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魏夫子不幸谢尘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惭

魏征说:“没有乱君怎么会有乱臣呢?如果君主赏罚得当,人臣又怎么能乱得了呢?”皇上说:“齐文宣王得了杨遵彦,岂不是君乱而臣治?”魏征说:“那是因为杨遵彦有救乱的本事,不能叫做治。”皇上一下子哑口无言,说:“魏夫子,受教了。”明日一早,天亮之后打开窗户一瞧发现外面已经是粉妆玉砌的世界了。魏征对仆人说:“瑞雪兆丰年,也许明年有一个好收成……”话没有来得及,说完就开始猛烈的咳嗽起来,他下意识的用手捂着嘴巴,等到把手拿开的时候,发现掌心里多了一股鲜血。这可把仆人吓坏了,赶紧说:“否则今天就不用去内庭议事了吧?”魏征点点头说:“也是时候有个了结了,你就帮我去告个假吧!”仆人不敢怠慢,去马厩牵了一匹马,急忙赶往内廷,正好遇见了房乔,因为看见是魏征的仆人,立刻派人上去拦住了他。问明原因之后房乔说:“放心吧!你先回去我去替他告假。”仆人调转马头回去了,房乔赶到了内廷。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政事堂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只有房乔几乎是一直都留在这里。此刻他的心情是孤独的,他觉得自己生平所愿已经实现了。他宁愿学范雎,而不愿意学李斯。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很快宦官把消息告诉了皇帝,说:“魏夫子清晨吐血不能来意识了。”皇上说:“立刻派御医过去瞧一瞧,希望他没什么事。”宦官说:“这一次的情形有些不大妙,陛下还是应该早做准备。”皇上说:“你要朕准备什么呢?”宦官说:“这么多年,陛下与魏夫子虽没有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有些事情如不早早去做,事后不能做的时候就留下了遗憾。”皇上点点头说:“你说的在理。”宦官说:“我这就去一趟太医院,希望能够尽快安排御医给他诊治。”太医院有一位姓王的御医,这个时候正好得空,于是赶紧收拾东西前往魏征的宅邸。

魏征躺在病榻之上,不远处有一个香炉,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中草药的味道。魏征看上去一脸疲惫、眼神朦胧、肤色蜡黄,头发无须像枯草一样。仆人伺候在一旁,宦官到了之后上前一瞧说:“魏夫子,你还好吗?”魏征的嘴角掠过一丝惨淡的笑容说:“不太好,多谢公公照顾,这一关我怕是挺不过去了。”宦官说:“夫子说的哪里话?我已经把御医带来了,不管需要多么名贵的药材,我都想办法弄来。”魏征说:“你也知道的,我经通易理,我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了。”这个时候他表情非常的痛苦,眼睛像是已经干涸了的湖泊。宦官说:“夫子,事情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所以千万不要放弃希望。”魏征说:“我蹉跎半生,很晚采用陛下结缘,现如今功成名就,就算是今天让我离开人世,我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宦官说:“陛下把皇嗣拜托给了夫子,这件事夫子没有忘记吧?”

魏征说:“这个我自然不会忘记的,只是上天不会让任何一个人过得过于盈满。”之后陆陆续续有官员且来探望,有的魏征见了,有的被仆人挡在门外,仆人说:“夫子病重,没办法见这么多的客人,希望诸位体谅。”到了傍晚时分,房乔到了,这个时候魏征的情况有明显的好转。房乔说:“你不要担心,孙思邈有妙手回春的本事,我已经传令各地衙门,凡是得到孙思邈的消息即刻上报。”魏征笑着说:“孙思邈医得了病,医不了命。还记得杜如晦杜公的事吗?”房乔低下头沉吟片刻,说:“这件事已经过去了,相信他日在地下相逢,他也一定不愿意在提及这件事。”魏征点点头说:“你我师出同门,到最后还是成了一殿之臣,有件事我从来没有对你说过,假如建成得势,我保证你也会得到重用的。”

