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李元轨贤能无所长刘处士置酒会骚客

岑文本的话音未落,马周就到了。皇上拿这个问题向马周咨询,马周沉吟片刻说:“陛下可曾听过这样的话?你喜欢一个人,如果这个人不了解你,这也是没有用的。过去有一个人非常喜欢马,给马提供最好的草料,用巨大的海螺接马尿,有一次马的臀部趴着一只蚊子吸马的血,养马的人跑过去拍蚊子,结果被马一脚踢死了。陛下可能觉得自己跟那位养马的人一样冤枉,可陛下知道马当时是怎么想的吗?”皇上说:“朕不知道马是怎么想的,你知道吗?”马周说:“对马很了解的人都知道,当有人站在马的身后,马就会非常的紧张,以为要袭击它。养马的人被踢死或许是因为马习惯的做出了应急的反应。”皇上说:“当养马的人被踢死之后,不知道那匹马会不会难过呢?”马周说:“陛下,马会不会难过,臣不知道,臣只知道如果想要养马,就必须知道马的习性,并且时刻谨记在心,以免发生不测。”

岑文本说:“今年多地的獠人反叛,可能是因为徭役和赋税给他们的造成负担太重了吧!”皇上说:“说起徭役和赋税,中原百姓很显然承担的更多,为什么他们不反抗呢?”马周说:“虽然不反抗,却有很多怨言。今天很多人都觉得隋文帝是一个明君圣主,实际上这个人也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他的晚年。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处理好家事,而是因为他到了晚年之后,对下面的人更加不信任了。喜欢把所有的大权揽在自己的手上,喜欢重用那些肯顺从皇帝意志的人,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独孤皇后是一位贤后,但是在隋文帝的晚年,皇后与杨素联手对付皇嗣,导致杨勇被废杨广被立。”皇上说:“朕知道你还想说什么,隋文帝的晚年变得越来越奢侈。”马周说:“尧舜的故事太遥远了,只要陛下能够把贞观初年那份克制自己的心境坚持下去的话,陛下就会成为被后世传颂的明君圣主。”岑文本说:“马公发言一语中的,我是非常佩服的,希望陛下能够重用这样的人,大唐没有不兴旺的道理。”

之后大家陆陆续续走了,只有岑文本被留下来,皇上说:“你为什么要当着其他人的面夸赞马周呢?”岑文本说:“陛下觉得臣是在夸赞马周,其实臣不过是在实话实说罢了。”皇上说:“有什么话你就直说,朕不喜欢说话,绕来绕去的。”岑文本说:“陛下误会臣了,臣的确觉得马公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臣以为陛下一定担心房先生之后谁能够接替他呢?臣以为除了马公暂时还没有其他的人选。”皇上点点头说:“朕以为马公有吕望之才,不过他还是太年轻,需要沉淀一段时间,到了合适的时候,朕自然会重用他的。”岑文本拱手说:“果真如此的话,那真是天下人的福份。”皇上说:“上天待朕不薄,所以把你与马公这样的人才送给了朕。”岑文本赶紧说:“臣不及马公万一,何敢与之并称呢?”

话说霸州、巴州、明州、壁州獠人叛乱相继被平定之后,我来到了徐州。徐州刺史是霍王李元轨,很久以前我就听说过他了。风闻霍王殿下言语风趣、举止有度,以读书为乐。听说霍王殿下与处士刘玄平关系很好,我特意去拜访了他。刘处士居住的地方非常的简陋,但也颇有雅趣。望见此人身长九尺,容貌秀丽、风度翩翩。身着一袭鹤髦,手里拿着一把羽扇。先深深的行一礼说:“苗兄,久仰大名。”我说:“刘处士雅名在外,没想到却居住在这样一个地方,不过此处颇得雅趣也不失为藏龙卧虎之所。”刘处士说:“苗公此番来有何指教?”我说:“指教二字实在是不敢当,只求与霍王李元轨见一面!”刘处士笑着说:“想要拜访他的人有很多,不过殿下一般不会接待,不是因为殿下轻慢士人,而是他上面猜忌。”说这话的时候,他下意识的指了指头顶。

