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乳母进言请求换新东宫辛苦厌倦礼法

皇后说:“陛下,为人父母对待子女应该公平,所以说真的把一碗水端平并不容易,但至少要做到大致公平。我知道你很喜欢四郎,可承乾并没有做错什么事,不应该被无端的猜忌。”皇上说:“皇后说的对。”皇后说:“万一我要是不在了,谁能替承乾把事实说清楚呢?”经过了这件事,外界都猜测皇后站在皇嗣这一边,而皇上受皇后的影响又非常的大,所以平时皇后很少对皇上发挥影响,可只要皇后一出手,皇上没有不买账的。一时间支持魏王李泰的人纷纷倒戈,转而支持承乾。这个时候李泰感觉到了危险,他曾经对皇嗣的位置有过企图心,一旦有一天承乾做了皇帝他还能好得了吗?越想越觉得害怕,就在这个时候杜谋士来到魏王的官邸拜见,说:“对于这件事,殿下不必过于忧心,皇嗣这个人非常的轻浮,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把尾巴翘到天上,到那个时候,他自然会得意忘形。”

李泰说:“你看看他的样子,举手投足之间全无一点帝王的风度。就凭他那两下子能让大唐兴旺吗?能让天下的百姓有更好的生活吗?”杜谋士说:“为天下百姓的利益考虑,为不辜负上天所赋予殿下的使命,请殿下暂时隐忍、韬光养晦,相信最终会有这么一天,殿下如蛟龙出海笑傲苍穹。”承乾回到东宫之后,越想心里越觉得不踏实。于是派自己的乳母来见皇后,皇后把自己与皇帝对话的内容透露给了乳母。承乾听了笑着说:“真是太好了,看来母亲还是向着我的。”乳母说:“他支持你将来继承大统,却并不意味着支持你做所有的事情,比方说对魏王李泰,那也是皇后亲生,皇后即使不支持他做皇帝,也一定支持他能够悠然的度过余生。”承乾冷笑着说:“放心,只要母亲在世,我绝不会动他。”一听这话乳母急坏了,说:“不能这么说,你要说无论怎么样你都会善待这位弟弟。”

一听这话承乾勃然大怒,说:“你觉得这可能吗?请你反过来想一想,要是魏王李泰继承了大统,我会被怎么样呢?”乳母说:“皇后说过了,将来谁会成为贞观朝的继承人呢?一定是能够保全所有皇子的人,在诸多的皇子当中,你是其中的长者,长者应该仁慈宽厚。”承乾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被魏王欺负成这个样子吗?就是因为父亲做了非常坏的示范,当年建成伯父也是以仁慈宽厚著称,可如今他在哪里呢?我绝对不会重蹈建成伯父的覆辙。”这话听得乳母心惊肉跳,不出所料,这话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上说:“这厮要是做了皇帝,后世的人会怎么评价朕呢?看来朕是该考虑换人了。”不久之后他就来到皇后的寝宫,直截了当的说:“承乾全无长者之风,相比之下魏王李泰好的多,同样都是你生的儿子,希望你不要厚此薄彼。”皇后说:“陛下,把承乾废了之后,其他的皇子都会蠢蠢欲动,难道陛下想做齐桓公吗?”

按照皇后的想法,皇上一听这样的话肯定会为之一震,然后乖乖的听皇后教诲。没想到皇上沉下脸说:“你知道吗?你的宝贝儿子私下里为建成元吉叫屈,他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朕在关键时候出手保住了一家人的性命,他又怎么能够坐上嗣君之位呢?既然他站在建成一边,那属于朕的东西凭什么要交给他?既然他那么喜欢建成,朕就把他过继过去,就让他踏踏实实的给建成传递香火。要是将来有机会,他还能替建成和元吉要了朕的命。”皇后说:“陛下,那不过是他一时说的气话,他不会像陛下说的那么去做的。”皇上说:“如果他那么做,你会阻拦他吗?”这个时候皇后从皇上的眼神当中感受到了一丝寒意。但她毫不畏惧,说:“陛下,我生的孩子我知道,他绝对不会如陛下说的那么去做的。”

