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来生修到你中原托生

第583章 来生修到你中原托生

林辅成和李贽完全低估了此次出行的困难。

如果没有黄公子派出的二百缇骑,他们这五十二人的游学,刚出口外,就立刻会被截杀,成为俘虏,死在不知名的山寨之中。

没有赎金的可能,因为这些马匪是大明官军剿灭的对象,索要赎金,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这就是令人不安的现状,所以草原人才会寻找虚假的彼岸,哪怕明知道这个彼岸是假的,只想找个寄托,不至于惶惶不可终日。”林辅成看着被五花大绑的俘虏,由衷的说道。

这些俘虏会被送到开平卫王如龙手中,王如龙会对他们进行审讯,虽然老巢已经人去楼空,但是有马匪的线索,剿匪就会更容易一些,这些俘虏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摘了铃铛,送到矿山里服苦役至死,没有第二条路。

“欢迎来到草原。”陈末下马,笑容满面的对着所有人说道:“你们在这里,一定会想明白,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个问题。”

陈末坚信人性本恶,没有任何约束、束缚的人性,都是天下罪恶的源头,只有给人性套上律法和公序良俗的枷锁,人才不会作恶。

人本身也是动物,解刳院解刳的结果就是人和兔子都有极其相似的体征。

“草原上,贪淫乐祸,多杀多争,虏人自言,乃是口舌凶场,是非恶海。”陈末说起了草原的现状,这里是一个是非恶海,这里人最大的矛盾就是对生存的威胁。

口舌凶场,一言不合就是拔刀相向,你死我活。

日暮扎营,日出开拔,五十二人的游学团再次出发,走半日左右,仍然是狂风怒吼,而且带着飞沙走石,连路都看不清更遑论辨别方向了,而这个时候,陈末丰富的墩台远侯的经验,做出了安排,找了个背风的地方躲了起来。

黄风天,大风之后一般都会有大雪。

“这风到明天都不会停歇,不如停下,要不然走迷了,要十余日才能找到路,这还是带的东西比较多的时候,明天一早,风停就立刻开拔。”陈末让人在背风处扎下了营帐,安排了岗哨,对林辅成解释为何要停下的原因。

冬日里草原的黄风之下,胡乱的奔走,只会越走越迷,迷路可是飞将军李广的一生之敌,草原上非常容易迷路,而且大风之后,往往会有大雪,草原将雪灾称之为白毛风,就是风吹着雪,分不清楚东西南北,甚至连上下都会迷失。

林辅成挑选的这个时间,对于他们而言是最难的一段时间,草原人都在猫冬,但也是最合适的时间,因为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能看到草原的根本面目。

“那要是没带够水食吃什么?那时候陈千户单打独斗,怎么解决水食之事?”林辅成好奇陈末墩台远侯的生活。

“老鼠。”陈末笑着说道:“掏老鼠洞,喝老鼠血,能有老鼠吃就不错了,有的时候会啃树皮,人要是饿急了,什么都能吃。”

“陈末你说你厉害,我本来还不信,现在我信了。”林辅成由衷的夸赞,对男人的最高礼遇,无外乎是说一句你厉害,而且林辅成这个文人对武夫由衷的说出这话。

“林大师,有个情况,需要你去看一下。”姚光铭走了过来,面色为难的说道。

林辅成走了过去,看到了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腮帮子冻得通红,而一个女人同样穿着一件羊皮袍子,见到了这么多人似乎是被吓到了愣在原地,还没走近,林辅成就闻到了一股很浓郁的羊膻腥味儿,小女孩缩在女人的身后,好奇的打量着陌生人,而女人则是一脸的焦急,叽叽哇哇的说着什么,风很大,让话更加难以分辨。

林辅成听不懂。

“她问我们是什么人,要去往何处?能不能带她们一程去开平卫?她说她的丈夫死了,她带着她的女儿要去投奔她的父亲,但路上遇到了黄风,只能在这里躲藏,豺狼虎豹、马匪,她们都很害怕。”陈末面无表情的翻译着女人的话。

多年墩台远侯生涯,陈末早就变得铁石心肠了起来,一入草原所有人都是敌人,他有些无情,面对妇孺,陈末居然没有任何的温和而言,眼神之间充斥着警惕和冷漠。

陈末吃过亏,林辅成好奇他背上那道贯穿了背部的伤势从何而来,陈末很少对人谈起,那道伤疤就是他在草原上的善心导致,就像现在这样,一个可怜兮兮的小丫头,和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女人,求助于他,他帮忙了,差点死了。

在一个完全失序的世界里,善良是多余无用之物。

“该怎么办?”林辅成眉头紧皱,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林辅成还是听过的,他有些为难,帮忙还是不帮忙?

