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下)

开启的城门,并非是出战的大军,而是请降的使者。

权相高智升之子高升泰代表其父、代表大理,出城请降。

“第三次了。”熊本对赵隆道。

“第三次了。”赵隆点头,狞笑了起来,“高升泰!”

这已经是大理国开战以来的第三次请降了。

第一次被派出来请降的,是大理国中的清平官,相当于翰林,那时候官军还没有渡过若水,所以清平官还有几分傲气,给熊本赶了回去。

第二次,也就是官军逼近洱海之后,过来的是大理朝中的九爽之一,其位相当于九卿,是高氏族人,但要求颇多,熊本还是没理会他。

除了这两次,走小路直接去向朝廷请降的使臣,光是在半道上被拦住的,就有六批,加上没拦住的,只怕有十几波。不过有韩冈、章惇把持朝政,自是不用担心有人在朝中扯后腿。

第三次,也就是眼前的这一次,不为大理,只为高氏。高智升第嫡子,高升泰终于出城来了。

大宋以讨逆为名,为段氏举兵南下,不管这个理由多么可笑,其明面上的目标就是当权的高氏无疑。

段氏或许不能保住王位,但至少能保住性命,在东京汴梁城中,少不了给他一座府邸。可高氏又能有什么?既然宋人以权臣乱国为名来攻打大理,不族诛高氏,怎么名正言顺地结束这场战争?

官军已经兵临城下,最后一战就在眼前,大理国的命运已经注定,高氏父子已是笼中困兽,但他们如何会甘心就此走向覆灭。

这样的情况,再不挣扎一下,可就当真会身死族灭。

“大帅要去见他吗?”赵隆问道。

熊本道:“你觉得他会有什么要求?”

赵隆想了想:“保命吧。应该不会再蠢了。”

熊本呵地一声笑:“自来恩自上出,他们要做的,是等着朝廷的发落,不是讨价还价!我们是来卖菜的吗?我不见他,赵隆你自去做攻城准备,秦升,你带他去看看蕃部!”

说罢,熊本转身回帐。

赵隆和熊本点名的那位幕僚交换了一个眼神,各自依命离开。

营门处,高升泰焦躁不安地等待着。

但他的脸上不敢表现出来,依然一副谦卑的表情。不论再如何屈辱,只要能保住性命,日后就有翻身的机会。

宋人南下时,的确是震动大理朝野。但那时,高氏父子还有几分把握,山高水长,万里路遥,这就是最好的防御。但宋人一路南下,什么险关要隘都没能挡住宋军的脚步,高山湍流,宋人全都如履平地。

最早的时候,高智升和高升泰派出使者请降,是打算敷衍一下,诓得宋人退兵。之后,就是能保住权位,继而是能回乡自守,到如今,只要能保住性命,甚至只要保住家族血脉,剩下的都可以不要了。

焦躁的等待中,一名中年文官走出营地,打量了高升泰两眼,道:“可是高侯?”

高升泰一揖到地,“小人就是高升泰。”

秦升回了半礼,“本官是总管帐下机宜文字秦升,奉总管命,特来迎接。”

“小人见过秦机宜。”高升泰连忙又行了一礼。

“请高侯与本官来。”

秦升说着,却没有进营,而是转头向东,那边有着西南夷人的营帐。

“呃……”高升泰张口想说些什么,但没有敢说出口。

秦升回头看了高升泰一眼,“总管说了,要下官带高侯你看一看石门蕃部的营地。”

高升泰拳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但最终还是不敢多说,小心翼翼地跟在秦升的身后。

他的随从,想跟着上去,却被拦住了。高升泰回头摆摆手,没让他们跟上去。

石门蕃的营地,就在官军营地旁边,直接就占了大理子民的房屋。

熊本秉承圣旨,对汉人加以关照,这一回大宋南征,时至今日已经有七八百户汉人,得到了官军的保护。熊本前日特意将触犯汉人的蕃部施以重惩,就是要让西南夷上下都明白,即使是奴隶,只要他是汉人,就比手握上万男丁的洞主、族长都要尊贵。而行刑之后,他又公布另一路的官军已经快要会合,则是彻底的将所有异心都给压了下去。

