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

初更的时候,章惇正在王安石府上。

虽然说西府之长其实并不方便拜见平章军国重事,两府宰执相互走动都是被禁止的。可一来,王安石已经辞官,只差朝廷批准,二来,现在掌权的是太上皇后,不必担心御史台会使坏。

而最重要的,是章惇现如今已经被安排为两府与王安石沟通的渠道,朝堂大小决定,都要通知一下王安石,免得沟通不畅而出了乱子。那样的话,高兴的只会是下面想要将两府取而代之的一批人。

“有关吉甫和玉昆的安排,惇已与子华相公、持正相公商议过了。”

章惇对王安石说着,他来之前,已经在宫内和韩绛、蔡确匆匆商量了一下,吕惠卿和韩冈的位置,要尽快做出决定。

“是宣徽使?”王安石虽是在问,口气却很笃定。不会有其他可能。

能安排两人的职位就那么几个,不给宣徽使,难道还能给中太一宫使或景德宫使的职位吗?他们还没到要养老的时候。

章惇点点头,王安石猜到这个结果并不让他意外:“吉甫是宣徽南院使,玉昆则是宣徽北院使。”

“原来的王君贶和张安道呢?”

“王拱辰加检校太师,复为中太一宫使,张方平则是西太一宫。”

宣徽使有其职司:“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仪,应内外进奉,悉检视其名物。”也就是总领宫内诸司,并掌管三班内侍的档案,然后就是郊祀、朝会的朝廷典礼上检视器具之类等杂事。不过视情况,也不一定掌实职。

其地位略同于执政。武官可做,文臣也可作,但多为文官。执政卸任后,也有就任此职的例子。除此之外,要么是给老资历却差一步没进两府的元老。又或是得天子信重的外戚。如果是阙员,则一般是枢密副使兼任。其实就是那种在朝堂事务上可有可无,却可以安排重臣的闲差。

旧年仁宗的温成张皇后,曾想为伯父张尧佐要一个宣徽使。仁宗皇帝几次在御前提议,但每次都被群臣驳了回来。有一次,温成皇后在早朝前提醒仁宗不要忘记——“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仁宗满口答应——“上曰:得得。”。可当他上朝提起,就又被包拯顶了回来,口水都喷到仁宗的脸上——“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等到仁宗回返宫中,温成皇后再问,仁宗终于发作了,用手指着脸,“殿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其贵重如此。

现如今,十九岁时状元及第、曾任御史中丞的王拱辰,前参知政事张方平,正分别就任宣徽南北院使,时间也不短了,让韩冈和吕惠卿分别替代他们两人,也正好合适。

王安石静静地听着两府的安排,不置可否,而是问道:“记得熙宁九年曾有诏,宣徽使班序视同签枢。吕吉甫为枢密使,西府之长,如今统领西军,破北辽、复灵武,却视同签书枢密院事,岂非有功而贬?日后又如何激励后人忠勤向国?”

旧时,宣徽使的地位相当于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同知枢密院事,具体高下,就得看哪一个先上任。直到熙宁四年,才规定在参政、枢副和同知之下,但只要上殿,还是站在两府的班列中,与签书枢密院事等同。

“子华、持正二相公已经准备上书太上皇后,请颁特旨,让吕吉甫合班时,在知枢密院事之上就行了。”知枢密院事的章惇说得毫不在意。

宰相,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枢密副使,这是两府排位的次序。只要章惇不介意,太上皇后下诏就可以给吕惠卿一个体面。这样的诏书,历年来不知颁布了多少,只是安抚那些资历老却没能就任高位的重臣。

仅仅是个面子问题,章惇并不放在心上,还补充道:“玉昆也是,位在枢密副使上。”

“不要就此成为故事就好。”

不过是排位问题,也许有人很在意,但章惇只会觉到好笑。手中掌握的权力才是要紧的事,一点虚名算得了什么?礼仪上占点便宜,能更靠近天子两步,除此之外呢?哪里比得上手握实权的西府之长?

“平章也不必担心。吕吉甫那边不好说,玉昆处多半会上书,不会占那点便宜。”

王安石默然点头。

韩冈若不肯接受特旨改变班序,那么吕惠卿也不会去接受,到时候又是麻烦。不过这就是要两府去劝说吕惠卿接受安排,以吕惠卿的性格,这还真难说。

“实差呢?”王安石又问。

“吉甫是判大名府,兼掌河北兵马。至于玉昆……”

章惇笑了一下,不用多说了。虽然韩冈在京中,但他无意就任实职,只想发扬他的气学,就让他继续做老师好了。跟王安石继续打擂台。这翁婿二人,看起来都不把官职放在心上。

这是放眼未来,并不争于一时。

韩冈既然表现出来了这样的态度,其余宰辅当然也不会与他为难,不管日后韩冈能凭借他此时的布置做到何样的成就,可眼下既然不争,还有必要去招惹这样的一个敌人?