房乔说:“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他了。”魏征说:“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服你,经历了玄武门之役我才明白,你比我想象的厉害太多了。”房乔说:“玄武门之役之所以能够成功,这里边有太多的巧合。而你之所以没能辅佐建成登上皇位,最关键的是他不采纳你的建议。”魏征摇了摇头说:“秦王一开始也不采纳你的建议。”两个人沉默了,似乎还有千言万语没有说,却又不知道从哪一句开始说起。魏征说:“我死之后你的处境会更难,因为没有人帮助你制衡长孙无忌了。”房乔说:“我家最大的隐患是高阳公主,此人不知道礼节为何物,对舅姑傲慢无礼,更不要说夫君了。”魏征说:“我也觉得高阳公主很可能会给房家招来祸患,只是我一时想不出破解之法,所以没有跟你说过这件事。”房乔说:“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上天给我房家过不去,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两个人一直聊到很晚,房乔才离开,不久之后,夫人来到魏征的面前,说:“你还好吧!如果太累就休息。”魏征说:“我怕这一歇就永远歇过去了。”夫人说:“方才你们两个人的谈话,我在屏风后边听到一部分,这样的话如果传扬出去后患无穷。”魏征笑着说:“人之将死,我想说一些心里话。”夫人说:“房先生向来谨慎,应该不至于有什么问题。”不知不觉已经是凌晨了,皇上还在那里忙碌,宦官说:“陛下,还是歇了吧!明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皇上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魏夫子的病情怎么样了?”宦官说:“不见有好转的迹象,不过已经稳住了。”皇上说:“明天你去东宫一趟,先生病了,瞧都不去瞧,做人怎么能如此的没有礼数呢?”宦官说:“陛下放心,我已经让人提醒过了。”皇上说:“这次你要亲自去。”

因为皇上亲自嘱咐了宦官,不敢怠慢,火速赶往东宫,见了皇嗣如此这般一说,皇嗣说:“你派人来提醒过之后,我就已经准备要去看他了。”宦官说:“这种事最好不要等。”皇嗣说:“我必须向你坦白,魏夫子这个人直来直去,皇上的过失,他张嘴就敢说,何况是我呢?所以去见他,我有点发怵。”宦官笑着说:“贵为一国之储君也会害怕一个大臣,这也算是旷古未有之奇闻。”皇嗣说:“他的这些毛病都是陛下给惯出来的。”宦官说:“巢里有这样的大臣,对于皇上来说是非常吉祥的,如果朝堂之中听到的永远是喜鹊的叫声,这并非祥瑞,而是非常严重的隐患,就像隋炀帝在晚年时听不到任何不好的消息,但并不意味着坏事没有发生。喜鹊固然令人欢喜,但乌鸦更应该得到人的尊敬。”

皇嗣说:“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想起来了,听说乌鸦是一种非常孝顺的鸟,却从来没有听说喜鹊是孝顺的鸟。”于是他赶紧收拾东西然后骑马去了魏征的府邸,因为没有看到仪仗,皇嗣竟然被挡在了门外。当时外面有很多百姓聚集在那里,皇嗣随便抓了一个人说:“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会聚集这么多的人呢?”对方说:“魏夫子德高望重,很多升斗小民受他的恩惠,听说他病重,特意来看望。”看着他们真挚的表情,皇嗣被感动了。魏征的府上有人是认识皇嗣的,所以没过太长时间,就有人把他从外面迎了进去。这个时候魏征时而糊涂时而清醒,皇嗣凑上去说:“夫子,我特意来受教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魏征说:“身为人子要孝,身为人臣要忠,有朝一日你登基做了皇帝一定要仁。”皇嗣说:“房先生派人去找孙思邈,只要他来了,你就一定可以度过这一场劫难。”

魏征说:“刚才我说的,你如果做到了,我就算是死了也没有遗憾。”皇嗣低下头说:“夫子经历过武德年间的争斗,也知道魏王李泰是如何逼迫我的,更关键的是陛下对他非常的宠幸,每一次去狩猎去巡游都带着他,夫子对于秦二世登上皇位的情形应该非常熟悉吧!”违章仔细的听着,之后说:“武德年间陛下之所以能够得知,是因为在于天下豪杰争雄的时候,必须率领全军将士浴血奋战立下了不世奇功。而如今的魏王与天下有什么功劳呢?他又凭什么能动了殿下的位置呢?”皇嗣说:“皇上如果觉得嫡长子继承大位那么重要,玄武门之役便不会发生了。”魏征笑着说:“你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很多事情你还没有想清楚,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现如今他是皇帝了,他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骨肉相残吗?只要殿下自己不出问题,就没有人能动得了你。”

