评阅就够了。而知贡举下面的一干考官,无一例外都是新党中人,其中还有研习新法最为精深的几位国子监博士、教授,监中出身的贡生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写那些新释义。

宗泽解决前面的问题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但当他的注意力再一次回到策问考题中时,便陷入了一阵长考中。

可是长时间的思考,除了让他心烦意乱之外,没有别的结果。

一旦立论错了,就又要多费三年,可两名考官又该迎合谁人?两全之说,又必失之平庸,更不可能通过。

这一道题,难处不在题上,却在题外。

一时难以拿定主意,宗泽最后放下了笔,用力地搓了搓脸。深呼吸了几下,放下手时,他的神色终于安定了下来。

宗泽性格谦退,常常曲己从人,但若是事涉正道、本心,那便不同了。

开头若是扭曲了本心,日后做了官,也会是个逢迎上司的庸官。

与其曲己以媚主考,还不如将自己的心志和见解,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就算考不中,至少不会感到憋屈。

提起笔,蘸上墨。

下笔时尚有些忐忑,但笔落纸上,宗泽的笔锋便不再停滞。

一名下来巡察的考官走过宗泽面前,看到他运笔如飞,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差不多到了后半段,考生们都完成了。面对这一回的策问,还能笔走龙蛇,的确不简单。

方才将这一片一圈走下来,也就这一位考生落笔最是畅快。

他看了一眼贴在一边的姓名……

宗泽。

……

放衙的时候,韩冈正在回家的路上。

不用当值,该处理的事情也处理得差不多了,韩冈自不会在皇城久留。

但回去后,前来求见的官员能够塞满家门前巷道,今天晚上至少再接待十几人,点十几次汤水。

当初韩冈在枢密副使任上时,由于时间太短,期间朝中又颇多风浪,还没来得及享受到多少宰辅级的待遇,而如今就大不一样了。

想到回去还要看一群官员游移在矜持和谄媚之间的笑容,韩冈就想能不能偃旗息鼓,换身装束从后门回家算了。

不过再想到这是扩张声势的机会,韩冈还是耐下性子。核心与根基要好生培养,而外围摇旗鼓舞的人也不可或缺。

而且,这也算是公务的一部分。

政事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人事,不设法多加了解各方官员,难道要抽签决定堂除的人选?

一群士子从前面走过,听到喝道,避让道路边,然后又冲着韩冈指指点点,低声说些什么。

这些士子看神态很放松,但又有着几分紧张,一看就是刚刚获得解放的贡生。只因还有一道殿试等着他们,不能完全放松。

到底能通过礼部试的考生有多少,韩冈根本都不会去在意。

考题已经拿到了手上,看似浅显的题目,但却因为各种试卷外的因素,会让贡生们大感头疼。

等到最后的结果出来,了解到评判标准,事后怕是有不少会撞墙。

穿过拥堵在门前的官员车马,韩冈终于回到家中。

等待他的,不仅仅是外面官员、士人送来的拜帖,还有一堆的书信等待韩冈拆阅。

将拜帖先放在一边,韩冈拿起那一摞书信,翻了几下,突然发现一封信的发信人姓名很是眼熟。不是认识已久的眼熟,而是刚刚听闻、突然又见到的那种熟悉。

尤其是在收到那份密信后,崇文院成员的姓名,就分外让韩冈敏感。

将信打开来一看,韩冈便摇了摇头——果然如此!

跟他之前毁去的那条密信是同样的内容,只是稍稍有些差别。

韩冈轻轻弹了下信纸,是不是可以从这里面得出新党江河之下的判断?至少愿意投机的人多了起来。

不过韩冈的态度依然故我,却连信封也一并装好,打开灯盏的外罩,拿着信封的一角放进去点着了。

火光闪动,一缕青烟之后,不该存在世上的这封信,连同写信人的私心,彻底化为乌有。

但韩冈还是将两人记下来了。

天生万物,自有其理。当物尽其用,不能浪费。

张嘉问……李嘉问……

“啊,记错了。”

韩冈拍拍脑袋,不是偷了叔祖私信的那一位,要更恶劣,恶劣得多。

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扑朔(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八)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八)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击(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二)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变故(二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五)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七)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二)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七)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四)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四)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四)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下)第八十章 尘嚣(十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话(上)第一十三章 庙堂(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一)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一)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三)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穷(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十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风(十一)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上)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六)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六)第五章 心念亲恩思全孝(上)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三)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二)第三十九章 铜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一)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一)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八)第三百一十四章 权相(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扑朔(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十)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九)第三十四章 云庭降鹤宴华堂(上)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三)第八十一章 尘嚣(十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庆雷(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六)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风(一)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三)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潜波涛(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变故(二十一)第一十章 霹雳弦动夙夜惊(上)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二)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七)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四)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三)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三)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上)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六)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中)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上)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九)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
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扑朔(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八)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八)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击(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二)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变故(二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五)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七)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二)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七)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四)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四)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四)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下)第八十章 尘嚣(十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话(上)第一十三章 庙堂(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一)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一)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三)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穷(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十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风(十一)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上)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六)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六)第五章 心念亲恩思全孝(上)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三)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二)第三十九章 铜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一)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一)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八)第三百一十四章 权相(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扑朔(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十)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九)第三十四章 云庭降鹤宴华堂(上)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三)第八十一章 尘嚣(十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庆雷(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六)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风(一)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三)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潜波涛(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变故(二十一)第一十章 霹雳弦动夙夜惊(上)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二)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七)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四)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三)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三)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上)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六)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中)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上)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九)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