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李世民谏言迁都事观音婢泪语释上疑

消息传到了皇上的寝宫,皇上听了龙颜大悦。太监在一旁说:“皇上,秦王夫妇希望你能够赐一个名字给这孩子。”皇上说:“既然他生在了承乾殿,就叫李承乾吧!”于是太监带着皇上的旨意来到了秦府,秦王夫妇跪迎了旨意。听到皇上的赐名,夫妇俩个非常开心。不久之后,秦府的幕僚和家将纷纷前来拜贺,秦王此宴招待他们,等人群散去之后,只见房乔立在门边没有离开。世民将他请到密室,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尽管直说?”房乔说:“大王觉得皇上的赐名寓意如何?”世民说:“这个我还没有来得及细想。”房乔说:“承者继承也,乾者乾卦也!牵挂寓意上天。这是非常吉祥的一个名字,预示着大王要继承大统。”世民说:“先生不会只为了给我解释这个名字的寓意吧!”房乔说:“大王觉得这样的解释要是传扬开来,将会如何呢?”世民说:“要是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对我们可是大不利呀!”

房乔说:“大王若是只图个安稳,这当然是大不利。若是大王志存高远,则最大的隐患就是安稳。”房乔退出去之后,长孙无忌走了进来,说:“这孩子名字所隐含的寓意不会只有房先生一个人能看出来,无论大王是不是愿意,这样的传言很快就会开始流行。”世民说:“你告诉我,难道我们兄弟之间一定要相互屠戮才能有个结果吗?”长孙无忌说:“大王早就应该听说过,无情最是帝王家,在帝王家,父子不是父子,兄弟不是兄弟,唯一可亲的只有说权力而已。”世民说:“你觉得我是那样的人吗?”长孙无忌说:“天有行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身在帝王家,事事不由己。大王早一日醒悟,便早一日安全。”世民说:“我自幼立有大志,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集众人之力解救天下苍生。想不到事情会到今天这个地步。”长孙无忌说:“大王在这里儿女情长,可曾知道魏征已经在东宫苦苦相劝,大王的性命随时都有丢掉的危险。”

如同房乔所预料的那样,因为赐名的缘故,当时很多人都说皇上要把大位传给秦王。这样的消息使得建成非常的紧张,魏征说:“殿下,你应该趁秦王犹豫不决之际,果断出击杀掉秦王。”建成说:“我知道先生所言都是为了我好,我也知道不幸生在帝王家,皇室从来无亲情,可真的要我动刀子杀了世民我还是有些犯难。”一听这话魏征就急了,说:“前往所到之处,如同阳光照进黑暗,依附他的人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殿下不能及早处置迟早会后悔的。”皇上也听到了外面的传言,不久之后秦府又来人了,说:“这个名字引起了外界很多人的误会,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另外再赐一个名字。”皇上说:“朕从来说一不二,岂能出尔反尔。有些人愿意相信妖言,就让他相信好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就在这个时候,北方胡虏的动作越来越大。逆贼梁师都经常出兵引导胡虏到处劫掠,颉利可汗更是放出豪言,说:“胡虏的铁蹄迟早有一天要踏平长安,整个中原尽为胡虏所有。”大军所到之处,百姓苦不堪言。大量的百姓被他们劫掠到苦寒之地,过着他们之前不曾想象过的痛苦生活。长安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时刻都在吸引着北方的胡虏靠近它,甚至将它据为己有。面对来自北方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长安显得岌岌可危。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皇上坐在深宫之中。一盏孤灯陪伴着他,不久之后裴寂到了,说:“皇上,深夜唤臣来,不知道有何事?”皇上一脸忧愁的说:“北方胡虏狼子野心不死,他们一直想着要把长安夺了去,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朕安心吗?”裴寂说:“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皇上说:“你是朕的心腹之臣,有什么话可以直说。”裴寂说:“长安虽好,可想要他的人太多了,北方的胡虏凶悍异常,常年骑马狩猎为生,不像我们中原的百姓大多靠农耕谋食。让常年种地的农民与成年在草原上飞驰的猎人以命相搏,从一开始就胜负一分。不如退到偏远之地,可保高枕无忧。”皇上说:“你觉得迁到哪里才能避开胡虏的刀锋呢?”裴寂说:“有两个地方可以选择,一个是河之南,一个是湖之北。”皇上说:“你让朕再好好想一想。”明日一早,封伦前来拜见,说:“臣有本章,请皇上过目。”之后他把手里的本章交给太监,再有太监交给皇上。皇上打开之后一瞧,姐,上面写的也是关于迁都的建议。说:“你也觉得应该迁都?”封伦说:“关中乃是天府之国,正因为这里藏风聚气、水土极佳,所以才成了四战之地,占据这样的地方,吸引胡虏不断来侵扰,臣以为这不是持盈保泰之法。”