不久之后,魏王李泰也来探望,不过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真心的话要说。回去之后李泰非常的失落,说:“除了那个嫡长子的身份,我哪一点不比李承乾强,为什么众人都瞧不起我呢?”让下一位谋士说:“当年陛下有那么大的功劳,还是动摇不了太武皇帝要把皇位传给建成的决心,你又怎么能觉得自己可以动摇陛下的决心呢?”李泰说:“因为她自己就是这么上去的。”谋士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希望自己的后世儿孙都这么干。”李泰眼睛里闪着泪花,说:“很可惜现在天下太平,要不然我也会在战场上取得不世奇功?”谋士说:“这样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对你可没有好处。”李泰说:“魏征要死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皇嗣少了一个帮手。”

当天夜里皇上得到消息,魏征在一天之内吐血数升。看来这一关他是真的熬不过去了,明日皇上撂下所有的公务来到魏征的府上探视,君臣见面,感慨颇多。皇上说:“人都说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夫子如此知我,万一有个闪失,朕怎么办呢?”魏征说:“只要陛下有足够的诚意,满朝文武都愿意帮助陛下匡正过失。”皇上说:“可他们并不能像你一样一语中地。”魏征说:“陛下对魏王非常的宠爱,以至于他变得越来越骄横,有了夺嫡之心,如果陛下不希望玄武门之役再次出现,就该早做准备。”皇帝说:“魏夫子只管安心养病,其他的事情朕能处理好?”皇帝回到大内之后,派中郎将李安俨住在魏征的府上,有任何情况马上设法报告到大内。皇上这样做,让魏征阖家上下惴惴不安,长孙无忌知道这件事之后,说:“其实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底下还是不愿意相信魏征。”门客说:“何止是这样?再怎么说他也是曾经想要陛下命的人。”

长孙无忌说:“之前我一直盼望着,这老儿早日离开朝廷,现在他果然要驾鹤西去了,我的想法却变得复杂起来,你说我是不是有些舍不得这个家伙呢?”门客说:“明公只是暂时没有想好要如何驾驭即将到手的大权。”长孙无忌说:“无稽之谈,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门客说:“魏征作为一个贰臣,能够有今天的人望,实在是太难得了,可能千百年以后会有很多人羡慕他的境遇。”长孙无忌说:“我有一种感觉,贞观朝似乎要走下坡路了,魏夫子即将病逝,房先生垂垂老矣,秦府的旧臣日渐凋零,有时候我盼望着尽快掌权,有时候我又感到非常的难过,毕竟这些事情一件一件的发生,便预示着我已风华不在。”门客说:“明公想的有些多了,花开过了还会再开,春天过了还会再来,如果有朝一日明公操持大全,手底下自然会有很多体明公效力的人,这些人大多少壮,想必会比那些秦府的旧臣更容易亲近。”

时光流逝,转眼已经是贞观十七年的正月了,开春之后,整个长安城大家都没有过节的心情。所有人都记挂着魏征,明知道他命不久矣,却都盼望着他能够尽快康复。这一天夜里,宦官急急忙忙的来到御前,说:“陛下,御医说过了,魏夫子也就是三五天的事了,如果陛下想去看事,就赶紧。”明日一早,皇上带着皇嗣一起去了魏征的宅邸。因为事情紧急来不及通报,忽然听说鸾驾已经到了门外,魏征赶紧坐起来,让家人给他穿上朝服,然而皇上进来的太快,朝服只穿了一半,皇帝远远的就瞧见魏征跪在那里,快步上前把他扶起来,流着眼泪说:“夫子,到这个时候了,不必多礼。”

魏征说:“陛下,有句话臣一直没有说过,今天不吐不快。”皇帝以为他又要有什么谏言匡正君王过失,赶紧说:“夫子有话,尽管直说,朕一定虚心改过。”魏征说:“自从武德九年六月与陛下那一次谈话之后,臣就一直后悔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来投奔陛下。”这话远出过皇帝的预料,说:“夫子,我们君臣相知这么多年,这已经是不浅的缘分了。”魏征说:“我已经一把年纪,就算是离开人世也不可惜,只是有些事情放心不下。陛下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凭借玄武门之役得了天下,就支持魏王夺嫡。从古至今,像陛下这样的例子是极少的,有多少帝王因为废长立幼而导致生平的功业半途而废。”皇帝说:“魏夫子,都这个时候了,你还为朕的事情操心。”魏征说:“魏王这个人虽然非常的聪明,而且颇有文采,但曾仔细观察过了,此人心机颇深、生性残忍,父母爱子,常常因为偏爱而不能够看清一个人,希望陛下在这个问题上慎之又慎。”

