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李世民献陵祭太武房玄龄相府拜高阳

白肥儿握着刀笑着说:“只怕你没这个本事。”对方发出一阵浪笑,说:“凡是老娘要杀的人,没有哪一个可以活着从老娘的掌心逃走。”一听老娘儿子,我和白肥儿心中瞬间一动,我也把配刀抻了出来,说:“既然你是指一个悍妇,我也送你一程。”三个人拼杀在一起,打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不知道打了有多久,三个人打的上气不接下气,最后把刀插在地上,不住的吐着粗气,白肥儿给我使了一个眼色,于是我强打精神冲过去与对方拼斗,白肥儿寻找机会接近对方,用袖箭击中了对方的胸口,一开始对方只是感觉像是被蚊子叮了一口一样,打眼一瞧才发现身上中了袖箭,仔细一瞧才发现箭头上抹了毒,这妇人两眼一黑倒在了地上。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并没有死,只是没有办法动弹了,白肥儿说:“如果把她献给朝廷,你觉得会得到什么样的封赏呢?”我说:“依着我的意思,干脆将她宰了一了百了。”

白肥儿说:“杀伤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我们明明可以不杀她为什么一定要她的命呢?”为了防止她对我们不利,就从地上挖了一个大坑,把她放了进去填上土。她脖子以下全在土里,只留一颗脑袋在地面上。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终于恢复了体力,对着我们大声叫骂。白肥儿说:“你这个人真是无可救药,都死到临头了还敢这么嚣张。”我们两个收起兵器走了,留下他是生是死就不得而知了。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感觉到家国兴亡有时候只是一瞬间的事,上一个瞬间还不可一世,下一个瞬间就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再说已经到了年底了,长安城到处都弥漫着过节的气氛。在大内也是如此,皇上一方面接受朝臣的拜贺,另一方面又感到空前的寂寞。自从皇后离开人世之后,他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孤家寡人。儿女并不贴心,因为他们都希望通过皇帝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一天房乔来到御前,皇上说:“有两件事朕需要跟你商议。”房乔拱手说:“不知道陛下说的是哪两件事。”

皇上说:“朕先告诉你,你回去可以跟你的夫人商议,朕打算聘令爱为韩王妃,同时又打算把羔羊公主许配给令郎房遗爱为妻。”一听这话房乔赶紧拜谢,皇上说:“不急,你先去跟夫人商议,商量好了就把这两件事定下来吧!”房乔回到府里,眉头紧锁,一看这情形,卢氏就知道一定又出了什么事,不过一般情况下他都不会打听,因为让房乔烦恼的大多数都是国事。正要离开的时候,房乔说:“先等一等,有两件事我要跟你商议。”卢氏说:“有什么事你说吧!”房乔说:“别瞎说了,打算聘咱们的女儿为韩王妃,同时又打算让房遗爱尚公主。”卢氏愣了很长一段时间说:“这是还有什么可商议的呢?你应该当场回绝。”房乔说:“你以为我不想吗?”

卢氏说:“你也不想想普天之下有哪户人家愿意跟皇室结亲的呢?”房乔说:“我知道,高阳公主的名声一直都不是很好,他要是成了房遗爱的妻子,也一定是咱们房家的祖宗。”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真是一脸的无奈,卢氏说:“做皇帝这么闲吗?怎么想一出是一出?”房乔示意她压低声音说:“要知道隔墙有耳,这样的话要是让陛下听到了,对咱们家大为不利。”这厢里为这些事愁的,不知道如何才好,在皇宫,皇上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在这一瞬间心里乐开了花,难掩兴奋之情,说:“陛下此举,一定让房先生感激涕零。”皇上说:“这朕倒是没看出来,只是觉得这件事好像挺让他发愁的。”长孙无忌说:“房先生向来谨小慎微,想必他这是担心自己荣宠过盛吧!”