我说:“陛下是一代明君,应该不会吧!”刘处士说:“不管会不会,严于律己总是对的。”我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说:“如此我是无缘相见了。”刘处士说:“我可以带你去见他,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安排你去王府做几天佣人。”我赶紧说:“这有什么可介意的呢?”刘处士笑着说:“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我说:“你希望我去王府做些什么呢?”刘处士摇着扇子说:“如果让你给殿下的儿子教书有什么问题吗?”我说:“我曾经教过几天私塾的,所以做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问题。”刘处士说:“在王府教书跟在私塾教书是很不一样的。”我说:“唉,不就是换个地方教书吗,我只需要专注于教书就行了。”刘处士说:“在私塾里教书,那些学生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只要你是真心为了这些学生好,他们的父母也不会与你计较。在王府就不同了,这些孩子都是宗室成员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把他们教好比登天还难。”

我说:“我有点没听明白,难道我是以佣人的身份去给这些贵人教书吗?”刘处士说:“或王殿下向来尊师重道,所以即便是佣人的身份去也不会被欺负。”我说:“那我是以谁的佣人的身份去呢?”刘处士说:“如果不想去就不要去,何必问那么多呢?如果不能彼此信任,那你就请抬抬脚去走别的门路吧!”我说:“我既然来了,自然是要把事情拜托给你,我不是说过吗,就算以用人的身份去霍王的府上也没有问题。”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我暂时住在刘处士的家,不过是半天的功夫,事情就彻底定了下来,明日一早我就被带到了王府,银安殿我自然是没有资格去的,我被带到一处偏殿等候,没过多,一会儿大家簇拥着一个人走了过来。

只见此人,身长七尺、面如冠玉、姿容甚伟。头上戴着一顶幞头纱帽,身上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圆领袍,腰中一条玉带,脚上穿着粉底的朝靴,腰中系着一块九龙玉佩。手里拿着一把团扇,入座之后众人散去了,他招呼我上前,我赶紧上前拜倒说:“草民苗山幽,拜见霍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霍王一抬手说:“苗夫子,快快请起!”我赶紧说:“殿下误会了,像我这样一个人绝不敢以夫字自居。”霍王说:“既然你做了我儿的先生,本着尊师重道的原则,我自然应该称呼你为夫子。”我说:“上古的时候,只有大夫才有资格被尊为夫子,我如今没有任何公民怎么能被称作是夫子呢?所以草民斗胆请殿下收回方才所言。”霍王说:“你觉得我怎么称呼你才算是妥当呢?”

我说:“我这样一个人有什么资格去要求王爷呢?”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彼此谈的还不错。我正式被聘为王府给孩子教书的先生,我还当面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说:“殿下,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能否答应?”霍王说:“有什么想说的,你尽管开口,只要力所能及,没有不答应的理由。”我说:“府上的仆人什么的,家中或许也有子女,有的人请得起先生,有的人请不起,请殿下允许他们和殿下的儿子一起念书。如果能够允许女孩一起练就更好了。”一听这话,霍王脸色铁青,半天才说:“苗夫子,刚才你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吗?如果寡人的儿子与那些奴仆的儿子一起念书,彼此之间还有贵贱之分吗?如果男男女女混在一起念书,请问还有天地理法吗?”我说:“殿下说的话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但有一节,如果府上奴婢的子弟能够在读书的时候表现很好,如果这些念书的女子也都表现很好,难道不是对殿下儿子们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吗?这些奴仆的子弟,男的读了书或许有机会去外面做官,女的读了书,或许会嫁给显贵之人,凭借殿下自立与这些人之间的情分,或许将来能够在这种关系当中受益也未可知,至少不会受害。”

霍王说:“一个坏人读过书之后比没有读书还要坏,假如这些奴仆的子弟将来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我岂不是要被连累。”我说:“我教的是上人之道,劝大家行善,怎么会有人在学堂听完圣人之道,就冲出来杀人放火的。”霍王经过反复思量,最终接受了我的建议,仆人们一个个欢天喜地自不必说,扶上的女孩也都非常的高兴。附上的男孩子都把读书当做是一件苦事,可女孩子全部把这当做是一种娱乐,因为没有人指望他们从中有太好的表现,对于女孩子来说,最苦的是做针织女红的时候。在去正式教书的前一天,刘处是送给我一件崭新的道袍和一条青布纶巾。