同样是在这一次谈话当中,皇帝告诉他,会把一个公主嫁给他的儿子,以巩固自己与魏征之间的情谊。这一次谈话的内容很快就到了魏王的耳朵里,他非常的不安,对手底下的人说:“你说这个老皮肤都要死的人了,还不忘记祸害我。”一位年老的谋士捋着胡须说:“殿下,魏征这个人一向对陛下有极大的影响,看来皇嗣又赢了一局。”不久之后皇帝再次前往魏征的府邸探视,不过这一次是便服前往,他看见魏征躺在那里昏迷不醒。心里非常的难过,情急之下回到大内,竟然把房乔叫来大骂一顿,说:“你不是派人去请孙思邈了吗?现在这个人在哪里?”房乔说:“下面的人已经很努力的去找了,可就是找不到他的下落,有的人说他骑着鹤飞走了,又或者同一天不同地方的人都说自己见到了孙思邈,总之消息混乱,真假难辨。”

皇上不耐烦的说:“朕不要听你说那么多,朕只要马上见到孙思邈,要是魏夫子因为不能及时得到医治,唯你是问。”没有办法,他只好再去督促下面的人。到了望日,皇帝罢朝。所有上元节所要举行的庆祝活动全部取消,房乔被叫到御前。再次被询问孙思邈的下落,房乔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说:“陛下,臣无能怕是没办法完成陛下赋予的使命了,请陛下责罚。”然后就把自己腰间的金鱼摘了下来,又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表,说:“请陛下另择贤良接替臣的职位,准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皇上说:“魏夫子性命垂危,你却想着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你觉得朕会答应吗?”房乔额头上不住的冒汗,手掌心也黏糊糊的。感觉自己脑袋肿的像秤砣一样,忽然一阵天旋地转就昏了过去。

皇上赶紧让人把他抬到配殿,众人手忙脚乱好一阵。他终于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躺在龙床之上,吓得立刻滚了下来,跪好说:“陛下臣有罪,请陛下责罚。”皇上一下子呆住了,他自以为与房乔关系匪浅,何至于就能让他害怕成这个样子呢?一种情形,在魏征的身上都不曾有过,看来人的性情不同,表现出来的样子也迥然不同。想到这一点,对房乔不仅多了几分鄙视,说:“房先生,你就那么怕死吗?”房乔说:“陛下,臣的确怕死了,而且臣的毛病不止是怕死。”看见他如此的狼狈,皇帝,突然动了恻隐之心,不管怎么说多年以来,房乔为朝廷事务出了不少力,而且他一向不主张求全于一人,于是说:“房先生,这件事你不用去管了,我安排别人去做吧!”房乔已经没有办法从大内走出来了,而是由两名太监把他从里面抬了出来,如是看着自己的夫君这个德性,心里很不是滋味,说:“你也是堂堂的男子汉,为什么你就不能向魏征学习呢?人家就没有跟你一样,皇帝咳嗽一声,就怕成这个样子。”

到了自己人面前,房乔不再隐瞒,直截了当的说:“魏征之所以敢与直谏,是因为他看到陛下迫切的希望从朝臣的口中听到真话!所以尽管皇上几次叫嚷着要杀他,到最后刀就是没有落下来。而我就不同了,我的计谋让他的兄弟死于非命,让太武皇帝的多名孙子掉了脑袋。按照这个说法,我算是李家的仇人了,如果哪一天皇帝良心发现,很可能把所有的罪责推到我的头上,然后用我的脑袋去求得他们的原谅。”一听这话卢氏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夜里,右武侯大将军邱行恭一边吃着肉一边看着天空的星星,忽然看到有一颗流星滑落,手里的肉掉到了盘子里。因为有人曾经告诉他,天上每有一颗星星滑落,世上就会有一个人死去。不久之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

