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议(五)

bookmark

涿州城下的这一仗,虽然是规模空前的火器决战,但总体上来说,亮点乏善可陈,而错失处处都能看见。

尤其是官军一方,从主帅到将佐,犯下了太多不该犯的错误。今后,武学里讲起这一关键性战斗,韩冈估计不会有太多好话。

如果说有哪些闪光点的话,大概就只有秦琬和韩钟所在的主营了。

韩钟自小生长在高门之中,凡事以自己为中心,而不顾他人。太过自我,而缺乏集体意识。此前表现的亦不算如何出色,反显得私心太重。但随着他留在北地主持转运输送的工作,整个人仿佛被锻打过一般,由铁锻成了钢,天门寨之战后种种,已可让人称道,而他在涿州一战中的表现,让韩冈都挑剔不出毛病来,甚至大感欣慰。

“钟哥儿果然是进益了。”听了韩冈叙述的会战详情,以及秦琬韩钟的表现,李信欣然地对韩冈道,“难得,当真难得。”

“还差得远。”韩冈摇头,故作谦虚。

“不错了,这些年来,各家府邸中的子弟见了不少,能由钟哥儿这等水准的,我没见过一个。再放到我们当年,钟哥儿也算是出类拔萃了。”李信不由感慨,“我们一开始,除了三哥你,其他人都不行。也是一步步历练出来的,钟哥儿才上了几次阵,就有如今的水平,真的很难得了。”

“以后当着他的面,可不要这么说。免得他尾巴翘起来,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韩冈虽然对韩钟这一回的表现很满意,但并不愿韩钟被如此夸奖。还是小孩子,心性也没有成熟,捧得太高就不好了,毕竟还是沾了秦琬的光。当真认为自己能力有多出类拔萃,日后独领一军,说不定就能捅出大娄子来。

李信看韩冈的态度,知道他不想再说儿子了,改了话题,“不过这一回辽国犯得错也不少,耶律乙辛把工厂都建在南京道上,把自己逼得没有退路了。”

“不建在南京道不行啊,汉人都在这里。总不能让的契丹人去炼钢铁,奚人去造枪炮,高丽人去修铁路,女直人去造火药吧。”

工业体系不是一家两家工厂,而是几十几百家工厂的组合。耶律乙辛心很大,也看得很清楚,要想对抗宋人的火枪火炮,一两家工厂完全不济事,只有形成体系的工厂群,才能将上百万军队的辽国给武装起来。

但这样一来,辽国国内,除了汉人之外,无论是哪一族,都没有那么合格的工人。辽国的体制,过去就是以契丹、奚人为主体,镇压各族,并不注重各族的交流和融合,反而十分警惕,设法分化各族之间的关系。甚至契丹人、奚人、高丽人、女直人的语言、口音都不尽相同,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工厂里工作,也无法配合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业体系。

到头来,耶律乙辛只有依靠汉人。汉人心灵手巧,能务工,能务农,数量还多,足以充任工厂中的各种职位。但汉人多在南京道上,用上汉人,工厂的位置也就无从挑选了。

多达几万、几十万的工人,以及数量更多的家属,怎么可能全部迁到看似安全的北方?

还不需要太大的动作,只要有一点风声传出去,南京道就能乱给耶律乙辛看。耶律乙辛当年的那些政敌,更会给他推波助澜。南京道上的汉家豪族,也少不了给他拆台。没有占据绝对性的优势,耶律乙辛除了妥协,就只有妥协。

而且南京道当初还是耶律乙辛控制得最为得力的区域,耶律乙辛要篡位,更不可能将自己的底牌放到当时还没有归顺的东京道、中京道去。

“一时情势所迫,可一旦成为定势,就再无更改的机会了。”

“若非如此,还有诱我深入这一招。燕京城下决战,比涿州城可要危险得多。”

“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韩冈道,“一开始就没打算打到燕京去。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一口吃个胖子,我和章子厚都还没糊涂。”

