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曼头山孤儿斩名王赤水原李靖诛残虏

侯君集的话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李靖捏着胡须陷入了沉思,李大亮拱手说:“这一战胜负难,料还望将军慎重!”这个时候李靖注意到执矢思力几次欲言又止,于是说:“执矢思力将军,有什么话你就说吧!”执矢思力拱手说:“方才侯将军所言甚是有理,的确这一战有很多风险,但这一战也是全歼慕容伏允所不唯一的机会,将军应该知道朝廷费了多大的力才组织起这么一次远征,如果就这么无功而返,想再有这么一次机会就非常难遇到了。如果两次机会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不在第1次就抓住机会全歼敌军呢?”主人面面相觑,侯君集说:“当年隋炀帝派兵远征吐谷浑,慕容伏允所采取的策略与今天完全一致,隋朝大军没有抓住机会全歼慕容伏允所部,不久之后他就非常得意的光复了旧时河山。”李靖还在那里犹豫,侯君集说:“将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执矢思力说:“还记得当年越王勾践对吴王夫才说的话吗?上天把越国赐给你,你没有珍惜。如今他把吴国赐给了寡人,寡人绝不敢辜负上天的一番美意。”

侯君集也说:“不接受上天所赠予的东西,一定会触怒上天。”于是李靖下定了决心,站起来说:“众将听令。”在场的人都拱手面相李靖,他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兵分南北两路,我、薛万均、李大亮率领北路军,侯君集、李道宗率领南路军,我们的粮草供应非常有限,所以大家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追上慕容伏允与之决战,事成之后尽快班师。”统领我们这一支预备队的是一位姓窦的偏将,他刚刚二十出头,此人雄心勃勃,对于我们这样一群人自然是很不满意的,恨不得让我们在一夜之间变成一支战无不胜的雄师。他来到李靖的大帐之中,外面夕阳西下。李靖此刻非常的紧张,但脸上却非常的平静。来到李靖面前单膝跪倒,说:“末将参见将军。”

李靖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过你的这一支人马不可以作为主力加入战斗,他们非但帮不上忙,很有可能会扰乱我们的计划。我的意思是让他们负责运送辎重,这样主力就可以专心战斗了。”对方说:“长途远征最重要的就是要轻装上阵,如果携带着大量的辎重一旦遇袭必定追悔莫及。”李靖点点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把你想说的话说下去。”对方说:“正如将军所言,如果我部作为一只主要部队加入战斗未必对战局有利,我希望我们能够伪装成流民跟随在大军左右,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我们随时可以提供帮助。”李靖无奈的笑着,说:“如果大军出了问题,以你们的能力是没有办法挽回战局的。”对方说:“将军说的或许是对的,但这至少保留另外一种可能,在关键时候,或许我们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李靖说:“你先退一下容我再想一想。”对方离开之后,李靖让人很快把侯君集请了过来。

因为大敌当前,两个人暂时放下了个人之间的成见,侯君集进了大帐先行礼,然后说:“将军这么紧急见我有什么事吗?”李靖说:“还记得那个姓窦的偏将吗?奉朝廷之命,他如今慕了一支兵马,他想把这一只人马伪装成流民,希望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发挥关键的作用,你觉得这可行吗?”侯君集陷入了沉思,但他很快就结束了,这种状态坚定的说:“将军我觉得应该答应他的请求。”李靖说:“这个人年轻气盛,急于立功,恐怕到时候帮不上忙反而坏事。”侯君吉笑着说:“只要他伪装成流民,还能怎么坏事呢?”两个人又仔细的推演了一番,最终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我们跟着先锋部队来到了大军的最前沿,根据李靖的命令,这位姓窦的偏角并不能够单独行事,必须听薛孤儿将军的命令。

看来内地天气已经越来越暖了,上皇从去岁染上风疾,如今随着天气越来越暖,他的病情反而日益加重。以至于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常常在半梦半醒之间,人就叫嚷着要杀掉房乔。这件事给房乔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却让长孙无忌打心里感到愉悦不已。皇后因为注意到了长孙无忌内心在窃喜,别觉得此人不是非常靠得住。于是一有机会就提醒皇上说:“长孙无忌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你一定要对他保持警惕。”皇上却一脸不以为然,说:“你敬重房先生,我也一样,可相对于长孙无忌他毕竟是个外人,你怎么能胳膊肘向外拐呢?”一听这话皇后一脸惊讶的说:“陛下贵为天子,天子无私,既然无私又何来内外之分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看皇后说出一串大道理,皇上赶紧说:“好吧!我听你的就是了。”

