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国子监名儒行讲论华清池上谕访大德

上回书说到皇上做了一个非常吉祥的梦,对梦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那个时候皇上在恍惚之间,看见有一头麋鹿朝着一个方向奔跑,皇上一看也没有多想,就追了上去,一路追到了翰林院。不仅如此,他还看到有一大群麋鹿朝着翰林院的方向跑来。醒来之后,所以说在他看来这是非常吉祥的,但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明日一早,请廷臣来到御前,皇上捋着胡须说:“请你们过来是为了一件事,你们当中有谁能猜到是什么事吗?”这些人面面相觑,魏征笑着说:“陛下,如果臣猜的没有错,可能是陛下看到了什么吉兆,但又没有十足的把握,有意让臣等参详。”皇上说:“知我者,魏征也!虽说你猜的大致上是对的,但也没有特别对,你没有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吉兆。”这个时候目光落到了房乔的身上,其实房乔已经猜到了魏征所说的吉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轻易猜中皇上的心思,恐怕要引火烧身。

正在感到为难之际,忽然听到皇上在问自己,他赶紧拱手说:“陛下,陛下的梦自然是上天展示给陛下一个人的急躁臣又怎么能知道其中的内容呢?”皇上乍一听非常的开心,转而一想又觉得心里有写不痛快。很显然,房乔已经猜中了他的梦,却没有直接的说出来,而是想把这件事情隐瞒过去。皇上说:“房先生,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有相知多年,有些事情无需掩饰也是掩饰不过去的。”一听这话房乔的额头上就开始冒汗了,皇上说:“你为什么会冒汗呢?”房乔说:“因为听着陛下的叙事时,曾感到万分惭愧。”看见房乔如此的狼狈,有的人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有的人却在那里暗暗的感到得意。皇上注意到了这些人表情的变化,他意识到房乔根本不可能对皇帝构成威胁,他觉得敲打一个人也应该注意分寸,于是下意识的收住了劲,满脸堆笑,用柔和的声调说:“都是一些小事,朕不会放在心上,你也不用觉得惭愧。”这些话皇帝可以这么说,大臣却绝不能这么听。房乔说:“臣一定严于律己、谨言慎行。”

现场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使得原先被讨论的主题一下子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皇上的两颗眼珠一转,捋着胡须说:“朕直说了吧!昨天夜里真做了一个梦,梦见麋鹿出现在了翰林院,而且不是一只是一群。”魏征说:“麋鹿是瑞兽,有大量的瑞兽出现在翰林院,意味着会有一大批人才来到这里。”皇上说:“房先生,你说这件事朕该怎么办呢?”房乔硬着头皮说:“翰林院出身的人善于文辞修饰,又或者是精通义理,不如陛下亲自到翰林院去看一看。”就在大家高高兴兴的准备陪着皇帝一起去翰林院的时候,房乔好像又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陛下,不是翰林院,应该是国子监。”这个时候众人一下子都懵了,皇上耐着性子说:“你到底是说说看为什么是国子监?”

房乔说:“陛下梦见一大群麋鹿进入了翰林院,如果真的有一大群,善于文辞修饰的人进了翰林院,这些人势必会受到皇上的重用,这些文词装点门面是够的,经世致用不足。所以臣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国子监翰林苑,应该随缘。”皇上挠着头皮,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房乔说:“这么说吧!如果有很多的人才通过国子监培养出来,然后流向翰林院,贞观之治一定会借助这些人的文笔流传后世。相反如果是一些来自不同阶层,怀着各种想法的人直接进了翰林院,那么进到翰林院的就不一定是瑞兽了。”皇上终于明白了房乔的意思,说:“你说的没有错,朕感到非常的欣慰,有你在朝中谋划,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房乔说:“臣不过是想一想,然后动动嘴皮子而已,真正把事情办成的是底下的人。”