皇上说:“这些人想的就是有点多,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只要自己不做犯法的事,谁也不会拿他怎么样。”长孙无忌说:“他是不会想这些的,他想的是许许多多,因为功高震主而被诛杀的人。”皇上说:“你的意思这件事真的还是收回成命比较好?”长孙无忌说:“现在只是把这件事透露给了房先生,并没有向外公布,所以收回成名的说法是不存在的。”皇上说:“你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办?”长孙无忌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回到家中夫人已经听到了关于皇帝要与皇家结亲的说法,长孙无忌并不感到震惊,因为他们家有很多线人在皇宫,只是表情严肃的说:“不要什么事情都想通过线人去打听,好奇害死猫,知道吗?”夫人说:“我也是担心咱们家的命运才这么做的,房先生本来就已经位极人臣如果再与皇室结亲,那岂不是天下再没有哪一个臣子敢跟他抗衡了?”长孙无忌说:“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要是与皇家贤能之士结亲,自然是非常吉祥的,若是反过来那就难说了。”

夫人说:“韩王不是什么安分之人,高阳公主名声极坏,说不定这两个人不但帮不到房家,反而有可能推倒房家。”长孙无忌白了她一眼说:“有些话留在肚子里最好,一旦说出来就会招灾惹祸。”不出所料,房家与皇室之间的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一切都按照古礼进行,过程非常的顺利。等到事情结束之后才发现好戏才刚刚开始,高阳公主在婚礼之上就已经对房遗爱的兄长房遗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房遗直非常的紧张,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也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兄弟。高阳公主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屡屡释放善意。房遗直只好避而远之,羔羊公主很快就发现了房遗直的用心,她非常的愤怒,心想从来都是老娘看不上人,还没有人敢看不上姥娘。老娘向你释放善意,你居然敢不接茬,以后有你的好果子吃,当然这是后话。

皇上和房乔做了亲家之后,两个人的关系自然是近了一步。皇上是这么想的,他不知道的是,在这件事情上,房乔其实受了很大的委屈。以他现在的条件和身份,完全可以为子女聘到品行上佳的配偶,只因为皇帝突然插这么一杠子,使得他原本的想法被打碎了。房家很可能因为这个缘故走向衰败,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当中,但他又无计可施。卢氏说:“都怪你,要是当初听我的拒绝了的话,何至于有今天的烦恼。”房乔说:“你以为咱们家是什么好人家吗?”一听这话,卢氏当然不乐意,双手叉腰怒气冲冲地说:“你不就是想说我不够贤良淑德吗?”房乔说:“行了,反正已经就这样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房乔说的没有错,因为他的夫人卢氏恶名在外,但凡要是说的过去的,人家都不愿意与房家结亲,皇上说:“朕知道你的心思,你不就是想跟那些旧士族结亲吗?人家的闺女都是淑女,一旦到了你家,还不被你那个如狼似虎的夫人欺负死了,羔羊公主虽然泼辣,但心地是好的,她到了你家不至于受欺负?”房乔眼睛睁的特别大,说:“事已至此,就这样吧!”之后皇上跟魏征提起了这件事,魏征说:“我这个人一向不喜欢在背后议论人,有话从来都是说在当面。”皇上红着脸说:“朕知错了。”魏征说:“陛下,房家日后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阳公主,如果高阳公主能够克制自己,守着身为人妇的本分,房家自然能够一直得以延续,若是高阳公主放纵自己,必定能够使房家有灭门之祸。”一听这话皇上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说:“你的意思占的女儿会毁了房家。”魏征毫不畏惧说:“陛下对子女一向都非常的溺爱,以至于他们大多都不知道守礼,高阳公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皇上说:“魏夫子,朕知道你喜欢那些旧士族的女儿,可人家未见得喜欢你,朕听说你曾经想要为令郎聘一位旧士族的女儿做妻子,只因为没有办法凑齐彩礼,不得不放弃。”魏征脸一红说:“陛下应该知道与旧士族结亲不是臣一个人的想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愿望,陛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这些旧士族家学渊源,这些人家教出来的女儿往往知道手里知道孝顺公婆,知道和睦妯娌。”皇上说:“朕是不知道该如何教导子女,可皇后在这方面……”他正要把话说下去,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皇后了。魏征说:“陛下……”魏征也愣住了,他到底应不应该劝皇帝重新立一位皇后呢?要是这么做了,新皇后的儿子也是嫡出。那么新皇后的儿子会不会与现在的皇嗣发生争执呢?毕竟新欢永远胜旧人。

还有一节,本来魏征与长孙无忌的关系就不是很和睦,若是再劝皇上立后,势必会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激化。所以魏征绝不能越雷池一步,房乔也因为考虑到这么做,会影响与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宁可把江山社稷放在一边。当然这话要看怎么说了,如果因为坚持主张立后,而导致于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恶化,也对江山社稷非常不利。没有了太武皇帝和皇后,所以说在内皇上有不少妃嫔和子女,在外有不少大臣和千千万万的子民,他的这个年仍旧过得非常的寡淡,甚至有一些凄凉。初一一大早,文武百官前王大内朝贺,皇上穿衮冕登太极殿,群臣拜舞之后皇上说:“诸位爱卿,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愿与诸公同心协力、调和阴阳,以至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府库充盈、百姓殷富!”