得知对乳母说的话被泄露出去,承乾非常的愤怒,他让手底下的人把东宫弄了个底朝天。不久之后皇后派来的人到了,说:“殿下皇后,请你过去。”承乾被吓的面如土色。乳母淡定的说:“你不用担心被叫过去了,顶多被皇后说教几句,你只要硬着头皮听完就行了。”承乾跟着对方一溜烟来到了皇后的寝宫,先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说:“不知道母亲把我叫来有什么教诲?”皇后说:“玄武门的事,从前我没有对你说过,这是我的不对,听说你想替你的建成伯父报仇,你还想替齐王元吉报仇?”一听这话承乾着了急,说:“母亲这些谣言到底是从哪里听来的?”皇后说:“当初你父亲屡建军功,大唐的天下有三分之二都是他打下来的,打下剩下三分之一的将军也是你的父亲举荐的,如此的盖世奇功并没有让你的祖父高兴,相反他们父子之间开始了相互猜忌。为了减少你父亲对他的威胁,你的祖父立了建成为皇嗣。不仅如此还合谋解除了他的兵权,把他手底下的智囊从他的身边调走,那个时候你父亲就像是一直被烤熟的鸭子,随时都可以被对方吃掉。”

皇嗣一边听着,一边手里捏着汗,皇后说:“当时已经接到线报,说是要趁着齐王率军出征的机会,在仪式上杀掉你的父亲和他手下的人。与此同时,长安上空已经两次出现了太白昼现,无论你的父亲想不想那么做,形势已然如此了,要不然他就只能坐以待毙。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你的父亲、我还有咱们家的所有人都会变成建成的刀下之鬼。无情最是帝王家,你终究会明白这个道理。正因为生在无情的帝王家,仁慈和宽厚对于一个长者而言是多么可贵。你只要拥有这两样可贵的品质,不但你的父亲会支持你,满朝文武都会支持你,在那样一种情况之下,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承乾说:“母亲,我知道我是谁的儿子,我也绝对不会做对父母不利的事情,我只是厌恶为王学父亲当年的样子与我为难。”皇后说:“如果皇上因为从魏王的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就开始喜欢魏王,那请你放心,他手底下的那么多大臣一定会向皇上进言。这些人都是当场的有识之士,辅佐你父亲,成就了今天的治世。他们绝对不希望皇室陷入纷争当中,那样的话,这些人多年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承乾说:“武德年间,也有满朝文武,怎么就没有保住建成呢?”皇后说:“在武德朝,宇文士及、高士廉、陈叔达、萧瑀这一班重臣都是支持你父亲的,而支持建成的只有一个裴寂而已,请你想一想这到底是为什么?”承乾说:“这说明当时的情况与今天的情形是很不一样的。”

尽管皇嗣疑虑重重,可当着皇后的面,他也不敢怎么样。回到东宫就开始逼问乳母,说:“是不是你把消息泄露出去的?”乳母赶紧说:“尽管在你的身边有很多人忠诚于你,可真正能够始终替你保守秘密的人一定是我,请你想想看,我知道有多少东西在这些东西当中有几条泄露出去了呢?”承乾说:“看来我真的是冤枉你了,既然如此,我们先不提这个了,你帮我想一想,如何才能够让母亲高兴起来呢?”就在这个时候城承乾忽然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说:“你说咱们能不能这样?想办法让父亲提前升天,当然我很可能没办法压得住贞观朝如狼似虎的群臣,我们可以让母亲临朝称制,这些年母亲的威望越来越高,文武百官都非常的佩服她,也一定愿意执行她发出的命令。”如母被吓得面如死灰,说:“殿下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这话要是传扬出去不但你自己会有麻烦,也会让皇后被牵涉进来?”

果然不出所料,这段话又被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但这一次皇上没有立即作出反应。而是暂时把这件事情没当一回事,不久魏王李泰到了,说:“父亲,我来汇报这些日子编书的进展。”皇上说:“你只是来说这件事的吗?”没想到李泰直截了当的说:“当然了,我绝对没有别的事情打扰父亲。”皇上点点头说:“你能这样想很好,一个人知道所有的事情并不好,只知道自己需要知道的,不需要知道的一概不知,这才是最有利的状态。”李泰一拱手走了,出了殿门之后没多久,他就开始讲父亲是不是话里有话。幸亏他反应及时,没有再去告发承乾。要不然皇帝一定会觉得他是一个不顾兄弟之情醉心争权夺利的阴险小人。想到了这一点,他就决定把好人做到底,于是原路返回,跪在皇帝的面前说:“父亲,我的确听到了一些关于皇嗣的谣言。”