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边塞白肥儿酒后论功名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240温彦博进位右仆射魏夫子以疾辞侍中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307孙伏伽不耻当年贫苗山幽冒险游吐蕃第58回大漠乌云诡谲多变可汗失意祈祷上苍260魏王泰骄横诬群臣今皇上言法不多变141晒伏节天上瑶池会 秋分日对月祈苍生363郭孝恪轻敌死贼手金春秋请旨改服章199慕容顺直言获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342萧特进留守洛阳宫高士廉佐嗣定州地175徐嘉尚献上言事疏 李卫公出任黜置使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332铸炉造鼎偷马盗牛欢喜乐童刺杀李泰第43回智显受封法雅夺号圣德彰显上皇蒙羞244翻旧书以方治病龟拜上神寻花解重罪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289九成宫结社谋事变立政殿皇上竖屏风第59回落魄马周进入长安失意颉利深夜遇袭125李世南开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狱战场落败酋长投唐151苗山风入职尚书省 老黄狗死在小竹林175徐嘉尚献上言事疏 李卫公出任黜置使311上天示警旨停东封皇嗣失德宠溺宦官121致厚礼番邦显诚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严336怜爱子皇帝多教诲是慈父天子征辽东179张士贵领兵平獠乱 安四娘改嫁引风波第一回苗怀仁外出奔晋阳 拓跋燕承恩置南厢第25回杜如晦妙计退胡虏长孙后请纳小杨妃245见凉薄无分俗与道阅风华膜拜花中王240温彦博进位右仆射魏夫子以疾辞侍中215宗庙之制三昭三穆据祀武王非业所因203节日御膳羊肉汤饼除夕之夜预言不祥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271粉色军团支援凶邪西南之民抵御外侮107哀山幽人前失体面 俏龙波掌掴济平衡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第六回李留守领兵入长安 月雨公往生去极乐第71回在碛口发现敌踪迹居九重览疏断万机第39回长孙无忌顺时去位皇上悔过怒吃蝗虫323盖苏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阳宴旧臣346孙伏伽六条察四方李卫公小心答上问266敕二子都督安与秦奉圣旨修剪旧律令第44回人无所依妖法时兴万事有常偶有跌宕290侯弘仁锐意开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十二回刘文静行年犯灾星窦建德英雄至末路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345薛仁贵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寿终362苗山幽拜访袁天罡陆一蝉难弃房遗爱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180苗山幽入门做居士 袁天罡讲学陷囚笼190李卫公白发领三军 隋外孙上书乞归顺345薛仁贵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寿终206陈太守降身访名士隐大德过府论人才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277高士廉率为氏族志贞观帝西游砥柱山第74回草原雄鹰落地京兆皇帝罢相震动天威166奉祀上天以光圣道 不昧因果放弃执着334诛君集不幸累魏征诈胡虏皇上不循古259李世民作台望昭陵大海南有国来朝贡第95回东宫隐忧沉渣泛起深宫宴会上皇动情232慕容纯辅主登汗位侯君集领兵平王城200高昌新中藏壮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327褚遂良请缓封皇子侯君集怨愤生异心280虞世南因病谢红尘高士廉进位右仆射175徐嘉尚献上言事疏 李卫公出任黜置使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荐李卫公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第十七回魏夫子献计宜秋宫观音婢生子承乾殿第80回论往昔前事皆落空说来年此生成追忆326魏夫子不幸谢尘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惭第44回人无所依妖法时兴万事有常偶有跌宕243老相公故作闲散状大居士骑驴陇上游222奉上谕群臣议谥号立高庙众人拒太原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第十二回刘文静行年犯灾星窦建德英雄至末路103魏夫子御前陈心迹 隋烈士英魂还故乡306民犯十恶累及刺史赞普蒙恩公主称心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第88回林邑王献珠进妄言李大亮请旨停捐献339玄奘法师回归长安洺州刺史见驾行在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107哀山幽人前失体面 俏龙波掌掴济平衡113慈父知礼为女消业 罪官起复算计功名第五回观音婢力齐兄弟心 李二郎奇谋定大计357徐惠妃上疏戒穷奢梁建方扬威在松外第26回太上皇深宫辞旧岁赵德言草原逞奸才291李元婴上封爵滕王杨师道官拜中书令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龄尚书请致仕329旧功臣图画凌烟阁齐王佑亲佞生反心第56回老相国率众平羌乱少年郎反叛受大刑228遇卢生大谈养生术盼方士多言命早夭
