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四)

一下否,两下是。

赵顼表达心意的方法,已是朝野尽知。

至于三下或以上,如果不是眼睛不舒服而正常眨眼,就是天子想要用韵书传达信息。

现在当然不会是前者。

坐在床沿的向皇后脸色难看地拿起韵书。她不知道她的丈夫到底在想些什么,虽然可以确定,绝不会是伤害自己和六哥,但他做出的选择,总是让人不痛快的一件事。

无论是之前的王珪,还是现在可能的吕公著,都让向皇后憎厌到了极点。

而且还没用——要保的王珪,成了众矢之的。新党不喜欢他,旧党不喜欢他,御史也同样不喜欢他。

若不是司马光做得太过分,修书修得老糊涂了,有了心疾,硬是要杀王珪,惹起了其他朝臣同仇敌忾,今天也不至于为了一个王珪,将半个御史台给赶出京去!

现在吕公著摆明了想做宰相——他都做到了枢密使了,看到相位空悬,肯定是想往上走一步,至于辞章什么的,向皇后再没有经验,也知道外面听起来冠冕堂皇的话根本不能做数。可眼下,她的丈夫会不会受到这位枢密使兼太子太保的蛊惑,向皇后还真的没有把握。

吕公著则站起了身,辞章依然拿在手中,很自然地移了两步,走到了天子御榻的不远处,能更加清楚地看见赵顼眼皮的动作。对于一名已经年过花甲的老臣来说,能看清五尺外天子脸上的细微变化,这是吕公著如今始终夹在鼻梁上的一副水晶眼镜的功劳。

书页哗哗地翻动着,以韵书为媒介,一问一答,赵顼和皇后的对谈,比一开始时快了不知多少倍。

去声二十六宥——奏。

“奏?”向皇后眼前一亮:“官家!可是奏对?要招谁入宫来?!”

她连声问,很是急促。

吕公著在后垂下了眼皮,若不是在寝殿中天子身前不能放肆的话,他可就是要哈哈大笑起来。

以眼下的局面,怎么想以奏开头的词汇,都不会是奏对吧?

皇后分明是支持不住,想从外面找援军。

皇后的敌视让吕公著备生感慨,未来或许有些麻烦。不过再想起宰相身份,他就放心下来。垂帘听政的太后,也不可能下手处置宰相家门。若是她这么做了,新党的那一帮人,包括王安石、韩冈,拼了命都会将乱命给顶回去。

而且可想而知,就天子而言,他绝不愿意看到皇后太过偏袒臣下的某个人或某个派别。

垂帘皇后不能执中而立的危险实在太大了。直接卷入了臣子的交锋中,而不能置身事外,那么当朝堂风浪一起,也会被连带着拖进水里。

呵。

吕公著轻呼一口气。原本只有六分的成算,现在可就有八成了。

剩下的两成,那则是要看运气!希望司马十二将坏运气都带走了。

赵顼果然眨了一下眼,给了否定的答案,让向皇后的心沉了下去,不得不重新拿起韵书。

然后是下平七阳——章。

奏章。

“奏章?”向皇后回头看看吕公著,那本应该被垂下来的袍袖遮住的奏章,却被刻意地亮了出来。毫不掩饰地皱了一下眉,她转回来问赵顼,声音很冷:“可是吕枢密的奏章?”

吕公著期待着,水晶镜片后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住赵顼。

可眼皮仍是只眨了一下。

“那是哪里的奏章?”向皇后抬起眼。现在就在眼前的床榻边,一张新置的宽大几案上,高高低低堆了好几摞从崇政殿和御书房中搬来的奏章,“可是床边的?” Wωω☢тt kān☢c o

赵顼尽管卧床不起,却依然为国事操心。每天都要听人宣读奏章,了解朝堂中发生大小事务,并不辞心力地指点向皇后该如何批阅。

他这么做,也是让外界明白,天子纵然病势垂危,神智依然不乱,若有什么小心思,最好收起来——可惜的是效果不彰。

而赵顼现在便眨了两下眼,对皇后的问话给了确认。他要的奏章,便在这里。

几案上的奏章四五堆、百十封,向皇后看着犯了难。

“官家……”她凑近了问,“是谁的奏章?”

赵顼的回答是上平十四寒——韩。

韩冈?!

吕公著眼皮一跳,脸色终于变了。

“可是韩学士……是韩冈?!”

一下。

两下。

……

当韩冈从崇政殿回到太常寺,已经是快放衙的时候了。

苏颂已经回了他的衙门光禄寺去。虽说那个衙门跟太常寺差不多,十天八天都不去,累积起来的公文平铺开来,也只能占去半张光禄寺中那面属于苏颂的桌案,但终究还是得每天绕上两趟。

过来与韩冈说话的是黄裳。

黄裳他现在被韩冈征辟为掾属,在编修局中整理甲骨文。这算是很轻松的工作,也正好可以让黄裳有时间复习应考,准备明年的锁厅解试,以及后年的省试——以黄裳的年纪,不能再耽搁了。

但今天黄裳不可能有心多说他手上工作的进度,简短地汇报了两句后,便问起了朝会上的事。

“虽然这么说有些过分了,但司马君实实乃自取其咎。”韩冈有些不客气,“辽人虎视眈眈,天子又病重如许,他身为太子太师,却不体谅天子心意,当有此祸。”

“那朝廷打算怎么做?”黄裳如今虽然是站在韩冈这一边,但对司马光这等闻人贤达,还是有着很深的景仰。

“还能如何?好歹是太子太师!已经决定赐予厚礼,让他回洛阳去了,绝不会让他失了体面的,倒是一干御史,就得出外了。”韩冈叹了一声,“希望他回洛阳后,能将《资治通鉴》继续编纂完成。同为修撰,为朝廷编修典籍到底有多难,这段时间我是体会到了。司马君实在洛阳的确辛苦。”

黄裳默然点头,这对司马光来说,已经是现在的局势下最好的结果了。

“其实司马君实那边,本是有份人情在的。”韩冈又冲惊讶起来的黄裳笑着道:“不过不是对我,而是对整个气学。”

“气学?司马君实到底帮了什么大忙?”