一听这话皇上立刻紧张起来,说:“什么?你听到了关于皇嗣的谣言。”当他听到谣言两个字的时候,皇上笑了。李泰说:“陛下,我觉得皇嗣还是应该谨言慎行,如果不是陛下圣明,不是陛下的皇子们都能够秉持公议,就凭这一条,不知道能够做出多少文章来。”皇上说:“你能够这么说朕很欣慰。”李泰说:“父亲,你是知道的,我把你视作是自己的榜样,一心要成为另外一个你。当然父亲之所以能够成为天子,是因为天命,如果我没有那个命,我也会格外珍惜已有的东西,尽自己所能造福大唐的黎明百姓。”皇上说:“你的想法真的很早就知道,你出去吧!”李泰退了出去,皇上的心里却乐开了花。李泰回到府邸,把自己在御前如何应对,详细的告诉了杜谋士。

杜谋士说:“殿下的御前的应对,可以说是完美无缺。”李泰点点头说:“所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我还是感到非常的不安,难道我就这么错过皇位了吗?”杜谋士说:“陛下当年锋芒毕露,却能够成功,那是因为他当时的锋芒完全是藏不住的,而你就不同了,殿下更多的本事在文治,不在武功,更何况如今天下太平,你作为皇子根本没有机会跃马疆场,就应该好好与文臣交往在这过程当中慢慢的形成自己的班底,终究会有那么一天你会像陛下当年那样,实现生平所愿。”李泰说:“但愿能如你所言。”虽说李泰已经着手隐藏自己的锋芒,处处以仁慈谦让宽厚的样子示人,可他的一举一动都与当年皇帝何其相似。长孙无忌非常的紧张,他希望将来坐在皇帝位置上的是真正的一个仁慈懦弱的皇帝,而不是像当今皇帝那样具有驾驭大权的能力。于是他单独找到了杜谋士,说:“听说你是魏王掌下的首席谋士?”杜谋士立刻失口否认,长孙无忌说:“既然如此,我推荐你去东宫当差。”

这一下杜谋士,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按说他应该拒绝长孙无忌的提议,因为他是魏王的人。然而他却说:“难得太尉这么瞧得起我,我感激不尽。”他非常愉快的接受了长孙无忌的邀请。消息传出之后,皇嗣和魏王都非常的不高兴,长孙无忌来到东宫说:“听说殿下对于我的这个安排很不高兴?”承乾说:“舅舅说的哪里话,舅舅的安排自然是最好的。”长孙无忌一听这话心里非常的愉悦,说:“你能够这样想,真是太好了。既然你如此信得过我,我就告辞了。”说着当真要走,承乾尽管非常的焦虑却没有阻拦。长孙无忌反回来说:“你还记得当年建成曾经拉拢过你父亲帐下的将军和谋士吗?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背叛你的父亲,而这位杜谋士可就不一样了,在第一时间就出卖了魏王,可见魏王并不如当年的秦王那么可怕。”

闻听此言承乾恍然大悟,长孙无忌说:“你可能会觉得杜谋士这个人实在不值得尊重,他不过就是一个见异思迁的小人。你说的没有错,这样的人永远站在赢的一边,现在他为什么站在你这一边呢?因为他觉得你能赢。”话音未落,承乾长长的,叹口气,说:“说起来这种事真是让人感到沮丧,没想到杜公的后人是如此的不中用。”不久之后,杜谋士来到东宫。见到皇嗣,他显得非常的谦卑。皇嗣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你是良车臣能够弃暗投明,我很为你感到高兴。相信在今后的时间里你一定会成为东宫良佐。”杜谋士说:“多谢殿下信任,只要力所能及一定竭尽所能。”两个人相谈甚欢,在这之前,杜谋士竟然很好的安顿了魏王。