也许日后韩冈可以凭借他的名望、地位,甚至是籍贯,渐渐将许多士人收编在门下,甚至日后在明法科外,再加一个明道科也说不定,可日后的事,就日后再说。要头疼,也是王安石头疼才是。

王安石也是默然良久,宰相招女婿,越是才高越不省心。富弼、冯京都是例子,自己偏偏糊涂。

过了好一阵,他又才问章惇:“这几件事,已经报与太上皇后了吗?”

章惇摇摇头:“还没有,明天会由子华、持正两相公跟太上皇后提。答不答应,还要看太上皇后的心意。如果有别的安排,到时候再说。”

朝廷高层的人事安排,宰辅们议论一下,是正常的。不过直接说哪个该做什么官,那就不合适。上奏太上皇后给个意见,等太上皇后回复后,东西两府再做决定。这已经比过去赵顼在时乾纲独断要好得多,宰辅们暂时都不想继续得寸进尺。太过咄咄逼人,纵然很痛快,但危险就在其中,迟早会出大乱子,惹祸上身。给太上皇后必要的尊敬,可是万万少不了的。

除此之外,章惇已经写好了奏本,要论西域之功,给王中正以褒奖。向皇后自是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其晋升河西节度留后一事,想必能就此定了下来。另外章惇还想将刘仲武、李信调回京城,不论是内城、外城,都有位置安排他们——京营必须逐步整顿,方可使得无人敢起异心——这两人都曾是在他麾下听命,才能、胆略都不消多说,必要时可以作为依仗。

李信先有功,之后又有过,攻辽大败,然后郭逵力主,给了他改过的机会——如果不是因为他背后有韩冈在,怎么可能让他戴罪立功——又稍立功勋,可总体算来,跟河东、陕西的将领们没法儿比。现在一口气降到了诸司使中最低的供备库副使。韩冈现在退下去了,给他表兄一个机会,也算是示好了。

不过这些都不需要对王安石细说了。

“玉昆,打算设立火器局吧?”喝了两口茶,王安石又开口询问。

“是。”章惇点头。

“玉昆也说了,那是比霹雳砲尤胜一筹的军国重器。玉昆的为人,你我皆知,从不妄言。可知当不在板甲、神臂弓之下。不可不严加守备。区区一个指挥实在太少了。”

章惇静静听着,等待王安石转入正题。

“吕吉甫曾给老夫写信,在信中也提过火器。”王安石悠悠说道,看着惊讶之色在章惇脸上一闪而过,“并且还说火药十分危险,要在空旷地方设置工场。要安排一部分在城外,必须要得力之人看守。”

章惇没想到吕惠卿那边也要用什么火器,难道是在军中同时有发现,还是说军器监内最近有什么发明,被两人在监中的耳目侦知。

不过王安石并不是再说火器局,章惇好歹明白这一点:“平章心仪何人?”

“李信。”

章惇惊了一下:“李信?!”

“李信有才有德,难得良将,只是运气不好。”

王安石难得称许武将,章惇点头:“的确是运气。既然平章也看好他,那章惇回去就上表请太上皇后调回李信。”

新设的火器局,当然会让苏颂去管。韩冈只是提个意见而已,既然不担任实职,就只能交给接替他的苏颂。具体的章程,就是章惇也知道该怎么做,拿几个官职在那边做悬赏。一个从九品的武职,能让那些大匠打破脑袋。成功应该不难。

等韩冈的新式火器研制成功,李信就可以凭借这一功劳挣回些许脸面。领军守护火器局,一为护卫,另外也可以作为辅助。

王安石这是因为拦了韩冈的推荐,想要给他一点补偿?

章惇不打算多想,王旁这时走了进来,对王安石轻声说了两句。

王安石抬起头,对章惇道,“是望之来了。”

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六)第一十章 霹雳弦动夙夜惊(下)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庆雷(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十)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六)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二)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五)第四章 流水(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三)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一)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五)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中)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一)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一)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风(三)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下)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第三百一十八章 无妄(上)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九)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二)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中)第八十四章 尘嚣(十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无妄(上)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话(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九)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八)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二)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四)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五)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九)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一)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四)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长风(十)第二百二十八章 变故(二十五)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二)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一)第二百零八章 变故(五)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二)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扑(下)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二)第七十三章 尘嚣(四)第一百零五章 微雨(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九)第三百零三章 不悖(七)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六)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长风(十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二)第二十章 廷对展玉华(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二十九章 虚实(九)第二百九十五章 并行(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七)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二)
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六)第一十章 霹雳弦动夙夜惊(下)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庆雷(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十)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六)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二)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五)第四章 流水(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三)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一)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五)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中)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一)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一)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风(三)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下)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第三百一十八章 无妄(上)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九)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二)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中)第八十四章 尘嚣(十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无妄(上)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话(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九)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八)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二)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四)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五)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九)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一)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四)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长风(十)第二百二十八章 变故(二十五)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二)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一)第二百零八章 变故(五)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二)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扑(下)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二)第七十三章 尘嚣(四)第一百零五章 微雨(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九)第三百零三章 不悖(七)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六)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长风(十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二)第二十章 廷对展玉华(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二十九章 虚实(九)第二百九十五章 并行(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七)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