蛮夷们对熊本派出的幕僚俯首帖耳,对高升泰则是怒目而视,更有少年人在旁提着长刀,一脸的跃跃欲试,让高升泰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哪个毛头小子一时头脑发热,让他这个相国之子,实质上的大理太子,死得不明不白。

不过他的提心吊胆,在深入石门蕃部的营垒后就再无暇去顾忌了。

铁甲。

铁盔。

钢枪。

站在营门口迎接的一干蛮夷,尽管他们身上都穿着盔甲、还拄着长枪,但并没有让高升泰太过惊讶。毕竟是精锐,跟在宋人身后,有点好东西很正常。但入营之后,几乎每一个蛮兵,都有一个黝黑的铁质头盔,枪刃上闪着精光的长枪,也是人人都拄着一支。

这几个月来,不少奉命清剿入寇蛮夷的败将逃回大理,都在说蛮夷的甲坚兵利。之前高升泰还觉得是战败后的脱罪之词,甲坚兵利这个词用在宋人身上无可厚非,用在蛮夷身上,岂不是个笑话?可现在看来,还是说得少了。有如此装备的军队,即使是在大理国中,也不过数千而已。

中原的兵器,高升泰也不是没有见识过,流入大理的宋国刀枪,只要他想要,自然能拿到手。高升泰曾拿着自己的佩剑与宋人佩刀对砍,刀剑交击之后,锋刃上都迸出了缺口。但自己的佩剑是国中最好的匠人打造的,只能与宋军小卒手中的武器相当,宋人的武器到底有多精良,就可想而知了。

看着高升泰脸上的表情变化,笑容在秦升脸上一闪而过。带着高升泰过来,让他看的不是大理国子民的痛苦,而是石门蕃部的装备。

“高侯,此间蕃部手上的装备,都是朝廷所赐。每个部族按照出兵人数,十比一的比例给予铁甲,而点钢长枪和精铁头盔,则是人手一把,小头领还能得到一把腰刀,刀刃夹了钢,用对力量,能一刀砍断碗口粗的树。”

高升泰脸色泛着青色,满口苦涩,仿佛嘴里被塞了一个青青的生柿子。

山中的蛮夷,连衣服都没有,就在营地中,高升泰看见很多人都裹着破破烂烂的粗布衣服,但他们手上的武器、盔甲,却都是锃亮的。不是宋人给的,还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高升泰明白,不是大宋求着蕃部出兵,才给了这么多好处——如果当真是这样,聪明人都会选择给丝绢、瓷器,而不是给兵器作为酬劳——只不过是根本不在乎,就算那些蕃人想凭着这些武器反叛,也不过是给宋军的将帅多送一份功劳而已。

“我中国别无长处,唯有富庶二字。这一场南征之役,朝廷分三路出兵,总计马步军七千八百人。”秦升回头看了一眼高升泰,“不及大理十一。”

高升泰黑着脸,没回话。大理国若真的点集兵马,的确能拼凑出十万大军来。就是国中常备军,也有五六万。若是籍民为兵,二三十万也是有可能的——只要各部都听话就成。

但宋军来攻时,身边还带着几万北面山中的蛮兵,那些蛮兵横行于国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许多刚刚听命出兵的部族,一看到自家要受到攻击,立刻将兵马召回。而大理国的常备兵,几次与宋军交战,每次都是惨败,不论是伏击、还是正攻,不论是野战,还是守城,几乎都是被少数精锐的宋军给击败。

真要说起来,几次会战,大理一方几乎没有占据过人数上的优势。而且与宋军交战时,更是连近战的机会都没有找到。全都是被宋人的弓弩,以及神秘的火枪火炮,在半路上就给打垮了。

“可只为了这一场南征之役,朝廷在开战前,就准备了铁甲一万六千领,军袍三万五千套,鞋四万双,帐篷四千顶,神臂弓八万张,弩箭三百万支,枪六万三千杆,战马一万一千匹,大小车两千六百辆。”

秦升仿佛成了说书人,一连串的数字排比着,将大宋的富庶,渲染得让人眼晕目眩。

“不算粮秣、饷钱、犒赏,仅仅是军资一项,便合计一千七百万贯,以京师金银铺兑换的价格,大约是六百万两官银……本官知道大理盛产金银,不知一年能出产多少?”