刘处士说:“老实说,殿下对你的印象不错,去了之后好好表现,说不定你与霍王之间会有一段交情。”我站起来深深的施礼说:“你对我的恩情,我牢记在心,如有机会一定厚报。”刘处士笑着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做几件善事,行善的时候不要想着厚报,因为但凡这么想到最后没有不失望的。”他的这番话让我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说:“今天这样的场面,我经历了太多次,到最后没有一次不让我失望的。”他把话说的如此之白,让我感到有些难堪,我拱手说:“你这么说,我对自己也真的没有太大的信心了,愿皇天保佑我,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刘处士笑着说:“这种事情到底会走到哪一步,问不着皇天问自己就行了。”

正式来王府报道是一个晌午,他们已经收拾好了一个房间给我住,我当时非常的兴奋,因为我做梦也不敢想象自己会住进王府。学生们上学的地方隐藏在一个花园里,我被请到银安殿,他们在那里为我举行了拜师之仪,学生们一个一个向我行礼,我站在那里一一还礼,之后,众人筹资举办了一个宴会。之后大家散去,我带着学生来到上学的地方。我指着一幅孔夫子的画像对大家说:“以后你们记住了,每天清晨来的时候,都要向孔子的画像行礼,每天后晌离开的时候必须向孔子画向行礼。还有你们记住,教师必须保持清洁,不可以在里边乱丢垃圾,书安上不可以出现尘土。”我在那里一字一句的讲着,忽然发现底下有人窃窃私语,而且小动作不断。我拿出戒指说:“现在请大家把我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结果没有一个人能重复上来,我不慌不忙的把话重复了一遍说:“有没有人能重复一遍?”很快就有一个人举起了手,他是坐中最年长的,站起来把我的话重复了一遍。

我朝他点点头说:“好孩子,以后我讲书的时候你也要这样,我知道你是作中最年长的,所以你就是他们的大师兄了,我在的时候你是大师兄,我如果不在学堂,你就是他们的先生,务必要带着他们一起读书,不可以偷懒。”大师兄拱手说:“谨遵师命?”没过一会儿接二连三有人举手重复了我刚才所说的话,等我再重复一遍的时候,能够重复我说过话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到最后只剩一个人,我来到他的面前说:“不知道明天你是不是听了这么多遍之后还是没办法重复我之前说的话,如果你能够安分守己,勤于用功的话,你不是没有机会。如果你总是心存旁骛,我就帮不了你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到了第二天还是他留在了最后,后来我才知道他被很多先生称作是傻子,他的父亲是一个疯子,母亲是一个傻子。王府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收留了他,所以说他能够正常的与人交流,可真到了读书的时候就没什么用了。

到了你第三天,他还是留在了最后。我说:“这样吧!散学之后你不要走,我需要了解一些关于你的情况。”果然散学之后众人都走了,只有他跟着我来到我居住的地方。我说:“我知道你的记性不是很好,但你有尝试过去记这些内容吗?”对方说:“我实在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记这些东西,所以我总记不下来。”我说:“我们先不聊学习了,平常你都关注些什么呢?”当他在比较放松的情况下,他比较能够完整的陈述一件事,一个人。能够抓住一件事的主要脉络,能够抓住一个人的主要特征。我说:“回头我带你去一趟文庙,那里好像有一种开过光的牌子,我去为你求一个。”

一听这话对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跪在那里不住的磕头,我说:“相比于其他的事情读书很难吗?好像是很难的,毕竟科考是那么难。但相对于读书之难,那些为了谋生吃尽各种苦头的人,难道不难吗?而那些凭借读书得到功名的人就更不难了,每天保持终日无所用心。我知道你除了读书之外能够做很多事,做其他的事情,于永利读书的时候要勤于用心,只要你去尝试或许就会发生变化可能变化没有人们所期待的那么大,但变化一直都是有的。”我没有食言,明日果然带着他去了文庙。果然为他求了一块号牌,自从有了这块号牌之后,我分明能够看到对方在读书的时候更加用功了,说也奇怪,他的脑袋就像一夜之间开了窍一样。他竟然在课堂之上,非常完整的叙述了我说过的话,我说:“连你都能够完整的说,我说过的内容真是太好了。”不久之后关于那块号牌的传闻就被说开了,许多人都去文庙,求那一块号牌,后来他们才知道那块号排是我自己做的。