陈末摇头说道:“黄公子交待,只对你们的安全负责,你们这是游学,无论做什么决定,都由伱们自己来确定。”

“李贽你觉得呢?”林辅成看向了李贽,询问他的意见。

李贽想了想说道:“带上吧。”

李贽看不得这些惨淡,他看到这个小女儿,就想起了自己饿死的二女儿和三女儿,明知道可能会带来些许的麻烦,但他还是做出了决定。

最终的决定是带上了这对母女。

李贽带上这对母女的原因,是对陈末实力的认可,这可是天子亲卫,保护陛下的缇骑,二百人的缇骑,踏平一个千人规模的部族,绰绰有余了。

黄风果然如同陈末说的那样肆虐到了第二天的清晨,陈末看了看天空,让所有人快速前进,一天内必须抵达开平卫,否则白毛风就来了。

暴风雪是草原上的第一大天灾,每年都会冻死无数的人,尤其是这不通驰道的地方,更需要城墙的保护。

在第二天清晨,游学团踏入了开平卫的时候,雪花开始在天空飘扬了起来,很快就变成了鹅毛大雪,在狂风之下,雪花无法坠落,在风的作用下,雪充满了天地之间,入目之处,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王如龙早就知道了这帮人要到开平卫来,到了之后,也没有给什么额外的优待,开平卫穷的叮当响,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王如龙作为应昌总兵,亲自猎了两头哨鹿,算是接待了他们。

条件虽然艰苦,但在临行前,游学团知道这趟远门不是游园踏青,也就没什么抱怨了。

姚光铭更没有嫌条件简陋,这已经是开平卫能拿出最好的招待条件了,褥子都是新的毛呢大被,还有炉子里烧到通红的煤炭,都让姚光铭感觉到了温暖。

到了开平卫姚光铭等一行人,依旧是享受着极好的待遇,比那些个边民要好得多。

在所有人下榻之后,王如龙找到了陈末,眉头紧蹙的说道:“你们带来的那对母女,并没有父亲住在开平卫,或许是你们走的太快了,她们根本无法及时把消息传递出去;或许是她们看到了缇骑的火器,不敢去通知自己的同党;或许是看到你们,知道摆脱马匪的机会到了,就一直闷头跟你们走了。”

“这对母女是马匪放出来的瞭水,就是探闻你们情况。陈千户也是老夜哨了,居然让这样的人物入队?”

“我从来不信她们,我只信手里的家伙什。”陈末拍了拍自己的骑铳,笑着说道:“戚帅搞得燧发铳,相当好使,要不也擒不住那黑根寨的老大了。”

不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就是缇骑的第一原则。

陈末不做阻拦,是对实力的自信,缇骑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别说是马匪,就是俺答汗秽土转生,带着阴兵来了,也奈何不了缇骑们。

但凡是超过千人的马匪窝,都被王如龙给剿了,王如龙在开平卫这段时间,又不是白吃朝廷的俸禄。

“以前都是单打独斗,是真的苦,就像是身处这白毛风里,不知前路几何。”陈末有些感慨,以前墩台远侯的苦,都知道,但没人去做什么去改变,没有什么支持。

现在墩台远侯的身后,站的是陛下,同样陛下站在墩台远侯的身后,才能保护好自己,不被宵小之辈刺王杀驾,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朱翊钧要依赖墩台远侯夜不收的保护,夜不收也需要皇帝的支持。

“不过可能让这些个意见篓子失望了,开平卫没有庙给他们看了。”王如龙面色为难的说道:“希望他们能少胡说八道几句吧。”

“开平卫到应昌,不是有二十七个庙吗?”陈末愕然有些意外的说道,九月份的塘报还奏闻了这二十七个庙,这怎么会没庙可以看呢?