皇上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封伦进一步说:“皇上这件事情必须当机立断,倘若再有迟疑,恐怕引起意想不到的祸事。”皇上说:“朕知道了。”不久之后把近臣宇文士及叫了过来,说:“足下深究风水之学,你以为我们能守得住关中之地吗?”宇文士及说:“皇上如果问的是风水之学,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皇上若问的是军旅之事,臣知之甚少,不敢多言。”皇上说:“你不用担心说错话,就算你说错了,也耽误不了朕。”宇文士及说:“关中是帝王之宅,风水自然是万里挑一,正因为如此,北方的胡虏也想着将它据为己有,至于能不能守得住,臣没有办法给皇上一个准确的答复。”皇上说:“朕有一个差事交给你,去河之南考察一下,有没有可以替代关中的地方。”之后又派另外一个人去湖之北进行考察,这件事是秘密进行的,外界并不知晓。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皇上与裴寂、封伦等人紧锣密鼓的谋划着,他不打算撤走在长安的财务和人口,再将无法带走的东西一把火烧掉。皇上很为自己的果断感到得意,等到派出去考察的人有消息传来,两个人都自称找到了可以取代关中之地的风水宝地。于是皇上下令明日举行朝会,专门讨论迁都之事。因为建成、元吉与裴寂、封伦关系密切,所以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准备好了长篇大论以支持皇上的主张,魏征却在那里皱着眉头不住的叹气。元吉说:“大好的日子,何故再次叹气?”魏征说:“大唐能够有今日之盛,百分之其实是因为占据了关中之地。倘若我们将关中拱手让于胡虏,岂不是前功尽弃吗?”元吉说:“你不过是一介书生,你懂什么?”

听见元吉这么说,魏征心中当然一万个不服,但在这种情形之下也无可奈何。朝会之上,太监宣读了皇上的旨意。话音未落,只听见世民高声嚷道:“皇上,是谁提议迁都?此人该杀。”之前世民一直韬光养晦,看着他突然爆发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皇上的手心里捏着汗,他能够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急促了许多。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缓的说:“你觉得迁都有什么不对?”世民说:“自古以来,欲得天下者,必先得关中之地。如今大唐居关中之地,和合四海于一。万年基业刚刚开始,如果抛弃关中之地,必为好世所笑。”裴寂说:“殿下此言差矣!如今死守关中之地,必为胡虏所灭。唯有暂比其锋,才可以保全大唐的社稷。殿下执意反对迁都,就是要将皇上置于险境,此等不忠不孝之事,秦王还是执意要做吗?”世民说:“臣听说汉贼不两立,王爷不偏安。当年文皇帝居关中而一统天下,当今皇上的才略不输文皇帝,文皇帝能做到的事情,今天一样可以做到。左仆射方才之言,实则是祸国之妖言,往皇上深戒之。”

听见世民抬高皇上的话,裴寂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个时候封伦说:“秦王殿下,北方胡虏虎视眈眈,当此危难之时,秦王不思如何御敌,却在朝堂之上,诋毁众臣,身为皇子岂不惭愧?”皇上说:“看来这一番祸国妖言你也有份。”皇上说:“世民,你有什么主张可以畅所欲言。”世民拱手说:“胡虏虽然来势汹汹,实则不足为虑。如果皇上信的过臣,臣愿意率领大军为皇上靖边讨贼。裴寂、封伦一听胡虏的名号就闻风丧胆,在臣看来他们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世民说出这番大话,皇上在心底里是相信的,说:“你为什么能够认定自己可以击败他们呢?”世民说:“贼酋颉利可汗只是名义上被北方诸部承认而已,一方面我们可以积极用兵,一方面我们又可以分化瓦解。等到中原恢复了元气,再全力反扑,就可以一举荡平草原,完成当年文皇帝当年完成的伟业。”