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边塞白肥儿酒后论功名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240温彦博进位右仆射魏夫子以疾辞侍中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307孙伏伽不耻当年贫苗山幽冒险游吐蕃第58回大漠乌云诡谲多变可汗失意祈祷上苍260魏王泰骄横诬群臣今皇上言法不多变141晒伏节天上瑶池会 秋分日对月祈苍生363郭孝恪轻敌死贼手金春秋请旨改服章199慕容顺直言获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342萧特进留守洛阳宫高士廉佐嗣定州地175徐嘉尚献上言事疏 李卫公出任黜置使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110凤鸟坠地误入陋居 商人闻言更晓事理332铸炉造鼎偷马盗牛欢喜乐童刺杀李泰第43回智显受封法雅夺号圣德彰显上皇蒙羞244翻旧书以方治病龟拜上神寻花解重罪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289九成宫结社谋事变立政殿皇上竖屏风第59回落魄马周进入长安失意颉利深夜遇袭125李世南开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狱战场落败酋长投唐151苗山风入职尚书省 老黄狗死在小竹林175徐嘉尚献上言事疏 李卫公出任黜置使311上天示警旨停东封皇嗣失德宠溺宦官121致厚礼番邦显诚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严336怜爱子皇帝多教诲是慈父天子征辽东179张士贵领兵平獠乱 安四娘改嫁引风波第一回苗怀仁外出奔晋阳 拓跋燕承恩置南厢第25回杜如晦妙计退胡虏长孙后请纳小杨妃245见凉薄无分俗与道阅风华膜拜花中王240温彦博进位右仆射魏夫子以疾辞侍中215宗庙之制三昭三穆据祀武王非业所因203节日御膳羊肉汤饼除夕之夜预言不祥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156二位路人御前辩论 两次赦免群臣争执271粉色军团支援凶邪西南之民抵御外侮107哀山幽人前失体面 俏龙波掌掴济平衡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第六回李留守领兵入长安 月雨公往生去极乐第71回在碛口发现敌踪迹居九重览疏断万机第39回长孙无忌顺时去位皇上悔过怒吃蝗虫323盖苏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阳宴旧臣346孙伏伽六条察四方李卫公小心答上问266敕二子都督安与秦奉圣旨修剪旧律令第44回人无所依妖法时兴万事有常偶有跌宕290侯弘仁锐意开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十二回刘文静行年犯灾星窦建德英雄至末路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345薛仁贵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寿终362苗山幽拜访袁天罡陆一蝉难弃房遗爱226深入观想沉迷幻觉放下分心禅灯虚明180苗山幽入门做居士 袁天罡讲学陷囚笼190李卫公白发领三军 隋外孙上书乞归顺345薛仁贵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寿终206陈太守降身访名士隐大德过府论人才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277高士廉率为氏族志贞观帝西游砥柱山第74回草原雄鹰落地京兆皇帝罢相震动天威166奉祀上天以光圣道 不昧因果放弃执着334诛君集不幸累魏征诈胡虏皇上不循古259李世民作台望昭陵大海南有国来朝贡第95回东宫隐忧沉渣泛起深宫宴会上皇动情232慕容纯辅主登汗位侯君集领兵平王城200高昌新中藏壮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327褚遂良请缓封皇子侯君集怨愤生异心280虞世南因病谢红尘高士廉进位右仆射175徐嘉尚献上言事疏 李卫公出任黜置使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荐李卫公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第十七回魏夫子献计宜秋宫观音婢生子承乾殿第80回论往昔前事皆落空说来年此生成追忆326魏夫子不幸谢尘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惭第44回人无所依妖法时兴万事有常偶有跌宕243老相公故作闲散状大居士骑驴陇上游222奉上谕群臣议谥号立高庙众人拒太原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第十二回刘文静行年犯灾星窦建德英雄至末路103魏夫子御前陈心迹 隋烈士英魂还故乡306民犯十恶累及刺史赞普蒙恩公主称心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第88回林邑王献珠进妄言李大亮请旨停捐献339玄奘法师回归长安洺州刺史见驾行在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107哀山幽人前失体面 俏龙波掌掴济平衡113慈父知礼为女消业 罪官起复算计功名第五回观音婢力齐兄弟心 李二郎奇谋定大计357徐惠妃上疏戒穷奢梁建方扬威在松外第26回太上皇深宫辞旧岁赵德言草原逞奸才291李元婴上封爵滕王杨师道官拜中书令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龄尚书请致仕329旧功臣图画凌烟阁齐王佑亲佞生反心第56回老相国率众平羌乱少年郎反叛受大刑228遇卢生大谈养生术盼方士多言命早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