王如龙略显尴尬的说道:“被我给剿了,他们聚啸僧兵香客作乱,包庇马匪山贼,我就赶在过冬前,把这二十七个庙连根拔起了。”

陈末倒是无所谓的说道:“那就去庙里看看也好,反正这就是个前站,主要还是到归化城,那边的庙多。”

这些个意见篓子闲的没事干,搞什么游学?这些个喇嘛庙不比合一众好到哪里去,意见篓子们把这个宗教的性质剖析的这么清楚明白,还用亲自跑到草原来看看?都是帮什么猪狗不如的玩意儿,还用看?

王如龙摇头说道:“看不了。”

“看不了?”

“嗯,都被我给烧了…”王如龙面色复杂的说道:“他们早来三个月,还能看看,现在都是一片废墟了。”

“哈哈。”陈末有些错愕,带着一些笑容说道:“林辅成他们岂不是扑了个空?”

次日的清晨,在王如龙的安排下,有限自由派游学团前往了离开平卫最近的喇嘛庙,大安寺。

开平卫在胡元的时候是元上都所在之地,在李文忠攻破了这里后,洪武二年设立开平府,在宣德九年三月开平卫弃置,内迁独石堡,开平卫被废置后,就成了北虏聚集之地。

经过百年的沧海桑田,由郭守敬、刘秉忠设计建造规划的元上都,繁华褪去,变的一片荒芜,没有能工巧匠的维护,砖石城墙变成了土坯,宫殿等建筑坍塌、护城河淤塞被风沙填埋,周围从良田变成了草地,就在这一片荒芜之中,城东不到二十里的地方,有喇嘛庙十八座。

这十八座喇嘛庙里,最大的一座,就是大安寺,最鼎盛时候,有喇嘛1500余人。

元上都最繁华的时候,有十一万丁,近五十万口,但万历十一年的开平卫,只有四万余口。

就是这四万口养活了这十八座喇嘛庙,当地人称这里为兆奈曼苏木,就是寺庙云集之地,是喇嘛们的圣地,是穷民苦力们的噩梦,但凡是有点办法,都不会到这里讨生活。

林辅成等人也不算是扑了个空,因为他们看到了大安寺的遗迹,的确是遗迹,四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看就是遭遇了大明火炮的轰击,还有大火焚烧的痕迹。

如果换成了贱儒,一定会说,王如龙看上了庙里积蓄的财富,才如此暴力的攻破了寺庙,并且大火焚烧毁尸灭迹,但贱儒又到不了开平卫,所以就没人攻讦王如龙了。王如龙可比李如松狠的多的多,李如松是恐吓,王如龙把那些聚啸作乱的喇嘛,共计三千四百,全都斩首示众了。

当然也没人会在意,即便是在实录里也就一句话,喇嘛聚啸复叛,应昌总兵王如龙率军兵平定。

“仅从遗迹来看,还是能想象当初的金碧辉煌,这玩意儿都是民脂民膏啊,这么一大尊佛像,还是鎏金,这得多少工匠,不做其他的事儿,就雕佛像呢?”林辅成站在了大佛遗迹之前,唏嘘不已。

他看到的不是佛像,而是民脂民膏。

“很多的佛器都是要贴金箔的,金箔还都得是应天府的金箔,那玩意儿有多贵,想来二位大师,比我这个武夫更清楚。”陈末指了指佛身残留的一些金色位置说道,以陈末的待遇,他也不会去置办,也不是买不起,是实在是没啥用。

金佛金佛,不是金的,哪来的诚心,感动佛祖呢?

陈末同意林辅成的观点,都是民脂民膏,都是边民的血汗凝结而成。

“你们来自何方?”一个老喇嘛拿着扫帚,看到了来人,惊疑不定的问道。

“来自大明京堂。”林辅成眉头紧皱的看着这个喇嘛说道:“你的汉话说的很好。”

老喇嘛放下了手中的一看就是自制的扫帚,合掌俯首道:“我原来是这大安寺的喇嘛,后来一伙强人占了这里,我就逃跑了,听说大明军攻破了开平卫,我从北方,回到了这里,已经是满眼破败了。”

“唉,造化弄人。”

林辅成欲往前走,陈末拉住了林辅成低声说道:“离远一些好。”

陈末可不想林辅成死在一个看起来没什么动手能力的喇嘛手里,否则陈末回京,就没办法跟皇帝交差了。

林辅成离喇嘛十步之远,攀谈了起来。

早在开平卫还是元上都的时候,这里就开始兴建寺庙,佛学就已经兴盛了起来,大安寺是当初忽必烈敕造所建,到改朝换代毁于大火之中,这把火不是李文忠放的,是李文忠攻破元上都消息传到了庙里,喇嘛们为了争抢庙里的各种财货,起了内讧,大火将原来的大安寺彻底焚毁。