这一幕对于皇上来说似曾相识,所以他很自然的选择了相信世民。散朝之后立刻下令在外考察的两位大臣返京,并且公开表示迁都的计划就此废止。与此同时,世民受命屯重兵在蒲州,大唐的这个举动,让原本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北部边境出现了雨过天晴的希望。在东宫元吉不停的抱怨,说:“父亲真的是越来越昏聩,我敢打赌世民与北方的胡虏有所勾结,他们之所以重兵压境,完全就是为了帮助世民。”建成说:“也许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如果是我们跳出来反对他们的主张,或许你就可以成为这一支军队的主帅。”魏征说:“殿下能够悟到这一层说明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元吉说:“你有什么计谋赶紧说吧!”魏征说:“世民不在朝中,我们可以集中所有的活力诋毁他,从古至今边将被近臣害死的不计其数。”

再说在蒲州大张旗鼓的练兵,摆出一副要与胡虏决战的架势。这个时候颉利可汗在心里反而没了底,与此同时,世民还让温彦博去边境搜集情报,根据他提供的情报,世民知道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并不是一条心,于是就开始想办法分化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温彦博来到了突利的营中,说:“大汗是草原的雄鹰,并且拥有高贵的血统,本应该成为草原之主,只可惜有奸臣挡了大汗的道,我家大王窃为大汗鸣不平。”突利说:“他知道发生在草原上的事?”温彦博拱手说:“我家大王素来敬仰草原上的英雄,自然也听过大汗的威名,一直以来他都想一睹大寒的风采。”突利说:“你家大王多次在战场上击败我们,怎么可能仰慕我呢?”温彦博说:“一点点灰尘不能遮挡钻石的光芒,大汗之所以没有在战场上尽情挥洒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是因为你没有被摆在合适的位置上。”

温彦博一番花言巧语听得突利非常的兴奋,竟然有了想与世民见一面的冲动。温彦博说:“来日方长,相信你们之间会有说不完的缘分。”不久之后,颉利可汗率领大军攻入大唐边境,突利随行。世民立刻率领大军迎击,面对世民的大军,颉利不敢下令攻击,突利说:“此人是威震海内的英雄,我们绝对不能轻敌。”于是双方开始密集的交涉名为谈判,实则是探听虚实。最终竟然通过谈判化解了双方之间的分歧,不仅如此世民还亲自进入颉利的大帐,大家相谈甚欢,席间世民说:“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大海能够应允。”颉利说:“不妨说说看,只要不是太过于为难我,我就会答应你。”世民说:“突利可汗是你的得力干将,也是我素来仰慕的英雄,我有心与他结为异性兄弟,不知可否?”

颉利一下子愣住了,世民说:“家父我在大汗的驾前称臣,我自然不敢玷污大汗的名声,愿与突利可汗结为兄弟,也希望我们双方能够永结盟好。”温彦博在一旁说:“来自中原的英雄与大汗的侄子结为兄弟,这会让大汗的威名更加的如雷贯耳。”事后世民亲自来到突利的驻地,两个人按照当地的风俗举行了非常隆重的结拜仪式。世民离开之后,二者互派使者,常有往来。通过突利,世民更多的了解了草原上的情况。就在这个时候,魏征急匆匆的来到东宫,说:“殿下应该立刻进宫向皇上建议,以后在于北方胡虏往来,应该一律使用敕令,停止使用国书。如此一来,胡虏必然大怒,到时候就可以借助胡虏之手除掉世民。然后殿下就可以率领大军北上为世民复仇,如此一来秦府的那些智囊和猛将都会为殿下所用。”

建成说:“你有击败胡虏的良策吗?”魏征捏着胡须笑着说:“没有破敌的良策,我怎么会说这种话呢?”事不宜迟,建成立刻进宫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此时正热血沸腾的皇上听到这个建议,立刻兴奋一场,马上颁布相应的诏书,宣布了这个决定。消息传到北方,颉利果然大怒,好在事先突利给他通报了消息。所以当颉利大军逼近边境的时候,世民早已经等在了那里。颉利坐在马上破口大骂,说:“你们大唐竟然背信弃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要率领我的大军踏平中原。”世民不但没有觉得自己理亏,反而大声呵斥,说:“当初,皇上在始毕可汗驾前称臣,那个时候我们侍奉胡虏尽心尽力,可你们是怎么对待我们的呢?竟然支持刘武周袭击晋阳,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抱怨过你们,但你们却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反而变本加厉。”