除了对皇上有所提醒,皇后时长也设法警醒长孙无忌,提醒他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皇后的这些做法得到了内外朝臣的一致赞赏。这一日赶上了朝会,清晨时分,大家聚集在朝房里。文官在东朝房,武将在西朝房。戴胄的脸上洋溢着春天般温暖的笑容,用极为轻柔的声调,欣慰的表情,说:“咱们当今这位皇后可真称得上是女中圣人,由此可见,陛下洪福不浅。”马周说:“可惜是女儿身,要不然必定能够做到宰辅,我看就是房先生也未必比得上他。”戴胄说:“不是未必,而是只要她穿上那一身紫袍,房先生恐怕就自愧不如,无地自容了。”两个人微笑着望着房乔,房乔捋着胡须说:“也幸亏她是女流,若非如此,陛下的后宫之中又怎么会有如此贤惠的一位中宫之主呢?”戴胄和马周一边点头一边说:“房先生只是害怕丢了自己的相位吧!”房乔说:“我能够腆相位,完全凭的是陛下的厚爱,其实满朝文武当中才敢超过我的比比皆是。”

对于房乔的这番话,别人都觉得这是客气。只有长孙无忌觉得房乔说的是真心话,在他看来,自己才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才,才是朝廷真正的栋梁。不一会儿,大家听到了太监的声音。朝臣们鱼贯而入,来到了太极殿。只见皇上端坐在金殿之上,群臣拜舞之后,大家才注意到皇上的脸色非常的不好。长孙无忌说:“陛下,臣等知道上皇龙体欠安,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过于悲伤。”听了长孙无忌的话,皇上的心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流着眼泪说:“上皇的病情日益加重,御医们都回天乏术,朕贵为天子,却没有办法挽回上皇的性命……”说到这里竟哽咽不能语,房乔在这个时候心情非常的紧张。

果然有一位朝臣站出来说:“陛下,上皇的病情之所以日益加重,是因为陛下没有杀掉房乔以全陛下的孝心,臣以为若要上皇龙体康复,就请陛下把房乔马上推出宫门斩首,必定能够使上皇龙心大悦、疾病全消。”话音未落,又有一位朝臣站出来说:“久闻房先生熟读儒教经典,想必对《孝经》所描述的内容也非常熟悉,房先生如果廉耻之心尚存,那就应该主动自尽不让陛下为难,你如此贪生怕死,以至于让陛下背上枉杀功臣的恶名,险恶用心昭然若揭,臣以为此与乱臣贼子别无二致,所以恳请陛下立即下旨诛杀房乔,抄没其所有家产,子孙全部流放,女卷卖到青楼充作国用。”这个人还没有说完,又有一个人站出来说:“陛下,房乔独霸首辅之位多年,臣一直都有耳闻他所贪墨的财产无以计数,如今西部战事正缺粮饷,请陛下尽快下旨,不必有所迟疑。”就在大家以为房乔必死无疑的时候,有一个人发出一声断喝。

众人寻声一望,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魏征。皇上强打精神说:“魏夫子,你有什么话要说吗?”魏征说:“当年上皇听信谗言,杀了刘文静,陛下至今觉得对不住当年的这位心腹之臣。房先生辅佐陛下多年劳苦功高,现如今上皇重病缠身,意识混乱,如果遵循此等乱命,陛下何以面对天下的悠悠之口?可以面对日后史官的如椽之笔?”这些人还要与魏征争吵,魏征大声说:“此等鼠辈发出的声音如同犬吠,犬吠之声响彻朝堂,绝非急吉兆。”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终于站出来说:“陛下,按照魏夫子的意思,他在朝堂之上可以随心所欲的说,这个叫做虚怀纳谏,而别人说自己的想法就叫做犬吠之声。我看魏夫子说话倒也不是虚怀纳谏,而是虎啸龙吟,这样的人如果不能及早处置,日后此人必定像司马懿一样祸乱朝纲。”看见底下炒作一团皇上,终于愤怒了,一拍手里的龙胆,说:“住口,朕让你们聚集在这里是让你们多多为生民直言,现在你们都忙着喊打喊杀,也许不需要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在那里闹,你们就可以把大唐搅得鸡犬不宁。”