“是先生的谥号。”韩冈说道。

张载的官位不到,没资格得到朝廷的官谥。当张载病逝之后,张门弟子聚起来打算给张载上一个私谥,以表对张载的纪念,也算是人之常情,亦多有先例。从魏晋以来,史不绝书。

“但这不太好吧。”黄裳皱眉想了想,摇头道:“横渠先生天下知名,若请谥于朝廷,或无不可,私下奉谥,反倒让人小瞧了。何况横渠先生乃大贤宿儒,欲复三代之礼,援引汉魏以来俗例,或违横渠先生平生之愿。”

“正是这个道理!”韩冈一击掌,“所谓‘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谥自天子出,做弟子的怎么有资格给师长赠谥……司马君实也是这么看,当我的几位师兄写信去请教伯淳先生此事是否可行,伯淳先生拿不准,就又向司马君实咨询,他便写了一封信来劝阻。”

“原来如此。”黄裳点了点头。日中黑气,月中深影,总是最为显眼的。如张载这般名儒,他的弟子若是做了违反礼法的事,必然逃不脱士林的嗤笑,也会成为其他学派拿来攻击的武器。

“所以我等气学门人,得感谢司马君实写信拦住了这件糊涂事。”韩冈又说道,“在我从广西回来后,知道了此事,曾写信谢过司马君实。后又上表为先生请谥,不过当时的情况,勉仲你也是知道的……”他苦笑了起来,“当时我与新学正争于道统,天子看重新学,奏章上去后就没了回音,所以就留了这番心事到现在。”

韩冈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顺势向上看着屋顶,也不知道自己做下的那番准备到底能不能派上用场。

……

韩冈这两天递上来的奏章已经被翻了出来,其实就在最矮的那一叠中。

同在一叠的,有河北对辽使南下行程的奏覆,有河东对辽国西京道冬季兵马调动的侦察情报,有甘凉路上报的军屯总结,由此可见赵顼对韩冈奏章的重视。至于几案上最高的两叠,则都是弹劾王珪的弹章,数目实在是太多了,没办法堆成一摞,只能一分为二。

韩冈的奏章,被翻出来的总计有三份。区区两三天的时间,他便借用翰林学士兼资政殿学士的资格,一天一份地直接将奏章递到崇政殿的案头上。

这个频率放在平常那是足够惊人了,可是眼下则是显得泯然众人。许多朝臣,眼下都在拼命地往上递奏本。而且有很多人跟韩冈一样,都是通过各种渠道,尽量绕过两府。赵顼床边的奏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向皇后对这几份奏章有些印象,但极为模糊。她只记得韩冈连着几天都有奏本。在奏章没被翻出来之前,向皇后怎么也回忆不起来韩冈在奏本中到底说了什么,等到翻出来一看,才想起这两天都看过。

并不是什么很要紧的内容。否则以韩冈的身份,他所议论的要事,向皇后自问,必定是能记住的。

不过向皇后对吕公著很是避忌,翻出来后看了一看,并没有念出内容来,而是很简单地问着赵顼:“官家,可是这三封:《本草纲目》编修局请刊发期刊;弛千里镜之禁;还有为张载请谥?”

立刻,向皇后就看到了赵顼眨了两下眼睛。

正是!

而几乎在同时,她身后也传来了啪的一声响,是吕公著手上的辞章落到了地上。

向皇后回过头,看看地上的奏章,又看看吕公著震惊莫名的表情,随即便瞪大了眼睛,心中亦是疑惑难解:

一贯宰相风度的吕公著,怎么会失态到这般模样?

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一)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一)第三章 陋室岂减书剑意(上)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上)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二)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六)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一)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中)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议(二)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中)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二)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一)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一)第二十一章 飞逐驰马人所共(下)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上)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八)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五)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二)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三)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三)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中)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二十一章 飞逐驰马人所共(下)第九十一章 尘嚣(二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二)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上)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中)第九章 君臣(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二)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议(十一)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七)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下)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四十章 骤风(六)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七)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七)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第一十二章 恶客临门不待邀(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十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九)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二)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七)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上)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六)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五)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二)第一十四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七)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议(二十三)第二十五章 虚实(五)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四)第二百四十章 新议(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六)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一)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二)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二)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
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一)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一)第三章 陋室岂减书剑意(上)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上)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二)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六)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一)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中)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议(二)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中)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二)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一)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一)第二十一章 飞逐驰马人所共(下)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上)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八)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五)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二)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三)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三)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中)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二十一章 飞逐驰马人所共(下)第九十一章 尘嚣(二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二)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上)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中)第九章 君臣(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二)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议(十一)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七)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下)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四十章 骤风(六)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七)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七)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第一十二章 恶客临门不待邀(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十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九)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二)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七)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上)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六)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五)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二)第一十四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七)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议(二十三)第二十五章 虚实(五)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四)第二百四十章 新议(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六)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一)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二)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二)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