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上)

黄裳理清了云南路的头绪,回到京师的时候,已经是新的一年了。

云南十州,在政事上,属于成都府路。但在军事上,则属于云南路。

依照当年章惇、韩冈出兵灭交趾的旧例,主帅熊本回京,而副手黄裳则成了云南路的第一任经略安抚使,同时也是理州——原大理府——的第一任知州。

滇池畔的善阐府复唐时故名,为昆州,而洱海畔的大理府则是理州,两州府为朝廷控制,更是移民的重点。其余诸州,都是以羁縻为主,一州之中,除了控制大路的附廓县,其他全都是一个个羁縻州。

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西南蕃部,朝廷用鲜亮的官袍代替了赏赐,大理国最好的土地给汉人占了,剩下的土地,就分配给了他们。

黄裳就是因为要主持分割土地,而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与那些蕃人首领扯皮上。其间还因为一些大理乌蛮、白蛮的部族不甘降顺,黄裳还组织了两次讨伐,要不是有着合格的幕僚团队,以及担任兵马副总管的赵隆相助,他连照看理州本州事务的时间都没有。

对于得到好处的各家蕃部,黄裳并没有就此让他们自生自灭,而是秉承了朝廷的命令,派了人教导他们种植药材,放牧马匹,砍伐木料,用来与汉人进行交换,同时还传授了来自中原的耕作方式,将他们从刀耕火种中解放出来。

有了从大理国俘获的生口,很多繁重的农活就能从本部男丁手中转嫁到新人身上。而汉人,除了加强对核心地域的控制和发展,便是通过无可替代的贸易,将西南夷从农奴身上剥削而来的利益,再盘剥过来。

这个做法,就像当年韩冈在交趾做的那样,让四夷在经济上离不开中国,最后逐步融合在一起。只要日后商贸往来紧密,那么就不用担心蛮部反叛的问题。

交州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商业,尤其是海上贸易的大发展。

不过汉人几乎都集中在交州的州治海门县附近。海门县之外的广大土地,基本上被成百上千座种植园给分割,让原本穷困潦倒的左右江七十二洞洞蛮,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由于韩冈的建议,交州免征丁税,人口数量上没有太多隐瞒的,而田地数量隐藏较多。不过只要交州产出的粮食足够多,保证国中的粮价稳定,田赋的收入多寡,朝廷绝不会计较太多。而且交州的税赋,绝大多数来自于商税,收缴起来非是费力的田赋,衙门里的官吏上上下都嫌麻烦。

收买上层,拉拢中层,共同剥削下层,中国更能坐享其利,这样的交州,就是治理四夷之地的典范。

黄裳觉得,只要能好好仿效交州,将理州、昆州这两个膏腴之地经营好,再教导蕃人怎么经营他们的土地,后任的官员也不自己作孽,云南路可以就此安定下来,成为朝廷的下一个交州。

黄裳在云南路的半年多,都是在设法将施行在交州的政策,运用在他的理州和云南路上。

等到他回到京城,熊本都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参知政事了。

因为灭亡大理的功劳,熊本顺利通过了廷推。而且他还是近年来,难得地高票当选。不论是哪一党,都没有人跳出来反对他这个功臣进入两府。

但熊本最后并没有进入枢密院,有太后钦点,让他进了政事堂。

“是不是太后想要……”

黄裳轻声问着,一根手指在杯口晃了一晃。

“并非如此。”韩冈摇头,“熊本的任命是我建议的。”

“为何?”

“章子厚在密院太久了。”

黄裳眼睛在惊讶中一瞬间睁大了,但转瞬间又明白了一切,“这样啊。”

现任的参知政事是邓润甫与熊本,庶务由他们负责。

而宰相,大部分的公事还是在韩冈身上,苏颂虽说不称病了,但政事处理,基本上还是交给韩冈,只有重要的人事安排,或是军国大事,他才会开了金口。

“太皇太后近来不豫,这几日都要辍朝,勉仲你就安心地多歇两日,等几日后再上殿。”

“是,黄裳明白。”

交代了黄裳一句,韩冈起身赶往宫中。

上一次辍朝,就说没有几天了,但不知怎么硬是给撑了过来。过了一个冬天,本来以为还能坚持一阵,但现在病情又忽然加重,让太后下令辍朝五日,并命人祈福于大相国寺。

不过辍朝并不代表太后不理政事,照样在内东门小殿召集宰执。

第一个五年规划即将宣告结束。

近五年的时间里,大宋的财赋、户口、建设,还有军事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下半年就要召开,下一个五年的国是制定,就不会像上一次般那么顺顺当当。

有着亮眼的成绩,韩冈便希望将国是的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

拿着政事堂总结出来的报告,纸面上的数字,便是韩冈所拥有的控制下一次国是制定的底气。

“户两千零四十万又四千一百七十三户,口四千五百二十六万又一千六百零九,比起五年前,户数增长了百分之七点九,丁口增加了百分之八点二。”