颉利说:“我们的皇上曾经说过,你们的军队是为我们打天下,为什么坐天下的是你们李家?而不是我阿史那氏。”世民说:“中原的天下自古都是有德者居之,每次你们的军队入境,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所以不是我们不把天下给你们,而是上天不把天下给你们,你们扪心自问,如果你们占据中原,能够善待中原的百姓吗?我记得可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把蓝天下所有的地方都变成你们的牧场,中原不是你们的牧场,而是中原百姓的良田。”明明自己遭遇了背叛,可面对世民竟然不能在口舌上讨到便宜,世民说:“据我所知,可汗在草原上的地位并不顽固,而可汗却一心只想着眼前之利,对身后无穷的隐患视而不见,如果可汗愿意退兵,愿意和解,我自然有金箔相赠,如果可汗执意要打,我愿意奉陪到底,不过我要提醒你,即使你打胜了,也要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一场危机被世民化解了,可颉利实在是难消心头之恨,竟然将使者温彦博扣在了漠北。消息传回长安,立刻掀起了一阵风浪。在魏征等人的唆使之下,一大群朝臣纷纷上表弹劾,说秦王勾结胡虏,欲不利于大唐。皇上心里想,如果世民真的投奔胡虏,大唐很可能将不复存在。于是下令将世民调回朝中,为了防止世民因为恐惧而不敢入朝,在诏书当中写了要给世民加授中书令,世民回到朝中之后,却发现自己拿到的只是一个空头衔,此同时还要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诋毁。房乔说:“大王有所不知,自你离京之后,东宫那边就说是尹德妃和张婕妤不断的在皇上那里吹枕边风,再加上裴寂、封伦等人不断的进馋言,背后又有魏征这样的妖人在替他们谋划,大王如果再不下定决心除掉建成和元吉,后果将不堪设想。”

长孙无忌也说:“大王,如今是非常危机的时刻,大王应该当机立断,如此反复思索,只能坐视失机。”夜里,世民说:“我的处境非常的艰难,父亲猜忌兄弟诽谤,帝王家果然无情无义呀!”观音婢说:“有我在,绝对不会让任何人伤到大王。”一听这话,一股暖流涌入了世民的体内,很快有笑着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我?”观音婢说:“虽说皇上对你有所猜忌,可我还是能够每天被允许去寝宫请安,我会利用这个机会为你辩解。”世民说:“只怕会适得其反,让你连进宫的机会都没有了。”观音婢说:“这个你放心,我自有分寸。”明日按照惯例,观音婢又一次去问安,皇上说:“如此每天请安,真是辛苦你了,以后你就多陪陪世民吧!朕这里你就不必来了。”一听这话,观音婢忍不住在那里啜泣起来。

一看这个情形,皇上不解的问道:“何故如此?”观音婢说:“自从秦王回来之后,他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少言寡语形如枯稿,没事就在那里哭,老说想念死去的婆婆,我真的很担心他。之前皇上已经说过,我可以不用每天过来问安,我想留下来照顾他,还是把我窜来了,说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人子的礼节。”一听这话,皇上很受震动,沉默了很久说:“你回去告诉他,那些人诬陷他的话,真不会相信,让他安心在家中读书修身养性,有朝一日朝廷还是会用到他。他是我的好儿子,如果他不能保住自己的身体,也对不起他死去的母亲。”观音婢回来之后如实转达了皇上的旨意,世民一把将她揽入怀中,说:“娶妻如你,实乃我人生之大幸。”就在这个时候,躺在一边的儿子突然发出了声音,世民凑过来一瞧,原来孩子在冲他们笑,世民原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松弛了许多。