群臣闻听此言赶紧拜倒,皇上站起来拂袖而去。这个时候。房乔惊讶的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站起来了,长孙无忌看了一眼房乔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戴胄和马周扶着房乔出去了,魏征整理了一下衣冠跟了出去,其他人聚集在长孙无忌的周围,长孙无忌一回头发现有一个太监正站在角落里打量着他们,他赶紧说:“已经散朝了,还聚集在这里干什么?”然后扬长而去。皇上回到后宫脸憋得通红眼睛里露出血丝,皇后说:“陛下,这是魏征又冲撞到你了吗?”皇上坐下来长长的吐一口气说:“这次是因为房乔。”

皇后露出一丝苦笑说:“房先生不以直谏为名,他怎么会惹到你了呢?”皇上说:“事情虽然不是他做的,但却因他而起。今天在朝堂之上,群臣要求朕杀了房乔以全孝心。如今朕是左右为难,一方面朕不能背上不孝的名声,一方面这也不能背上一个枉杀功臣的恶名。”一听这话,皇后反而露出了一丝笑容,淡淡的说:“陛下,如果上皇命里杀一位婴儿,或者说让你杀一名孕妇,再或者让你杀一位将死之老翁,说这样可以保全你的孝心,你愿意这样做吗?”皇上笑着说:“这些人与上皇无冤无仇上皇为什么要那样做呢?”皇后说:“陛下,房先生原本与上皇也无冤无仇,他是为了保全陛下才一手策划了玄武门之役,如今陛下为了保全自己的孝心,杀掉房先生,那么请问陛下千秋万代之后人们会怎么评价陛下所作所为呢?”皇上说:“你说的朕又何尝不知道?可朕就这么硬顶着上皇的命令不去遵守,这样好吗?”

皇后说:“请问陛下在圣君和孝子之间,陛下是愿意先做圣君呢?还是愿意先做孝子呢?”皇上说:“先做孝子,然后才能成为圣君。”皇后说:“如果陛下真的这么做,在武德九年,我们一家老小就已经变成了建成和元吉的刀下之鬼,有何来之后所取得的丰功伟业?今天劝陛下杀掉房乔的人,都是过去支持建成和元吉的人,陛下真的确定要与这些虚伪小人为伍吗?”皇上说:“你不要这么说,朕能够看得出来,长孙无忌就是这些人的幕后主使。”皇后说:“陛下怎么能肯定一定是长孙无忌的利用他们,而他们没有利用长孙无忌呢?如果这个目标真的达成,凭借着掌尊无忌在朝中的影响这些人所主张的东西将会成为朝廷的定制。”皇上说:“你比长孙无忌看得明白,不愧是朕之良佐。这样吧!以你的名义给房先生送一些礼物过去,让他不要过于紧张。”

皇后笑着说:“不劳陛下放心,我已经让人送了二十匹绢过去了。”闻听此言,皇上笑着说:“有你在,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长孙无忌回到家中,对于发生在朝堂上的那一幕,仍然心有余悸。不久之后宫里就来了人,说:“太尉,陛下请你过去。”长孙无忌赶紧从袖子里摸出来,一锭金子交给对方。然后笑着说:“陛下这一次请我过去是因为什么事呢?”对方说:“太尉是知道的,陛下的心思谁又能猜得透呢?”长孙无忌说:“你说的没错,陛下的心思谁也猜不透,那么陛下让你来的时候心情如何?”对方说:“陛下的心情,太尉应该能猜得到,如今上皇病得越来越重,御医回天乏术,他的心情怎么能好得起来呢?”长孙无忌皱着眉头说:“皇上在这期间有没有提到跟上皇病情无关的事呢?”