说完之后,房乔出班奏道:“陛下,臣已经居端揆十有五年,在这十五年里,所以说做出了一点成绩,也犯下了诸多的过错,耽误了朝廷大事,破坏了百姓生计,臣希望退出机务,让朝中之贤士有机会弥补臣的过失,请陛下允准。”皇上说:“房先生,你请辞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现在是正月初一,朕不希望朕的股肱之臣在这一天撂挑子。”一听这话房乔害怕了,不再提请辞之事。回到家里,思前想后、坐卧不宁,卢氏说:“你知是何苦呢?既然皇上信任你,你就踏踏实实办差就是了。”房乔一脸忧愁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让高阳公主嫁到咱们家,所以说是皇上的意思,说不定里边还有长孙无忌的谋略,高阳公主向来不必禁忌,为所欲为,房遗爱做了她的驸马,怕是抬不起头来了。关键是只要关上门,咱们一家老小都抬不起头,长孙无忌之所以这么算计,我就是因为我长期位居端揆挡了人家的道,我应该知所进退,保全家人。”一听这话卢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两个人正在这里说着,高阳公主忽然推门而入。见到房乔站得笔直,两眼瞪得溜圆,厉声说道:“房玄龄,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进房间的门没有几天,你就要辞去端揆之位?”房玄龄拱手说:“大禹曾经说过,满招损谦受益。现如今我位居端揆之位,儿子尚公主,女儿嫁亲王,这让人不安。”公主找个位置坐下来说:“你这是迂腐,父亲那么相信你,皇后在临终之间还举荐过你,难道你就不顾念皇后的知遇之恩?只想着自己的私利吗?”房乔说:“朝廷大事不能太倚重一个人,长孙无忌颇有才干,陛下可以让他取我之位而代之。”公主说:“像你这种情况,即便是离开了端揆之位,皇上也不可能让你退出机务,你想想连李靖都做不到的事,你怎么能做得到呢?李靖只是在战场上取得了军功,而你是一直追随陛下经营天下的人。”

卢氏说:“公主说的对,以现在这种情形,就算是你想退也退不下来的。”房乔说:“退不下来咱们家一定会惹上麻烦的。”公主说:“事在人为,有件事我可以透露给你,陛下有意把皇嗣拜托给你,不久之后就会颁布上谕,册封你为少师,由此可见,陛下是非常相信你的,不仅让你辅佐他,还希望你能够辅佐皇嗣。”一听这个卢氏紧张的站了起来,说:“皇上真的打算这么安排吗?”房乔说:“我的年纪要比陛下大好多,皇嗣应该拜托给年轻的大臣,而不是像我这样的老臣。”公主说:“你在陛下心中的位置,没有人能代替得了。”公主走了之后没多久,卢氏压低声音说:“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

房乔说:“说吧!”卢氏说:“公主殿下似乎对房遗直颇有兴趣。”一听这话房乔被吓了一大跳,说:“你的消息可靠吗?”卢氏说:“我也一把年纪了,许多事情不用听风言风语看一眼就什么都清楚了。”房乔叹口气说:“要真的是这样,咱们房家就全毁了。”卢氏说:“只要房遗直不要搭理她不就行了?”房乔说:“只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不搭理人家,人家不高兴,不高兴就可能想办法折腾你,高阳公主我从第一眼就知道她绝对不是省油的灯。”到了正月初六这一天,皇上亲自来到献陵,按照古礼祭祀太武皇帝。礼成之后,原本阴的非常重的天空,忽然云开雾散,明媚的阳光洒落下来,皇上说:“看来人还是要尽孝心。”魏征说:“陛下以后应该少去昭陵,多来献陵,每次去昭陵之后,陛下就打不起精神,整个人看起来越来越憔悴,每次去献陵,感觉陛下像是换了一个人,元气满满、生龙活虎。”皇上说:“ 魏夫子说的是这以后少去招领,多来献陵。”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他其实愿意皇上更怀念皇后的,只要怀念皇后,就会善待长孙家,只要有这样的心思,他长孙无忌就能够得利。如果皇上不信积郁成疾,对于他长孙无忌未必是一件坏事,他一向怀着周公过光的志向,如果皇上遭遇不幸反而让他迎来施展拳脚的机会。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大内举行新年以来第二场朝会,太监宣读了册封房乔为少师的上谕,本来房乔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职务,他觉得一朝天子一朝臣。假如有一天新天子继位,他自当知所进退。他还是一个非常知足的人,平生的愿望已经实现,只希望后半生能够平安度过,房家的孩子能够无灾无难直到衰老。可上谕一发,他不能抗旨,于是说:“陛下,臣如果做了太子,少师再位居端揆,请陛下准许臣不再参与机务。”