皇上说:“你的奏请真准啦!选一个黄道吉日,大家一起去翰林院看看吧!”不久之后,房乔出了大内就约见了苗山风,说:“你的文采我是知道的,明天你陪着我一起去一趟国子监,到时候我会让你在国之间小试牛刀,我希望你能抓住这个小小的机会,让这些人彻底的拜服于你的文采。”苗山风说:“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帮助我呢?”房乔说:“你不用想这么多,我只是为国举才而已,如果你得了富贵,一定要记得报效朝廷。”苗山风拱手说:“先生的教诲,学生莫之难忘。”果然明日前晌,房乔果然带着苗山风来到了国子监,祭酒司业带着国子监的学生们等候在那里,房乔让苗山风说了皇上的旨意,大家听了都很受鼓舞。房乔说:“陛下要来,你们一定要抓住机会。”祭酒说:“房先生,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皇上愿意帮助我们呢?”房乔微笑着看着苗山风,他立刻会意拱手说:“祭酒有什么想法呢?”祭酒笑着说:“无非就是让陛下看一看我们这些年取得的成绩,让他知道我们有多卖力。”

房乔点点头说:“听起来似乎不错。”苗山风却说:“乍一听是不错,但只要仔细琢磨就会觉得不妥。陛下来了,无论安排有多周到,皇上看到的有多么鼓舞,人心回到大内之后,沉下心一想,他就会觉得眼前所看到的只是底下的人愿意他看到的,那些不愿意他看到的东西,他可能永远看不到。所以这么做反而没有办法如愿,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一下一来就带他去看那种荒草萋萋没味扑鼻的地方,一看堂堂国子监竟然是这样的一幅景象,说不定皇上会心有触动,从而增加国子监在府库当中的开支。”这么一说,祭酒和两位司业简直要乐坏了。房乔说:“你怎么会想出这么个主意呢?”苗山风说:“孔子曾经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伪,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些年朝廷在质地方面颇有建树,在文教方面稍显不足。”

房乔说:“那好吧!你就留下来帮助他们准备吧!”于是苗山峰留在了国子监,帮助祭酒以及两位司业准备迎接圣驾。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人告诉皇帝,说:“明日就是黄道吉日,希望陛下能够启程去国子监视察。”皇上说:“知道了。”当天内官就来到了国子监,把里边的承受所有的器物都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看见那一关如此的认真,祭酒下意识的看了苗山风一眼,等内官走远了,祭酒说:“苗学士,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呢?”苗山风点点头说:“这件事情瞒着他们是不好的,不如直接把这些告诉内官。”祭酒说:“告诉他们容易,可一旦他们知道了,很快就会告诉陛下,陛下要是知道了我们的想法就要泡汤了。”

苗山风说:“这件事你交给我吧!”不久之后,苗山风以苗怀仁的名义联络公里的内官,并且把自己的想法透露给了对方,但他说的非常的模糊,以至于没有办法把这个模糊的说法告诉皇帝,于是亲自来见苗山风,说:“你这样太儿戏了,这不是欺君吗?”苗山风说:“我们之前有没有告诉陛下,国子监一定欣欣向荣,实际上这些年朝廷在文教方面的建树本就收获得非常厉害,当然在战事不平的情况下,推行文教是比较困难的,如今天下太平、四夷宾服,如果我们不能在这方面稍加不足,大唐就没有办法迎来更大的盛世。”听见苗山风这么说内官点点头,说:“你的想法是不错的,只是你这不等于把我给坑了吗?”苗山风说:“你放心吧!我们之所以这么安排,不是为了给自己找麻烦,而是希望陛下能够更多的重视文教。”内官说:“话虽然说的好听,可是我凭什么帮助你们呢?”苗山风笑着说:“你说的没有错,你没有必要帮我们,但你的陛下忠心耿耿,如果这件事有助于将贞观朝的治世更好的延续下去,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做呢?”

于是有了内官的配合,又有了国子监上上下下的准备,苗山风说:“你们放心,这次万无一失。”皇上来了,祭酒赶紧迎了上去,虽然他们都穿得非常的整洁,可皇上还是从他们的神色当中看出一不是那么符合他预期的东西,果然皇上被带去看了各个荒凉的角落,然后才去见了国子监的学生们。这个时候皇上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不好责怪祭酒和司业,因为他们看上去是一脸的疲态。皇上严肃的说:“有这么严重的问题,你们为什么不奏呢?”祭酒说:“我们都觉得自己可以撑得住,再说朝廷有那么多的地方在用钱,臣又怎么好意思伸手呢?带着国子监的大多数是读书人,读书人就应该与陛下共度时艰。”