对方说:“太尉有什么话见了皇上可以亲自问。”到了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有些绝望了。让仆人牵了一匹马,跟着太监来到了大内。见了皇上,果然瞧见他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长孙无忌大礼参拜,皇上说:“长孙太尉,平心而论,这些年朕待你如何?”皇上跟他说话的时候,向来是非常随意的,这一次显得如此庄重大出他的意料,赶紧拱手说:“皇上对臣好到无以复加。”皇上却摇摇头,说:“以你的才干应该做尚书左仆射,出于前朝有关外戚的教训,朕不得已让你做了多年的闲职,使得你没有办法施展自己的抱负,现如今上皇执意让朕杀了房先生,朕实在不忍心这么做,可是父命难为,正打算遵旨杀了房先生让你做尚书左仆射,希望你能够在任上多多施展自己的才能,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其实在长孙无忌的心中等待这一刻很久了,可真是到临头的时候,他又感到格外的不安。生怕在这一番甜言蜜语的背后藏着一把冰冷的刀子,到底应该接受皇上的命令,还是应该主动辞让为房乔求情呢?

他在那里思来想去左右为难,皇上说:“大丈夫敢作敢当,就这样定了吧!你先回去,明日朕就颁布上谕。”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心里想。如果皇帝真的想杀掉房乔,那就直接杀了,然后再把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交给他。为什么要先跟他谈论这件事再杀呢?其中也许有诈,就算是皇上真心实意如此。可杀掉如此重要的一位谋臣,皇上一定会后悔。曾几何时?杜如晦死后,皇上时常懊悔不已。以至于每次面对房乔的时候都流着眼泪。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发生,皇上一定会把害死房乔的罪名安在他的头上,到时候不但自己倒霉,也有可能连累皇后。为了尚书左仆射的位置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在不值得。于是拱手说:“陛下,房先生是难得的忠臣和能臣,杀掉他对于江山社稷大大不利,请陛下慎重。”

长孙无忌虽然这么说,心里其实还是希望皇帝把房乔杀了。皇上说:“这就知道你会为房乔求情,那好吧!看在你求情的份上朕就不为难房乔了,为了江山社稷,为了保全君臣之义,朕就再做一回不孝之子。”然后让太监把一千匹绢送到长孙无忌的府上,如此一来,那些追随长孙无忌的人就大失所望。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着皇帝的面请求杀掉房乔,为的不就是让你长孙无忌做到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上去吗?现如今你居然背着我们跑到宫里去替房乔求情。你成了皇帝口中的栋梁之臣,而我等却成了卑鄙小人。果然不久之后,那些在朝堂之上请求杀掉房乔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被贬出京。长孙无忌终于逃过,这一次他来到中宫见了皇后,笑着说:“这是不是你的手笔?”

皇后笑着说:“这话就说错了,你太瞧得起我,也太瞧不起皇帝了。”长孙无忌低头一想,皇帝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有怎么可能轻易的被他所算计呢?皇后说:“要知道如果不是皇上格外的偏爱你,身为那件事情的主谋,你怎么可能全身而退呢?”长孙无忌拱手说:“多谢妹妹保全。”皇后说:“要知道在这满朝文武之中,聪明的人太多了,耍弄聪明不是取胜之道,只有真心实意为江山社稷着想,为黎民百姓谋福,才可以长久的保有富贵。”对于皇后的指教,他是听不进去的,但他心里非常的感激。就在朝廷里争吵着,要不要杀掉房乔的时候,处于大军前沿的薛孤儿所部在曼头山遇到了吐谷浑的军队,因为对方完全没有准备,官军如同天降,激战半日,敌军被尽数斩杀,其中包含名王二十余人。并且缴获了大量的辎牲口,官军获得了大量的补给物。接到战报之后,李靖笑着说:“幸亏听着侯君集所言,要不然就没有今天的这一场胜利了。”

不久之后,李靖的大军接近赤水原,发现了大量的敌军。李靖大喜过望,笑着说:“太好了。”于是升起帅旗跨上战马,举起手里的兵刃说:“弟兄们!我们长途跋涉不辞辛苦,就是为了诛杀敌军建功立业,今天我们要在这里好好的斩杀敌军,以此告慰后世的子孙和我们的先人。”然后催马向前冲到赤水原,那个时候敌军正在歇息,忽然一阵箭如雨下,半数以上的人顷刻之间变成刺猬。然后官军骑兵冲了过来,那些妄想逃命的人瞬间没有了脑袋,大战结束之后,李靖站在赤水原上,面对敌军堆得如同山一样的尸体,笑着说:“我希望这一天能够早一点到来,让我把慕容伏允的脑袋一刀砍下来,丢在这一堆尸体当中,为那些屈死的边民报仇。”旁边一位副将说:“难道不是把慕容伏允装到囚车押送长安向陛下献俘吗?”