他说:“真是让人不敢相信今天,长孙太尉竟然要把我推荐到东宫,请你放心,有我在东宫,皇嗣肯定状况百出,殿下可以轻而易举的获胜。”魏王高高兴兴的送走了杜谋士,来到东宫之后,为了赢得承乾的信任,他花费了很多心思。通过层层关系,终于把承乾的大部分喜好都掌握了,针对这些喜好和他的经历进行了非常多的分析,顾客做的足够充分之后,他就开始下手了。首先他给一位并不得宠的侍女提供了很多建议,这些建议让这名侍女地位迅速得以提升。这样这名侍女对杜谋士的建议产生了极大的依赖。于是两个人开始相互扶持,从这位侍女的手中。他掌握了太多关于皇嗣的秘密。这些内容都非常的松动,一旦公布出去足以撼动他储君的位置。但杜谋士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想着利用这些缺点找到可以拉近与对方关系的机会。有一天他把皇嗣约到一个地方,自己穿着一身胡服去见他。

见面之后皇嗣立刻愣住了,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又觉得这个画面非常的有趣。紧接着他又摆出了胡人所使用的器具,胡人食用了膳食,甚至使用了胡人歌舞。皇嗣高兴的手舞足蹈,酒足饭饱之余,两个人已经到了勾肩搭背地步。这是杜谋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因为虽说之前和魏王关系也不浅,但魏王在他的面前永远保持着一种端正的姿态。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主物,对方是臣。而皇嗣则看起来简单的多,几杯黄汤下去就拿他当做兄弟了。从那之后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好,魏王对此竟然没有一点焦虑。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并没有情报送来。一位年纪比较大的手下说:“殿下,我看那小子八成已经背叛了你。”一听到这话,魏王觉得很没有脸面,竟然将一介耳光甩到了他的脸上,说:“你这老小子净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杜谋士的到来,让原本非常颓废的皇嗣越来越精神,不光是皇后、长孙无忌为他高兴,满朝文武都为他感到高兴。只有皇上看起来有些忧虑,但没有敢过多的显露出来。长孙无忌来到御前说:“陛下在担忧什么呢?”皇上说:“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物所困扰,现如今皇嗣看上去十二个时辰都非常的快乐,你觉得这正常吗?”长孙无忌说:“皇嗣表现的过于颓废,陛下不高兴,如今皇嗣看上去非常的精神,陛下还是不高兴。说到底陛下还是偏爱魏王,可为人父母如此,又怎么能教导后人呢?”皇上说:“朕不是那个意思,朕是想一个人怎么可能高兴的那么圆满呢?”他说不出什么特具体的理由,就是直觉告诉他有些不对劲,不久之后他就发现皇嗣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一天,乳母过来,看见黄色穿了一身旧衣服,手里拿的酒杯也被磕掉了一角。乳母说:“怎么堂堂一国的皇子也如此的寒酸,我一定要想办法替你出这个头。”于是来到皇后的寝宫,几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把皇嗣的情形说了,没想到病中的皇后完全不以为然,说:“国之储君,普天之下有谁敢刻薄他呢?要说他过得寒酸,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过得比他还要寒酸。”乳母说:“别人怎么能跟他比呢?他可是堂堂的储君。”皇后说:“知道自己是储君,就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德行,是不是足以服人?而不是想着自己的衣服和器物不够精美。”皇后一向都是很温柔的,她很少对一个人用如此严厉的口气说话。乳母灰头土脸的回去,如此这般一说:“我这张老脸算是丢尽了,皇后还从来没有这么训过我。”皇嗣说:“都是我不好,要不然你也不用受这顿连累。”