秦升每说上一个数字,高升泰的脸色就白上一分,出兵还不到八千,就准备了这么多。绝不是秦升胡诌,都打了这么久的仗,高升泰当然知道宋军的数量还不过万,可就是一千两千,都能轻易击败,不是靠钱堆上来,还能是什么?宋军小兵的装备,都赶得上国中的大将,装备上差得太远,这仗输得一点也不冤。

秦升冷冷笑着,“蕃部随同官军出战,朝廷一点赏赐都没有给。但你们的人,你们的地,你们的子女妻妾,都是他们的战利品。如果不听话,他们就得在黄泉路上给你们做个先锋官,所以都是奋勇争先……如果尔等再顽抗到底,不顺天兵,来日破城,官军就不先进城了。”

或许秦升的话不尽不实,但一想到户户飞花、街街流水的大理城,有可能变成了人间地狱,高升泰就不寒而栗。

高升泰拜倒在地,“上官容禀,小人奉旨而来,正是为了请降。”

“你们的降顺,不是朝廷要的降顺。”秦升冷着脸,犹如冰山,“大理朝中,自段正明以下,必须于明日前自缚出降,不得再抗拒天兵。只要听命,朝廷自会有恩泽。至于高氏……如果朝廷能得大理,又有什么罪过不能赦?”

高升泰抬头正想说话,忽然只听见满营的欢呼声,如山崩海啸,直扑而来。

高升泰惊疑不定,秦升也是脸色微变。

两人不再多话,匆匆离开石门蕃营地。还没回到官军营门处,就见一人奔来,喜笑颜开,“机宜,大理国王起兵,尽屠高氏一门。如今已经开城投降,乞求朝廷宽宥!”

秦升大喜过望,高升泰如五雷轰顶,身子晃了一晃,要不是身后的随从扶着,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护送高侯下去休息吧。”秦升吩咐道。

高升泰被左右架着走了。朝廷因高氏篡权而起兵,人人都知道是借口,但不影响高氏成为大理人心目中的罪魁祸首。如今大理国中生民死伤惨重,怨恨大宋只能恨在心里,而实力衰弱的高氏一族,就成了发泄的出口。

若是能够以高氏为代价,能让宋军就此退兵,那就更好了。过去只有一两个那么想,到了兵临城下,怕是所有人都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高氏焉能不败?

不过这个消息来得实在是太晚了,应该再早一点才是。

秦升想着,整了整衣冠,喜气洋洋地往营中去向熊本恭喜道贺了。

这一场战争,已经不用再打了。

……

韩冈的耳朵终于清净了。

几天前,大理的请降使臣第四次来到京师,韩冈再一次主张将其拒之门外。

次日清晨,大理使者在宣德门外痛哭流涕,若不是有人拦着,就一头撞死在城门前。

朝野内外,有许多人想结束这场战争,大理使者能跑出守备森严的馆舍,来到宣德门处,自然有人在背后支招。

朝野中如今正在争论,要不是采取了韩冈的计划,以近乎于灭族的威胁来清洗对方子民,大理国早就屈膝请降了。可是大理诸部都被随宋军南下的诸多蕃部逼得团结一处,逼得继续作战。大理战事始终不休,将士伤亡惨重,都是韩冈的错。

许多人为出征士兵的安危而义正辞严的时候,仿佛都忘了他们平素里是怎么对待赤佬们的。这对韩冈虽没有什么影响,但也是吵得他头昏脑涨。

但随着捷报的传来,原本对韩冈的谋略甚嚣尘上的攻击,一下子消失无踪。

逆臣被斩杀于宫中,尸体被城中军民分食殆尽,大理国君臣自缚出降,赶在冬日降临之前,大理国,灭亡了。

再大的牺牲,在胜利结束的战争面前,都变得那么的不起眼,而这一次的战争,几乎没有一场像样的大战,官军的伤亡多为疾病和各种各样的意外,只要不计算参战的西南夷,真正属于战殁之人,最终也只有两百多。