116交涉失利无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第72回占定襄隋人尽归唐住南厢阴魂闹相府218宗室姻亲出镇北门西域浪子梦回长安205魏夫子御前论周齐苗山幽树下说佛法180苗山幽入门做居士 袁天罡讲学陷囚笼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254长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帅冒险救山翁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342萧特进留守洛阳宫高士廉佐嗣定州地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为诸子忧188生死局使节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显威风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风解说风里浪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207南路军穿越逻真谷贼偏师大败寺海平355苗山幽朝见叶子柒惠恩善挑战陆一蝉第80回论往昔前事皆落空说来年此生成追忆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334诛君集不幸累魏征诈胡虏皇上不循古第63回突利可汗来朝天子马周上书以利主君343岑文本军中染暴疾李世勣进兵拔盖牟144集仙殿赐宴众进士 地下室俯首见主人354孙思邈探视房玄龄万辩机入侍陈玄奘266敕二子都督安与秦奉圣旨修剪旧律令264政事堂廷臣论兵制幻雪亭方士说吉凶264政事堂廷臣论兵制幻雪亭方士说吉凶第十六回苗怀仁携子归乡里杨文干举兵谋皇唐第62回杜如晦病闻真人语任城王怒斩杨义成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328尉迟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兰跪拜焚香200高昌新中藏壮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117上谕连三禁止乱鸣 极数九五盛而必改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301焉蓍立功得赏三城荆王元景复请封禅220大勋贵关门做居士浮浪子当街被人殴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惭委良吏孝恪巧扶御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348莫离支遣使献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38贺端阳群臣议礼仪 选歌后山幽成小名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横祸李建成奇谋定山东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173困鸣沙断炊连三日 问解脱多数迷一生361唐皇上驾临玉华宫贤皇嗣修成慈恩寺114政事堂廷臣议孝道 飞鸟城宾主争礼仪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112众奴儿为主报冤仇 老泰山上门见贤婿158开宗派终是一场空 结因缘祸福由天算336怜爱子皇帝多教诲是慈父天子征辽东174颉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忧心而伤第50回高皇帝泪洒临湖殿三野老动情寄江声363郭孝恪轻敌死贼手金春秋请旨改服章247乳母进言请求换新东宫辛苦厌倦礼法229无常横死小龟寿尽大道流行心何能依209太上皇崩于垂拱殿李承乾临朝少阳宫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342萧特进留守洛阳宫高士廉佐嗣定州地第二回窦夫人饮恨去西游 李玄霸飞锤致横祸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践高台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第50回高皇帝泪洒临湖殿三野老动情寄江声第五回观音婢力齐兄弟心 李二郎奇谋定大计106梓莯书院事多妖娆 官家职房辱己求生102为守社稷分封皇亲 宗室立功平息夷乱225慕容纯奉献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难言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263习观想浮生得圆满饮苦芥片刻养欢愉280虞世南因病谢红尘高士廉进位右仆射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第67回惧流言停仪罢纳妃续相国拜庙求子嗣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312沙钵叶护遇袭身丧职方郎中远游见故人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秽 房相公下问解民情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223光禄大夫拜为特进长安浪人请做比丘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262萧玉蓉孝心致险境苗山幽念佛祷平安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187赵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机见面问吉凶310唐尚书奉旨诛宣王李承乾谋杀于詹事第73回伊苏尼失颉利失蹄京兆风华房杜染疾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117上谕连三禁止乱鸣 极数九五盛而必改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读书更上进第十八回李世民谏言迁都事观音婢泪语释上疑209太上皇崩于垂拱殿李承乾临朝少阳宫183萧玉蓉人后失体面 苗山幽梦里见提婆145李淳风制作浑天仪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102为守社稷分封皇亲 宗室立功平息夷乱123一时说事书生感伤 孤僧圆寂俗人寻骨283苗山幽献计平獠乱岑文本中正品贤人145李淳风制作浑天仪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