大安寺的大雄宝殿,原来是一座明四层、暗七层的巨型佛塔,高二十一丈、面阔十八丈,其规模大约等同于两个皇极殿大小,草原广阔,从几十里外都能看到。

为了争抢财货,庙里的喇嘛内讧,最终把大安寺烧的一干二净,后来大明开平卫内迁后,散在四处的喇嘛回到了这里,营造了新的大安寺。

老喇嘛也不计较大明人的警惕,他坐在青石上,抱着自己的扫帚,面露向往的说道:“二十年前,大安寺就是一座小庵,一共就七间房,住着十四个僧人,有六个是汉人,一共垦一百二十亩地,再加上放牧,用牲畜换取盐巴、铁锅等物,也能生活,那时候虽然清贫,但也算安生。”

“直到这里被强人所占,这里就从佛家清净之地,变成了藏污纳垢之所。这里的寺从一座变成了十八座,香火鼎盛无比,而我们这些旧僧,只能逃走了。”

“至于汉话,都是汉人所授。”

老喇嘛坐在青石上,似乎十分怀念当初青灯古佛的日子,但已经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以前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其实这心里都指望着,来生修到你中原托生。”老喇嘛看着林辅成和李贽的眼神都是羡慕,来生托生中原,就是这些向善的喇嘛们的功利之心。

下辈子当个大明人,就是礼佛的追求,对佛祖许下的愿望。

李贽只觉得这种说法格外的新奇,他眉头一挑,笑着问道:“为什么要托生于我朝地界?是草原不好吗?还是我佛不好?”

老喇嘛看着李贽,打量了一番,晃着身子悠悠的说道:“不,草原很好,我佛很好,但到了天朝上国,到了中原,我就能不信佛了。”

“此话何解?”林辅成听闻此言,这些个喇嘛们说话,最喜欢打机锋,让人一头雾水,就是故作高深!但林辅成本身也是个故作高深的高手,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出场。

林辅成想到了一个人,黎牙实,到了大明,这家伙就背叛了自己誓言,成婚并且生了两个儿子,据说他的万国美人又有了身孕,估计还会继续生。

泰西很好,但是到了大明,可以不信教,中原这边土地,不归神管,归人管。

“出家为僧,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老喇嘛说起了过往,他为何出家为僧,因为只能当僧人,只有当僧人才能活,唯有避世,才能逃避那些人世间的苦难和纷扰,获得片刻的宁静和解脱。

“中原人很难理解,就是你做任何事都是错的,有可能不是你错了,而是这个世道错了。这种感觉是中原少有的。”老喇嘛觉得中原人可能不理解这种做什么都是错的感觉,立刻解释了一句。

无以为业,颠沛流离,就是草原人一生的写照。

林辅成、李贽互相看了一眼,对自己的学说理解更深了一步,草原果然是个好地方,刚到开平卫,就收获颇丰,物质的不丰富、生活的不安定,就是宗教大肆泛滥的原因。

老喇嘛笑着说道:“不能理解吗?比如我,连当喇嘛都是错的,当个好喇嘛会被强人侵占,当个坏喇嘛,会被朝廷攻灭。”

“这附近还有喇嘛庙吗?”林辅成问起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开平卫有名有姓的喇嘛庙,都被王如龙给捣毁了,需要找个喇嘛庙完成此番游学,开平卫隶属宗主大汗的左翼,而归化城隶属于俺答汗的右翼,左右两翼的喇嘛庙又有不同。

“这草原上哪还有什么喇嘛庙,全都是贼窝魔窟而已,何来诸佛,不过诸魔。”老喇嘛拿起了笤帚,继续开始扫地,仿佛这处废墟不是废墟,而是之前那个金碧辉煌的佛堂,他扫向了远处,仿佛脚下的方寸之间,就是他的全世界。

李贽大声的问道:“白毛风已经来了,老人家不找个地方躲一躲吗?”

“后山腰有个洞,我躲一躲就好。”老喇嘛摆了摆手,继续扫地,渐行渐远。

大安寺的兴衰,老喇嘛的坚守,让一行人唏嘘不已。

李贽眉头紧蹙的说道:“都是贼窝,这个话说得很好!正是因为强人身依附的关系建立起来,佛堂才会变成贼窝魔窟!”