皇上说:“朕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满朝文武最熟悉天下大事的只有你,皇嗣长在深宫,不知百姓疾苦,也不知边关的将士有多难,希望房先生能够多多教导他,若是皇嗣成器的话,我离家子子孙孙都感激你房先生的恩德。”皇上话说到这个份上,房乔自然是没有办法推辞了,正月十六上午他来到东宫,在东宫门口看见皇嗣摆好了,仪仗要迎接他,甚至听说当皇子见到他的时候,要行拜师之礼。房乔给里边传话说不敢接受这样的大礼,然后就走了。这件事情传出大家都在称赞房乔的谦让,皇上却有不同的看法,把房乔请过去,直截了当的说:“你担心什么?朕心知肚明,请你相信,卿不负朕,朕不负卿!不但朕不会辜负你,朕的子孙也不会辜负你。”

房乔说:“魏王对王圭行拜师之礼,这是因为,亲王在三公之下,就算行拜师之礼也没有不妥,皇嗣地位崇高,万一有一天他做了天子,我们之间应该以哪一种礼数来论呢?”皇上说:“你说的也对,不过这样的话,你在皇嗣的面前就没有威严可言,你又如何能够教导他呢?”房乔说:“陛下,要臣辅佐一个人为他出谋划策,或许能够略尽绵薄,若是要臣作为人师去教导他,这真的不是臣所擅长的。”皇上点点头说:“其实你这话说的实在,那你就好好辅佐他吧!”房乔说:“既然如此,那就请把臣少师的头衔去掉吧!”皇上说:“绝对不行。”明日房乔来到东宫,门口的仪仗不见了,进去之后发现皇嗣站立在门外等候着他。房乔过去赶紧行礼,皇嗣立刻拦住他,说:“先生万万不可!先生是追随陛下,经营四海的老臣,我怎么能受你这一拜呢?”房乔说:“有君臣的名分在不拜也不妥。”皇嗣说:“房先生,寡人才疏学浅,魏王虎视眈眈,如果先生能够指点我度过难关,我将感激不尽。”房乔说:“殿下向我求计,臣有四个字赠予殿下,克己复礼。”

皇嗣说:“这怎么解呢?”房乔说:“朝廷重礼,则皇嗣必然继承大统,朝廷如果轻礼而种实务,则殿下继承大统的机会会大大降低。殿下应该守礼重孝,如果自感才华不够,就礼贤下士,集众人之力处置朝中大事,只要能够做到这些,殿下就不会有什么危险。”皇嗣说:“别的都还好,一定要守礼吗?”房乔说:“皇上寄希望天下人守礼,才能够稳稳的坐在皇位之上,要是天下人都弃礼于不顾,对皇上的爱戴之心也就大打折扣。”皇嗣耐心求教,房乔一一作答,回到府中之后,尝出一口气,推开书房的门,发现公主端坐在那里。房乔被吓了一大跳,公主严厉的说:“不要以为你位居端揆十五年就自以为了不起就算是二十年一百年也是我李家的奴才。”