116交涉失利无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第72回占定襄隋人尽归唐住南厢阴魂闹相府218宗室姻亲出镇北门西域浪子梦回长安205魏夫子御前论周齐苗山幽树下说佛法180苗山幽入门做居士 袁天罡讲学陷囚笼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254长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帅冒险救山翁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342萧特进留守洛阳宫高士廉佐嗣定州地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为诸子忧188生死局使节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显威风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风解说风里浪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207南路军穿越逻真谷贼偏师大败寺海平355苗山幽朝见叶子柒惠恩善挑战陆一蝉第80回论往昔前事皆落空说来年此生成追忆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334诛君集不幸累魏征诈胡虏皇上不循古第63回突利可汗来朝天子马周上书以利主君343岑文本军中染暴疾李世勣进兵拔盖牟144集仙殿赐宴众进士 地下室俯首见主人354孙思邈探视房玄龄万辩机入侍陈玄奘266敕二子都督安与秦奉圣旨修剪旧律令264政事堂廷臣论兵制幻雪亭方士说吉凶264政事堂廷臣论兵制幻雪亭方士说吉凶第十六回苗怀仁携子归乡里杨文干举兵谋皇唐第62回杜如晦病闻真人语任城王怒斩杨义成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328尉迟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兰跪拜焚香200高昌新中藏壮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117上谕连三禁止乱鸣 极数九五盛而必改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301焉蓍立功得赏三城荆王元景复请封禅220大勋贵关门做居士浮浪子当街被人殴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惭委良吏孝恪巧扶御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348莫离支遣使献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38贺端阳群臣议礼仪 选歌后山幽成小名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横祸李建成奇谋定山东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173困鸣沙断炊连三日 问解脱多数迷一生361唐皇上驾临玉华宫贤皇嗣修成慈恩寺114政事堂廷臣议孝道 飞鸟城宾主争礼仪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112众奴儿为主报冤仇 老泰山上门见贤婿158开宗派终是一场空 结因缘祸福由天算336怜爱子皇帝多教诲是慈父天子征辽东174颉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忧心而伤第50回高皇帝泪洒临湖殿三野老动情寄江声363郭孝恪轻敌死贼手金春秋请旨改服章247乳母进言请求换新东宫辛苦厌倦礼法229无常横死小龟寿尽大道流行心何能依209太上皇崩于垂拱殿李承乾临朝少阳宫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342萧特进留守洛阳宫高士廉佐嗣定州地第二回窦夫人饮恨去西游 李玄霸飞锤致横祸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践高台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第50回高皇帝泪洒临湖殿三野老动情寄江声第五回观音婢力齐兄弟心 李二郎奇谋定大计106梓莯书院事多妖娆 官家职房辱己求生102为守社稷分封皇亲 宗室立功平息夷乱225慕容纯奉献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难言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263习观想浮生得圆满饮苦芥片刻养欢愉280虞世南因病谢红尘高士廉进位右仆射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第67回惧流言停仪罢纳妃续相国拜庙求子嗣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312沙钵叶护遇袭身丧职方郎中远游见故人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秽 房相公下问解民情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223光禄大夫拜为特进长安浪人请做比丘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262萧玉蓉孝心致险境苗山幽念佛祷平安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187赵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机见面问吉凶310唐尚书奉旨诛宣王李承乾谋杀于詹事第73回伊苏尼失颉利失蹄京兆风华房杜染疾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117上谕连三禁止乱鸣 极数九五盛而必改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读书更上进第十八回李世民谏言迁都事观音婢泪语释上疑209太上皇崩于垂拱殿李承乾临朝少阳宫183萧玉蓉人后失体面 苗山幽梦里见提婆145李淳风制作浑天仪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102为守社稷分封皇亲 宗室立功平息夷乱123一时说事书生感伤 孤僧圆寂俗人寻骨283苗山幽献计平獠乱岑文本中正品贤人145李淳风制作浑天仪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