祭酒一席话说的皇上非常的感动,转头对房乔说:“朕希望扩大国子监的规模,房先生以为如何?”房乔拱手说:“臣也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皇上的视线又落在了魏征的身上,魏征赶紧拱手说:“陛下,臣也赞成这么做。”皇上笑着说:“既然如此,戴胄你来处理这件事吧!”戴胄陪着笑脸说:“是,陛下。”皇上心满意足的走了,从这一天开始,大批的物资被运到了国子监。这个时候魏征来到御前,说:“陛下,如果光是修建大厦不足以让国子监光彩照人,必须要寻访名儒,把它们集中到国子监,这样才能够真正彰显孔学、光大王道。”皇上说:“朕的想法也是这样的,不过去哪里寻访名儒呢?”魏征说:“若论儒学之盛,莫过于齐鲁,陛下可以派人去齐鲁一带巡访,必定不虚此行。”

皇上点点头说:“你觉得谁可以担当此任呢?”魏征说:“苗山风适合担当责任。”不久之后皇上又用同样的问题问了唐俭,对方说:“臣也支持苗山风担任这次寻访名儒的制史。”皇上有些吃惊说:“朕听说你与苗山幽不睦,为什么你会对苗山风另眼相看呢?”唐俭说:“孔子不是这样称赞我颜回吗?不迁怒不二过,我之所以能够在棋盘之上所向无敌,就是因为我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在不合适的时候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苗山风终于带着印信和节杖出发了,一路之上他都命人把所有能够显示制史身份的东西全部收起来,悄无声息的来到齐鲁之地。当地有很多的名胜古迹,苗山风拜谒了这些圣地,与此同时,向当地人打听附近有什么样的名儒。一百个人当中有九十九个人都提到了一个名字,那就是孔颖达。苗山风说:“看来这位孔颖达应该是一位圣人了。”

一位中年儒生说:“读圣贤书的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喜欢考据章句,另一类则是观其大略,孔颖达属于前者,所以不是圣人。”苗山风说:“你觉得谁才配得上圣人这个称呼呢?”对方说:“这就难说了,我觉得读书做事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读书的重点,做事也是如此,有一个词叫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只要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根本,只有抓住了根本,才可以在生活当中尝试着去使用它。如果只是寻找这一句反复考究,到最后这些学问也没有办法给他带来特别大的改变。”苗山风说:“那么夫子觉得这个孔颖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要去拜访他容易见到吗?我知道很多人喜欢故弄玄虚。”对方说:“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很多人喜欢故意摆架子,明理是装清高,暗地里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身价。”苗山风说:“这是没办法的事。”

苗山风在路人的指引之下,终于来到了孔颖达的住处,那是一处非常大的宅院,规格很高。苗山风当着孔府佣人的面拱手说:“请问这是孔颖达孔学士的府邸吗?”对方点点头说:“正是,不知道阁下有何指教?”苗山风掏出节杖,对方不敢再多问,更不敢阻拦,苗山风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把孔颖达吓了一跳。经过一番寒暄之后,对方终于平复了心情,苗山风说:“今日能够来到孔府,是因为陛下赋予我特殊的使命,如果打搅到了我深表歉意。”孔颖达轻轻的一挥手说:“打搅谈不上,再说你是放了皇命而来,身为臣子怎么能够指责君父派来的使人者呢?”苗山风说:“不愧是圣人之后,一举一动都让人感到万分钦佩。”孔颖达说:“这种恭维的话,以后不必再说了,真正的圣人是我家的祖宗,不是我。”

看对方这个样子感到有些着急,于是说:“要不这样吧!让陛下来山东,他如果肯屈尊降贵向我请教的话,我知道的就没有理由不告诉他。”本以为对方会硬到底,但过了一会儿之后,孔颖达说:“如果皇上直接下旨请我,我一定去。”苗山风说:“我知道你是一代名儒,伸手使人尊重,所以跟你叫板,我还是有底气的,跟我去长安,你可以完成自己之前无法想象到了心愿。”孔颖达说:“这件事不必再说了,我是不会跟你去的,你死了这条心吧!”眼看苗山风的使命就无法完成了,如果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有辱君命。于是。下意识的把手放在了配刀的把子上,孔颖达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赶紧说:“我希望你不要乱来。”