285三国合谋共伐焉耆一阳初升敬答太清209太上皇崩于垂拱殿李承乾临朝少阳宫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横祸李建成奇谋定山东300王师所至不破国丧智盛诈降石如雨下107哀山幽人前失体面 俏龙波掌掴济平衡262萧玉蓉孝心致险境苗山幽念佛祷平安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龄尚书请致仕201众羌人杀死孔长秀老圣人算计房玄龄187赵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机见面问吉凶第71回在碛口发现敌踪迹居九重览疏断万机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264政事堂廷臣论兵制幻雪亭方士说吉凶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115生死筹码黄粱一梦 贫富学子家教不同第37回义安王兴兵清君侧李世民杀鸡儆群猴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170遭天谴因果原有报 化无常诸事奉道行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第89回孙思邈回山寻清静苗山幽出游解天机138贺端阳群臣议礼仪 选歌后山幽成小名337春三月皇上论名将夜子时大家答谏官129钦天监为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300王师所至不破国丧智盛诈降石如雨下298党仁弘罗窦击反獠流鬼国遣使朝天子158开宗派终是一场空 结因缘祸福由天算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354孙思邈探视房玄龄万辩机入侍陈玄奘第90回感无常皇嗣不成器与父言更知为君难332铸炉造鼎偷马盗牛欢喜乐童刺杀李泰191弃宗弄赞遣使入贡 大唐制史前往抚之第八回秦府开张良禽入慕 怀恨娶亲引火烧身325崔仁师论律从轻罪魏夫子言道说治平第85回御史大夫弹劾李靖入值门下拟改衣服303李元景再谋封禅事禄东赞奉命请婚期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290侯弘仁锐意开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144集仙殿赐宴众进士 地下室俯首见主人第31回崔判官阴间解主忧尉迟恭街头动肝火182李淳风惊闻坏消息 孙思邈营救老相识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第十七回魏夫子献计宜秋宫观音婢生子承乾殿131姚思廉请止新出行 苗山幽误入拜女教115生死筹码黄粱一梦 贫富学子家教不同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180苗山幽入门做居士 袁天罡讲学陷囚笼第56回老相国率众平羌乱少年郎反叛受大刑101魏夫子弹劾权万纪 孙思邈拜会袁天罡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355苗山幽朝见叶子柒惠恩善挑战陆一蝉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难行篡逆挥刀弑君王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萧相公病死入冥国175徐嘉尚献上言事疏 李卫公出任黜置使364唐皇上陈疾加新病孙思邈难治虚妄人334诛君集不幸累魏征诈胡虏皇上不循古第52回天子修身垂范天下全民皆兵以护苍生145李淳风制作浑天仪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348莫离支遣使献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98同门兄弟对酒谈心异域主仆仰望日月第六回李留守领兵入长安 月雨公往生去极乐第60回白肥儿出力护社稷杜如晦劳心为太平336怜爱子皇帝多教诲是慈父天子征辽东253昔谋主复为左仆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第33回弘文馆学士治经典社稷坛天子祈丰年301焉蓍立功得赏三城荆王元景复请封禅第95回东宫隐忧沉渣泛起深宫宴会上皇动情310唐尚书奉旨诛宣王李承乾谋杀于詹事第85回御史大夫弹劾李靖入值门下拟改衣服292秋十月鸾驾回京师在清晨廷臣议大事289九成宫结社谋事变立政殿皇上竖屏风第40回梁师都失势尝恶果谭延寿酒后吐真言246狂宫人侍宠忘远近贤魏王无力挽败局187赵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机见面问吉凶331破国贼敕书降封赏喜汉王相约斗甲兵238归化将统领左骁卫苗山幽受邀吐谷浑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第25回杜如晦妙计退胡虏长孙后请纳小杨妃183萧玉蓉人后失体面 苗山幽梦里见提婆354孙思邈探视房玄龄万辩机入侍陈玄奘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第64回贞观皇上四请宾王李靖将军狼山之会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208曼头山孤儿斩名王赤水原李靖诛残虏第二十回银安殿众人逼秦王玄武门一役定社稷第64回贞观皇上四请宾王李靖将军狼山之会292秋十月鸾驾回京师在清晨廷臣议大事330罗石头直言谏李佑杜行敏阴谋执齐王121致厚礼番邦显诚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严113慈父知礼为女消业 罪官起复算计功名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100大匠窦奉旨造新宫张蕴古执法得横死283苗山幽献计平獠乱岑文本中正品贤人191弃宗弄赞遣使入贡 大唐制史前往抚之124使者山风谈判救人 突利可汗寿尽薨逝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第28回李玄霸延嗣续香火封德彝事败奔西天