大安寺之行看起来毫无收获,但其实收获满满,老喇嘛的出现,让众人思考着宗教对人异化的过程。

回去的路不太顺利,不是马匪不是狼,是积雪阻塞了道路,二十里的路,硬生生走了两个时辰,才走回去,这还是有车驾的情况。

“之前陈千户就是在这种天气里深入虏营,探查敌情的吗?”林辅成再次看到开平卫的大门时,连眼眶都湿润了,他从没想过有一天,连走路都这么难。

太苦了,再也不来了。

陈末摇头说道:“那倒没有,冬天北虏也要过冬的,一般不会出塞,我是个人,这鬼天气,谁来了都不好使。”

“额,不对啊,我们好像困在了开平卫!”李贽忽然惊骇的说道:“本来打算在开平卫逗留半个月,就前往归化城,这一下子去不了!草原的积雪会化吗?”

“开春之后很久才会化。”陈末一脸想笑却硬憋着说道。

在制定出行计划的时候,陈末就建议林辅成先到归化城,等到明年春夏,再到开平卫,草原不比关内,一下雪,就是一整个冬天,白雪皑皑,林辅成觉得下点雪还能耽误了行程不成?那商队冬天难不成就不行商了吗?

林辅成远远高估了草原人口数量,人类的活动,并不能让道路畅通无阻。

皇帝陛下委派了陈末这个经验丰富的人,帮林辅成完成游学,林辅成固执己见,现在被自己的回旋镖打的晕头转向。

“其实也能走。”陈末看着林辅成笑着说道。

“怎么走?雪橇吗?”林辅成听说过狗拉雪橇,他跃跃欲试的问道。

“走过去,用两条腿,可惜,你们都不是京营的锐卒。”陈末说完终于笑了出来,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帮读书人面对这种情况,就只有抓瞎。

在没有骑营的时候,大明军对塞外征伐,都要等到大雪初下的时候开拔,就是因为机动力不足,让敌人和自己的机动力处于同一水平,讨伐俺答汗是唯一一次大明在春夏出塞作战,打的俺答汗措手不及。

“一个雪橇拉一个人,就要6到12只狗,一天最多只能跑个十里地,这些狗也是要吃喝拉撒的,你再看看咱们的火炮,再看看那些个辎重,林大师确定要在这个时间去归化城吗?”陈末解释了为什么不用雪橇,狗是看家护院的,不适合拖曳,一个人就6到12只狗,那得带多少辎重?

李贽两手一摊笑呵呵的说道:“被困到这里了。”

做学问哪里都能做,开平卫条件有限,但饿不死也冻不着,完全足够了,开平卫这个围十四里的小城,住着三万七千人,这里面有还俗的喇嘛,有以前的信徒,有普通的边民,都是可以走访询问的对象,考察宗教对人的异化,不是必须要在喇嘛庙里。

李贽摸了摸身上的官身腰牌,颠沛流离大半生,他终于可以安心的做学问了。

没过五天,传来消息,大安寺的喇嘛坐化了,就在见到了游学团的当天,老喇嘛坐化在了后山的洞里,落叶归根,他在外漂泊了二十年,最后还是回到了他心中最后的净土,回到了家里。

老喇嘛已经没人记得他的姓名了,草原边民,甚至对当初的旧大安寺没有任何的印象了。

一本写满了游历记录的札记,是这个老喇嘛的唯一遗物。

“或许,老喇嘛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找到了他的彼岸。”李贽对着林辅成颇为肯定的说道。