苗山风说:“如果我没有办法把你带回长安,我就没有办法完成皇上赋予我的使命,要是那样的话,我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呢?”说着大步往出走,本来大家以为走出大门之后他就该回到馆驿休息了。没想到一出大门立刻就把配刀解了下来,拔出配刀横在自己的脖子上,朝着西边的方向双膝跪倒长长的一口气说:“陛下臣不能完成使命,无颜再面君了。”说着就要朝自己下毒手,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须发洁白的老翁出现在他的面前。苗山风说:“这位老叟,有什么指教吗?”对方一听这话不禁笑着说:“我说你为什么没有办法完成使命,原来你如此不知道尊重贤者。”一听这话苗山风赶紧拱手行礼,说:“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我解决问题吗?”老翁冷笑着说:“办法是要自己想的,我的办法就是给你,你使用不了。”苗山风一听这话,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咬着牙说:“都这个时候了,你敢来戏耍我,我就是死也要拉个垫背的。”把刀拉出来,直接就朝着老翁扑了过去,结果这个人跑得飞快,苗山风大步就追没多一会儿,他就跑了一个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再一瞧那个老翁坐在树上一边朝着他吐舌头,一边还在那里骂骂咧咧。苗山风说:“想不到你把年纪还有这样的身手,看来得杀了你,留你这样的人在世上绝对是祸害。”老翁立刻反唇相机说:“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说这样的话?”苗山风说:“我倒要看看能不能杀了你这个老匹夫。”说是迟那时快,就在这个时候一位随从来到他的身边,苗山风说:“告诉咱们的人,这个老手叟必须死。”随从说:“皇上给我们的旨意,只是让我们寻访大儒,至于这种下脚料,你又何必在意呢?看这老小子身手不错,杀他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就算是真的把这老小子杀了又能如何呢?”一句话说的,苗山风没了主意,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位手下赶到了,说:“使君,小不忍则乱大谋。”

苗山风说:“事到如今,使命难以完成,我还有什么大谋呢?我先把这老小子宰了解一解恨,然后自行了断。”那位随从说:“既然你都决心要离开人世了,又何必害人呢?”苗山风一听这话,勃然大怒,也没有多想,就跟对方撕扯在了一起,这个时候一群随从加入了战斗,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很快苗山风就败下阵来,就在他即将陷入绝望的时候,突然对着上天大吼一声,只听见天空突然响起一声炸雷,这雷声非常的吓人,再一瞧发现了几个随从已经遭到雷击,变成了几段黑炭,苗山风赶紧冲着上天一拜再拜,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又有一道闪电劈了下来,苗山风的衣服都被烧着了,可他还是躲过了一劫,看来这是上天示警,他越想越觉得害怕,越想越觉得恐怖,于是忍不住大哭起来,苗山风如何遭遇困境,姑且按住目标,只说孔颖达见到制史之后,就开始千方百计的想要提高自己的身价。最好是皇帝亲自跑来向他请教,并且在答应恢复孔子所建立起来的丛林。

就在这个时候,各地的民族源源不断地涌入长安,一时间国子监非常的热闹。祭酒笑着说:“国子监有今日的荣光,离不开苗学士的帮助。”其中一位司业说:“也没有必要夸大他,皇上本来就有这样的意思,如果说国子监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的话,这些实在离不开咱们这么多年的坚持。”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似乎苦尽甘来了,然而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名儒涌入国子监,皇上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他觉得之前在国际间留守的那些官员应该被调整到其他地方去,空出来的位置应该交给真正适合它的人。转眼到了春二月,皇上从长安出发,一路上浩浩荡荡,来到了骊山,住进了温泉宫,清晨太阳照在山坡上,皇上说:“也不知道苗山风能不能带一些名儒回来。”