于是一大群人跑来求我,对方也四处炫耀那块号牌结果那块号牌被人偷走了。一切就像是变魔术一样,自从号牌丢失之后,对方的表现大不如前。我对他说:“那块号牌是我自己做的,所有说法都是我自己编的,但有一点我没有骗你,只要你勤于用心,一切就会发生改变,记住我说的话,勤于用心,人心就好比古铜你只有耐心的打磨才能够看到一面崭新的镜子。”从那之后他的学习成绩有一点点恢复正常,因为那些出身寒微的学生,还有那些女学生表现很好,那些男学生压力越来越大。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之间竟然发生了冲突,我把他们叫到一起,命令他们朝着孔子的画像跪好,我说:“我知道我这么做你们当中很多人是不服气的,你们看看孔夫子他就是有教无类,我跟他做的一样,我有什么错吗?你们可能觉得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有王府出钱,这就是咱们霍王殿下了不起的地方,我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话音未落,霍王走了进来,众人纷纷跪倒,就在我要跪还没有跪的时候,他立刻过来把我搀住了说:“苗夫子,我要感谢你,是你让我知道作为一个儒者的快乐。”我说:“孩子们总体来说表现还是不错的,都很有上进心,正因为这个上进心才让他们发生了冲突。”霍王看着我说:“你有什么办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吗?”我说:“时间会化解一切。”霍王有些不放心,我说:“人年纪小的时候是不记仇的,所以小孩整天哭泣,却并不损伤元气。长大了人不会轻易哭,可一旦哭了甚至不用哭,就能够损耗元气。元气损之又损,则人必死。”

霍王说他有事要去一趟京城,还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刘处士一起商议。我答应了他就走了,学生们的表现越来越好,他们彼此相处的十分融洽,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后来有学生告诉我,因为住在这一带的都是一些富贵之家,所以附近也开了很多私塾,只不过那些私塾的先生与我有着鲜明的不同。那些私塾的先生一个个都凶神恶煞,动不动就把学生的手打的肿的跟猪蹄子一样。我说:“儒家是不崇尚刑罚的,虽然也认为刑罚必不可少。”话音未落,刘处士就到了,说:“你说的太对了,如果不需要殴打学生,就可以让他们好好读书,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说:“今天怎么有空到这里来?”刘处士说:“来跟你聊聊。”于是我安排学生们自习和刘处士来到我的房间,落座之后,茶壶里没过多一会儿水就烧开了,我给他面前的茶盏注了水,说:“我们这些儒门的后人应该感到惭愧,本朝似乎根本没有大儒,按说这是不应该的,如今陛下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儒风却没有办法兴盛,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刘处士说:“你说的很对,我也时常为此感到难过,有心去填补这个空白,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说:“你与霍王殿下如何结识的?”刘处士说:“我出身寒微,却志存高远,一心读书,可读书不管饱啊!就在我走投无路之际霍王出资相助,在他的帮助之下,我在本地渐渐有了名望,又有人请我去讲学或者是做别的什么?如此一来我就有了自己的收入,到如今虽说不是过得特别的体面,但也不至于没有办法保全自己的颜面。”我说:“你觉得霍王殿下这个人最大的长处是什么?”刘处士摇摇头说:“霍王这个人,无所短也无所长。”之后我带着学生与与刘处士在户外野炊,虽说天气冷了一些,却吃得特别的开心,烧烤和温热的酒让人有一种起飞的感觉。