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归政,乾清宫大火第290章 你拿这个来考验朕,朕怎么可能经受第二百二十八章 张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第533章 山东耆老无不怀念凌部堂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续性的丢人第483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与呢绒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八十三章 馁弱则懦,此诚君王之戒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574章 王次辅立身之本第二百一十三章 体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396章 人主当急万民之所急第359章 大明不是让他们喜欢的,是让他们怕第315章 文华殿里,喜气洋洋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学宝鉴》、《算法统宗》和《泰西算学》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饥,启无穷之杀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无上真经第361章 你不用,还不让别人用?第465章 三角贸易的形成第309章 不绝对忠诚,就是绝对的不忠诚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为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弹药!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505章 我们要做的就是,杀光海寇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种全新的铸炮法,专利人:戚继光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伤己伤天下第545章 清流名儒难负盛名,怜孤惜寡上门认第421章 火炮轰完步兵冲,冲不上去火炮轰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学附加卷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过者斩,勿论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486章 一群远不如前辈的怂货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二百四十二章 张先生的软肋第344章 谁输谁赢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推荐一本书:《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第六十一章 知行并尽,表里如一第556章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第三章 皇帝学武,不务正业第547章 言速胜多是养寇自重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来鸟不惊第516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吗?第455章 私掠许可证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办法再借给他点儿第六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六十四章 坏的极其纯粹第552章 权利无限大,责任无限大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会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体国侯于赵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04章 颠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74章 两宫太后非但不阻拦,还一起胡闹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第527章 百业农为先,农兴则百业兴第468章 升平一号蒸汽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带陛下去青楼!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317章 勿有大功于家国,但求小恩于君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时候,把大门带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干净,拢共分三步第564章 满嘴顺口溜,你是打算进解刳院啊!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第503章 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第565章 耗子给猫系铃铛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颗机械蛋第一百六十八章 骂人不揭短,为什么要骂人?第464章 抛开军事威胁不谈,推广海外宝钞第574章 王次辅立身之本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二十九章 视之如缀疣,安从得展布第307章 封建礼教害死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将带头冲锋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学外语第527章 百业农为先,农兴则百业兴第421章 火炮轰完步兵冲,冲不上去火炮轰第311章 一个考验人心的小游戏第420章 跟不讲理的服软,跟讲理的耍横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476章 匠人们的分红第337章 提笔区区十八画,道尽人间万般苦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间君王第385章 大明举重冠军张居正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师讲武学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 君子处事,有经有权第一百五十二章 画舫一二事第493章 诏曰:今日,废除贱籍
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归政,乾清宫大火第290章 你拿这个来考验朕,朕怎么可能经受第二百二十八章 张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第533章 山东耆老无不怀念凌部堂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续性的丢人第483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与呢绒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八十三章 馁弱则懦,此诚君王之戒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574章 王次辅立身之本第二百一十三章 体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396章 人主当急万民之所急第359章 大明不是让他们喜欢的,是让他们怕第315章 文华殿里,喜气洋洋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学宝鉴》、《算法统宗》和《泰西算学》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饥,启无穷之杀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无上真经第361章 你不用,还不让别人用?第465章 三角贸易的形成第309章 不绝对忠诚,就是绝对的不忠诚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为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弹药!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505章 我们要做的就是,杀光海寇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种全新的铸炮法,专利人:戚继光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伤己伤天下第545章 清流名儒难负盛名,怜孤惜寡上门认第421章 火炮轰完步兵冲,冲不上去火炮轰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学附加卷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过者斩,勿论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486章 一群远不如前辈的怂货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二百四十二章 张先生的软肋第344章 谁输谁赢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推荐一本书:《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第六十一章 知行并尽,表里如一第556章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第三章 皇帝学武,不务正业第547章 言速胜多是养寇自重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来鸟不惊第516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吗?第455章 私掠许可证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办法再借给他点儿第六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六十四章 坏的极其纯粹第552章 权利无限大,责任无限大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会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体国侯于赵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04章 颠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74章 两宫太后非但不阻拦,还一起胡闹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第527章 百业农为先,农兴则百业兴第468章 升平一号蒸汽机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带陛下去青楼!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317章 勿有大功于家国,但求小恩于君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时候,把大门带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干净,拢共分三步第564章 满嘴顺口溜,你是打算进解刳院啊!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第503章 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第565章 耗子给猫系铃铛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颗机械蛋第一百六十八章 骂人不揭短,为什么要骂人?第464章 抛开军事威胁不谈,推广海外宝钞第574章 王次辅立身之本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二十九章 视之如缀疣,安从得展布第307章 封建礼教害死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将带头冲锋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学外语第527章 百业农为先,农兴则百业兴第421章 火炮轰完步兵冲,冲不上去火炮轰第311章 一个考验人心的小游戏第420章 跟不讲理的服软,跟讲理的耍横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476章 匠人们的分红第337章 提笔区区十八画,道尽人间万般苦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间君王第385章 大明举重冠军张居正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师讲武学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 君子处事,有经有权第一百五十二章 画舫一二事第493章 诏曰:今日,废除贱籍