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张大夫奉命知相州362苗山幽拜访袁天罡陆一蝉难弃房遗爱第52回天子修身垂范天下全民皆兵以护苍生281山獠反叛残杀刺史官军出动击破贼军192大唐皇帝演说古事慕容伏允再袭扰凉州第34回魏夫子谏止伐岭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让第63回突利可汗来朝天子马周上书以利主君267魏夫子上疏止骄奢房玄龄请罢祀周公315十二月鸾驾会京师初八日宰相问小事160福报护佑上师脱险 圣德日隆不纳奸财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第78回访烟花意外入魔窟舞横刀奉命除奸嗯241孙思邈烹茶待来客袁天罡弹指话文王106梓莯书院事多妖娆 官家职房辱己求生180苗山幽入门做居士 袁天罡讲学陷囚笼308房玄龄随驾幸洛阳李淳风问道在青院283苗山幽献计平獠乱岑文本中正品贤人295傅令公锐意破正门西胡虏南北分两门第72回占定襄隋人尽归唐住南厢阴魂闹相府154苗山幽行情日渐坏 蓝毘尼远路初登程137长孙无忌耕耘东宫 尉迟敬德御前献丑208曼头山孤儿斩名王赤水原李靖诛残虏第56回老相国率众平羌乱少年郎反叛受大刑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306民犯十恶累及刺史赞普蒙恩公主称心361唐皇上驾临玉华宫贤皇嗣修成慈恩寺210术门师徒寻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泽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秽 房相公下问解民情第十回惧内忧天子杀废帝 惮功臣雄主失人心120别蜀地还回长安去 过林邑又到新罗来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359李君羡缘丧亲命太史令深言后来人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阳花朝节女红去明饰335房玄龄看重李大亮唐尚书夺官封德彝第23回琵琶女自究穷音理庞相寿去官养天年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126利州都督请求封禅 孙氏珍妮管教英雄159尼古拉演说海外事 释法隐暗害龟兹僧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334诛君集不幸累魏征诈胡虏皇上不循古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第58回大漠乌云诡谲多变可汗失意祈祷上苍275温彦博六月死忧国柳御史连夜弹罪王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第23回琵琶女自究穷音理庞相寿去官养天年122苗山幽深山开学馆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301焉蓍立功得赏三城荆王元景复请封禅316张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献上括地志287尉迟恭不忍弃鄙妻于志宁上疏斥分封151苗山风入职尚书省 老黄狗死在小竹林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213西平郡王复辟旧邦东宫承乾留守长安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禅萧少傅请旨行冠礼316张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献上括地志259李世民作台望昭陵大海南有国来朝贡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第53回南山寺驱逐苗山幽太上皇梦游两仪殿249李承乾请求赦罪人魏王泰开府纳贤士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读书更上进105闻直言下旨毁新宫 感无常奈何失皇子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读书更上进第49回越王泰欢喜清商乐苗山幽秘密洞天机198同门兄弟对酒谈心异域主仆仰望日月252长孙后死荐房玄龄李承乾设计魏王泰第十九回老学究两定必杀计李杨氏冒死救秦王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274上欢喜群臣请封禅下忧心魏征有谏言174颉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忧心而伤第十回惧内忧天子杀废帝 惮功臣雄主失人心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268刘德威一言平断狱川之代即位潘森南第三回二公子从戎战雁门 观音婢出阁成大礼310唐尚书奉旨诛宣王李承乾谋杀于詹事第56回老相国率众平羌乱少年郎反叛受大刑128贺新春群臣请封禅 乐平康女王开学堂330罗石头直言谏李佑杜行敏阴谋执齐王206陈太守降身访名士隐大德过府论人才162苗山风介入盗蚕案 杨铁超奉命来敦煌213西平郡王复辟旧邦东宫承乾留守长安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拟大礼295傅令公锐意破正门西胡虏南北分两门100大匠窦奉旨造新宫张蕴古执法得横死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362苗山幽拜访袁天罡陆一蝉难弃房遗爱213西平郡王复辟旧邦东宫承乾留守长安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48执节杖唐俭又出使 访泽国官员欲殉身第十回惧内忧天子杀废帝 惮功臣雄主失人心166奉祀上天以光圣道 不昧因果放弃执着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18道士乡儒学难推进 芳华亭佛法在此身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268刘德威一言平断狱川之代即位潘森南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245见凉薄无分俗与道阅风华膜拜花中王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305侯君集藏宝触刑律张玄素数与皇嗣争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