285三国合谋共伐焉耆一阳初升敬答太清209太上皇崩于垂拱殿李承乾临朝少阳宫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横祸李建成奇谋定山东300王师所至不破国丧智盛诈降石如雨下107哀山幽人前失体面 俏龙波掌掴济平衡262萧玉蓉孝心致险境苗山幽念佛祷平安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龄尚书请致仕201众羌人杀死孔长秀老圣人算计房玄龄187赵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机见面问吉凶第71回在碛口发现敌踪迹居九重览疏断万机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264政事堂廷臣论兵制幻雪亭方士说吉凶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115生死筹码黄粱一梦 贫富学子家教不同第37回义安王兴兵清君侧李世民杀鸡儆群猴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170遭天谴因果原有报 化无常诸事奉道行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第89回孙思邈回山寻清静苗山幽出游解天机138贺端阳群臣议礼仪 选歌后山幽成小名337春三月皇上论名将夜子时大家答谏官129钦天监为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300王师所至不破国丧智盛诈降石如雨下298党仁弘罗窦击反獠流鬼国遣使朝天子158开宗派终是一场空 结因缘祸福由天算318李建成追复储君号房玄龄请旨禁自残354孙思邈探视房玄龄万辩机入侍陈玄奘第90回感无常皇嗣不成器与父言更知为君难332铸炉造鼎偷马盗牛欢喜乐童刺杀李泰191弃宗弄赞遣使入贡 大唐制史前往抚之第八回秦府开张良禽入慕 怀恨娶亲引火烧身325崔仁师论律从轻罪魏夫子言道说治平第85回御史大夫弹劾李靖入值门下拟改衣服303李元景再谋封禅事禄东赞奉命请婚期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290侯弘仁锐意开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144集仙殿赐宴众进士 地下室俯首见主人第31回崔判官阴间解主忧尉迟恭街头动肝火182李淳风惊闻坏消息 孙思邈营救老相识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第十七回魏夫子献计宜秋宫观音婢生子承乾殿131姚思廉请止新出行 苗山幽误入拜女教115生死筹码黄粱一梦 贫富学子家教不同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135张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举国请内附180苗山幽入门做居士 袁天罡讲学陷囚笼第56回老相国率众平羌乱少年郎反叛受大刑101魏夫子弹劾权万纪 孙思邈拜会袁天罡第四回新婚夫妇琴瑟和鸣 天命所致潜龙出水355苗山幽朝见叶子柒惠恩善挑战陆一蝉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难行篡逆挥刀弑君王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萧相公病死入冥国175徐嘉尚献上言事疏 李卫公出任黜置使364唐皇上陈疾加新病孙思邈难治虚妄人334诛君集不幸累魏征诈胡虏皇上不循古第52回天子修身垂范天下全民皆兵以护苍生145李淳风制作浑天仪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348莫离支遣使献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98同门兄弟对酒谈心异域主仆仰望日月第六回李留守领兵入长安 月雨公往生去极乐第60回白肥儿出力护社稷杜如晦劳心为太平336怜爱子皇帝多教诲是慈父天子征辽东253昔谋主复为左仆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第33回弘文馆学士治经典社稷坛天子祈丰年301焉蓍立功得赏三城荆王元景复请封禅第95回东宫隐忧沉渣泛起深宫宴会上皇动情310唐尚书奉旨诛宣王李承乾谋杀于詹事第85回御史大夫弹劾李靖入值门下拟改衣服292秋十月鸾驾回京师在清晨廷臣议大事289九成宫结社谋事变立政殿皇上竖屏风第40回梁师都失势尝恶果谭延寿酒后吐真言246狂宫人侍宠忘远近贤魏王无力挽败局187赵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机见面问吉凶331破国贼敕书降封赏喜汉王相约斗甲兵238归化将统领左骁卫苗山幽受邀吐谷浑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第25回杜如晦妙计退胡虏长孙后请纳小杨妃183萧玉蓉人后失体面 苗山幽梦里见提婆354孙思邈探视房玄龄万辩机入侍陈玄奘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第64回贞观皇上四请宾王李靖将军狼山之会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208曼头山孤儿斩名王赤水原李靖诛残虏第二十回银安殿众人逼秦王玄武门一役定社稷第64回贞观皇上四请宾王李靖将军狼山之会292秋十月鸾驾回京师在清晨廷臣议大事330罗石头直言谏李佑杜行敏阴谋执齐王121致厚礼番邦显诚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严113慈父知礼为女消业 罪官起复算计功名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群 张士贵扫平奴人乱100大匠窦奉旨造新宫张蕴古执法得横死283苗山幽献计平獠乱岑文本中正品贤人191弃宗弄赞遣使入贡 大唐制史前往抚之124使者山风谈判救人 突利可汗寿尽薨逝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第28回李玄霸延嗣续香火封德彝事败奔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