大宋的人口统计只计算丁口,也就是缴税的男丁,而不计算老弱和妇人。不过以壮年男子的人数来推定总人口,已经确定无疑地超过了一亿。

“纯以户口来计,历史上所有朝代,无论汉唐,文景也好,贞观也好,都远远不如今日。”

韩冈的总结,让太后欣喜地点头。有什么能够证明统治,一曰武功,一曰治政,而户口和人丁的增长,就是治政最好的证明。丁口和户数的增长,只能代表成年男子数量的增加,而因为死亡率的下降,而带来的自然增长率的狂潮,现在还远远没有到来。

韩冈道:“而近五年中,经过厚生司统计,种痘幼子总数量是三千八百万,平均下来每年七百六十万。”

七百六十万这个数字,远比丁口的增加更重要。

“这么多!”太后很惊讶。

宰辅们也很惊讶,太后是不是没看厚生司的奏章,全国上下每年生育数量,这可是极重要的内容。

尽管这个数字实际上根本无法统计,但从小不能接受种痘的孩子,日后能被计入丁口簿的可能性也不大——这跟有钱没钱无关,就是五等户或是客户之子,甚至是乞丐,也有一堆富户和寺庙想要积阴德,帮他们付账,而是是否被归入了朝廷的统治范围的问题——所以只要计算种痘数,差不多就能等同于生育数量。

“也就是说,天下每年都要增加七百六十万人?”

“还要减去死亡人数,才是人口的增长。不过十余年后,每年的确至少有三百万男子,三百万女子成年。”

七百六十万人中六百万成年,百分之二十的夭折率,在卫生意识业已推广到全国,种痘法等防疫知识深入人心的时候,韩冈已经将这个夭折率计算得很宽松了。

但一年三百万丁口,也是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数量。二十成丁,六十为老,四十年乘三百万,四十年后那就是一亿两千万,总人口则是一倍还要拐个弯,少说三亿人。这还是没有计入增长的人口导致的人口增长——这其实是驴打滚的复利问题,这笔账,在场的宰辅们也都会算。那是比三亿还要多几倍的数字。

“每年三百万丁……”向太后忽然发现自己不会做算术了,这个数字乘以四十年后,实在太庞大了一点。

“三百万男丁,三百万女子,也并非全然是好事。每年丁口的死亡数量,也只有百余万,算上女子也不会超过三百万。一旦朝廷应对失措,就是每年要多上三百万乃至四百万食不果腹的男女饥民。这是下一个五年和再下一个五年,乃至百年之后,都必须要考虑的一件事。”

其实韩冈说的就是失业人口。在没有福利的时代,失业率超过五个百分点,就可以让皇帝睡不着觉了。

“吾明白了。”向太后点点头,又对熊本道,“如果每一仗都能与熊卿打下大理那么容易,吾日后也不用操心了。”

“不敢,”熊本连忙道,“这是陛下的庇佑,也是诸公在朝中一力襄助的结果。”

向太后对韩冈道:“相公之言,不可不虑。日后国是,这一条必须加以注重。”

尽管不知道什么叫做失业人口,但向太后还是明白,几百万百姓吃不上饭会是什么结果。

韩冈很早就公开计算过,当天下的出产不能养活天下的人口的时候,那么就是大乱的开始。向外拓张,这必须是百年以内绝不动摇的国是。

不论是在名义上,还是实质上,中国南方的国境线,基本上已经达到甚至越过了千年后的位置,西北也基本如此。而自河湟开边之后,西南的吐蕃诸部,以逻些城【今拉萨】为首的诸多部族、寺院,都逐渐派人入京,先后得到了朝廷的封赐,在名义上,臣服于中原王朝。

现在在军事上,唯一还在阻挠韩冈实现自己目标的对手,就是北方的辽国。那是最后,同时也是最强的外敌。但在开疆拓土上,攻打辽国却不是笔好买卖。

比如南洋周边的小国,打下来再容易不过了,只要能够克服疫病,就是上佳的开拓之地。就是克服不了,也能解决了中国本土大量出现的剩余人口。

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二)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八)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中)第七章 儒统渊源远(下)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议(二十)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一)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九)第一十二章 恶客临门不待邀(下)第二十一章 涉川无咎黄龙锁(下)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三)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下)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四)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上)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九)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三)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议(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二)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下)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一)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四)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风(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七)第五章 心念亲恩思全孝(上)第四十四章 一言镇关月燎辉(下)第九十一章 尘嚣(二十二)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云(下)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三)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下)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五)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六)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七)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三)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上)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上)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一)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六)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变故(十一)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八)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八)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二)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二)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二)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上)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一)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二)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二十)
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二)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八)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中)第七章 儒统渊源远(下)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议(二十)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一)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九)第一十二章 恶客临门不待邀(下)第二十一章 涉川无咎黄龙锁(下)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三)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下)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四)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上)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九)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三)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议(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二)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下)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一)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四)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风(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七)第五章 心念亲恩思全孝(上)第四十四章 一言镇关月燎辉(下)第九十一章 尘嚣(二十二)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云(下)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三)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下)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五)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六)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七)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三)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上)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上)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一)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六)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变故(十一)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八)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八)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二)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二)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二)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上)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一)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二)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