灭千乘之国,只死了几百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科技和仆从军的作用,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表现,就是韩冈想要的结果。

大宋的武器装备彻底转向火器,再也没有什么议论了。

当朝中的风向转为,韩冈已经开始与下属商议起在大理设立蒙学,并招收当地人进入蕃学学习的计划。

宗泽不反对扩大京师蕃学的招生名额,却反对开办蒙学。不为他事,只因为蕃学和普通蒙学的学习科目截然不同。

几个拿着五经教授忠孝之道的蕃学,所教出来的学生,和一个学习了自然格物之道的学生,哪个对大宋的统治更不利,这是一目了然的事。

“放心。”韩冈道,“一个在汉家的城市真正接受了几年教育的蕃人,回到依然野蛮的部族中去时,就跟鱼离了水一般,别说衣食住行,就是呼吸都会不舒服。”

没有能够交流的对象,反而会被视为异类,一群白羊中的黑羊,那种孤独感,怎么不让人窒息?

为什么士人爱好逛妓院,还是因为面对家中的妻妾无话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依然是大部分富贵人家的圭臬。比如高太皇,比如向太后,都很少读书,仅仅是识字而已。

能如王安石的女儿那样能吟诗作对的大家闺秀实在是少数,能如曾布之妻魏玩,诗词作得让男子敬服的就更少了。相比起以《女诫》、《女则》、《女论语》培养起来的名门闺秀,从小就被训练各色技能的妓女,尤其是琴棋书画样样皆精的花魁,才是士人眼中适合交流的对象。

即使有着天大的气运,让这位学成归来的蕃人掌握到了族中权力,让他的蕃部开始学习汉人的文明,可区区一人又能成什么气候?到了工业化的时代,工业人口才是重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要靠大量的从业者才能支撑,就是辽国都学不来,又何况偏鄙小邦?

反倒是一旦接受了汉家文明,绝大多数人很容易就会被融化在文明之光中,最后不顾自己的身份,而为汉家奔走出力——这样的例子过去很多,日后也有很多。

且过去汉人教化蕃人是以儒学为宗,那还有挣扎反抗的可能,儒学的根基很难扎进西南蕃部之中。但随着气学格物之道的大发展,再想顽抗就没那么简单了,愿意的会被融合,不愿意的也同样会被融合——主动、被动的区别而已。

宗泽不再争辩。

韩冈做得宰相久了,独断独行的情况也多了起来,为小事与其争论,不是智者所为。区区蒙学毕业,想成才也没难么容易。

“相公,当如何安排大理?”宗泽岔开去问道。

“已经议定了,设一路掌控局面,设十州分而治之。只要滇池、洱海用来耕作、放牧就够了。”

“什么路?”宗泽问。

“彩云之南。”韩冈道,“云南路。”

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三)第一百三十章 后顾(下)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九)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三)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击(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八)第二十一章 克敌破虏展神臂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六)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中)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穷(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七)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上)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一)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一)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一)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议(九)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万千(下)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十)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三)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八)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扑(中)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中)第三十二章 营中纷纷难止休(上)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八)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二)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三)第二十七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三)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上)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三)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十)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二)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五)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九)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下)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九)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四十章 败敌逐远山林深(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四)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五)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中)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中)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二)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中)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点画(下)第二百四十章 新议(六)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二十一章 飞逐驰马人所共(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议(十四)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飞信(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三)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八)
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三)第一百三十章 后顾(下)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九)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三)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击(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八)第二十一章 克敌破虏展神臂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六)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中)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穷(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七)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上)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一)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一)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一)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议(九)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万千(下)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十)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三)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八)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扑(中)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中)第三十二章 营中纷纷难止休(上)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八)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二)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三)第二十七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三)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上)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三)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十)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二)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五)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九)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下)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九)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四十章 败敌逐远山林深(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四)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五)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中)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中)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二)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中)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点画(下)第二百四十章 新议(六)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二十一章 飞逐驰马人所共(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议(十四)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飞信(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三)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