乳母说:“我受点连累没有什么,我担心的是这件事会影响你在皇后心中的印象,你还是赶紧去找她认错吧!你想想看,如果皇后不支持你,你可怎么办呢?”皇嗣一听觉得十分有理,马上来到皇后的寝宫,跪在地上说:“母亲,我知错了,特意来聆听你的教诲。”皇后说:“父母能陪在你身边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应该多多跟身边的文臣武将去请教,有了他们的帮忙,你才能成为一代圣君。”一听这话皇嗣发愁了,这些文臣武将一个个看上去都如狼似虎,很多人动不动就敢跟皇帝争的面红耳赤,更不要说他这个皇嗣了。皇后说:“孔子曾经说过,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希望你能够用他们所长,宽容他们的短处。”皇嗣委屈的说:“凭什么我要活得这么委屈?难道说我是他们的老子吗?”皇后说:“臣子和君父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259李世民作台望昭陵大海南有国来朝贡306民犯十恶累及刺史赞普蒙恩公主称心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纷扰 北方胡天换代改朝346孙伏伽六条察四方李卫公小心答上问196皇甫德上书言主失高季辅以礼正宗室第78回访烟花意外入魔窟舞横刀奉命除奸嗯第八回秦府开张良禽入慕 怀恨娶亲引火烧身341俟利苾轻骑入朝中史刺史坐脏遭刑戮347皇嗣李治听政东宫刑部尚书死于西市114政事堂廷臣议孝道 飞鸟城宾主争礼仪349萧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谢尘世第46回萧陈二公冰释南山贞观之光照耀大漠169利益众生魔窟传法 意气用事谋害高僧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297国子监名儒行讲论华清池上谕访大德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第十七回魏夫子献计宜秋宫观音婢生子承乾殿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348莫离支遣使献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为诸子忧297国子监名儒行讲论华清池上谕访大德136议纵横孤立吐谷浑 奔所往朝觐女王谷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185大法师寂静坐台上 萧玉蓉只身游敦煌365服仙药导致泰山崩定年号话说贞观尽132魏夫子依礼规天子 温令公举酒解君忧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143浪人入庙风尘相随 学士登科举家庆贺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193新宫落成显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第41回蝼蚁命莫有治世心无用人何谈慷慨志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执着宜假嗣续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第60回白肥儿出力护社稷杜如晦劳心为太平192大唐皇帝演说古事慕容伏允再袭扰凉州112众奴儿为主报冤仇 老泰山上门见贤婿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时君梦国子监103魏夫子御前陈心迹 隋烈士英魂还故乡143浪人入庙风尘相随 学士登科举家庆贺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禅萧少傅请旨行冠礼105闻直言下旨毁新宫 感无常奈何失皇子240温彦博进位右仆射魏夫子以疾辞侍中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102为守社稷分封皇亲 宗室立功平息夷乱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第十九回老学究两定必杀计李杨氏冒死救秦王260魏王泰骄横诬群臣今皇上言法不多变310唐尚书奉旨诛宣王李承乾谋杀于詹事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207南路军穿越逻真谷贼偏师大败寺海平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第89回孙思邈回山寻清静苗山幽出游解天机208曼头山孤儿斩名王赤水原李靖诛残虏118道士乡儒学难推进 芳华亭佛法在此身243老相公故作闲散状大居士骑驴陇上游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难行篡逆挥刀弑君王227悟人生此行多惨淡饮黄汤局中多颇凄凉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223光禄大夫拜为特进长安浪人请做比丘251皇嗣尽孝言请僧道皇后病重气疾难医第40回梁师都失势尝恶果谭延寿酒后吐真言第八回秦府开张良禽入慕 怀恨娶亲引火烧身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204天子孝心不斩良臣黔首心愿赦免罪囚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第74回草原雄鹰落地京兆皇帝罢相震动天威246狂宫人侍宠忘远近贤魏王无力挽败局306民犯十恶累及刺史赞普蒙恩公主称心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第53回南山寺驱逐苗山幽太上皇梦游两仪殿129钦天监为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为诸子忧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330罗石头直言谏李佑杜行敏阴谋执齐王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阳茶社听奇闻210术门师徒寻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泽第23回琵琶女自究穷音理庞相寿去官养天年第47回明彰己德调和阴阳暗记恩仇荡除尘垢201众羌人杀死孔长秀老圣人算计房玄龄293京兆小民不孝获罪弘化公主远嫁西垂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189段志玄领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计袭凉州第67回惧流言停仪罢纳妃续相国拜庙求子嗣328尉迟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兰跪拜焚香192大唐皇帝演说古事慕容伏允再袭扰凉州第49回越王泰欢喜清商乐苗山幽秘密洞天机329旧功臣图画凌烟阁齐王佑亲佞生反心233贤居士佳节饮寡酒张乡绅良辰解忧愁284李元轨贤能无所长刘处士置酒会骚客第40回梁师都失势尝恶果谭延寿酒后吐真言第十二回刘文静行年犯灾星窦建德英雄至末路第50回高皇帝泪洒临湖殿三野老动情寄江声205魏夫子御前论周齐苗山幽树下说佛法