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张大夫奉命知相州362苗山幽拜访袁天罡陆一蝉难弃房遗爱第52回天子修身垂范天下全民皆兵以护苍生281山獠反叛残杀刺史官军出动击破贼军192大唐皇帝演说古事慕容伏允再袭扰凉州第34回魏夫子谏止伐岭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让第63回突利可汗来朝天子马周上书以利主君267魏夫子上疏止骄奢房玄龄请罢祀周公315十二月鸾驾会京师初八日宰相问小事160福报护佑上师脱险 圣德日隆不纳奸财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第78回访烟花意外入魔窟舞横刀奉命除奸嗯241孙思邈烹茶待来客袁天罡弹指话文王106梓莯书院事多妖娆 官家职房辱己求生180苗山幽入门做居士 袁天罡讲学陷囚笼308房玄龄随驾幸洛阳李淳风问道在青院283苗山幽献计平獠乱岑文本中正品贤人295傅令公锐意破正门西胡虏南北分两门第72回占定襄隋人尽归唐住南厢阴魂闹相府154苗山幽行情日渐坏 蓝毘尼远路初登程137长孙无忌耕耘东宫 尉迟敬德御前献丑208曼头山孤儿斩名王赤水原李靖诛残虏第56回老相国率众平羌乱少年郎反叛受大刑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306民犯十恶累及刺史赞普蒙恩公主称心361唐皇上驾临玉华宫贤皇嗣修成慈恩寺210术门师徒寻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泽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秽 房相公下问解民情第十回惧内忧天子杀废帝 惮功臣雄主失人心120别蜀地还回长安去 过林邑又到新罗来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359李君羡缘丧亲命太史令深言后来人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阳花朝节女红去明饰335房玄龄看重李大亮唐尚书夺官封德彝第23回琵琶女自究穷音理庞相寿去官养天年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126利州都督请求封禅 孙氏珍妮管教英雄159尼古拉演说海外事 释法隐暗害龟兹僧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334诛君集不幸累魏征诈胡虏皇上不循古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第58回大漠乌云诡谲多变可汗失意祈祷上苍275温彦博六月死忧国柳御史连夜弹罪王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第23回琵琶女自究穷音理庞相寿去官养天年122苗山幽深山开学馆 唐皇帝南郊祭上天301焉蓍立功得赏三城荆王元景复请封禅316张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献上括地志287尉迟恭不忍弃鄙妻于志宁上疏斥分封151苗山风入职尚书省 老黄狗死在小竹林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213西平郡王复辟旧邦东宫承乾留守长安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禅萧少傅请旨行冠礼316张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献上括地志259李世民作台望昭陵大海南有国来朝贡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第53回南山寺驱逐苗山幽太上皇梦游两仪殿249李承乾请求赦罪人魏王泰开府纳贤士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读书更上进105闻直言下旨毁新宫 感无常奈何失皇子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读书更上进第49回越王泰欢喜清商乐苗山幽秘密洞天机198同门兄弟对酒谈心异域主仆仰望日月252长孙后死荐房玄龄李承乾设计魏王泰第十九回老学究两定必杀计李杨氏冒死救秦王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274上欢喜群臣请封禅下忧心魏征有谏言174颉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忧心而伤第十回惧内忧天子杀废帝 惮功臣雄主失人心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268刘德威一言平断狱川之代即位潘森南第三回二公子从戎战雁门 观音婢出阁成大礼310唐尚书奉旨诛宣王李承乾谋杀于詹事第56回老相国率众平羌乱少年郎反叛受大刑128贺新春群臣请封禅 乐平康女王开学堂330罗石头直言谏李佑杜行敏阴谋执齐王206陈太守降身访名士隐大德过府论人才162苗山风介入盗蚕案 杨铁超奉命来敦煌213西平郡王复辟旧邦东宫承乾留守长安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拟大礼295傅令公锐意破正门西胡虏南北分两门100大匠窦奉旨造新宫张蕴古执法得横死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362苗山幽拜访袁天罡陆一蝉难弃房遗爱213西平郡王复辟旧邦东宫承乾留守长安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48执节杖唐俭又出使 访泽国官员欲殉身第十回惧内忧天子杀废帝 惮功臣雄主失人心166奉祀上天以光圣道 不昧因果放弃执着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18道士乡儒学难推进 芳华亭佛法在此身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268刘德威一言平断狱川之代即位潘森南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245见凉薄无分俗与道阅风华膜拜花中王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305侯君集藏宝触刑律张玄素数与皇嗣争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