267魏夫子上疏止骄奢房玄龄请罢祀周公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第43回智显受封法雅夺号圣德彰显上皇蒙羞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难行篡逆挥刀弑君王第90回感无常皇嗣不成器与父言更知为君难248魏王泰礼接士大夫皇阿爷设立文学馆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风解说风里浪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礼老叟强力持戒292秋十月鸾驾回京师在清晨廷臣议大事181花朝节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听讥讽198同门兄弟对酒谈心异域主仆仰望日月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138贺端阳群臣议礼仪 选歌后山幽成小名290侯弘仁锐意开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禅萧少傅请旨行冠礼第47回明彰己德调和阴阳暗记恩仇荡除尘垢326魏夫子不幸谢尘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惭363郭孝恪轻敌死贼手金春秋请旨改服章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惭委良吏孝恪巧扶御172弥勒院推举新住持 甘露殿上书谏天子230慕容顺亲唐远斯民苗山幽谒见大可汗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292秋十月鸾驾回京师在清晨廷臣议大事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荐李卫公155往来书信触犯禁忌 进出监狱赦免贤人193新宫落成显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115生死筹码黄粱一梦 贫富学子家教不同第24回新主临朝百废待兴胡虏来犯含恨隐忍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277高士廉率为氏族志贞观帝西游砥柱山262萧玉蓉孝心致险境苗山幽念佛祷平安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251皇嗣尽孝言请僧道皇后病重气疾难医第88回林邑王献珠进妄言李大亮请旨停捐献311上天示警旨停东封皇嗣失德宠溺宦官197初冬时节温酒赏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285三国合谋共伐焉耆一阳初升敬答太清291李元婴上封爵滕王杨师道官拜中书令347皇嗣李治听政东宫刑部尚书死于西市第40回梁师都失势尝恶果谭延寿酒后吐真言第30回筑台求雨祈福避灾反躬罪己噩梦不止278赵元楷媚上苦斯民尧君素岁寒知寸心225慕容纯奉献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难言第87回李思摩爵封怀化王李卫公官拜右仆射276武士彟献女入宫禁王尚书进言震内庭269苗山幽远走西南国白毛怪着力害苍生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时君梦国子监166奉祀上天以光圣道 不昧因果放弃执着285三国合谋共伐焉耆一阳初升敬答太清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190李卫公白发领三军 隋外孙上书乞归顺309太常博士斥伪数术果毅都尉平吐谷浑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216李道彦纵兵逞凶顽薛万钧贪功乱胡汉189段志玄领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计袭凉州207南路军穿越逻真谷贼偏师大败寺海平349萧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谢尘世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阳花朝节女红去明饰154苗山幽行情日渐坏 蓝毘尼远路初登程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213西平郡王复辟旧邦东宫承乾留守长安198同门兄弟对酒谈心异域主仆仰望日月286李世民献陵祭太武房玄龄相府拜高阳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268刘德威一言平断狱川之代即位潘森南300王师所至不破国丧智盛诈降石如雨下第78回访烟花意外入魔窟舞横刀奉命除奸嗯第23回琵琶女自究穷音理庞相寿去官养天年247乳母进言请求换新东宫辛苦厌倦礼法183萧玉蓉人后失体面 苗山幽梦里见提婆229无常横死小龟寿尽大道流行心何能依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为诸子忧230慕容顺亲唐远斯民苗山幽谒见大可汗第64回贞观皇上四请宾王李靖将军狼山之会第46回萧陈二公冰释南山贞观之光照耀大漠197初冬时节温酒赏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82设国宴皇上问二臣分权势大家厚两子第72回占定襄隋人尽归唐住南厢阴魂闹相府139庆善宫演奏庆善乐 欢喜人写就欢喜文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311上天示警旨停东封皇嗣失德宠溺宦官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儿进位将军262萧玉蓉孝心致险境苗山幽念佛祷平安第85回御史大夫弹劾李靖入值门下拟改衣服240温彦博进位右仆射魏夫子以疾辞侍中248魏王泰礼接士大夫皇阿爷设立文学馆287尉迟恭不忍弃鄙妻于志宁上疏斥分封242房玄龄革职归田园苗山幽相逢说王事第67回惧流言停仪罢纳妃续相国拜庙求子嗣345薛仁贵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寿终第六回李留守领兵入长安 月雨公往生去极乐251皇嗣尽孝言请僧道皇后病重气疾难医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