365服仙药导致泰山崩定年号话说贞观尽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249李承乾请求赦罪人魏王泰开府纳贤士275温彦博六月死忧国柳御史连夜弹罪王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220大勋贵关门做居士浮浪子当街被人殴第53回南山寺驱逐苗山幽太上皇梦游两仪殿251皇嗣尽孝言请僧道皇后病重气疾难医277高士廉率为氏族志贞观帝西游砥柱山308房玄龄随驾幸洛阳李淳风问道在青院141晒伏节天上瑶池会 秋分日对月祈苍生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第44回人无所依妖法时兴万事有常偶有跌宕257宫司上奏遗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谗告第45回祖孝孙考古复雅乐萧玉蓉抱膝叹飘零308房玄龄随驾幸洛阳李淳风问道在青院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荐李卫公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266敕二子都督安与秦奉圣旨修剪旧律令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秽 房相公下问解民情227悟人生此行多惨淡饮黄汤局中多颇凄凉第26回太上皇深宫辞旧岁赵德言草原逞奸才123一时说事书生感伤 孤僧圆寂俗人寻骨314薛延陀行兵进漠南苗山幽随军奔前线第49回越王泰欢喜清商乐苗山幽秘密洞天机199慕容顺直言获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155往来书信触犯禁忌 进出监狱赦免贤人314薛延陀行兵进漠南苗山幽随军奔前线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第25回杜如晦妙计退胡虏长孙后请纳小杨妃278赵元楷媚上苦斯民尧君素岁寒知寸心105闻直言下旨毁新宫 感无常奈何失皇子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185大法师寂静坐台上 萧玉蓉只身游敦煌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萧玉蓉南下祭祖宗172弥勒院推举新住持 甘露殿上书谏天子352李世民著书成帝范中书令病重谢红尘261权万纪失言丢官位孙思邈诈病请门徒169利益众生魔窟传法 意气用事谋害高僧246狂宫人侍宠忘远近贤魏王无力挽败局348莫离支遣使献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第72回占定襄隋人尽归唐住南厢阴魂闹相府162苗山风介入盗蚕案 杨铁超奉命来敦煌188生死局使节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显威风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难行篡逆挥刀弑君王第48回尽礼数顺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贵己第五回观音婢力齐兄弟心 李二郎奇谋定大计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第78回访烟花意外入魔窟舞横刀奉命除奸嗯350惧风疾修缮隋废宫听朝议偏师伐高丽107哀山幽人前失体面 俏龙波掌掴济平衡250房玄龄上书请旨意孙思邈妙手难回春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316张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献上括地志215宗庙之制三昭三穆据祀武王非业所因第73回伊苏尼失颉利失蹄京兆风华房杜染疾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233贤居士佳节饮寡酒张乡绅良辰解忧愁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长安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谋害秦王十八学究演说孔孟第89回孙思邈回山寻清静苗山幽出游解天机第96回天子寿诞诸王拜贺吴王英武国舅不安100大匠窦奉旨造新宫张蕴古执法得横死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第44回人无所依妖法时兴万事有常偶有跌宕118道士乡儒学难推进 芳华亭佛法在此身第58回大漠乌云诡谲多变可汗失意祈祷上苍第41回蝼蚁命莫有治世心无用人何谈慷慨志186传佛法因故减苦役 习道经意外开岔支299阎立德修造襄城宫鞠文泰忧死清凉殿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园遇芈嫒202挥舞霜刀清理羌寇扫除积雪以诚祀天188生死局使节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显威风第62回杜如晦病闻真人语任城王怒斩杨义成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横祸李建成奇谋定山东178立春日举行籍田礼 艳阳天等待良人归254长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帅冒险救山翁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萧玉蓉南下祭祖宗第41回蝼蚁命莫有治世心无用人何谈慷慨志186传佛法因故减苦役 习道经意外开岔支第85回御史大夫弹劾李靖入值门下拟改衣服201众羌人杀死孔长秀老圣人算计房玄龄172弥勒院推举新住持 甘露殿上书谏天子202挥舞霜刀清理羌寇扫除积雪以诚祀天145李淳风制作浑天仪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第24回新主临朝百废待兴胡虏来犯含恨隐忍365服仙药导致泰山崩定年号话说贞观尽249李承乾请求赦罪人魏王泰开府纳贤士第91回览圣迹更知三教语见众生皆是平凡人