259李世民作台望昭陵大海南有国来朝贡306民犯十恶累及刺史赞普蒙恩公主称心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纷扰 北方胡天换代改朝346孙伏伽六条察四方李卫公小心答上问196皇甫德上书言主失高季辅以礼正宗室第78回访烟花意外入魔窟舞横刀奉命除奸嗯第八回秦府开张良禽入慕 怀恨娶亲引火烧身341俟利苾轻骑入朝中史刺史坐脏遭刑戮347皇嗣李治听政东宫刑部尚书死于西市114政事堂廷臣议孝道 飞鸟城宾主争礼仪349萧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谢尘世第46回萧陈二公冰释南山贞观之光照耀大漠169利益众生魔窟传法 意气用事谋害高僧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297国子监名儒行讲论华清池上谕访大德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第十七回魏夫子献计宜秋宫观音婢生子承乾殿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348莫离支遣使献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为诸子忧297国子监名儒行讲论华清池上谕访大德136议纵横孤立吐谷浑 奔所往朝觐女王谷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185大法师寂静坐台上 萧玉蓉只身游敦煌365服仙药导致泰山崩定年号话说贞观尽132魏夫子依礼规天子 温令公举酒解君忧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143浪人入庙风尘相随 学士登科举家庆贺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193新宫落成显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第41回蝼蚁命莫有治世心无用人何谈慷慨志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执着宜假嗣续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第60回白肥儿出力护社稷杜如晦劳心为太平192大唐皇帝演说古事慕容伏允再袭扰凉州112众奴儿为主报冤仇 老泰山上门见贤婿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时君梦国子监103魏夫子御前陈心迹 隋烈士英魂还故乡143浪人入庙风尘相随 学士登科举家庆贺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禅萧少傅请旨行冠礼105闻直言下旨毁新宫 感无常奈何失皇子240温彦博进位右仆射魏夫子以疾辞侍中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102为守社稷分封皇亲 宗室立功平息夷乱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第十九回老学究两定必杀计李杨氏冒死救秦王260魏王泰骄横诬群臣今皇上言法不多变310唐尚书奉旨诛宣王李承乾谋杀于詹事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207南路军穿越逻真谷贼偏师大败寺海平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第89回孙思邈回山寻清静苗山幽出游解天机208曼头山孤儿斩名王赤水原李靖诛残虏118道士乡儒学难推进 芳华亭佛法在此身243老相公故作闲散状大居士骑驴陇上游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难行篡逆挥刀弑君王227悟人生此行多惨淡饮黄汤局中多颇凄凉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223光禄大夫拜为特进长安浪人请做比丘251皇嗣尽孝言请僧道皇后病重气疾难医第40回梁师都失势尝恶果谭延寿酒后吐真言第八回秦府开张良禽入慕 怀恨娶亲引火烧身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204天子孝心不斩良臣黔首心愿赦免罪囚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第74回草原雄鹰落地京兆皇帝罢相震动天威246狂宫人侍宠忘远近贤魏王无力挽败局306民犯十恶累及刺史赞普蒙恩公主称心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第53回南山寺驱逐苗山幽太上皇梦游两仪殿129钦天监为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为诸子忧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330罗石头直言谏李佑杜行敏阴谋执齐王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阳茶社听奇闻210术门师徒寻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泽第23回琵琶女自究穷音理庞相寿去官养天年第47回明彰己德调和阴阳暗记恩仇荡除尘垢201众羌人杀死孔长秀老圣人算计房玄龄293京兆小民不孝获罪弘化公主远嫁西垂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189段志玄领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计袭凉州第67回惧流言停仪罢纳妃续相国拜庙求子嗣328尉迟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兰跪拜焚香192大唐皇帝演说古事慕容伏允再袭扰凉州第49回越王泰欢喜清商乐苗山幽秘密洞天机329旧功臣图画凌烟阁齐王佑亲佞生反心233贤居士佳节饮寡酒张乡绅良辰解忧愁284李元轨贤能无所长刘处士置酒会骚客第40回梁师都失势尝恶果谭延寿酒后吐真言第十二回刘文静行年犯灾星窦建德英雄至末路第50回高皇帝泪洒临湖殿三野老动情寄江声205魏夫子御前论周齐苗山幽树下说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