267魏夫子上疏止骄奢房玄龄请罢祀周公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第43回智显受封法雅夺号圣德彰显上皇蒙羞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难行篡逆挥刀弑君王第90回感无常皇嗣不成器与父言更知为君难248魏王泰礼接士大夫皇阿爷设立文学馆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风解说风里浪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礼老叟强力持戒292秋十月鸾驾回京师在清晨廷臣议大事181花朝节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听讥讽198同门兄弟对酒谈心异域主仆仰望日月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138贺端阳群臣议礼仪 选歌后山幽成小名290侯弘仁锐意开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禅萧少傅请旨行冠礼第47回明彰己德调和阴阳暗记恩仇荡除尘垢326魏夫子不幸谢尘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惭363郭孝恪轻敌死贼手金春秋请旨改服章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惭委良吏孝恪巧扶御172弥勒院推举新住持 甘露殿上书谏天子230慕容顺亲唐远斯民苗山幽谒见大可汗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292秋十月鸾驾回京师在清晨廷臣议大事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荐李卫公155往来书信触犯禁忌 进出监狱赦免贤人193新宫落成显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115生死筹码黄粱一梦 贫富学子家教不同第24回新主临朝百废待兴胡虏来犯含恨隐忍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277高士廉率为氏族志贞观帝西游砥柱山262萧玉蓉孝心致险境苗山幽念佛祷平安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251皇嗣尽孝言请僧道皇后病重气疾难医第88回林邑王献珠进妄言李大亮请旨停捐献311上天示警旨停东封皇嗣失德宠溺宦官197初冬时节温酒赏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285三国合谋共伐焉耆一阳初升敬答太清291李元婴上封爵滕王杨师道官拜中书令347皇嗣李治听政东宫刑部尚书死于西市第40回梁师都失势尝恶果谭延寿酒后吐真言第30回筑台求雨祈福避灾反躬罪己噩梦不止278赵元楷媚上苦斯民尧君素岁寒知寸心225慕容纯奉献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难言第87回李思摩爵封怀化王李卫公官拜右仆射276武士彟献女入宫禁王尚书进言震内庭269苗山幽远走西南国白毛怪着力害苍生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时君梦国子监166奉祀上天以光圣道 不昧因果放弃执着285三国合谋共伐焉耆一阳初升敬答太清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190李卫公白发领三军 隋外孙上书乞归顺309太常博士斥伪数术果毅都尉平吐谷浑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216李道彦纵兵逞凶顽薛万钧贪功乱胡汉189段志玄领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计袭凉州207南路军穿越逻真谷贼偏师大败寺海平349萧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谢尘世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阳花朝节女红去明饰154苗山幽行情日渐坏 蓝毘尼远路初登程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213西平郡王复辟旧邦东宫承乾留守长安198同门兄弟对酒谈心异域主仆仰望日月286李世民献陵祭太武房玄龄相府拜高阳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268刘德威一言平断狱川之代即位潘森南300王师所至不破国丧智盛诈降石如雨下第78回访烟花意外入魔窟舞横刀奉命除奸嗯第23回琵琶女自究穷音理庞相寿去官养天年247乳母进言请求换新东宫辛苦厌倦礼法183萧玉蓉人后失体面 苗山幽梦里见提婆229无常横死小龟寿尽大道流行心何能依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为诸子忧230慕容顺亲唐远斯民苗山幽谒见大可汗第64回贞观皇上四请宾王李靖将军狼山之会第46回萧陈二公冰释南山贞观之光照耀大漠197初冬时节温酒赏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82设国宴皇上问二臣分权势大家厚两子第72回占定襄隋人尽归唐住南厢阴魂闹相府139庆善宫演奏庆善乐 欢喜人写就欢喜文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311上天示警旨停东封皇嗣失德宠溺宦官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儿进位将军262萧玉蓉孝心致险境苗山幽念佛祷平安第85回御史大夫弹劾李靖入值门下拟改衣服240温彦博进位右仆射魏夫子以疾辞侍中248魏王泰礼接士大夫皇阿爷设立文学馆287尉迟恭不忍弃鄙妻于志宁上疏斥分封242房玄龄革职归田园苗山幽相逢说王事第67回惧流言停仪罢纳妃续相国拜庙求子嗣345薛仁贵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寿终第六回李留守领兵入长安 月雨公往生去极乐251皇嗣尽孝言请僧道皇后病重气疾难医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