365服仙药导致泰山崩定年号话说贞观尽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249李承乾请求赦罪人魏王泰开府纳贤士275温彦博六月死忧国柳御史连夜弹罪王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220大勋贵关门做居士浮浪子当街被人殴第53回南山寺驱逐苗山幽太上皇梦游两仪殿251皇嗣尽孝言请僧道皇后病重气疾难医277高士廉率为氏族志贞观帝西游砥柱山308房玄龄随驾幸洛阳李淳风问道在青院141晒伏节天上瑶池会 秋分日对月祈苍生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第44回人无所依妖法时兴万事有常偶有跌宕257宫司上奏遗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谗告第45回祖孝孙考古复雅乐萧玉蓉抱膝叹飘零308房玄龄随驾幸洛阳李淳风问道在青院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荐李卫公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266敕二子都督安与秦奉圣旨修剪旧律令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秽 房相公下问解民情227悟人生此行多惨淡饮黄汤局中多颇凄凉第26回太上皇深宫辞旧岁赵德言草原逞奸才123一时说事书生感伤 孤僧圆寂俗人寻骨314薛延陀行兵进漠南苗山幽随军奔前线第49回越王泰欢喜清商乐苗山幽秘密洞天机199慕容顺直言获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155往来书信触犯禁忌 进出监狱赦免贤人314薛延陀行兵进漠南苗山幽随军奔前线第十三回魏夫子东宫献奸计张公瑾洛阳练精兵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第25回杜如晦妙计退胡虏长孙后请纳小杨妃278赵元楷媚上苦斯民尧君素岁寒知寸心105闻直言下旨毁新宫 感无常奈何失皇子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185大法师寂静坐台上 萧玉蓉只身游敦煌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萧玉蓉南下祭祖宗172弥勒院推举新住持 甘露殿上书谏天子352李世民著书成帝范中书令病重谢红尘261权万纪失言丢官位孙思邈诈病请门徒169利益众生魔窟传法 意气用事谋害高僧246狂宫人侍宠忘远近贤魏王无力挽败局348莫离支遣使献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第72回占定襄隋人尽归唐住南厢阴魂闹相府162苗山风介入盗蚕案 杨铁超奉命来敦煌188生死局使节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显威风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难行篡逆挥刀弑君王第48回尽礼数顺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贵己第五回观音婢力齐兄弟心 李二郎奇谋定大计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第78回访烟花意外入魔窟舞横刀奉命除奸嗯350惧风疾修缮隋废宫听朝议偏师伐高丽107哀山幽人前失体面 俏龙波掌掴济平衡250房玄龄上书请旨意孙思邈妙手难回春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316张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献上括地志215宗庙之制三昭三穆据祀武王非业所因第73回伊苏尼失颉利失蹄京兆风华房杜染疾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233贤居士佳节饮寡酒张乡绅良辰解忧愁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长安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谋害秦王十八学究演说孔孟第89回孙思邈回山寻清静苗山幽出游解天机第96回天子寿诞诸王拜贺吴王英武国舅不安100大匠窦奉旨造新宫张蕴古执法得横死142李承乾求教长孙后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第44回人无所依妖法时兴万事有常偶有跌宕118道士乡儒学难推进 芳华亭佛法在此身第58回大漠乌云诡谲多变可汗失意祈祷上苍第41回蝼蚁命莫有治世心无用人何谈慷慨志186传佛法因故减苦役 习道经意外开岔支299阎立德修造襄城宫鞠文泰忧死清凉殿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园遇芈嫒202挥舞霜刀清理羌寇扫除积雪以诚祀天188生死局使节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显威风第62回杜如晦病闻真人语任城王怒斩杨义成140大安宫皇上表孝心 高墙内颉利抒国恨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横祸李建成奇谋定山东178立春日举行籍田礼 艳阳天等待良人归254长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帅冒险救山翁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萧玉蓉南下祭祖宗第41回蝼蚁命莫有治世心无用人何谈慷慨志186传佛法因故减苦役 习道经意外开岔支第85回御史大夫弹劾李靖入值门下拟改衣服201众羌人杀死孔长秀老圣人算计房玄龄172弥勒院推举新住持 甘露殿上书谏天子202挥舞霜刀清理羌寇扫除积雪以诚祀天145李淳风制作浑天仪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第24回新主临朝百废待兴胡虏来犯含恨隐忍365服仙药导致泰山崩定年号话说贞观尽249李承乾请求赦罪人魏王泰开府纳贤士第91回览圣迹更知三教语见众生皆是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