辽国曾经在燕京城下击溃了久战兵疲的太宗皇帝,更近一点,更有苗授和高遵裕在灵州城下的惨败,有此前车之鉴,早在开战前,都堂就定下了这一次作战的最高目标,还对主帅耳提面命,不得妄越雷池一步。

“他要真把涿州丢过来做诱饵,我们直接就吞下。但涿州以北,他就是放空了……”

“也不会要?”李信笑道。

“不,那样的话,我们就趁机把工厂和人都搬过来。没了人,没了厂,看耶律乙辛拿什么跟我们玩。”

韩冈、李信一齐大笑。

说到底,耶律乙辛也没有这么做。南京道上星罗棋布的工厂,还有为对抗宋人在河北边境上的防御体系而修起的诸多棱堡,加上那一条条铁路,几十万顷良田,数百万人口,穷人家就那么点家底,大辽皇帝舍不得来一个断舍离。

更何况,大宋朝堂上一开始就对外明确了蚕食战略。

甚至在报纸上明明白白地说明了,这一次反攻绝不会冒进,目标只是涿州,越过国境之后,前进最多也不会超过百里。

看到来自宋国的报纸,辽国君臣都被明确了一个概念,一旦涿州被夺占,别指望宋军会趾高气昂地往北进发,冒着补给线被断的风险,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军反攻回河东,直趋大同,根本不会自蹈险路。

宋国的战略如此,辽国能做的应对就只有一个了。只能在涿州与宋人决战。寄希望于一战解决。

十倍于敌的国力带来的战略优势,完全可能因为战术上的一次惨败而被抵消。辽国主动攻击河北,就是希望通过战术上的胜利,改变战略上的劣势,等到兵败天门之后,又被迫选择在涿州与官军决战。

但结果是个悲剧,宋军没有让辽国君臣如愿以偿的义务。涿州沦陷,辽国此前所建立的从边境到涿州的防御体系彻底崩塌。南京道的核心地域之前,已经没有任何防线能够阻挡宋军的脚步。

以辽国的国力,更无力在补充战损的枪支火炮之余,再在涿州以北修起一道以棱堡为核心的防御体系。更不用说还有工厂要搬迁,南京道全境都在宋军的威胁之下,不论有多少反对声,耶律乙辛都会把工厂和工人搬回到暂且安全的地方去。但如此折腾,辽国国中的汉人只会对大宋更加心向往之,契丹人的统治只会更加不稳,辽国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所以韩冈才会说,辽国完了。

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三百一十九章 无妄(中)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三)第二百二十章 变故(十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三)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变迁(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第四十四章 一言镇关月燎辉(中)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上)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四)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四)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五)第四十三章 亲屈天人九重问(中)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点画(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变故(二十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四)第一百四十章 梳理(十)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一)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上)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中)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二)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第六章 日暮别乡关(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九)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三)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一)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九)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九)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三)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四)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击(下)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第五十四章 南北(十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一)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三百一十章 伪帝(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九)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余恨(上)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上)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一)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六)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兴波(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五)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七)第八十三章 尘嚣(十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四)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上)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九)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六)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九)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议(二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二)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四)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中)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二)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二)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三)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中)
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三百一十九章 无妄(中)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三)第二百二十章 变故(十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三)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变迁(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第四十四章 一言镇关月燎辉(中)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上)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四)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四)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五)第四十三章 亲屈天人九重问(中)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点画(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变故(二十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四)第一百四十章 梳理(十)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一)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上)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中)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二)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第六章 日暮别乡关(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九)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三)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一)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九)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九)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三)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四)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击(下)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第五十四章 南北(十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一)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三百一十章 伪帝(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九)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余恨(上)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上)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一)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六)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兴波(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五)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七)第八十三章 尘嚣(十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四)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上)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九)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六)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九)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议(二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二)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四)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中)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二)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二)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三)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